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668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668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他在稳定徐州和九江郡之后再攻庐江,南下江东做好准备。所以他没有丝毫豫,大大方方的让出了庐江郡,先回到寿春整顿军队,屯积粮草辎重去了。

    袁耀兵力有限,虽然他乘胜拿下了舒城,但面对周瑜猛烈的反攻,他不但没能守住舒城,反而连龙舒城也丢了,最后不得不退守于六安和安丰一带。

    周瑜心悬江东局势,又担心曹操乘机再攻庐江,所以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北上攻击袁耀,转而命令大军固守于皖城、居巢和舒城一线,屯重兵于采石矶,准备随时杀进丹阳,挽救危局。

    ………………

    四月初,扬州丹阳郡,秣陵。

    江东文武竭尽全力寻找最好的医匠给孙策治病,但当今世上最好的医匠都不在江东。华陀大师在蓟城,张机大师在南阳,江东最好的医匠就是于吉大师,但这个人给孙策杀了,所以孙策的伤一直得不到好的治疗,日渐恶化,最终陷入了昏迷。

    这个时候,一直留在吴郡老家修养的孙坚带着老婆女儿赶来了秣陵。

    自从当年在荆州跟刘表交战受伤之后,孙坚先是长期的陷入昏迷,后来侥幸醒过来之后,身体也一直不好,所以这些年一直是孙策在管理江东的事务。

    孙策的能力一点儿不逊色于孙坚,这几年的发展也还算是顺利,所以孙坚才能够一直在家修养。

    不过,这时候儿子也要没了,孙坚终于坐不住了。

    经过商议,孙坚决定带着孙策,乘海船北上蓟城,一来是想给自己和儿子医治,二来是想看看有无机会跟北疆达成联盟。

    毕竟如今江东的处境很不好,随时可能招到曹操、刘表和袁耀的围攻。而以江东现在的实力,根本没办法应对这样的局面。

    临行之前,孙策对站在床边的孙权一再嘱咐,在他和父亲没有回来之前,务必好好侍奉母亲。

    孙权哭拜受教,问道:“父亲,大哥,你们都走了,我如何守住江东?”

    孙坚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办法,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知道大儿子跟周瑜的微妙关系,这事情是在不适合他开口。

    孙策闭着眼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对孙权说道:“到了今天,我才知道母亲的话都是对的。如果我都听母亲的,即使我死了,又怎会留下这样一个危局让你苦苦支撑。”

    “母亲多少次劝我,要我把公瑾当自己的兄弟一样看待,要信任他,但我一直做不到。也许是公瑾样样都比我强的原因,我从小就嫉恨他,从小就想超越他,但我至今还是比他差。”

    “尤其让我耿耿于怀,也让我最痛恨自己的是,每当我陷入困境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总是他。”

    “公瑾虽然比我小,但他像我的兄长一样,每次接到我的求援都毫不犹豫,义无反顾的来到我身边,给我最大的帮助。”

    “南下打江东,他帮我们孙家打开了局面,北上打袁术,他帮我杀进了寿春。西进打荆州,他帮我诛杀了黄祖,报了当初父亲在荆州重伤之仇。今天,我和父亲要北上,这一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我还要向他求助,希望他能帮助我守住江东,帮助你坐稳江东。”

    孙策吃力的抬起头,缓缓睁开双眼望着孙权,一字一顿的说道:“记住,公瑾是你的哥哥,是你的兄长,你要像信任父亲和我一样信任他。当你隔入困境的时候,你一定要向他求助。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第一个想起他,第一个向他求援,他会帮你脱离险境,他会帮你成就一番伟业。”

    “大哥……”孙权略显惊愣,迟疑了片刻,没有说话。

    孙策苦叹,无力的躺倒榻上,望着孙老夫人悲声说道:“母亲,仲谋和我一样,不相信公瑾,看样子他守不住江东这片基业了。如果形势越来越危急,你也带着全家北上,会和父亲和我吧。”

    孙老夫人失声痛哭,抬手给了孙权两个巴掌,骂道:“你为什么不相信伯符的话,难道他的话还有错吗?”

    孙权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请罪,举手发誓,一定把周瑜视为兄长,绝对信任他。

    孙策看到孙权赌咒发誓,这才稍稍放心,小声给他解释起来。

    孙策说道:“仲谋,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你仔细想一想,就知道周瑜绝对不敢在这个时候出兵东进,和你争夺江东三郡。”

第0944章 被逼的周郎() 
“中原大战后,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河北气势如虹,很快就要席卷天下。为了阻止李翊篡夺大汉社稷,袁绍、刘表、曹操和刘备等人急于恢复元气,准备联手再战河北。但能不能击败河北,谁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长江就成了阻止李翊全取天下的最后一道屏障,而稳定荆州、扬州和益州三地也就成了联军最为迫切的事。”

    “目前荆州虽然有张羡之乱,但刘表很快就能平定。益州的刘璋和赵韪之争,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分出胜负,但两人分出胜负之日,也就是益州丢失之日。我可以肯定,袁绍和刘表此刻都把目光盯在益州,只待时机合适,便会出兵攻击。扬州的情况最混乱。江北两郡给曹操和袁耀夺去了,江东四郡给我和公瑾占据着。但无论曹操和袁耀相争,还是我和公瑾相争,最后渔翁得利的都不是攻战双方,而是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其它对手。”

    “我跟父亲北上之后,江东三郡如果控制不力,必有叛乱。江东叛乱一起,江北的曹操和袁耀必会趁势南下,江东随即陷入危局。江东陷入危局,最紧张的不是我们,而是公瑾。”

    “公瑾现在只有一个豫章郡,他的西面是刘表,北面是曹操和袁耀,东面是我们,三面环敌,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之局。所以他最担心江东出现混乱,让曹操和袁耀得到机会顺势而下。”

    “曹操和袁耀打到了江东,刘表岂肯放过这样的机会?到时我们可以撤守吴郡、会稽,但周瑜却被分割包围,逃无可逃,旦夕即亡。周瑜目前之所以死守皖城、居巢一线,正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而我之所以急速撤离庐江,正是想把他的军队拖在庐江,让他即使有心夺取江东三郡也无暇分兵。”

    “江东的局面就这样成了一盘死棋。公瑾要想生存,必须守住庐江,必须确保江东三郡的稳定,必须和我齐心协力。我和父亲北上之后,为了确保江东三郡的稳定,公瑾就不得不全心全意帮助你。否则,江东丢失了,大家一起完蛋。”

    “将来呢?将来怎么办?”孙权追问道。

    孙策大概说累了,久久没有说话。

    孙权又追问道:“大哥……”

    “将来是你的事,等我和父亲回来了再说。”孙策看了孙权一眼,有些精力不济的说道,“如果我们回不来,那将来江东就是你的天下了,我们也帮不了你。”

    当天晚上,孙坚带着孙策离开了秣陵,将江东的事务交付给了孙权。

    ………………

    周瑜接到孙老夫人的紧急书信,得知孙策伤势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北上寻求医治的办法,并且将孙权托付给了他,请他前往秣陵辅佐孙权。

    周瑜的部下连番劝阻。此刻江东局势危急,孙权极有可能诛杀周瑜,但周瑜心意已决,执意前往秣陵。

    孙权携江东大吏于秣陵城外三十里相迎。孙权一口一个兄长,极其恭敬。

    到了秣陵城下的时候,周瑜看到孙老夫人和吴景、孙静等人亲自出迎,激动得热泪盈眶,拜伏于地,以母亲称之。

    孙老夫人抱着周瑜,想起生机渺茫的大儿子孙策,不禁悲由心生,放声痛哭。

    见面之后,周瑜和孙权等江东大臣商议了一下江东局势,均觉得山雨欲来,形势严峻。

    第二天一早,周瑜借口庐江战局紧张,准备告辞。孙权和张昭、张纮等人极力挽留,但周瑜非常坚决。

    孙权无奈,只好陪他到内府辞别孙老夫人。

    听说周瑜要走,孙老夫人顿时泪如雨下,问道:“公瑾为何要走?江东如此危急,难道你就不能留下来帮帮仲谋吗?”

    周瑜眼眶微红,垂首不语。孙权乘机再劝,周瑜面有难色的说道:“我已经说过了,只要我周瑜一口气在,当保江东无虞,请母亲大人和仲谋放心。”

    “公瑾,留下来吧,就算我求求你了。”孙老夫人抓着周瑜的手,哭着说道,“江东岌岌可危,但仲谋年纪轻轻,无力驾驭三郡,还请公瑾留下来鼎力相助。”

    “不是我不愿留下来,而是前线战局太紧张了。”周瑜无奈的说道,“伯符重伤的消息一旦传开,江北的曹操和袁耀,荆州的刘表,势必乘机两路夹攻。只要他们突破了长江天险,我就再也没有办法挽救危局了。”

    孙老夫人摇摇头,说道:“公瑾既然决意要走,那就把江东三郡一起带走吧。”

    周瑜大吃一惊,慌忙跪倒在地,说道:“母亲大人,江东局势极其严峻,唯一能保住江东的办法就是死守长江天险,请母亲大人以大局为重,不要逼我了。”

    孙权这时也跪倒在孙老夫人身边,手里拿着孙策的印绶,毕恭毕敬的递了上去,说道:“母亲大人,儿无能,无力承担江东三郡之重任,请母亲把江东三郡交给兄长吧。”

    周瑜大骇,冷汗“唰”的冒了出来,浑身上下一阵颤抖。

    今天如果不留下来,这颗脑袋无论如何保不住了。

    “公瑾,把江东三郡拿去吧。”孙老夫人手拿印绶,缓缓送到周瑜面前。

    周瑜跪在地上,低头望着冰冷的地面,连连苦笑道:“母亲大人,我听你的,我留下来。”

    “公瑾……”孙老夫人激动地一把搂住周瑜,泣不成声,“儿啊……谢谢你……”

    ………………

    孙权召集江东大吏紧急议事。

    听说周瑜要留在秣陵,辅佐孙权稳定江东四郡,江东文武顿时欢呼雀跃,心中的惶恐和忧愁霎时不翼而飞,笼罩在秣陵上空的阴霾立时烟消云散。

    孙坚之前是破虏将军,孙策是讨虏将军,督领江东三郡。周瑜是建威中郎将兼领豫章郡太守。这两人的官职都是天子下旨拜封的。

    孙权虽然跟着孙策打了不少仗,立了不少功,但到目前为止他不过是个校尉,也没有朝廷的正式文书,说白了就是孙策私人部曲的一个统领。

    按照大汉律,他既没有资格在孙策死后督领江东军政,更无权拿着孙策的印绶指挥调度周瑜和各郡太守。如果要深究起来,孙权这种做法是诛杀九族的谋逆大罪。

    现在江东三郡的人可以任意举兵起事,理由十分充足。孙权有什么资格主掌江东三郡?江东三郡是他孙家的私产吗?

    无论依据大汉律,还是依据家族宗法,孙权都没有资格督领江东三郡,也没有资格继承孙策的军队和财产。

    孙权现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叛逆,家族叛逆,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孙权很聪明,他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成为众矢之的,并让江东三郡陷入战乱的深渊。

    按照大汉律,讨虏将军孙策不能理事,军政大事应该由将军府长史张昭代领。等朝廷新的任命下来了,张昭的代领职权才能移交。

    张昭是徐州彭城的名士,在江东属于流寓士人,是最早追随孙坚父子南下江东的部属。他江淮一带名气虽然很大,但在江东却得不到门阀世族的认同,无法帮助孙权迅速稳定江东三郡。当然了,他更无法驾驭强悍的江东众将了。

    现在周瑜留在了秣陵,孙权面临的最棘手最艰难的问题全部解决了。

    周瑜是建威中郎将,是江东仅次于孙策的高官,由他在名义上督领江东四郡的军政,完全符合大汉律的规定。江东的郡县大吏和江东军的各级将领无法提出异议。

    周瑜手上有军队,武力强悍,他对孙权的公开支持,等于让孙权的实力骤然暴增。

    孙权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控制江东军。

    江东军的构成很复杂,有孙坚的老部下,比如黄盖、朱治等人。有孙坚的那些老部下的晚辈、跟孙策一起长大的年轻将领,比如朱治之子朱然、张昭之子张承、朱治的从子朱桓等人。有孙策从江东招抚的大将,比如蒋钦、周泰、董袭、凌操、陈武、吕蒙等人。有吴景、孙静、孙贲等人的部曲。

    这些人中,孙坚的老部下和吴景、孙静、孙贲等宗族军队在孙坚和孙策北上后,当然听命于孙老夫人,免得被卷入家族权力之争。孙权的背后是孙老夫人,孙权理所当然得到了这些军队的支持。

    不过,孙策的私人部曲和忠诚于孙策的江东将领却不会听从孙老夫人的,孙权无法直接控制的也就是这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