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499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499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反攻虽然还是要打,但八成要等到十拿九稳之后,这就是程昱的风格。

    “这两封信中,至少有一封是假的!”杜畿斩钉截铁的说道,“很可能两份都是假的!”

    曹仁颔首不语。

    这两个日期,含义截然相反,曹操虽然优柔寡断,但也不会朝令夕改到这个地步,前后相差不过三日,就在两个派系之中选了个来回。

    所以,两封信至少有一封是假的,但到底哪一封才是假的,他却无从辨识。

    字迹,都是曹操亲笔,丝毫不差!信使的身份也差不多,上次那个是泰山王家的子弟,这次来的是泰山鲍氏的人,是鲍信的族弟。

    鲍家位于泰山巨平,那里靠近济北国,眼下应该还在曹操手中,但也只是理论上,巨平靠近济北国,而济北国之前正遭受李翊麾下大将陆文龙和宇文成都率领的亲卫军铁骑的攻击,谁知道现在那里的情况啊?

    情报不少,但没有一个能帮助曹仁看明真相,无一不是似是而非。

    杜畿又说道:“如果我猜的不错,北疆军中,必有深刻了解我军内部情况之人,说不定是内应!”

    曹仁觉得这是一句废话,不了解这些的话,怎么可能写得出这样的暗语?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李翊既然有这样的手段,为何这么轻易就暴露出来?他目的何在?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高层中的内应用好了,作用不止就这么一点吧?

    若是引自己出城,为何两封信的意思截然相反?不是应该语气一封比一封严厉,形成连贯性,逼自己出战吗?

    反之亦然,李翊也不像是要把自己稳在城中。

    那他到底要干什么,难不成只是为了把自己给搅晕?

    曹仁一个头变成了两个大,只觉这一生中,从未遇到这么古怪,这么令他为难的事。情报越来越多,可他却越来越糊涂,别说李翊的计谋,就连李翊到底要干什么,他都全然摸不到头绪。

    而且,他的苦难还没有终止,就在第二天,第三个信使也到了。

    让曹仁兴奋不已的是,这个信使是活的!

    “将军,弟兄们在城外尸堆里埋伏了一夜,果然等到了!可惜您没见到,兄弟们举着盾牌,架着弓弩跳出来的时候,北疆骑兵脸上的表情有多精彩……”

    报信的军士兴高采烈的夸耀着功绩,哪像是只救下了个信使,倒像是打败了北疆军,活捉了李翊一样。

    曹仁也是非常高兴,对报信的士兵说道:“好,很好,兄弟们的功劳,某记下了,日后定会在主公面前为各位请功!”

    “谢将军!”

    信使被带到曹仁面前的时候,杜畿也赶到了。曹仁毫不耽搁,当即开始盘问。

    “你是何人?从何处来?信到底是谁写的?”曹仁从初平元年跟随曹操起兵,至今已经有八年的时间,刀下的冤魂何止百数,一身杀气有若实质一般。执掌大军,又在这层杀气之上,笼罩了一层威严,声色俱厉的喝问出声,连杜畿都觉得心头一跳,背脊一凉,那个信使的感受更是可想而知。

    “在下……我……”转眼间,那人额上就见了汗。

    “哼!”曹仁怒哼一声,那人身子猛的一颤,突然跪倒,放声大哭道,“将军,小的是被逼的,求求您,不要杀我,饶我一命吧!”

    原来是这个脓包!

    曹仁和杜畿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判断:李翊弄巧成拙,气数已尽!

    压抑着心头的激动,曹仁冷声喝道:“起来好好说话。你若不隐瞒,某便留你一条狗命!”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将军的大恩大德……请将军垂询。”被曹仁的气势所慑,那信使的感激涕零只说了一半。

    这人也是个聪明人,念头一转,就知道曹仁的意思了。不等曹仁再问,就老老实实的回答起曹仁最初的问题来。

    原来,这个信使也是泰山郡内一个豪强家族的子弟。

    “五月间,境内流民大起,疯狂的抢收田间庄稼,不得已,县令命郡兵出城驱赶,却不料中了李翊那贼的奸计,被北疆军……”

    这些情报都相当旧了,曹仁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但他仍然听得很认真,旧情报也是情报,说不定隐藏着什么线索呢。

    这个活信使的身份,本身就是最好的情报了,通过此人,很可能得以判断出李翊的最终目的!

    “就在两天前,河北的一个幕僚提审了小的……”

    “是怎样一个人?”杜畿插嘴打断道。

    信使不假思索的说道:“是个拿白羽扇的年轻人,笑眯眯的很和气,但做事却……”

    “是诸葛亮!”只听了一半,杜畿就做出了论断。河北的诸多幕僚中,喜欢拿羽扇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河北头号幕僚徐茂公,不过他喜欢拿的是一把黑羽扇,而且徐茂公的年龄已经不小。另外一个则是诸葛亮,这是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喜欢拿的是一把白羽扇。(未完待续。)

第0710章 情报战心理战() 
信使看看杜畿,又瞅瞅曹仁,见后者点头示意,于是继续说道:“他说……让小的假扮信使,送封书信进城,就会善待我的家人,哪怕小的死了也一样,若是有反复,就一个不留的全杀光。事先说的好好的,谁想半路上,追兵却突然放起箭来,要不是,要不是……”

    也不知是想起家人可能遭受屠戮,还是怕曹仁算账,他越说越慢,最后一口气卡在嗓子眼,咳了几声,继而又是大哭起来。

    曹仁不去理他,转向杜畿问道:“伯侯,你怎么看?”

    “应该都是真话。”杜畿缓缓点头,战局的演变和假信的事,都在他和曹仁预计之中,合情合理,不应有假。李翊之所以把信使都杀死在城下,恐怕也是怕出现这类孬种,或者心怀忠义之人,不顾家人的安危,也要吐露实情。

    实际上,李翊的威胁并不十分可怕,只要能把信使安然接进城,李翊就无可奈何了,他总不能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对各世家展开杀戮吧?那样的话,他就别想入主中原了!

    但对这些世家子弟来说,这个威胁还是很可怕的,哪怕是事后清算,也不能不担心。只是自家运气够好,直接抓了个孬种进来。

    杜畿笑道:“诸葛亮智谋再高也不可能事先料到,此人会被我军活着借进城,那也就是说……”

    “不错!”曹仁重重点头,目光落在了那份假信上。

    信虽然是假的,但一样可以从中获得情报,因为假情报的反向,往往就是真相!

    耍了这么久的阴谋,敌人终于还是百密一疏,水落石出的一刻就在眼前!

    在曹仁的示意下,杜畿拿起了信,展开一看,当即惊呼出声,声音中既惊且喜。

    “如何?”曹仁身体前倾,两手握拳,极为紧张。

    “子孝请看!”杜畿满面笑容,将信摊开,悠然解释道,“李翊技穷也,如畿猜的不错,他的目的就是……”

    杜畿自以为得计,曹仁被折腾得不轻,但他们不知道,其实北疆众将一直也是雾里看花,不知道自家主公和军师在搞什么名堂。

    所幸的是,相对于只能自行摸索的曹仁,北疆众将有不懂就问的便利。

    开始李翊和诸葛亮都故作神秘,面对众将的问询,都只推说时机不到,但今天,当第三名信使被活捉进城的时候,李翊终于松了口,而且这一开口,就一发不可收拾。

    “说是奇谋,其实这也是一场战斗,情报战!”

    “其精要就是对信息的控制!”

    “泰山、济北人口稠密,我军兵少,很难达成彻底的屏蔽,短时间或许可以,却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如果强行封锁,那么就只能设法确保封锁线的严密。”

    “只要敌人取得任何一项突破性进展,哪怕成果极其细微,在智慧和耐心的共同作用下,也有可能被敌将抽丝剥茧的找出事情的真相,所以,本将反其道而行之,用大量亦真亦假的信息,彻底搅乱敌将的思路。”

    “调遣大量游骑,建立看得见的封锁线,让敌人无法得到我军不想让他们得到的情报;传递大量假情报给敌人,同样可以建立起一条看不见的封锁线,在找到辨明真伪的规律前,敌将同样无法得到确实的情报。”

    “实际上,这一计谋能奏效的关键,就是建立在敌将会苦苦寻找这条规律的基础之上,只要他去找,那他的失败就是注定了的。近日以来,孔明策划的一系列行动,都是为此而设。”

    李翊话音落下,帐下却没什么反应,这番高论引发了众将的思考,就连典韦这种直率性情的人,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从春秋至今,中原大地上进行过的各种战场不计其数,名将们应用的战法、策略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让人难以计数,假情报这种策略并不新鲜,但像李翊这样应用,就闻所未闻了。

    通常来说,假情报的作用是迷惑敌人。让敌人按照己方所期望的方式行事,务必求真。李翊的这场行动,在初期似乎就是循着这个模式进行的。

    但进行到现在,事情却完全变了味。

    今天首先提出疑问的是典韦。典韦是个比较纯粹的武将,执行命令的态度非常坚决,很少在战略上发表意见,今天之所以忍不住,是因为李翊的命令太奇怪了。

    在送信使之前,李翊提醒典韦要小心埋伏,后者很郑重的应下,表示自己誓死完成任务。将假信使射杀在城下,并让假信落入守军的手中。结果,李翊摇摇头。告诉他,重点是保全自家将士的安全。信使什么的,大可以随他去。

    当时典韦感动不已,觉得这种体恤士卒的主公,真是千古未有,可是回来后,他却越琢磨越不对劲,主公体恤士卒之情不假,但他不在乎那信使是死是活也是真的。

    典韦是个实诚人,肚子里藏不住事儿,于是,在军议上,他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引出了李翊的这番关于情报战的论述。

    不在乎被人识破的假情报,能产生令人期待的作用吗?

    众将之中,颇有几个类似高顺这样,时刻不忘学习新知识,追寻兵法最高奥秘之人。对他们来说,这所谓的情报战,就如及时而至的春雨一般,勾起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他们也不敢大意,很难说将来他会不会遇见和曹仁一样的情况。困守孤城的同时,尚保有一战之力,万一围城的敌人有样学样,也用了类似的招数,他可不能莽莽撞撞的一头撞进去,总要有个破局之法才好。

    高顺看着李翊,问道:“这么说来,我军早先进行的封锁,也是为了给敌将造成错觉,让他以为,我军的目的是不让他得到情报,所以他就会想方设法的获取情报喽?”

    好逞勇,并不代表无谋,只是个人的风格而已,高顺可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用心思考片刻,他很快就注意到了某些很关键,却没人注意的细节。

    “不错。”李翊赞许的点点头,目视诸葛亮,示意后者继续。

    这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但细节的处理,却都是诸葛亮一手操办的。情报战,也是心理战,这是诸葛亮最拿手的东西。

    有人曾经提出过三国十大心理战,分别是长坂坡之战、郭嘉遗计定辽东、张飞智取瓦口隘、诸葛亮草船借箭、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诸葛亮空城计退司马懿、诸葛亮减兵添灶、诸葛亮智取汉中、吕蒙夺荆州、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这十大心理战中,有五个都是诸葛亮所导演。他三国第一心理战大师的名头绝对是没跑的。

    作为后世穿越者,李翊也算是比较擅长把握人心的人了,但是他自认为比起诸葛亮来,在这方面他依然大有不如。

    当然,他让诸葛亮负责这个事情,一方面是因为诸葛亮的确擅长这种事情,另一方面则是想要让诸葛亮树立威信,毕竟,诸葛亮是李翊心中定下的未来首席军师。现如今,李翊麾下的徐茂公、刘伯温和贾诩等主要谋士都已经年过四十,逐渐在老去;中生代的郭嘉、徐庶倒是正当壮年,可未来却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年轻人的。

    诸葛亮呵呵笑道:“曹仁是个良将,就算主公不提醒他,他迟早也会意识到手中这支孤军的重要性。所以,即便昌邑城的消息赶在我军行动之前传达给他,他也会三思而后行。”

    曹仁之所以落到今天这般窘境,就是因为他自作主张,没有按照曹操的嘱咐,待在泰山郡虚张声势,而是主动进兵,以求策应主战场。

    这个人,的确不会盲目服从命令。

    “让他得到充分的情报和思考时间是很危险的,因为即便我军得到了曹操的确切计划,也没人能保证,曹仁到底何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