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675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675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我即刻拟写奏疏。”徐庶躬身说道,

    ………………

    颖川战场。

    关羽在汝水河前线接到了张飞的书信,说叛军撤出了大谷关,洛阳外围防线已被大军突破。

    关羽大喜,立刻命令李忠带着驻守阳翟、阳城的八千大军北上轘辕关,命令徐晃带八千大军赶赴伊阙关,尽快和主力大军会合,攻打洛阳。

    随即,关羽接到李翊的书信。

    李翊告诉关羽:“大军主力攻击洛阳城的时间定在五月下旬,距离现在还有一个月。为了确保颖川的安全,你最好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主动攻击,把战线推到鲁阳、昆阳一线,这样大军在攻打洛阳城期间,颖川即使遭到了荆州和豫州军队的反攻,也能利用鲁阳、昆阳、临颍、新汲等城池把敌人阻挡在颖川境外。薛礼将在睢阳一线展开攻击以牵制袁谭,帮助守住颖川南部,配合你在豫州西线的战斗。请你迅速集中所有兵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攻击目标。”

    关羽随即集结了四万步骑大军向叛军发起了攻击,双方在汝水河西岸的养阴里激战。

    叛军在兵力上具有明显优势,北疆众将虽然竭尽全力,但未能再得进展。不过叛军因为洛阳城被围,担心北疆军主力乘机南下颖川支援,在攻击策略上偏重于防守,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优势乘机打过汝水河。

    昆阳令韩铭派人秘密联系关羽,主动要求献城投降。

    韩铭出身颖川韩氏门阀,是前太仆韩融的侄子,和大将军府长史徐庶是朋友。徐庶曾数次秘密联系韩铭,希望他能投奔河******铭的投诚非常及时。关羽立即命令吕布、纪灵率一万大军袭击昆阳。昆阳叛军守将吕介猝不及防,率军急撤,途中被吕布斩杀,一万人马全军覆没。

    吕布见到韩铭后,请他再帮一个忙,率本部人马诈开叶县城门,帮助北疆军杀进南阳境内。韩铭从其计,带着五百北疆精锐“逃到”叶县。

    当天晚上,五百精锐夺关斩将,顺利攻占叶县。吕布如法炮制,再夺堵阳。大军直杀南阳郡治宛城。

    宛城是袁绍所扶持的傀儡朝廷所在地,因为最近袁绍屡战屡败,实力受损,所以袁绍不得不求助于刘表。如今,宛城由荆州的苏飞和袁熙的部下韩荀各领一万人马驻防。

    这天两人突然接到了消息,说北疆军夺取了堵阳城,正沿着驰道飞速杀来。苏飞和韩荀大惊失色,急忙向襄阳刘表和鲁阳蒯越求援,同时派一万人马赶到博望坡阻击。

    吕布和纪灵率军杀到,双方在博望坡血战。

    关羽让吕布率军奔袭宛城,是想迫使蒯越调兵回援,从而让大军获得夺取鲁阳的机会。一旦奔袭大军被堵在博望坡无法前进,此计可能失败。

    吕布为了赢得时间,指挥大军奋力攻杀,攻势如潮。韩荀抵挡不住,仅仅在博望坡坚持了一天,便狼狈逃回宛城。

    北疆军围攻宛城。

    襄阳的刘表接到告急后,魂飞天外,亲自统率一万大军星夜驰援宛城。

    鲁阳的蒯越率军迅速撤出养阴里。宛城若失,不但失去了朝廷和天子以及大军的粮草,更会被包围在鲁阳遭到北疆军的前后夹击,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大军很快便会败亡。

    蒯越的军队刚刚撤到鲁阳,苏飞再度急报,博望坡阻击失败,大约有四万到五万北疆军包围了宛城,请马上回援。

    邓义、庞季要求蒯越立即放弃鲁阳,全军回撤宛城。宛城城下有四、五万北疆军,可见洛阳方向的北疆军主力已经南下,己方在颖川战场上面临被动挨打的窘境。当前还是后撤宛城,保存实力固守南阳为好。目前北疆军已经突破洛阳八关,大军再坚守鲁阳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袁熙极力反对,他要求留守鲁阳,要配合豫州的袁谭反攻颖川。

    庞季很激动,他冲着袁熙大声说道:“如今洛阳被困,粮草断绝,试问李翊会在这种情况下即刻攻打洛阳吗?不会。他会抓紧时间巩固颖川,他会想方设法打击我们。只要我们对北疆军无法形成威胁,李翊就可以慢慢打洛阳,甚至可以围而不攻,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保存兵力,是保持对北疆军的持续威胁。”

    邓义也劝说袁熙:“宛城的粮草辎重决定着我们的生死,现在只要保住了宛城,将来我们随时都可以攻打颖川,又何必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蒯越断然决定弃守鲁阳,全军后撤宛城。袁熙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实力太差,依靠个人力量无法守住鲁阳,只能和荆州军一起南撤。

    四月底,关羽兵不血刃,夺取鲁阳。

    吕布得到关羽的命令,率军回撤,坚守于堵阳、叶城和昆阳一线。

    ………………

    在关羽夺取鲁阳的同时,洛阳城西的上林苑,在李翊的主持下,北疆军参战众将齐聚中军大帐,召开军议,部署攻打洛阳的事宜。

    洛阳城东西长七里,南北宽约十余里,总体格局为北斗七星状。北斗七星的“勺柄”在北城,而南城临水,距离洛水河只有四五里,不利于军队展开,因此李翊决定把攻打方向定在东、西两城。

    洛阳城坐北朝南,以南为尊,共有城门十二道。其中南城的平城门是洛阳的正门,防守坚固,而北城的夏门却是洛阳城最高大的城门,其门楼有三重,离地二十丈,极其雄伟。把主攻方向选择在东、西两城,等于避开了洛阳城最难打的两个堡垒。

    洛阳的东、西两城各有三道城门。东城由北向南,依决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城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这些城门都有两重门楼,城墙离地百尺。城外的护城河通过阳渠和洛水连为一体,正常情况下可以行船,河道一般都有十几丈宽。

    “我们过去攻打的城池和洛阳城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两者之间的防御能力差距太大。”徐庶站在地图前,脸显忧色,语气也带着三分无奈,“洛阳城的城墙厚度一般为五十尺到七十尺左右,其墙根厚度更是达到了一百七十尺。这种厚度的墙根就算我们把城基全部掏空了,城墙也不会坍塌,最多是整体下沉而已。所以……”

    徐庶面对众将,苦笑道:“我们召集了很多精于土木建筑的官吏和技艺高超的工匠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放弃挖掘地道,免得费时费力一无所获。”

第0954章 超强火力() 
“有人曾提出筑堤倒灌之策,这纯粹是胡扯。”徐庶自嘲的摇头说道,“洛阳背靠邙山而建,地势较高。洛水河道很宽,筑堤工程浩大。洛阳城内外水道沟渠较多,易于疏通。退一步说,就算此策成功,但洛阳数十里范围内都会成为一片汪洋,大军无法立足,最后自己淹自己,贻笑大方。”

    “现在我们攻打洛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各类攻城器械展开强行攻击。”

    徐庶略略提高了声音说道:“早在去年,中原大战结束后,主公就拟定了一份详细的攻城器械名目,让朝廷加紧赶制。去年下半年有一部分重型攻城器械陆续运到各部,它们在攻打洛阳外围的时候已经发挥了作用。”

    “到今天为止,主公当初所拟定的各类军械都已按时足量的通过水陆两道迅速运到了洛阳城下,大战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徐庶接着把各类军械的数量和分配到各部的具体数字做了说明。其中云梯、壕桥、临车、冲车、愤辒、修橹、连弩车、床弩、投石车等各类重型攻城器械和一些钩索、手弩等装备先登突击部曲的单兵作战军械,因为数量有限,需要行辕统一安排,以便发挥最大作用。

    “目前,洛阳城下有二十三万大军,这是攻城的全部兵力。”

    徐庶手指地图,在地图上洛阳城的东、南两个方向划了两下,对众将说道:“颖川战场有关羽将军的大军,在我们攻城期间,他将率军阻击荆、豫两州的叛军,保护洛阳南部关隘的安全。青兖两州的牵制战场有常遇春的大军,他将率军威慑徐州和豫州,保护洛阳东部关隘的安全。”

    “河北所有的粮草辎重将通过水路运到关西的茅津渡和洛阳北部的孟津渡,再从这两个渡口运到洛阳城。所以粮道的安全,将由檀道济和张世杰的水师承担。”

    徐庶的目光望向张飞、司马懿等人,继续说道:“司马懿、太史慈两人率两万大军部署在洛阳城北面。张飞、于禁两人率两万大军部署在洛阳城南面。洛阳南、北两城的防守非常坚固,你们兵力虽然太少,但进攻也要非常犀利。北城方向打谷门,南城方向打开阳门,集中兵力猛攻一点,务必拖住敌人。”

    “岳飞、徐达、谢玄、李光弼和张燕五人率十三万大军部署在洛阳城西面。李靖、高顺两人率六万大军部署在洛阳城东面。”

    徐庶迎着诸将疑惑的目光笑着说道:“在两个主攻战场上,我们的攻击策略不一样。在东线,吴霸和管亥两人佯攻上东门、耗门,李靖和高顺则集中主力攻打中东门。而在西线,十三万大军将在十里长的城墙上展开全面进攻,让叛军顾此失彼,无力招架。”

    在具体的攻坚方法上,徐庶做了一些说明。

    “大战初期,主要是利用攻城器械展开攻击,让叛军尽可能暴露他们的守城之策,从而寻找对策予以破坏和压制。大战中期,还是利用攻城器械,尽可能杀伤叛军兵力,毁坏叛军守城设施,消耗叛军物资。大战后期,集中所有攻城器械猛攻一点,完全压制叛军反击,掩护突击部曲登城作战。”

    徐庶说完之后,各部统军将领纷纷进言,问题主要集中在攻城器械上,认为战场攻击面太大,叛军防御设施太过坚固,而己方的兵力和攻城器械明显不足。

    “先打,打几天后,我们根据战场具体形势再做攻击调整。”李翊站起来挥了挥手,“诸位务必记住,我们兵力有限,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损失,不要毫无节制、毫无意义的让将士们倒在城下。”

    诸将轰然应诺。

    ………………

    东汉建安五年五月初,北疆军向洛阳城发起了全面进攻。

    西城战场上,北疆军部署了一千台重型、中型、轻型投石车,五千台连弩车、床弩车,三万张强弓,远程火力惊人。

    洛阳城西十几里长的战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旌旗飘扬,十几万大军,几十万民夫忙忙碌碌,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气氛笼罩着城池上空。

    李翊在岳飞、徐达、谢玄、李光弼等一班大将的簇拥下,穿过喧嚣的战场,向雍门方向缓缓靠近。

    主攻雍门的是高览率领的第八军团三个军以及张燕率领的第五军团两个军的军队。两位将军看到李翊前来巡视,急忙打马迎上。

    突然,嘈杂的战场上传来一阵急骤的战鼓声,接着就听到“轰……”一声巨响,惊天动地,整个战场瞬间摇晃起来。

    前沿阵地上的三百台石炮、五百台各式弩炮做了一次协同齐射,声势惊人。

    在震耳欲聋的战鼓声里,在几十万将士、民夫们的呐喊声中,密密麻麻的矢石冲上了天空,一时间战场如海啸一般,惊天动地,气势恢宏。

    北疆军持续轰击,矢石如狂风暴雨,猛烈无比。

    战鼓狂擂,低沉而猛烈的鼓声响彻了十里战场,震撼了无边无际的天穹。

    战旗狂舞,五彩缤纷的旌旗掀起了层层骇浪,波澜壮阔。所有人都在这一刻深切感受到了大汉无坚不摧的力量。

    城内叛军隐而不发,悄然无声。

    见到这样的情况,李翊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岳飞、徐达、谢玄、李光弼等人的神情也是非常凝重。

    李翊和北疆诸将早就已经预料到洛阳难打,为此他们做了精心准备。但目前看来,情况并不乐观,洛阳城的防守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坚固。

    洛阳城上远射武器之所及便是城防的边缘地带,城内有投石车,这个边缘地带至少在两百步到三百步之间。但城内叛军很自信,在距离城墙两百步的地方才开始挖掘护城壕。两百步的范围,也就是城内投石车、弩车可以有效射击的范围。

    护城壕宽约五十尺,深二十尺,壕内铺设长短不一的竹刺、木刺。这种护城壕有五道,北疆军想在叛军猛烈射击下,顺利攻到护城河,需要付出很大代价。

    五道护城壕之后,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宽约十五丈,这是北疆军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护城河距离墙根还有四百五十尺。在护城河之后,还有一道更宽的护城壕。这道护城壕上设有转关桥。

    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的两端伸出,架在壕沿的横木上,当敌人行至桥上时,拉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