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532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532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去年年底开始征调大军出塞,征调大量粮草辎重和民夫北上大漠,开挖连同巨马河和沽水河的渠道,以营造大军北上攻击胡人的假象,从而欺骗和麻痹叛逆,为大军攻击中原做好准备。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河北此策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如今曹操、刘备、孙策的大军正在江淮一带和袁术交战,中原兵力空虚。袁绍认为进攻中原的机会已经成熟,断绝了和袁术的联系,并以此为条件逼迫曹操把他们所立的皇帝送到了许昌。

    此后不久,袁绍利用我们集结重兵于河内威胁洛阳的机会,迅速征调河南、豫州两地的大军进入了中原,屯兵于白马、濮阳一带,静待攻占中原的最佳时机。

    现在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待秘密南下的大军赶到指定位置后,即可展开攻击。

    此次中原大战的初期,总共分为六大战场。

    首先是中原战场。

    渡河南下攻击中原的主力是关羽和常遇春的两个步兵军团六万四千大军,赵云、张郃、吕布的三大骑兵军团五万四千大军和塞外的丁零、坚昆、金微、呼揭和匈奴等五族铁骑七万二千大军,共计十九万大军。

    这十九万大军的目标就是在半个月内占据大半个兖州,前锋大军要兵临定陶和昌邑城下,把叛逆们的军队挤压到兖州西南部的陈留郡,迫使袁绍、曹操、刘备、刘表等人不得不在中牟、陈留一带集结大军和我们对抗,以形成决战态势。

    第二个战场在徐州。

    高顺已经奉命率领第七军团进入青州,他将会合青州的臧霸、尹礼、吴敦等人从北海方向杀进徐州,其目的是为了牵制刘备的兵力,以策应我们在中原的大战。

    第三个战场在河南。

    张飞、于禁、于毒、麴义、王威、田楷的五万四千大军已经渡河南下,他们的目的不是攻城拔寨,而是威胁洛阳,把袁绍的兵力从中原调离开,把袁绍的数万主力大军拖到河南战场上,从而帮助大军顺利挺进中原。

    第四个战场在兖州陈留郡的白马、濮阳一带。

    袁绍即使回军救援河南,但他依旧会留下一定数量的军队屯兵于白马、濮阳一带,以便伺机攻占中原的定陶、昌邑,为其攻占中原抢得先机。李靖、潘璋的一万六千大军从黎阳和长寿津渡河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拖住这部分叛军,为大军迅速抢占定陶和昌邑赢得时间。

    第五个战场在河内。

    太史慈、司马俱的一万大军要不惜一切代价挡住郭图的反攻,凭借济水河之险死守平皋城,以确保河南战场上的大军能够得到粮草辎重的补充,并随时可以安全无恙地撤到黄河北岸。

    第六个战场在关西。

    无论是河内战场,还是河南战场,我们在兵力上都没有优势,为了保证河南、河内两地北疆军的安全,河东的岳飞、徐达、黄忠、高览等人必须率军攻击关西,威胁洛阳,以便拖住驻守洛阳的大军,迫使他们无法支援河内、河南战场。

    按照预定攻击之策,南下中原的各路大军将在三月下旬到达指定集结位置,四月初渡河展开攻击。

    贾诩的手指向了苍亭和茌平,大声说道:“南下船队进入黄河后,立即赶到苍亭和茌平一带,在两地之间的河面上架起十座船桥。”

    “十九万步骑大军同时过河,然后兵分两路。”

    “关羽将军、张郃将军、赵云将军、李娥夫人统率十万四千大军为右路,从苍亭一带渡河,然后由东阿、范县、鄄城、乘氏一路向西南方向杀进,直奔定陶城。”

    “常遇春将军、吕布将军、丁零王翟羽、翟雅夫人统率八万六千万大军为左路,从茌平一带渡河,然后由临邑杀进东平国、任城国,直奔昌邑城。”

    “魏延将军和管亥将军统率一万六千大军,攻杀济北国、泰山郡,确保大军粮道的安全。”

    贾诩仔细交待了一些细节后,郑重嘱咐道:“曹操、刘备的大军现在在淮水,距离定陶、昌邑大约一千里,从我们攻击开始到他们接到消息,再到他们日夜兼程赶回中原,最多不会超过二十天的时间,所以我们此次攻击,时间只有半个月,行程大约九百里左右。”

    “也就是说,左右两路大军除了按一日百里的速度行军外,攻城拔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六天,即使要延误一点,也不能超过八天。超过了这个时间,我们就很难抢在曹操和刘备的大军返回之前,顺利攻占兖州大部了。”

    “虽然此次南下的大军数量庞大,但是因为时间紧急,所以左右两路大军要在半个月内杀到定陶和昌邑,必须要舍弃一些小城,以攻占大城为主。这时,为了确保粮道畅通,铁骑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这些仍旧控制在叛军手里的城池团团围住,待大军于定陶、昌邑一线击败曹操、刘备的大军后,再回头招抚和击杀。”

    贾诩正在解说的时候,军师荀攸急步进帐,走到李翊身边轻声语了一句话。

    李翊脸色顿变,在诸将惊疑的目光注视下,随着荀攸匆匆走了出去。

    ………………

    袁耀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两个多月来,他带着船队辗转千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赶到了河北。长时间积压在心中的痛苦和担忧让他形神惟悴、心力交瘁。此时看到李翊,他再也忍不住了,泪水霎时间倾泻而去。

    李翊和荀攸静静的坐在袁耀对面,任由袁耀尽情发泄郁积已久的悲苦。听着这令人心碎的哭声,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两人的心头。

    袁耀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哭声渐止。

    荀攸站起来扶起袁耀,小声问道:“你何时赶到河北的?怎么知道大将军在邯郸?”

    “五天前,我率船队到达渤诲郡,随即日夜兼程赶来邯郸面见包拯包使君,请他代我父亲向朝廷转呈请罪表。”袁耀在荀攸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坐到李翊对面,嘶哑着声音说道:“包使君说,我父亲和我们袁家宗族都是大汉叛逆,犯有谋逆大罪,他无法帮助我们,更不敢擅自代为转呈奏疏。”

    “我苦苦哀求,请他急书蓟城,把我率宗室亲族逃到河北的事告诉大将军。我对包使君说,大将军和我父亲交情深厚,他一定会救我们,请你看在大将军的份上,务必帮帮忙。渤海郡的海边船队上还有数千条无辜性命,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包使君考虑良久,悄悄对我说,你姑姑是杨彪的夫人,杨彪的堂弟杨奇、杨懿现今都在邯郸,你可以去求求他们,让他们把你的事急告大将军。杨阀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即使将来朝廷怪罪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知道包使君怕惹祸上身,能答应帮忙联系杨阀的人就已经很给情面了。我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在刺史府耐心等待。当天晚上,杨奇到刺史府见我,详细询问了一下江准的情况。听说袁绍伯父和我父亲已经决裂,而我父亲激怒攻心卧床不起后,当即把我带到了行辕。”

    “今天上午,公达先生来见我,我才知道大将军竟然就在邯郸。”袁耀再度跪倒地上,连连叩首,“大将军,请务必救救我父亲,救救我们袁家。”

    李翊叹了一口气,轻声问道:“刘宠己死,蕲城已丢,寿春危在旦夕,这些事你都知道吗?”

    袁耀点点头,说道:“我刚才听公达先生说过了,不知道我父亲现在状况如何?”

    “目前我也没有接到江准方面最新的消息。”李翊挥挥手,郑重的说道,“你现在马上返回渤海郡,拿我的手令面见渤海太守冯道,请他妥善安置你的家人和其它随行人员,然后你和刘晔急速赶到蓟城面见天子,代你父亲转呈请罪表。”

    袁耀犹豫了一下,担心的问道:“大将军,天子会赫免我父亲和我宗族家人的性命吗?”

    李翊沉吟良久,缓缓说道:“我立即上奏天子,为你父亲再建皇统一事作一番解释,希望能有作用。另外,我再给蔡邕、崔烈、袁滂、丁宫、陈纪、杨彪、许劭等人写信,请他们在朝中为你袁家出出力,尽力开脱。不过……”

    李弘看了一眼袁耀,摇头叹道:“你父亲在寿春再建皇统一事,罪责太大,尤甚谋大逆之罪,要想得到天子的赫免,太难了。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住你袁氏宗族。以你袁家在本朝的功勋、地位和近百年来积蓄的深厚人脉,只要能说服朝廷重修刑律,你袁氏宗族当能获得赫免。”(未完待续。)

第0755章 亲率胡骑() 
PS:感谢书友玄冥追魂投出的两张月票!!!!!!!!!!!!!!!!!

    ………………………………………………………………………………………………………………………………………………

    袁耀大为惊恐,浑身冰凉,单薄的身躯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大将军,我父亲说,只有你才能救我们全家,但你……”袁耀哭丧着脸,又是失望又是恐惧,更有几分怨恨。此时他绝望至极,泣不成声,一时间哽咽难语。

    “我只是朝中的大司马大将军。”李翊扶起袁耀,小声解释道,“我必须要尊奉天子,要遵从大汉律,如果我像董卓、像袁绍、曹操,或者像你父亲一样,无视天子和朝廷,肆意践踏大汉律,为所欲为,这社稷还能振兴?天下还能稳定?大汉还能再显昔日的辉煌吗?”

    袁耀根本听不进去,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大将军,既然你不愿意救我们,请看在昔日的情份上,放我回去吧。我和家人回寿春去。”

    李翊平静的看着有些失去理智的袁耀,坚决的摇了摇头,说道:“你父亲相信我,临死前把他的宗族亲人托付于我,我岂能有负重托?”

    李翊伸手拍了拍袁耀的后背,继续说道:“只要我活着,你们就不会死。”

    袁耀伤心欲绝的说道:“大将军,你不救我父亲了?”

    李翊苦笑,举步向帐外走去。

    “大将年……”袁耀冲着李翊的背影,悲声叫道。

    李翊回过头,淡淡的看了袁耀一眼,说道:“你父亲心已死,谁也救不活了。”

    说完,李翊头也不回的走了。

    关羽、常遇春等将军和徐茂公等一干谋士仔细商讨了袁耀带来的消息后,一致认定在袁术病倒、其军政大事皆由下属处理的情况下,其内部的各种矛盾必会连续爆发,分裂和败亡已经不可避免。

    现在袁术病入膏肓,随时都有可能死去。袁术一死,曹操、刘备即可轻松占据江淮。此时再指望袁术陈兵准水,和曹操、刘备长期对峙,事实上已绝无可能。

    中原大战必须立即开始。

    李翊随即飞鸽传书蓟城朝廷,禀奏因袁术病倒而引发的一系列局势变化。中原大战将提前展开,请朝廷即刻转入战时状态,为中原大战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李翊又命令张飞和太史慈,命令两人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攻占荥阳、威胁洛阳,尽快把袁绍的兵力吸引到河南去。

    李翊再命令李靖、潘璋,一旦袁绍率军回援河南后,务必在北疆军主力渡河南下后,想方设法拖住白马、濮阳一带的叛军,阻止他们急速支援定陶和昌邑。

    李翊命令高顺、臧霸提前发动对徐州的攻击,要求他们尽一切力量杀进徐州腹地,威胁徐州的安全。

    李翊同时飞鸽传书平原高唐城,告诉留守高唐的平原郡太守祢衡,只待程普、韩当所率的船队到达高唐城后,即刻命令他们火速西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仓亭、荏平一线架设船桥。

    “命令包拯、甄俨等冀州大吏。”李翊望着荀彧说道,“现在可以把攻打中原的事告诉他们了。中原大战需要征用一百多万民夫,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我立即去办。”荀彧说道,“大战初期的粮草军械已经装在了那一千五百艘大船上,十九万大军渡河之后,民夫们只要把船上的粮草军械卸下来,跟随大军前进即可,所以目前冀州诸府当务之急是立即征调大约五十万民夫,于本月底之前赶到黄河北岸。”

    “这五十万民夫主要是从冀州南部郡县征调,时间上来得及。”荀攸不急不慢的说道,“从年初开始,冀州诸府已经开始征调民夫,现在这三十多万民夫正在北上幽州,他们在中原大战开始后,将急速返回,会合其余大约七十万民夫,把屯积于邯郸、信都、甘陵等地的粮草军械运往中原。”

    荀攸稍稍皱眉,略显担忧的说道:“冀州诸府征调民夫的速度如果不够快,中原战场上的各路大军可能有粮草中断的危险。”

    “马上就要开始春耕春收了,诸府衙这时候突然大量征调民夫,难度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