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723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723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因李翊统治了十州之地,拥兵百万,上将千员,如今倾巢而出,一个小小荆州岂能抵挡?

    蒯良作为刘表首席谋士,建议刘表马上派使臣出使益州,请刘备出兵相助。同时,为了避免太早的跟北疆军决战,蒯良建议刘表将治所迁移到江陵,再借助汉水的天险,阻挡北疆军过河。

    最终,没有其他办法的刘表只好采取了蒯良的建议,派遣伊籍出使益州,留下蔡瑁和张允率领大军,借助汉水阻挡北疆军,自己则是带着傀儡朝廷跑去了江陵。

    ………………

    襄阳城,城守府。

    蔡瑁堂上高坐,麾下有上将张允,东曹掾傅巽,谋士王粲等人。

    “大将军……”蔡瑁放下刘表的书信,嘀咕着刘表许诺的官职。大将军,可是极具诱*惑力的。大汉四百年从头数,二十四代帝王下,也就那么三十多位。稀有、尊贵程度,只在汉帝之下了。

    蔡瑁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张允,说道:“你们都看看吧。”

    张允等人接过书信,见各有封赏,表情不一。

    这时,一名传令兵慌张而来,拜道:“将军,北疆军已经在十里外,即将兵临城下。”

    荆州的水师虽然强大,但是在三十万北疆军的强大打击下,根本阻挡不了北疆军渡河。毕竟汉水的宽度有限,北疆军步兵在渡河的上下游,用投石车和连弩车封锁水面,荆州水师根本通不过这道“火力封锁线”,而北疆军则是可以在中间安然的渡河。

    “什么?!”蔡瑁吃了一惊,慌忙站了起来。

    张允走了过去,低声道:“蔡将军,可以早做打算了。”

    蔡瑁闻言一愣,下意识看了看手中的书信。先前,他的确有过投降的打算。但如今刘表书信中将来要封他为大将军,并且提到益州大军来支援。有了这支生力军,胜负就难料了。所以蔡瑁又犹豫了起来,说道:“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襄阳城可是大城,城池坚固,城中守卫的兵力也还算充足,蔡瑁相信还算能够坚守一段时间的。

    张允闻言点头,他也只是提醒一下,不用为刘表拼命,投降荣华富贵还在,没有性命之忧。

    然而投降可不是说投就投的,所以张允说道:“既如此,这就去准备。”

    ………………

    北疆军很快就全部渡过汉水,将襄阳城围住。

    李翊这次带来了先锋十万大军,其中八万是精锐的骑兵部队。排列开来,一眼望不到边。尤其是倾尽全力打造的陷阵骑兵,连马都是重铠,仿佛一座移动的小型要塞,这让荆州兵们肝胆俱裂。

    十万北疆军门旗开处,李翊身穿玄铁甲,骑白龙驹,持霸王枪而出。左右,关羽、太史慈、常遇春、张郃、吕布、薛仁贵将大将排列。如此多的一骑当千的无双猛将,天下只有李翊能够拿的出来。个个威名赫赫,荆州兵自蔡瑁开始,见到后不免色变。

    张允头上冒汗,心想这次迎敌是否错了,急忙说道:“蔡将军,咱们还是赶紧降了吧”

    蔡瑁攥了攥手中的兵器,摇头道:“襄阳有十万大军,岂有不战而降的道理!”

    这时,李翊策马上前,一转手中的霸王,斥道:“蔡瑁,汝身为汉臣,如今本将军奉天子诏,讨伐叛逆刘表。你若是投降,本相将军可以上奏天子,免去你的罪责。”

    蔡瑁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心说朝廷上下都姓李了,自然是你说谁是叛逆,谁就是叛逆了。他只是说道:“大将军,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勿要做口舌之争。”

    李翊冷冷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满足你的愿望,明日开战。”

    ………………

    东汉建安九年三月十二,北疆军开始攻打襄阳城。

    襄阳城的北面靠近汉水,不适合攻城。而为了避免城中守军拼死反抗,李翊又下令将襄阳城的南方空了出来。如此一来,北疆军攻打的就只有东西两城了。

    李翊决定将西面城墙作为重点攻击对象,集中了四个步兵军在这个方向上。

    襄阳城西十几里长的战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旌旗飘扬,十二万大军,几十万民夫忙忙碌碌,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气氛笼罩着城池上空。

    军师徐茂公、刘伯温、贾诩、左车骑将军关羽、镇南将军常遇春、安东将军太史慈等一帮谋臣和大将簇拥着李翊,穿过喧嚣的战场,向西门方向缓缓靠近。

    今天主攻西门的是孟珙、麹义的军队。两位将军看到主公前来巡视,急忙打马迎上。

    在李翊下达攻城的命令后,嘈杂的战场上传来一阵急骤的战鼓声,接着就听到“轰……”一声巨响,惊天动地,整个战场瞬间摇晃起来。

    前沿阵地上的三百台投石车、五百台各式连弩车做了一次协同齐射,声势惊人。

第1020章 贾诩妙计取襄阳() 
而这仅仅是最初的试射,算是开胃菜。等试射结束后,确定了射击坐标后,真正的大战才宣布开始。

    襄阳城西面战场上,北疆军部署了一千台重型、中型、轻型投石车,五千台连弩车,三万张强弓,武力惊人。

    在震耳欲聋的战鼓声里,在几十万将士、民夫们的呐喊声中,密密麻麻的矢石冲上了天空,一时间战场如海啸一般,惊天动地,气势恢宏。

    北疆军持续轰击,矢石如狂风暴雨,猛烈无比。

    战鼓狂擂,低沉而猛烈的鼓声响彻了十里战场,震撼了无边无际的天穹。

    战旗狂舞,五彩缤纷的旌旗掀起了层层骇浪,波澜壮阔。

    ………………

    看到北疆军铺天盖地的攻击,蔡瑁傻眼了,他没想到李翊这么狠,一开始攻城就下死手。

    让蔡瑁唯一有些放心的是,北疆军只是用投石车和连弩车等远程攻城器械攻打城池,并没有派遣军队突击,否则城中守军的日子还要难过一些。

    张允脸顿时绿了,心说我早就说直接降了吧,现在好了,没机会了,急道:“将军,咱们降了吧,再打下去,我们会死的。”

    蔡瑁如今骑虎难下。

    ………………

    北疆军大营。

    第一天的攻势完成后,李翊返回了大帐。

    贾诩就说道:“主公,我想今天的攻击应该让蔡瑁没什么想法了,现在我们可以派一个入襄阳,想来能够劝降蔡瑁。”

    李翊微微点头,他在阵前观蔡瑁也没有死战的模样,又联系后世的蔡瑁也是主动投降的。便说道:“既如此,文和先生是否能入襄阳?”

    “自当为主公尽心竭力,劝降蔡瑁。”贾诩很有把握的说道。

    李翊大喜过望,心说贾诩最懂得人性的算计,有他前去再好不过了。

    贾诩又说道:“劝降务必要厚待,不知主公……”

    李翊笑道:“蔡瑁和张允在水军方面是有才华的,你可去对他说,本公可让他统领长江水军。”

    贾诩笑了,说道:“主公知人善用。”

    随后,贾诩便连夜动身,前往襄阳城。

    ………………

    襄阳城,太守府。

    蔡瑁焦头烂额,只因北疆军有强攻许洛阳的辉煌战绩,而此时的北疆军战力还在当初之上。以洛阳的坚固,都没能够阻挡北疆军,更不要说襄阳了。

    蔡瑁正惴惴不安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报。”

    蔡瑁眼见一名亲卫焦急而来,心里一惊,莫不是北疆军夜间偷城了?于是他有些紧张的问道:“怎么回事?”

    亲卫拜道:“将军,城外来了一人,自称贾诩,说是将军故交,想要进城。”

    “贾诩……”蔡瑁心里一动,他一方面命令放贾诩入城来见,一方面召集张允等人商议。

    不一会,张允、傅巽、王粲等人来到。先前李翊大军未到,今日观北疆军军容强盛,远程攻击力超强,众人切肤之痛,已经有了投顺之意。

    东曹掾傅巽进言曰:“唐公兵临城下,军势之盛,实乃抵挡。今主公在江陵,刘备已经入蜀,襄阳危矣。我有一计,可使襄阳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吾等的名爵。”

    蔡瑁没想到傅巽还有计策,急忙问道:“计将安出?”

    傅巽左右看了看同僚,说道:“不如将襄阳献与唐公,唐公必重待吾等也。”

    蔡瑁万万没想到是这个章程,心道你投降就投降,还说什么安民保爵的计策,真是文官,到处都是花花肠子。他立刻说道:“这叫什么话!本将军受主公委托,坐镇襄阳,岂能送与他人!”

    王粲见有人出头,急忙也进言道:“傅公悌所言甚是,自古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今唐公南征北讨,以朝廷为名,将军拒之,其名不顺。且主公羸弱,刘玄德也跑了,南边还有江东孙氏虎视眈眈。襄阳城中的百姓,闻唐公兵至,皆欢天喜地。如此,岂能与之敌哉?”

    蔡瑁琢磨着,心说外面的贾诩一定是来劝降的,人家还没到,你们就开始要投降了。他便冷下脸来,说道:“诸公善言,非本将军不从,但以主公之业,一旦投与他人,恐贻笑于天下耳。”

    话音刚落,一人便在荆州兵的引领下,走了进来。他进来的时候,隐隐听到众人的对话,此刻说道:“傅公悌、王仲宣之言甚善,何不从之?”

    蔡瑁望去,便见是贾诩。然而其他人不认识,介绍后,个个心惊。此人乃是唐公李翊麾下七大军师之一,位高权重,今日出现在这里,莫不是来劝降的?

    想到此处,众人不禁又面露喜色。

    蔡瑁冷哼一声,坐回位置上,道:“贾文和,你有何话对本将军说?”

    贾诩察言观色,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微微一笑道:“将军自料跟我家主公比起来如何?”

    张允等人闻言,心说这还用比,天下谁人能够与坐拥十州之地的唐公李翊相比。

    “我当然比不上唐公了。”蔡瑁尴尬的说道。

    贾诩刚才这一问就是在试探蔡瑁的内心,若是蔡瑁贬低李翊,那就是毫无投降之意,也就该谋划自己安全回去了。此刻闻言心中一喜,面上却是很郑重的说道:“我家主公拥有十州之地,万里江山,治下人口四千万,带甲百万,上将千员,破鲜卑、匈奴、乌桓等异族于草原,摧袁绍于河北,驱曹操于中原。逐孙氏于江南。讨伐叛逆者,不可胜计。今大军南下荆襄,志在一统天下,真乃不世出的明主。”

    贾诩说的是实情,众人不禁点头。

    他又说道:“我主仁厚,天下人所望。不愿交兵导致生灵涂炭,愿与蔡将军结交,共同诛叛逆匡扶社稷。将军不可迟疑,致生后悔。”

    “这……”蔡瑁犹豫了起来。

    见了蔡瑁的表现,张允等人纷纷开了口,劝说蔡瑁归顺宽厚仁义的唐公,唐公必然会重用。

    蔡瑁还是犹豫不决。

    贾诩察言观色,近前私语道:“主公允诺,将军若是投诚,未来的长江水军,将军为大都督。”

    蔡瑁心里一动,但还是在嘀咕,心说自古以来劝降的话,说的跟唱的一样,可最后这降将总是没好前途的,毕竟成不了心腹。

    贾诩是干什么的,三国第一能够看穿人心的,察言观色后,下了猛药,对蔡瑁说道:“听闻蔡将军有一外甥女名唤黄月英,年芳二八,尚未婚配。若是蔡将军在中间撮合,那将军就是姻亲了。若是有一天,唐公登大宝,将军一族必将显赫无比。”

    蔡瑁眼睛一亮。他的大姐嫁给荆襄豪门黄家的黄承彦,黄月英正是他嫡亲的外甥女。如果能够嫁给唐公,那的确如贾诩所言,自己就是李翊的姻亲了。世人皆知李翊对自己的那些夫人有多好,自己借光,肯定也会混的不错。

    并且唐公李翊掌控天下三分之二,说当皇帝,明天就是了。而刘表许下的大将军之位,简直就是虚无缥缈的传说。

    在现实与传说当中,蔡瑁当然选择了现实。

    于是,蔡瑁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下定了决心,说道:“文和先生所言极是,这就写下降书,投与军前。”

    张允、傅巽、王粲等人弹冠相庆,投奔执掌天下三分之二、贤明宽厚的唐公,就比跟着一州之地、昏庸无能的刘表强多了。

    而贾诩顺利完成任务,自然是高高兴兴的出城回营报喜了。

    李翊得知贾诩说服蔡瑁投降的条件,顿时有些无语。自己这来到东汉,抢了多少人的媳妇啊?之前也就罢了,抢的是诸如刘备、曹操之流的媳妇,这回抢的,可是小诸葛的媳妇了。

    当然,李翊也不是惺惺作态之人,并不打算拒绝这门婚事。毕竟,这一世诸葛亮的命运轨迹完全被自己改变,压根不认识黄月英。

    ………………

    东汉建安九年三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