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613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613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这个部署可谓万无一失了。”贾诩笑道,“把李娥夫人的骑兵派到兖州后,我们就有充裕的手段应对战场上的各种突变。”

    “下令吧。”徐茂公挥挥手说道,“让李娥夫人不要耽搁,马上动身。”

    ………………

    青州平原郡,高唐城。

    陈登端着酒爵,坐在案几后,一脸漠然的望着冲进大堂的卫士们。

    臧霸站在大堂上首,杀气腾腾的瞪着左席上几个被缴械的徐州军将领。

    几个卫士举着长矛、手弩,对准了陈登,另有两个卫士拿着一捆绳子走了过来,打算把他绑起来。

    “慢,慢……”臧洪和祢衡适时出现在大堂上,看到有卫士想捆陈登,臧洪急忙举手阻止,“你们都退下去,这里没事了。”

    臧霸冲着卫士们挥挥手,示意他们押着几个徐州军的将领立即退下去。大堂上随即安静下来。

    “元龙,别来无恙啊。”祢衡冲着陈登连连拱手,笑得前仰后翻,“没想到你这么聪明的人,也有给人算计的一天,哈哈……”

    陈登三十岁左右,长得白白净净的,气质儒雅,一双眼睛很有神,此刻他面带嘲讽之色,冷冷笑道:“正平兄,这件事是你干的?”

    “是啊。“祢衡本能的想炫耀一番,羞辱一下陈登,突然想到以后要和这小子共事,难免会被这小子公报私仇,旋即改口,手指站在一旁笑呵呵的臧洪说道,“这都是子源兄的主意,我和宣高只是奉命行事,奉命行事,呵呵……”

    “哼……看你那副贼眉鼠眼的样子,你也说服不了宣高,更想不出这么高明的计策。”陈登仰头把酒喝下,冷声嘲讽道。

    “那是,那是……”祢衡急行两步,拿起酒樽里的长勺,小心翼翼的给陈登满了一爵,“元龙啊,我们把你骗到黄河边上,不容易啊。”

    陈登不理他,冷眼看着臧洪问道:“子源兄,你打算怎么处理我的手下?”

    “只要你一句话就行。”臧洪笑道,“当然了,这句话你也不要急着说。现在我们无论怎么逼你,你也不会说的,等中原大战结束后,你再做决定吧。”

    “李翊挟持君王,目无臣纲,残暴血腥,你们怎能助纣为虐,涂炭社稷?”陈登突然一拍案几,厉声叫道。

    臧洪淡淡的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说我家主公挟持君王,谁看见了?你看见了吗?我这个在北疆为官多年,甚至入朝拜见过天子的人怎么不知道?”

    陈登头一扬,不说话。

    臧洪冷冷的说道:“要说目无臣纲,尔等比起我家主公更甚。曹操、袁绍等人的作为,不要以为能够瞒住天下人,哼。”

    “这些破事不要谈了,不要谈了……”祢衡大笑道,“元龙,大家多年不见了,还是喝酒聊天吧。哈哈……能把你抓住,真是太高兴了,解气啊,快活啊。”

    ………………

    冀州,邯郸。

    黎明前夕,万年长公主刘静率领一万鲜卑骑兵率先赶到邯郸大营。

    李翊率行辕大吏,冀州刺史包拯率冀州大吏出营相迎。

    长公主刘静在一帮北疆将领的簇拥下,飞速赶到大臣们面前,娇声道:“诸位爱卿快快免礼。天要亮了,大家不要挤在行辕门口,还是到营内说话吧。”

    李翊站起来,抬头向刘静望去,一张白皙而略带倦色的脸庞映入他的眼帘,在布满灰尘的亮银色铠甲的映衬下,这张脸更显得格外的美丽而英武。

    刘静冲着他嫣然一笑,眼内流露出百般柔情。

    虽然是夫妻,但是此刻刘静的身份毕竟不一般,现在又是公共场合,李翊也不好表现的太过,纵然心中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是暂时憋在心中,伸手相请道:“殿下,连日奔波行军,太累了,还是进行辕休想吧。”

    “你还知道关心我?”刘静瞥了他一眼,神情骄嗔,顿显万种风情。

    李翊无奈苦笑,这丫头,一点儿也不把自己长公主的身份放在心上。

    ………………

    刘静休息了几个时辰后,在中午时分就马上在行辕召集大臣们军议。

    徐庶向刘静禀奏了这段时间中原战场和其它战场的军情,最后说道:“目前河东方向,岳飞将军正在和袁谭、张济交战。青州的臧霸已经在高唐城把陈登的徐州军解决了,现在他正率军急速南下北海,准备在中原决战结束后,再次攻击徐州。”

    “中原战场上,李娥夫人和高顺已经率步骑大军撤离了陈留、雍丘一线,现正在济水河两岸的封丘、乌巢一带阻敌。河内的司马俱已经率军撤到朝歌,正在鹿肠山、牧野、淇水河一带阻敌。官渡战场上,袁绍在故市和乌巢两地烧毁了我们的粮草大营后,再次停战,依旧没有和我们决战的意思,为此茂公先生打算撤到济水河北岸的原武、阳武城一带,看看能不能把袁绍引出来。”

    刘静黛眉微皱,转头望向坐在自己左侧的李翊,柔声问道:“夫君,这么说,中原战场还是没有形成决战之势?”

    “决战之势早已形成,但双方的决战却因为袁绍抱定了拖延之策所以至今还没能展开。”李翊担忧的说道,“现在殿下已经统率大漠胡骑南下,时间久了,这个消息势必要暴露。要想在黄河北岸隐藏七万骑兵,难度太大。袁绍一旦得到消息,他就更不会主动决战了。”(未完待续。)

第0868章 联军的进攻() 
“胡骑在中原参战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刘静的目光转向悬挂在大帐一侧的地图,轻声道,“十一月大漠就要下雪了,所以到了十月初,他们必须返回大漠。夫君要尽快想办法啊。”

    “实在不行,只有强攻了。”李翊苦笑道,“七万骑兵赶到战场,虽然我们在兵力上仍然处于劣势,但是实力上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以不惜代价展开全面攻击。只要我们能在官渡上取得突破,这场决战我们还是赢了。只不因为我们未能重创叛军兵力,因此明年的中原战事估计很频繁,这对河北财赋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刘静轻轻叹了一口气,柔声对李翊说道:“夫君只管把仗打好,其它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明年我们即使一天只吃一餐饭,也要把这个难关度过去。”

    黄昏时分,李翊把关平等一帮将领送出了大帐。

    “你们沿着驰道一直南下到荡阴城,和屯兵黑山的子龙、翟羽。”李翊一边缓步而行,一边嘱咐道,“所有南下的胡骑都将赶到黑山东麓的几座大山谷里驻扎。子龙已经在这些山谷里搭建了营帐,屯积了粮草。你们赶到后,好好休整几天。”

    “的确需要几天时间休整。”关平说道,“进入飞狐要塞后,我们都在夜间行军,一千多里路走下来,将士们都已疲惫不堪,这样子无法渡河打仗。”

    “主公,我们大概什么时候渡河?”一个鲜卑出身的校尉问道。

    “如果袁绍坚守不出,中原决战迟迟未能按照我们预定之策展开,那么九月上你们就要渡河参战了。”李翊说道,“有件事我要警告你们,屯兵黑山期间,要严加约束你们的部下,严禁任何人私自下山。如有士卒违律下山骚扰百姓,杀无赦。”

    诸将轰然应诺。

    第二天黎明前夕,萧绰、李宣、田豫等人带着大军赶到了邯郸。

    第三天黎明前夕,穆桂英、蹋顿率军赶到了邯郸。

    对于官渡战场上的僵局,穆桂英也是忧心如焚,但此刻胡骑已经陆续到达黄河北岸,北疆军的兵力劣势正在一步步扭转,即使战场形势并没有按预计的那样发展,中原大战也是胜券在握了。

    第四天黎明前夕,冯道、荀衍、田畴、柳毅等人率军赶到。

    至此,南下七万胡骑全部到达。

    当天晚上,李翊辞别长公主刘静,率军南下黑山。

    徐庶奉命赶到黎阳,在黎阳渡口到长寿津之间几十里长的河面上架设十座船桥。

    ………………

    八月二十六,浚仪城。

    刘表和曹操紧急召集荆州军、兖州军、徐州军各路统军大将于浚仪城军议。

    蒯越在军议上详细分析了当前战局,严厉抨击了袁绍迟延不战之策,要求诸将以社稷为重,齐心协力,乘着北疆军正在撤离战场之计,奋勇杀敌。

    诸将情绪激昂,士气极为高涨。

    蒯越接着做了攻击部署。除了刘表、刘磐、文聘率军坚守在曲遇聚和浚仪一线外,其余大军即刻北上,以将近二十万大军的兵力攻击封丘一线,意图杀过济水河,夺取延津和酸枣,把北疆军团团包围在原武和阳武城一带,逼迫袁绍挥军渡过鸿沟水进行决战。

    曹操、刘表同时书告河内刘备,尽起所部大军,从延津渡方向渡河攻击,以牵制驻守于燕城和延津一线的北疆骑兵,策应大军夺取延津和酸枣。

    同日,北疆军张飞部撤到济水河北岸,并迅速向封丘、乌巢和延津、酸枣两地移动。

    八月二十七,中牟。

    北疆军后撤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中牟袁绍处。袁绍随即书告刘表、曹操,北疆军正在分批后撤,但尚不能确定北疆军是否已经决心撤出中原,所以请各部暂时不要盲目攻击,以便遭到北疆军的重击。

    这份书信刚刚送出去,刘表的书信就到了。

    刘表在书信中直言不讳的说道:“北疆军粮草被烧,军心涣散,正是重创其主力的最佳时机,但本初兄为了保存实力,迟迟不愿下达攻击的命令。此等绝佳时机一旦错过,让北疆军顺利撤回河北,社稷将要遭受更多杀戮。我等本为大汉社稷而战,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今本初兄既然不愿战,那我只好命令荆州将士独自杀敌了。”

    袁绍勃然大怒。

    联军本是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损俱损,刘表竟在这个关键时刻擅自违抗军令,独自下令所部出战,简直不可思议。

    袁绍马上给刘表写信,他在信中说道:“景升兄,请你冷静一点,再耐心观察几天。联军粮草还能支撑半月,即使北疆军确实粮尽而撤,我们依旧还有追击灭敌的机会。”

    袁绍把这份信送出去后,一个人站在地图前思考了很久。

    北疆军如果撤过延津、酸枣一线,联军即使全线追击,也来不及了。

    在燕城和白马一线,都是大平原,北疆军的骑兵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肆意冲杀,阻挡联军的追击。

    刘表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急于进攻,想抢在北疆军撤离延津、酸枣之前切断北疆军的退路,把北疆军包围在原武和阳武一带,以便数路大军同时展开围攻。

    虽然这样的决战会给联军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对北疆军来说,却极有可能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如今刘表的军队已经杀了出去,曹操必定也是追随者,联军将近一半的军队已经出战,如果自己依旧按兵不动,那么刘表要么击败北疆军独占盖世功勋,要么被北疆军击败,彻底断送中原大战。

    当然了,刘表主动出兵攻击,绝不是只想着要重创北疆军这么简单,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胁逼自己出兵决战,以消耗自己的实力,阻止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霸占中原,取得王霸之业的根基。

    袁绍思前想后,知道自己这份信肯定无法阻挡刘表出兵,遂下令官渡战场、河内战场和封丘战场各部,准备第二天展开攻击。

    ………………

    八月二十八,济水河,封丘城。

    李靖看到联军浩浩荡荡的杀来,大为兴奋,一边飞鸽传书禀报阳武的徐茂公,一边指挥军队迎战。

    但一个时辰后,他就觉得不对了,叛军好像把攻击的重心放在封丘、乌巢一线,而不是官渡,看看城下黑压压的大军就知道,叛军这次用于进攻的力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料。

    李靖马上就估算出,凭借自己的兵力,根本挡不住联军的进攻,马上下令道:“飞鸽传书急报茂公先生,我要援军,要援军。”

    ………………

    当封丘城里的李靖指挥军队浴血奋战的时候,高顺、魏延等人也在济水河边遭到了叛军猛烈的打击,防线一度出现危机。

    徐璆、孙辅、鲁肃也接到了刘表的书信,但他们没有接到袁绍的命令,因此左右为难。

    负责攻打封丘的蒯越看到徐璆三人按兵不动,大为恼火,怒气冲天的跑到徐璆的大营,把徐璆骂了个狗血喷头:“你到底是袁绍的家奴,还是大汉的臣子?你读书念经几十年,什么叫忠诚,什么叫社稷你也不知道?难道你跪在天子面前发的誓都是假的?”

    徐璆给蒯越骂得哑口无言,老脸挂不住了,断然下令大军开向前线参战,但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