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635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635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遂迟疑了片刻,跟着站起来小声问道:“你能告诉我,大将军不回蓟城的真正原因吗?”

    皇甫郦摇摇头,微微笑道:“文约,大将军为什么不回蓟城,我不知道,但河北现在是天子和长公主主政,这是毋庸置疑的。文约应该看到,自从大将军勤王成功重建朝廷后,河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河北还是过去的河北,文约认为今日朝廷能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吗?回头看看董卓的败亡,再看看河北的雄起,文约难道还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吗?”

    “中原大战,河北之所以能够取胜,完全得益于天子和朝廷的强大。”

    “文约对中原大战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太了解。此次中原大战,朝廷在七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征调了一百八十万民夫,筹措运送了两万四千车和三千五百船粮草辎重。在决战之时,长公主还亲自北上大漠征调了七万胡骑南下。文约可以想一想,如此规模的大战,如果没有强大的朝廷指挥全局,如果没有对朝廷绝对忠诚的郡县官吏,如果没有对天子和朝廷非常信任的百姓和士卒,如果没有畏惧于大汉的强大而俯首听命的塞外胡族,我们能取得这样空前的胜利吗?我们能因此奠定平定天下的优势吗?”

    “大将军虽然声名显赫,功勋盖世,但凭他个人的威望和权势,凭他一己之力,能让河北三州的所有郡县官吏对他言听计从吗?能保证河北在七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征调民夫和筹措粮草而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吗?”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大将军他敢冒着成为大汉叛逆遗臭万年的危险,冒着涂炭中原摧毁社稷的危险,从塞外征调十余万胡骑南下吗?”

    “文约,大将军是大汉的大将军,是大汉的中兴名臣,正是因为大将军的忠诚和勇武,大汉天子和朝廷的威仪才得以重建。而正是因为大汉天子和朝廷重建了威仪,大将军才能统帅大军纵横天下,建下盖世伟业。”

    “中原大战,袁绍、刘表、曹操、刘备等叛逆集结了六十多万大军和河北决战,但他们为什么败了?难道是因为长公主从塞外征调了七万铁骑南下给了叛军致命一击吗?不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袁绍、刘表这些叛逆肆意践踏大汉天子和朝廷的威仪,他们背叛了大汉,背叛了天朝,他们失去了可以征战天下的最强大力量,等待他们的必将是彻底的败亡。”

    “和大汉为敌,势必灰飞烟灭。”

    皇甫郦挥舞的双手就像一面面飞腾的战旗,其慷慨激昂的声音仿佛化作了北疆骑兵惊天动地的怒吼声。

    韩遂目瞪口呆,心神震撼。

    ………………

    马超接到韩遂的书信,日夜兼程赶回长安。

    “逢纪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吗?”韩遂急切的问道。

    “没有,关键条件一个也没答应。”马超恨恨的说道,“大概是看到河东北疆军没有渡河攻击迹象,而中原战场也全部停战,所以逢纪的口气越来越硬。他拒绝让出潼关和武关,拒绝在大雪来临间给我们钱粮。本来答应给西凉的赈济也借口河内失陷需要征募更多的军队展开反攻而推迟到明年春天。”

    “明年春天?”韩遂怒极而笑道,“到了明年春天,北疆军就要渡河攻击了,他给我的钱粮正好用来打仗。袁绍这笔帐算得倒是非常精细啊。”

    “是不是让羌人暂时返回西凉?”马超问道,“很快就要下雪了,如果再迟延一段时间,羌骑就无法回去了。”

    “立即让他们回去。”韩遂点头道,“我们粮草有限。如果大家都待在关中,年初我们就要杀马充饥了。你也带着军队回去。”

    “我?”马超愣了一下,“我也回西凉?”

    “对,河北组建了两个军团的西征大军,正在奔赴河西。”韩遂苦笑道,“皇甫郦说,北疆悍将高长恭和张辽将在下雪之前带着两个军团的骑兵大军赶到武威郡。”

    “西征大军?”马超吃惊的瞪大了眼睛问道,“伯父,他们要打西凉?”

    “咚……”韩遂一拳砸到了案几上,咬牙切齿的说道:“我们失策了。中原大战,河北之所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是因为从塞外征调了十四万胡骑南下,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料。谁能想到,河北竟然牢牢控制了塞外诸胡,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马超根本不相信,他说道,“皇甫郦肯定在胡扯。河北为了戍守大漠,在塞外驻扎了数万骑兵,这些人一旦南下,塞外诸胡失去威慑,随时可能反叛。所以这次南下中原作战的胡骑,最多不过是宇文部落、萧氏部落等李翊的心腹部下而已。至于塞外戍守铁骑和其它胡族部落骑兵,李翊绝对不敢随意征调。”

    “这是真的。”韩遂拿出了李翊的书信,对马超说道,“冀州大战结束后,李翊马不停蹄,北上塞外巡视大漠,把匈奴单于庭、鲜卑诸部的藩属国地位改为了归属地位,所有胡族诸部分的族众都变成了大汉子民,所有胡人都享受大汉子民的待遇,并在南迁胡族部落的同时,在边塞郡县大力推广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和发展胡族部落的新政。”

    “胡族诸部的首领们得到了更多的财富,而他们的族人现在不但能享受到朝廷的赈济保证自己的生存,还能因为加入了大汉兵户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牲畜和牧场。胡人生存无忧了,一家人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归顺的地位和待遇得到了保证,人人对大汉天子和朝廷感恩戴德,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愿意背叛大汉?所以,胡族诸部被河北所控制,也就不难理解了。”

    “依据河北的新兵制,士卒们的功劳越多,获得的土地就越多。而对胡人来说就是属于自己的牛羊越多,属于自己的草场越大。”韩遂连连摇头,叹息道,“河北的这种新兵制,对士卒的刺激非常大,人人都愿意打仗,人人愿意誓死奋战。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到了明年春天,加入到西征大军的胡骑会越来越多。”

    马超想了一下,疑惑的问道:“伯父,河北不停的征伐,打下了大片的土地和草场,然后又把这些土地和草场赏赐给了立功将士,那么,河北的财赋如何增长?如果河北财赋不能增长,那它又拿什么打仗?”

    “问得好。”韩遂看看坐在身边的韩翼、阎行、杨阜、杨秋等西凉众将,毫不掩饰自己对马超的赞赏,“在座诸位中,只有孟起看到了这其中的要害。”

    “河北新田制和新赋税制的重点有两个。”韩遂说道,“一个是天下的土地大都是朝廷的。”

    “十几年来,大汉战火和灾祸连绵不断,人口骤减,无主土地非常多。除了一些活下来的门阀富豪们的私人土地,还有朝廷新近赏赐给立功将士的土地,其它土地都是朝廷的。草场也是一样。这些年,李翊先后平定辽东诸胡、匈奴、乌桓和鲜卑,雄霸大漠,占据了浩瀚疆域,河北拥有的草场数不胜数。河北把这些属于朝廷的土地和草场分给普通百姓和胡人,让他们耕种和放牧,所得收益双方按约定分成。土地是朝廷的,这是河北财赋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

    “二是按丁征缴赋税。本朝四百年来,一直按土地数量和人口多少分别征缴田租和口赋。但因为河北实施了新田制,每个人都分到了相同数量的土地,所以赋税就按丁征缴,每丁征缴相同数量的赋税。这样一来,百姓就无法欺瞒府衙少缴或不缴赋税。按丁征缴赋税,导致河北财赋骤然暴增,更使它在中原大战后恢复元气的时间大大缩短。”

    韩遂说得很笼统,而马超、杨秋等人没有听明白,似懂非懂,约略知道河北实施的新政非常高明。河北的士卒和北疆的胡人只要打仗立功了就能得到土地和草场,所以北疆军会越来越厉害。

    韩遂简要说了几句后,不知想到了什么,陷入了沉思。

    大堂上一时非常安静。(未完待续。)

第0899章 最后通牒() 
“伯父,高长恭和张辽率领北疆骑兵大军赶到武威后,未必会立即发动收复河西五郡的大战,他们真正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逼迫我们联手攻打洛阳。”马超打破了大堂上沉闷的气氛,对韩遂说道,“伯父,我回到西凉后,是赶到金城郡陈兵于黄河南岸,还是屯兵于汉阳郡的翼城?”

    韩遂没有说话,坐在那里发呆。

    河北这一手击中了韩遂的要害。北疆军如果强渡黄河攻打关中,动用的兵力和钱财极为庞大,而且很有可能被他和袁绍的大军击败。

    河北显然不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所以它一方面派皇甫郦到长安游说,并让李翊以私人的关系详细阐述河北所拥有的强大力量,一方面又派出高长恭和张辽的骑兵进驻西疆。这样既答应了自己提出的条件,又达到了威胁自己的目的,另外也向自己证明了河北的确有平定天下的实力。

    北疆骑兵到了武威,入侵的西羌慑于李翊的威名,再加上担心遭到围攻,肯定北撤张掖和西海一带。北疆骑兵因此可以腾出手来,威胁金城和汉阳。韩遂在西凉受胁的情况下,如果和袁绍联手对抗河北,其结果可想而知。失去了西凉,韩遂还能在关中立足吗?

    “难道自己几十年的梦想,当真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永远也不能实现的美梦吗?”韩遂暗暗叹息道。

    “父亲,河北根本就是虚张声势,它不可能在中原大战结束后,还有实力派出两个骑兵军团的大军进入西凉攻打河西。”韩翼看父亲忧心忡忡的样子,出言安慰道,“大汉四百年来,英雄辈出,但从来没人能让大漠胡人永久臣服,从来没人能永保边塞的稳定。本朝为了稳定西疆,和羌人断断续续打了一百多年,但羌人至今还在侵袭我大汉疆域。所以,我认为父亲大人不要太过担忧,还是想方设法度过眼前的危机,尽快在关中站稳脚,把西凉百姓迁入八百里秦川为上上之策。”

    韩遂苦涩一笑。

    一百年来,西疆和她穷苦的儿女都在血腥和泪水中度过,要想摆脱延续了百年的噩梦,只能靠自己。

    “你带着大军到金城,陈兵黄河。”韩遂脸露坚毅之色,断然说道,“如果北疆军渡河进攻,你把他们坚决打回去,甚至不惜联手羌人,把他们围歼在天穹沙漠(今腾格里沙漠)。”

    马超躬身领命。

    “子卫,你也回去。”韩遂手指儿子韩翼说道,“你主掌西凉政事,孟起掌西凉兵事,你们两个齐心协力,务必给我守住西凉。”

    韩翼眼中闪过一抹诡异的神色,对韩遂拱手说道:“父亲大人放心,我一定确保大军粮草,帮助孟起击败北疆军。”

    “好。”韩遂冲着他们挥了挥手,说道,“明天早上,你们返回西凉。”

    ………………

    河东,蒲坂津。

    大将军府从事中郎王昶携带圣旨赶到征西大将军大营。

    徐达、黄忠、高览、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河东大将齐聚大帐。

    王昶刚刚宣读完圣旨,大帐内便响起了一片欢呼之声。

    “这次轮到我们了。”杨奉挥动着大手,激动的叫道,“去年我们打了一年的窝囊战,这次总算要扬眉吐气一直打到洛阳了。”

    “哈哈……大将军还好没有忘记我们。”韩暹咧着大嘴,手指喜笑颜开的诸将叫道,“记住,诸位记住,我们一定要先打进函谷关,抢在大将军之前围住洛阳城。”

    众人正在七嘴八舌唾沫星四溅的时候,岳飞开口说道:“都坐下,都坐下。补充到各营的新兵训练的如何了?不会给我丢脸吧?”

    “将军瞧不起我们?”李乐笑道,“不管什么兵,只要在北疆军的大营里转上几圈,不会打仗,总会跑吧?”

    “哄……”几个统军将领顿时哄堂大笑,围着李乐一阵猛打,没好气的骂道,“你竟敢让将军丢脸?找打啊。”

    笑闹之后,王昶站在地图前,仔细解说李翊所拟定的攻击部署。

    此次攻击,朝廷集结了所有能调用的军队,总兵力大约在十三万五千人。

    河东的六万四千大军将在岳飞、徐达、黄忠等人的统率下率先渡过黄河,进入渭水河南岸。

    主公将与典韦、高宠、李存孝三位将军率领亲卫军六千铁骑赶到晋阳,指挥这场大战。

    李光弼、杨业、王凌、胡班等四位将军将统率由冀州守备军团士卒整编而成的北疆步兵第五军团三万二千人,谢玄、杨业、郝昭、王忠四位将军将统帅由幽州和辽东都护府的守备军团和部分蓟城城防将士组成的北疆步兵第十军团三万二千人随后赶到河东,并随后进入关中战场。

    侯君集、慕容翰、孙礼等三位将军将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