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535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535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短期内中牟方向的袁军没有能力攻克管城,所以我打算亲自率军支援敖仓。”

    张飞微微皱眉,手中马鞭不停的拍着大腿,不满的说道:“我们虽然抢得了先机,拿下了荥阳,但我们的目的没有达到,袁绍的主力至今依旧还在白马、濮阳一线。我们花这么大的代价攻击河南,结果只引来了蒋奇的三万大军。”

    张飞连连摇头,说道:“我们要想个办法,尽快把袁绍的主力吸引到河南。”

    张飞走到田楷的面前,马鞭轻指地图上的敖仓城,吩咐道:“法式兄,你集中两万五千人于敖仓,试图重创蒋奇,以便把袁绍的主力拉到河南,这个办法是不错,但你想过没有,朝廷今年的攻击目标是北疆叛胡,北疆战事一旦展开,我们就要撤回河内,我们南下作战的时间非常有限。也许半个月,也许一个月,但最多不会超过四月底,我们肯定要撤出河南。此事我们能估计到,袁绍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如果……”

    张飞望着田楷,无奈的苦笑道:“如果袁绍围而不攻,和我们对峙于此,静待我们撤军,蒋奇还会主动攻击敖仓,和你决战吗?”

    田楷疲惫的闭上眼睛,伸手拽下了战盔,说道:“不打也得打。蒋奇不打敖仓,我们就主动打他。只要我们击败了蒋奇,于禁再兵临虎牢关,河东的岳飞、徐达如果能趁机攻打关西,洛阳就陷入了四面危机之中。洛阳对于袁绍来说至关重要,他肯定会回援。”

    “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张飞担忧的说道,“朝廷随时会让我们撤军。”

    “你有什么办法?”田楷问道。

    “杀了韩范,把他的人头送给袁绍。”张飞挥动马鞭,像抡起战刀一般狠狠剁下,“一个人头不够,就把三城的官员全部杀了。我不屠城,专杀这些背叛大汉的士人。”

    田楷大吃一惊,急忙说道:“翼德,韩范是朝廷重犯,杀他要得到朝廷的批准,没有圣旨擅自诛杀是要承担罪责的。另外,韩范是颖川韩阀的人,他堂兄韩融现在就在蓟城,杀了韩范会给你惹来麻烦。”

    “杀。”张飞两眼一瞪,杀气腾腾的说道,“大汉叛逆,人人得而诛之,杀。”

    ………………

    洛阳。

    由于北疆军攻击河南,袁绍的书信不得不绕道颖川,从轘辕关方向送到洛阳。

    沮授接到袁绍的书信后,一边派人把袁绍写给郭图的书信送到河阳,一边督促郭图立即向平皋发起进攻。

    此刻成皋已经丢了,荥阳生死未卜,而关西的陕城正在遭受北疆军猛烈的攻击,淳于琼和张济已经数次求援。沮授警告郭图,河内如果再不开战,洛阳就危险了。

    郭图接到袁绍的命令后,依旧没有下令出兵攻击平皋。他回书袁绍,再一次解释自己对河内、河南战局的理解,固执的认为坚守河阳和温县,才是确保洛阳安全的正确之策。

    郭图在信中大肆抨击沮授,认为成皋丢失,荥阳被围,都是沮授刚愎自用、排除异己、刻意保存自己实力造成的。如果沮授在接到成皋求援的时候即刻出兵支援,北疆军根本无法攻占成皋。

    另外,他告诉袁绍,李翊在当年在冀州平定黄巾之乱后,和沮授、审配等冀州府大吏交往甚密,很多年来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一直都很不错。

    郭图说:“如今河北实力强大,沮授、审配这些冀州人可能会卖主求荣,主公不能不防。当年这些人既然能背叛韩馥,投靠主公,现他们在为什么不能背叛主公,转而投靠李翊?”

    沮授此时也给袁绍回书,解释自己没有出兵虎牢救援成皋和荥阳,阻击北疆军南下的原因。

    沮授在信中说:“由于河东岳飞、徐达率军攻击关西,洛阳处在北疆军的三面威胁之下,为了确保洛阳的安全,只能固守京畿八关。”

    至于北疆军攻击河南,沮授对此不以为意,他给袁绍做了一番分析,认为攻击河南的北疆军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很快就会退兵,不足为虑。当务之急是趁着北疆军征伐大漠胡族之际,迅速拿下中原,为将来北上讨伐李翊,平定天下重振社稷做准备。

    不过,为了减轻北疆军渡河南下给洛阳造成的重大损失,还是尽快逼迫北疆军撤出河南为好。为达到这一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郭图在河内战场打开局面,威胁北疆军的退路,逼迫北疆军撤回黄河北岸。

    沮授以为郭图肯定会出兵,谁知道一觉醒来,郭图还在河阳。沮授勃然大怒,以袁绍的名义下令抓捕郭图。

    这个消息随即泄漏了出去。郭图知道后,马上做好了准备。奉命前去河阳抓捕郭图的官吏刚刚渡过黄河就被抓起来了。

    沮授这次是气疯了,他亲自带人冲向了河阳。

    郭图眼见事情闹大了,有点心惊胆战,但想到自己屡屡抗命,一旦被沮授抓去,小命可能不保,索性横下一条心,和沮授对抗到底。

    他立即下令封锁黄河,不让沮授上岸。同时以八百里快骑急告关中袁谭。现在能救他的,只有袁谭了。

    事情越闹越大,留守洛阳的陈琳一边劝和,一边急忙禀告袁绍。

    关西的淳于琼听说之后,连夜带了一队人马返回洛阳,唯恐洛阳出事。

    袁谭得到消息后,派长史刘献日夜兼程赶往洛阳,并急忙禀告父亲袁绍,大肆攻击沮授。

    ………………

    兖州陈留郡,白马大营。

    袁绍要撤军回援河南。

    荥阳丢了,河南尹韩范的人头现在摆在案几上。大帐外还有三十多颗人头,其中还有几个是袁氏子弟。

    尤其让袁绍愤怒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洛阳竟然乱了。

    审配极力劝阻。

    逢纪冷森森的说道:“大军如果再不急速撤回去,丢掉的恐怕不止是河南,连洛阳都要送给李翊了。”

    审配嗤之以鼻:“洛阳的事极易解决。杀了郭图,洛阳立刻风平浪静。至于河南,不过给北疆军占据了三个城池而已。北疆军拿下三个城池后,已成了强弩之末,进则可能陷入团团包围,退则有损兵折将之危,只能据城坚守。这时我们只要在河内战场取得突破,北疆军除了北撤外别无它途。”

    袁绍冷笑,伸手从案几上拿起了几份书简,冷冷的说道:“正南,你自己看看,看看韩范、郭图都说了什么?”

    审配匆匆扫视一遍,不禁气得浑身颤抖,大声道:“郭图这个卑鄙小人,贪生怕死,不敢主动出击也就罢了,竟然为了一己之私,肆意诬蔑好人。”

    “那韩范的话又作何解释?”袁绍两眼逼视审配,怒声问道。

    “韩范纯粹是公报私仇。”审配把手中的竹简狠狠砸到地上,“韩范为了堂兄韩馥的死,一直对我们耿耿于怀。他说我们私通李翊,背叛主公,有什么凭证?沮授拒绝发兵救援荥阳,也可以作为私通李翊的证据吗?”

    “主公要回援河南,你为什么极力阻止?”逢纪手指审配,冷声责问道,“是不是等到北疆军占据了河南,拿下了洛阳,你才认为我们应该回军救援?我看你就是私通李翊,图谋不轨。”

    审配睚眦欲裂,一把拔出了长剑,厉声道:“逢元图,你敢血口喷人?”

    “拿下……”袁绍拍案而起,怒声骂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怕什么?先关到囚营去,等洛阳的事弄清楚了再说。”(未完待续。)

第0759章 沮授被贬() 
沮授和郭图之间的矛盾爆发得非常快,这不但直接导致河南战局恶化,荥阳重镇丢失,而且还严重危及了洛阳的安全,这是袁绍所始料不及的。

    到目前为止,袁绍还没有想好如何在确保洛阳安危的情况下,妥善解决沮授的事。

    沮授权势太大,洛阳文武大员很多都是他的门生故吏,虽然自己可以借助此事解除沮授的权力,但同时也存在很大风险。自己一旦处理失当,让沮授和众多冀州籍文武感到生命受到威胁,那么洛阳极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危机。

    在现今征伐中原的关键时刻,这个危机也许会对自己的王霸之业产生致命一击。

    这个结果是袁绍绝对不愿看到的。

    袁绍召集许攸、辛高柔、逢纪三人反复商量。

    许攸的情绪很高涨,想了很多解决之策。

    许攸和袁绍是几十年的挚交,当年为营救党人,他们和一帮兄弟出生入死。董卓乱政袁绍出逃冀州后,书邀许攸,许攸马上急赴冀州,竭尽全力帮助袁绍。讨伐董卓、逼走韩馥占据冀州、攻占关洛初建霸业,许攸可谓功勋卓著,但因为袁绍要倚重以沮授为首的冀州势力,他并没有像沮授一样得到袁绍的重用,成为洛阳举足轻重的人物,这让许攸耿耿于怀,郁郁不乐。

    袁织在关、洛站住脚后,许攸本以为凭借身后强大的颖川、汝南势力的支持,可以取代沮授的地位,然而事与愿违。因为许阀和袁阀关系的破裂,因为颖川、汝南各门阀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因为袁绍志在王业和袁阀继承人之争等诸多敏感问题,洛阳权势争斗异常激烈,许攸因此不但未能取代沮授,反而逐渐被袁绍疏远,越来越远离权力中心了。

    为了挽回在袁绍心中的地位,在去年春天,许攸重操旧业,孤身前往大漠,说动丁零、坚昆等五族进犯北疆,逼迫李翊不得不暂时放弃在中原的军事行动,北上平叛,为袁绍争取了一个夺取中原的最好机会。

    通过这个事情,许攸在袁绍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与他的期望依然有很大差距。想要取代沮授,更是困难重重。

    这次的机会对许攸来说千载难逢,所以他不遗余力,和高柔、逢纪一起出谋划策,打算把压制他们多年的冀州势力彻底赶出洛阳。

    许攸认为此刻形势复杂,攻占中原是当务之急,为了迅速稳定洛阳,还是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势把冀州势力连根拨除为好,以免留下无穷后患。

    高柔坚决不同意。他认为连根铲除冀州势力等于在洛阳刮起一场腥风血雨,动作太大、影响太大、牵扯太大,即使成功了,保证了洛阳的稳定,但肯定会伤筋动骨,对洛阳来说损失不可估量。一旦中途出现意外,洛阳可能元气大伤,彻底丧夫攻占中原建立王业的机会,因此他建议还是暂时闲置沮授,逐步削弱翼州势力,维持洛阳的稳定,待拿下中原后,再从长计议。

    高柔如此建议,与他的出身有关。他既不是颍川人,也不是汝南人,而是陈留人,跟许攸和逢纪并不完全是一路人。如果将冀州实力彻底铲除,那么他这个陈留人势必成为以许攸和逢纪为首的颍川和汝南党的眼中钉,沮授等人的今天就是他的未来。高柔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

    高柔的建议当然招致了逢纪和许攸的反对。

    逢纪认为,如果按高柔的办法解决洛阳危机,最后从这场危机中得到最大利益的肯定是袁潭。

    冀州势力中的很多人都坚持立长不立幼,极力支持袁谭成为袁阀继承人。袁谭得此机会,势必会不遗余力的拉扰他们,以便巩固和增强自己的势力。袁潭得到冀州籍文武大员的全力支持,其实力必会暴涨,如此一来,袁尚就没有机会了。这样的结果可跟袁绍的打算不一样。

    此次袁绍只所以下定决心削弱冀州势力,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不过,袁绍倒认为高柔的担心非常有道理。高柔的劝谏都是从稳固袁绍的大业出发,而许攸却不是,他为了捞取权势,不择手段,甚至连袁绍的霸业都不顾了。

    袁绍从张邈背叛自己之后,已不再信任昔日的一帮旧友,虽然他依旧把许攸留在身边,但因为这几年两人政见不一,屡屡发生争执,袁绍已完全不信任他了。

    这次沮授被赶出洛阳后,袁绍打算再次起用他,利用他的权势来制衡颖川、汝南诸势力。在他看来,只要许攸支持自己建立王业,这个人还是可以信任的,但今天一番话谈下来,袁绍发现,许攸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忠心耿耿的许攸了。

    “沮公与在北疆军南下后,处置严重失当,给洛阳带来了重重危机,考虑到此次危机是由公则抗令引起的,主要责任不在沮公与,所以……”袁绍看看三人,以征询的口气问道,“我打算上奏天子,举荐他为大鸿胪,让他到许昌去侍奉天子,你们看如何?沮公与劳苦功高,这点过失毕竟算不了什么,无须罪罚。”

    “主公,好办法,好办法啊。”高柔鼓掌高赞。

    许攸、逢纪相视苦笑。主公实在是太优柔寡断了,他终于还是不肯杀掉沮授,而只是变相的剥夺他手中的兵权。

    高柔在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