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712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712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对麹义和吕虔说道:“子义的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当然是为了你们好才让你们去。你们看……”

    李靖沿着地图上的沔水轻轻划了一条线,继续说道:“从这块地方打汉中,的确难打,但从这块地方顺水而下打南阳,打襄阳,却非常方便。”

    “徐州的仗要打到什么时候,会打成什么结果我们不知道,但如果徐州的仗迟迟不能结束,南阳的仗就不能再拖了。五月春收后,朝廷的财赋状况会有所缓解,我们要乘机拿下南阳,攻击襄阳,假如这时候刘备的军队从汉中杀出来,我们就要腹背受敌,胜负就难说了。”

    “天德兵力不足,强攻阳平关的同时,还要分兵阻击从金牛山方向支援而来的巴蜀军队,指望他攻克汉中的可能太小,他十有八九还是无功而返。天德退回去了,刘备就能腾出手来支援荆州。襄阳若失,叛军的整体防御随即被切断,益州孤立无援,败亡不过旦夕之间的事,所以我们如果打襄阳,刘备无论如何都要出手援救。”

    “因此,我们要乘着房陵、上庸、西城一带兵力薄弱的机会,急速抢占这些地方,一来可以威胁汉中,二来可以切断汉中援救襄阳之路。”李靖笑道,“当然了,如果天德在阳平关猛攻,吸引了叛军主力,你们也不是没有机会攻打汉中腹地啊。如果能攻占汉中,你们可是大功一件。”

    麹义和吕虔无奈点头。

    “太史将军,打襄阳的时候,我要回来。”麹义还是耿耿于怀。

    太史慈瞪了他一眼,冷声说道:“让你去打汉中是岳将军的命令,不是我的命令。你想打襄阳,自己跟岳将军说去,或者直接向主公请令也行。”

    麹义郁郁不乐。

    李靖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安慰道:“其实,留在汉中打巴蜀也是一样。天德手上兵力太少,你们去助他一臂之力岂不更好?”

    麹义忿忿不平的嘟囔了几句,走到案几上拿起了军令。

    ………………

    濮阳。

    各路骑兵陆续到达黄河岸边。

    薛仁贵问张郃道:“我们去哪?”

    “直杀相城,切断昌邑方向的叛军退路。”张郃说道,“我亲率第二军团从昌邑和睢阳的中间插过去,直奔萧城,切断睢阳方向的叛军退路。奉先带着第四军团从睢阳南面直杀相城,切断叛军撤向淮河的退路。”

    薛仁贵又问道:“日夜兼程吗?”

    “过了黄河,大军无法隐藏形迹,全靠速度了。”张郃笑道,“每人双马,日夜狂奔。”

    ………………

    三月底,北疆四万二千骑兵在张郃和薛仁贵的统率下,渡过黄河,沿着驰道飞速奔驰。

    与此同时,吕布率一万二千骑兵取道陈国,直杀沛国相城。

    穆桂英、翟雅、李存孝、高宠率亲卫军团两个重骑兵军取道白马、封丘,一路狂奔至陈留。

    先期抵达陈留的李翊出城相映。

    煦日初升,亲卫军团如同汹涌的波涛,浩浩荡荡的呼啸而至,在如雷般的轰鸣声里,一万二千将士高举武器,齐声狂呼:“大汉万岁……主公万岁……”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就像声声惊雷,炸响在金色朝阳里,风云色变。

    李存孝和高宠率二十多员亲卫军团将校拜倒于李翊马前,齐声高呼道:“我等愿为主公誓死奋战,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李翊打马巡阵。

    “呜呜……”雄壮的号角声冲天响起。

    一万二千亲卫军将士飞身下马,跪伏于地,齐声高呼道:“愿随主公誓死奋战……誓死奋战……”

    李翊激动不已,在马上躬身还礼。

    穆桂英一手举旗,一手举刀,娇喝道:“上马……出战……”

    号角再响,一万二千将士飞身上马,举矛,用尽全身力气纵声吼叫:“必胜……必胜……”

    李翊热血沸腾,高举双臂,仰首向天大吼道:“必胜……”

    李翊一马当先,纵马飞驰。一万二千亲卫军重骑兵将士紧随其后,像潮水一般冲向一望无际的原野。

    ………………

    三月底,定陶城。

    轰隆隆的马蹄声震碎了黑夜的宁静,一条咆哮的火龙冲出了黑暗,黑色大地在火龙的肆虐下剧烈地颤抖,痛苦地哀嚎。

    刚刚退入定陶的北疆军将士疯狂的冲上城墙,他们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看到了在黑暗里呼啸而来的铁骑大军。将士们欢呼起来,声嘶力竭地叫着喊着,战鼓声震撼天地。

    大汉战旗在火焰中高高飘扬,激昂的号角声撕裂了夜空直冲云霄。

    高顺飞马而来,张郃打马迎上。

    “呜呜……”号角声吹响,骑兵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子平,济水河上的桥架好了吗?”张郃急切问道,“我要连夜渡河,一定要抢在叛军之前杀到小沛,切断他们的退路。”

    “已经架好了,二十架浮桥,你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渡河南下。”高顺指指前方,“夏侯敦和李典刚刚占据昌邑,他们要想退回去,至少需要两天时间,他们已经来不及了,死定了。”

    ………………

    四月初一,徐州,彭城。

    江东特使张纮到达彭城,和曹操具体商量联兵攻打中原一事。

    根据从蓟城传回来的最新消息,在北疆的局势出现动荡之后,李翊果断出手镇制蓟城,清除了朝堂上所有的对手,然后让寇准、田丰等人辅弼小天子,欺骗天下人,自己则在晋阳实际主掌权柄,露出了篡夺汉祚的狞狰嘴脸。

    由于李翊抓捕了大量的门阀世家和商贾富豪,尤其是和襄阳关系密切的颖汝士人几乎全军覆没,所以襄阳失去了很多获取确切消息的渠道。不过从当前的形势分析,李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稳定蓟城,稳定各地州郡,再加上西凉在去年冬天才刚刚平定,李翊极有可能撤兵南阳。

    果然,三月下旬,蓟城朝廷派出特使——太常卿崔均赶到襄阳,提出议和之策,并把张允等被抓获的刺客还给了刘表。

    蓟城朝廷提出的议和条件很苛刻,要求襄阳让出南阳和汉中,然后再谈南北对峙之事。

    襄阳坚决拒绝,认为这是李翊的缓兵之计。此刻李翊同意南北对峙,说白了就是同意和南方诸侯平分天下,只待形势成熟,他就要废黜蓟城天子登基为帝了。

    刘表告诉崔均道:“你回去告诉李翊,如果他愿意让出洛阳,并且把青兖豫三州都还给我们,退到黄河北岸,我们就议和。”

    崔均二话不说,告辞走人。

    临行前,他和刘表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话,他说道:“长公主已经再度怀孕了,如果生个男孩,李翊马上就会篡僭,汉祚即刻断绝。”

    “北疆还有很多忠诚于大汉的高门大族,中原也还有很多誓死捍卫大汉的世家富豪,只要你和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挥师北上,这些人都会群起而响应,李翊和北疆军必定败逃河北。”

    崔均这话可信度很高。

    如今李翊重创了门阀世家,再加上他重用武人和寒门出身的嫡系人马,并大幅度的提高军人和商人的社会地位,这些举措深深激怒了门阀世家。那些暂时躲过劫难的士人满怀仇怨,只要机会恰当,他们必定要反攻李翊,甚至有可能重演当年长安兵变之事。

第1005章 万骑突袭(上)() 
刘表、蔡瑁和诸侯们的特使综合各种情况仔细分析后,一致认定这是北上讨伐李翊,夺回中原的最佳机会。现在中原和河北一片混乱,北疆军连续征伐数年已经耗尽了国库,李翊难以为继,根本不堪一击。

    刘表还是固守年初的攻击之策。他把北疆军主力拖在南阳,让东路的曹操、孙权、周瑜联手北上打中原,让西路的刘备打陇南,攻击关中。

    刘表在书信中对曹操说道:“只要中原战场取得突破,李翊必定败北。”

    徐州特使程昱和江东特使张纮同舟南下。中途张纮接到孙权的书信,到彭城会晤曹操,商谈北伐中原一事。

    孙权愿意出兵五万北上相助,但条件是,曹操如果收复了中原,就要给他四个郡,徐州的下邳和广陵,扬州的九江郡和庐江郡都要给江东。如果曹操未能攻克中原,也要把庐江郡和九江郡做为报酬还给江东。

    曹操气得破口大骂。凭他自己的兵力独自收复中原难度非常大,即使收复了,实力也大受损失,那时候孙权如果乘机北上攻打徐州,徐州极有可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但如果答应了孙权,联手北伐,徐州又能保得住吗?以孙权和周瑜的一贯秉性,他们在关键时刻肯定会出手威胁,自己十有八九吃亏。

    程昱劝他,还是答应了为好。目前机会难得,收复中原才能图谋霸业,否则困守江淮一隅,三面受敌,迟早都是败亡之局。

    “崔均的话有几分可信?”曹操无奈说道,“你仔细看看,李翊这次收拾的都是哪些人?都是并州士人,还有一部分河北士人。而北疆士人、关洛士人和颖汝士人几乎都屈从于李翊,包括荀彧、杨彪、许劭这些威望极隆的人也对李翊俯首帖耳,可见李翊已经和他们妥协了,他们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证了。在这种情况下崔均的话其实不可信,很可能是李翊的诱敌之计啊。”

    程昱一听明白了,曹操不想打了,他想捡便宜了。

    现在南阳战场的僵局是北疆军故意造成的,李翊为了解决蓟城的事,为了尽快稳定自己的内部,为了达到自己的一系列目的,特意把十几万大军留在南阳战场。否则以北疆军打洛阳的霹雳手段,攻克宛城还不是轻而易举?南阳战场现在是李翊手里最重要的一粒“棋子”,只要时机巧妙,这粒“棋子”马上可以让刘表就范,从而实现李翊不可告人的目的。

    刘表在荆州拥兵十五万,挟天子号令诸侯,一旦他和李翊秘密达成了南北对峙的约定,李翊就要篡夺社稷,而下一个就是刘表篡僭了。

    但不管刘表是自己做皇帝还是让儿子做皇帝,以他刘氏宗室的身份,他还能继续打着大汉的大旗号令诸侯。这是曹操所不能接受的。

    曹操此刻打中原,不但自损实力,还会迫使李翊和刘表尽快达成约定,以便他从南阳战场上征调大军围攻徐州。

    刘表这个人大家都了解,他没有袁绍那样的雄心壮志,也没有自信击败李翊,他就想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李翊如果撤军南阳,刘表必定击掌相贺,他才不管李翊会不会打曹操。

    毕竟就算是曹操败了,还有孙权和周瑜死守江淮一线。以江东的强大水师,北疆军即使杀到长江北岸,也只能望江兴叹。江东不败,益州不败,南方的整体防御还是牢不可破,刘表的荆州依旧固若金汤。

    刘表这种想法清晰表现在他的攻防策略上,他总是指望曹操和刘备从两翼突破,而不愿意在南阳战场上投入荆州全部兵力进行决战。

    如果荆州要决战,摆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害怕的就是北疆军。因为李翊不敢败,败了长安和中原就无力防守,他只能退守黄河北岸。所以只要刘表敢打,再加上曹操和刘备在两翼配合,李翊肯定要撤军,这南北对峙之势就成了。

    可惜,刘表非常爱惜自己,他不愿意让自己受到丝毫损失。

    曹操看破了刘表的心思,再加上孙权乘机要挟,他进退失据,不敢打了。打中原吧,他担心刘表出卖自己,担心孙权在自己背后插上一刀,最后徐州不是被北疆军吃了,而是给刘表和孙权合力吃了。曹操现在宁愿困守徐州,周旋于李翊和孙权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也不愿冒冒失失去打中原。

    曹操不想打了,王朗、陈矫、毛玠、任峻、袁涣、刘晔等麾下众谋士也是意见不一,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夏侯敦、李典、戏志才急报曹操,大军攻克了昌邑,正在向定陶急进。

    “高顺放弃了昌邑?”曹操觉得难以置信,“河北出事了?南阳战场有变化?”

    紧接着,曹洪、乐进急报,北疆军主动撤出了睢阳,正在向陈留撤退,曹洪询问曹操是否继续北上攻击。

    满宠、刘勋从蕲城急报,徐晃的大军飞速后撤,周瑜、鲁肃率军渡河,两军马上就要会合,两人征询曹操的意见,是北上攻打睢阳,还是向西北方向攻打陈国?

    曹操和众人商量良久,一时难以取舍。

    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时辰,形势就突然发生了变化。一匹匹快马在夜幕中飞速冲进了彭城,小沛、萧县、相城三地同时急报,发现了北疆骑兵大军,数以万计的骑兵大军。

    “中计了……”曹操大惊,连声高呼,“传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