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640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640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匠》浅2焕フ加贝ǖ募苹赡苁О堋Jチ酥性匠〉牟哂Γ芸梢约斜χг刂校俏颐钦庖徽叹透汛蛄恕!

    “如今已经进入十月,最迟十二月,关中就要下雪了。因此,关中大战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两个月内我们必须占据关中,把韩遂赶回西凉,把袁绍打回关西。”

    “这个时间显然太短了。”李翊看看帐内诸将,举手拍了拍地图,慢慢说道,“因此,我们要想在两个月内全取关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战决胜负,不给韩遂和袁绍任何还手的机会,一战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掉。”

    “现在,我们不但要逼着敌人尽快和我们决战,还要逼着他们主动渡河攻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要示弱,要让韩遂和袁绍对我们的兵力做出错误的判断,坚定他们的决心。其次,我们要在中原战场的配合下,不断向韩遂施压,逼着他尽快让出关中,迫使韩遂主动出击。”

    “主公,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逼迫韩遂匆忙出击?”皇甫郦问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没有让韩遂立即交出关中的理由。”

    “理由已经有了。”李翊走回席上坐下,慢条斯理的说道,“朝廷打算在今年冬天以前,从河东、太原两郡向关中迁移三十万人口。”

    众人均感意外。

    “主公,朝廷真的已经决定了?”崔林惊讶的问道。

    “德儒很快就能接到圣旨。”李翊说道,“朝廷急于迁移人口到关中的原因很多。河东和太原两地的人口膨胀越来越严重,人口迁移得越早,对缓解两地的危机越有利。其次,关中荒芜已久,如果能把人口尽快迁移到三辅,对恢复关中极为有利。关中恢复得越快,朝廷的财赋收入就越多,这既能支援西疆,缓解西疆的危机,也有利于大军攻击洛阳,迅速稳定京畿。”

    按着,李翊做了一番兵力部署。

    高览率军留守河东,驻防于大阳城、河北城和风陵渡一线,防止关西的袁军攻打河东。虽然高览不太愿意,但相比刚刚赶到河东的第九军团、第十军团,他们更熟悉在河东作战,留守河东的重任只能交他们。

    为了保证高览的军队能够灵活调动,保持对关西的威胁,李翊还特意从水师调拨了五百艘战船给高览。

    谢玄、李光弼等人立即率军渡河,昼伏夜行,悄悄赶到郑白渠一线会合岳飞的主力大军。

    李翊带着典韦、皇甫郦和亲卫骑马不停蹄,连夜渡河赶往关中会晤韩遂。

    ………………

    关中,新丰城。

    韩遂忧心如焚。

    岳飞告诉韩遂,北疆军将有二十万大军进入关中,这让韩遂寝食不安。

    最近一段时间斥候的回禀证实郑白渠一带的北疆军大营不断扩大,营帐越来越多,可见北疆军后续大军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关中。如果让二十万北疆军全部进入关中,这仗就没法打了。

    韩遂紧急约见高干,催促他尽快把军队部署到预定的进攻位置上。

    要想击败北疆军,必须抢在北疆大军没有完成集结之前,否则这一仗必输无疑。

    高干显然也感觉到了北疆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他急书袁绍,请他即刻下令征调军队进入关中。

    这时皇甫郦有书信送到,说李翊要见他。

    韩遂不想和李翊会面。双方即将翻脸决战,再见面有什么意义?河北根本没有把西疆当回事,即使见面了,也不过是威慑恐吓而已。河北不会对自己做出任何承诺,更不会委曲求全,只有在战场上一决高下。

    ………………

    豫州,许昌。

    陈琳缓缓放下手上的书简,抬头望着匆匆赶来的韩莒子,心里突然感到一阵窒息。

    四天前,斥候先后在开封、尉氏城一线,浪汤渠一线发现了正在向颖川前进的北疆大军。但不待陈琳做出反应,洛阳的主公袁绍就以八百里快骑送来急书,说北疆军在河南战场上全线进攻,管城被攻克,敖仓在血战,成皋一线的黄河河面上战船密布,战况十分危急。袁绍要求陈琳做好北上支援河南战场的准备。

    袁绍的这份书信让陈琳闻到了浓烈的血腥。目前河北正在利用江东和江淮的局势出面斡旋,意图把徐州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暂时稳在长江南北两岸,让他们互相牵制无力顾及中原,从而让北疆军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全力攻打洛阳。

    但在陈琳看来,河北如果在河内、河南两个方向实施强攻,夺取洛阳的可能很小。因为洛阳在关中、荆州和豫州源源不断的支援下,可以依靠黄河天险和坚固的关隘挡住北疆军。河北要想夺取洛阳,必须先包围洛阳,先把关中和颖川拿下,彻底断绝洛阳的外援,否则北疆军必定兵败关东。

    如果河北攻打洛阳的策略和自己的想法一样,那么现在北疆军在河南战场上的进攻可能是佯攻,而北疆军真正的攻击目标是颖川。

    陈琳立即书告袁绍,把斥候最近几天的发现以及自己依据这些消息对北疆军攻击策略的猜测详细说了一遍。陈琳认为,从目前局势分析,豫州各路大军还是坚守城池为好。尤其是颖川的阳翟、颖阴、许昌等大城,更要屯驻重兵,以防遭到北疆军的猛烈攻击。

    为此,陈琳希望得到袁绍的帮助。他请袁绍书告豫州各郡太守竭尽全力支持自己,尽一切力量给自己提供钱粮和援军,以便守住颖川,保证洛阳和荆州、豫州之间通畅无阻。

    在陈琳以豫州刺史的身份主掌豫州这段时间里,因为征募军队和征缴财赋的事,他和豫州各郡太守的关系一度很紧张。

    官渡大战结束后,各地都在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但这些年来袁绍的大规模募兵,已经抽空了豫州的人力,如今的豫州,除了老弱妇孺,已经没什么青壮了。但是袁绍的命令下来了,他也只好四处抽调所剩不多的青壮充军,这就免不了跟各郡太守产生矛盾了。

    另外,豫州各郡把征缴的财赋直接上交给洛阳,根本不通过豫州府。陈琳一直想加固颖川各城的城防,但因为没钱,迟迟不能动工。他向袁绍要过几次,但袁绍以各种理由拖延,至今也没有调拨。

    现在颖川只有三万军队,其中有两万人是前两个月才招募的新卒,而各城城防更是不堪。当年袁绍率军讨伐董卓的时候,颖川是主战场,很多城池的防御设施都遭到了破坏。这几年袁绍连连对外用兵,耗费巨大,也没有钱财进行修缮。陈琳因此忧心忡忡。如果北疆军主力杀进颖川,如果豫州各郡不能齐心协力果断支援,自己极有可能败走颖川。

    韩莒子一步跨进大堂,高高举起手中的竹简,冲着陈琳大声叫道:“孔璋先生,北疆军杀进了颖川,正在围攻鄢陵。”

    陈琳头一晕,浑身上下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手中竹简“啪”的掉到了地上。

    自已最担心的事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北疆军现在在哪?距离许昌还有多少路?”陈琳极力镇定心神,一把摊开了案几上的地图,颤声问道。

    鄢陵距离许昌只有六十里,北疆军旦夕可至。韩莒子手指地图上的洧水河,对陈琳说道:“斥候回禀说,北疆军的前锋军正在河上架设浮桥,估计明天早上我们就能看到北疆军了。”

    陈琳追问道:“有多少人?”

    “据斥候说,至少有三万人,还有大量的骑兵。这是北疆军的主力,绝对是主力。”韩莒子惊慌的说道,“现在可以肯定,北疆军的目标是颖川,他们在河南战场上的攻击不过是为了切断河南和颖川之间的联系,阻止颜良将军的大军南下支援颖川而已。”

    陈琳脸色非常难看,他盯着地图上的鄢陵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无力的说道:“鄢陵只有两千人,城池又小,措手不及之下,能坚守两三天就不错了。”

    韩莒子也是六神无主,问陈琳道:“孔璋先生,现在怎么办?许昌只有五千人,兵力有限,要即刻征调援军啊。”

    驻守颖川的三万大军分布在阳翟、颖阳和颖阴等数个大城里,除了距离许昌五十里的颖阴城外,其它各城的守军都无法抢在北疆军包围许昌之前赶到。

    陈琳略加思索后,对韩莒子说道:“急报洛阳,请主公马上命令颜良,让他在河南战场上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夺回管城,打通河南和颖川之间的驰道。只要颜良夺回了管城、攻打颖川的北疆军就要分兵回防,这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坚守许昌。等到荆州和豫州各地的援军陆续赶到了战场,北疆军兵力处于劣势,他们就无法夺取颖川了。”

    韩莒子连连点头,脸上的紧张之色稍稍得到缓解。

    陈琳又说道:“书告荆州刘表,请他尽快北上支援。”

    “再告豫州各郡太守,请他们尽快集结军队,火速赶到颖川。”

    陈琳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调整了兵力部署,并让韩莒子立即送出书信和命令。(未完待续。)

第0906章 侧翼配合(下)() 
豫州,长社。

    在长社城以东三十里的洧水河上,北疆军正在渡河。

    河堤上,常遇春、张燕等人围在地图旁,正在商讨攻击之策。

    此次大军的粮草有限,只有一个月的用量。为了完成预定攻击目标,大军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攻占颖川的主要城池,并就地得到粮草补充。

    中原大战结束后,颖川处在北疆军的直接攻击下,许昌和颖阴首当其冲,成了抵挡北疆军攻击的重要城池,屯有重兵和大量粮草辎重。

    但许昌和颖阴毕竟是战场前沿,颖川的大部分粮草辎重还是屯积在郡治阳翟城。阳翟城处在颖川郡的西北部,东临颖水,北靠嵩山),西部和南阳相连,南边顺着颖水、汝水而下,可以直接进入汝南,所以这座城池一直是豫州把粮食送往洛阳的中转站。

    早在大军开始在陈留集结的时候,李翊就曾建议张飞、赵云等人先包围许昌,然后集结步骑主力在许昌和颖阴一带围歼前来支援的敌军,最大程度的消灭颖川的兵力,继而夺取颖川。

    由于此次攻击颖川的大军没有兵力优势,而且大军也只有一个月的粮草,为了减少大军的损失,在野外歼敌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了,这个计策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大军在攻击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全身而退,不至于损兵折将,遭受重创。

    张飞、赵云等人商定的攻击之策基本上是按照李翊的这个建议制定的,常遇春当时也是制定者之一。

    常遇春奉命指挥大军攻打颖川。他率军渡过浪汤渠后,接到了孙观在河南战场上攻克管城的消息。

    管城被北疆军占据后,河南战场上的叛军就无法南下支援颖川,也就是说,大军腹背受敌的威胁没有了,可以一心一意攻击颖川。

    常遇春随即决定改变攻击策略,并立即下令调整兵力部署。

    常遇春决定用一部兵力包围许昌,诱使颖川各城守军急速支援,同时调用大军主力攻克长社,从长社方向直接西进,抢占阳翟。

    拿下阳翟城,北疆军既能得到粮草补充,可以让大军在颖川持续作战,又能断绝豫州对洛阳的粮食供应,让洛阳陷入恐慌。

    洛阳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河北卡断它的脖子,袁绍势必要抽调援军南下攻击。这样一来,关中、河内和河南战场都将因此受益。尤其是河南战场,北疆军极有可能乘势攻打荥阳,直逼虎牢。

    不过,常遇春的这个计策非常冒险。阳翟距离周围的城池比如阳城、颖阳、颖阴等地都只有一百多里,如果大军攻击受阻,不能迅速拿下阳翟城,极有可能被从许昌回援的叛军包抄。一场硬战打下来,北疆军损失势必很大,而且攻击时间也被耽误了。南阳、洛阳和豫州其它郡县的援军有可能源源而来,这样大军就不得不后撤,放弃攻打颖川了。

    常遇春认为先打阳翟,即使不能即刻攻陷,也同样可以利用骑兵的优势,在颖水河和潠水河之间的狭窄地带袭击叛军,迟滞叛军的救援速度。如果这样还是不能拿下阳翟,那我们就掉头南下,再打许昌。这时叛军的援军都被牵制在阳翟城一带,考虑到阳翟的重要,他们必定不敢再次南下救援许昌,如此则许昌可下。

    卞喜、穆顺等人都是胆子撑破天的人,一个比一个狂,极力支持常遇春。张燕和几个谨慎的将领虽然觉得此计太过冒险,但常遇春是大军统帅,卞喜这些人又跃跃欲试,想反对也不好开口,只有同意。

    常遇春指挥大军主力连夜包围了长社。卞喜带着八千大军从鄢陵出发,直杀许昌城。

    北疆军拿下长社后,迅速赶到潠水河。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