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74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74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白骑随即让孙钦带着想要离开的军官和士卒离开曲周。

    方苞选择了留下。肖彦也选择了留下。张白骑也选择了留下。

    孙钦几乎要跪下来求他,但张白骑坚决选择了留下。

    “如果李翊反悔,我在城里带着大家守城,一直到战死为止,决不给黄巾军丢脸。”

    “我无脸见大贤良师。这样回去,更无脸见大贤良师。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做,你可以带我的人头走。”

    孙钦当天中午就带着不愿意投降的三千多人出了城。一路上,幽州军的骑兵就像空气一样消失了,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

    第三天,曲周城四门大开,黄巾军士兵从西门出了曲周城,岳飞率领三千步卒从东门进入曲周城。

    曲周城顺利拿下。

    李翊在曲周城外的中军大帐内宴请了张白骑、肖彦、方苞等黄巾军降将。

    张白骑终于看到了骁骑将军李翊。他长时间地默默望着,几乎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名震大汉的骁骑将军,那个打败了六十多万黄巾军的骁骑将军,被誉为“黄巾噩梦”的男人,竟然是一个看上去二十岁都不到的小年轻。

    “张将军是不是认为我太年轻了?”李翊笑道,“听说黄巾军中的飞燕将军也很年轻,不知道我跟他比,谁的年纪要大些?”

    张白骑被他的热情和坦率感染了,心情逐渐放松了下来。他笑着说道:“燕子今年二十四,比你大上几岁。但他打仗不如你。临走了,还在古城亭被你伏击了。”

    李翊微微一笑,说道:“战场上的事谁说得清楚。今天我打胜战,明天也许我死了。不必在意这个事,生生死死,没有一定的。”

    张白骑几个人心中一动,不由对这个年轻人刮目想看。年纪轻轻,就能看透生死,果然不同于常人。

第0122章 弹劾() 
因为心里面已经对李翊非常的佩服了,所以这一顿饭大家边吃边聊,彼此谈得都很投机。

    李翊也是对张白骑几人大画大饼,忽悠的几个人非常开心。

    当然,也不能说李翊完全是在忽悠他们,因为他说的那些,都是他计划在幽州将要实施的政策。

    田豫突然走了进来,俯身凑到李翊的耳边说了两句。

    李翊吃了一惊,赶忙站起来向张白骑四人礼节性的拱拱手,急步走出了大帐。

    李忠安静地站在大帐外面。看到李翊出来,他躬身行礼道:“主公……”

    “甘陵方面有情况?”李翊一把扶起他,焦急地问道。

    “张角和褚燕回到广宗后,很快采取手段稳住了广宗的局势。然后张角派褚燕率领三万大军前往界桥,汇合张梁部,大败皇甫嵩,将联军赶回了甘陵城。”李忠小声说道,“另外,据斥候搜集到的消息,在河间国、渤海郡等地的黄巾军张牛角部、杨凤部最近调动非常频繁,好像有什么大动作。”

    李翊吃了一惊,立即问道:“是进还是退?”

    李忠摇摇头。

    李翊微微沉吟了一下,继续问道:“单经怎么没有亲自来?”

    李忠说道:“单军候亲自去安平国侦察军情了,一直不在薄落津。”

    李翊点点头,又问道:“云长、子奉和子正他们都还好吧?”

    “他们都很好。”李忠很感动地说道。

    ………………

    李翊刚刚送走李忠,李翊打算派兵去剿灭漳水北面的广年、广平和巨鹿三个县的几万黄巾军残军。虽然现在这三个县在薄落津和曲周先后被他拿下后,已经跟漳水南岸的黄巾军主力断绝了联系,但留在那里总是一个祸患。

    尤其让李翊心中不安的是,这三个县都是黄巾军的发源地,尤其是巨鹿县,更是张角三兄弟的出生地,太平道在这里的势力盘根错节,深入民间,非常难以搞定。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出兵呢,就接到了甘陵方向皇甫嵩和刘虞两人派人送来的书信。在书信中,刘虞和皇甫嵩都在心中催促他尽快出兵。

    不但如此,张飞等部将也希望李翊县不要管漳水北岸几个县的黄巾军了,先南下解决掉黄巾军的主力才是上策。可是,以李翊现在手中的力量,解决掉分散在北面三个县的三四万黄巾军没多大问题,可出兵南下就有些勉强了。

    幽州铁骑在古城亭和薄落津两战中再次损失七百多人,至今没有补充。薄落津和曲周城现在都需要兵力守卫,三万多俘虏要部队看守,大量的粮食和其他战利品需要士兵押运回幽州,到处都要人,他现在怎么凑都很难凑出五千人出来。

    李翊天天命令快骑赶到邺城催讨援兵,可至今连个回音都没有。刺史王芬倒是派人来了,不过是来嘉奖犒劳大军的,一个援兵都没有。

    冀州刺史王芬也接到了刘虞和皇甫嵩的书信。这两人不敢拿李翊怎么样,对王芬却没那么客气。两人在信中威胁王芬,如果再不出兵,他们要上书朝廷,弹劾王芬延误军机。

    王芬气得破口大骂。要不是李翊能打,现在黄巾军还在魏郡,哪里还有什么兵可以帮助甘陵?也不看看冀州实情,就知道弹劾,弹劾。

    王芬生气了,命令刚到任不久的魏郡、赵国和常山国等三个郡国的太守国相,立即抽调所有兵力赶到巨鹿郡听从骁骑将军李翊的调遣。如果没有,就自己拿着兵器,带着衙门官吏,家人奴役去。谁不听令,弹劾谁,告他抗命不遵,姑息同情黄巾军。

    但无论是皇甫嵩,还是刘虞,亦或是王芬,都选择性的无视了还在魏郡的魏县地界龟爬的曹操。没办法啊,曹操的职务虽然不高,只是一个校尉,但人家的背景深厚,他们莫可奈何。再加上前几次去信催促曹操,可人家完全不鸟他们,他们也就不再去找不自在了。

    李翊得知从邺城传来的消息,以及斥候最新从甘陵方向打探到的消息,知道甘陵方向的战况的确吃紧,剿贼中郎将皇甫嵩和甘陵相刘虞、平原太守刘定的联军,根本抵挡不住张燕和张梁率领的十余万大军的攻击,只好带着本部骑兵和张飞、赵云等一干将领从曲周出发,奔赴甘陵战场。岳飞暂时率领三千步卒留驻曲周,看守俘虏,等待援军。

    李翊带着九千铁骑渡过清河,直扑馆陶城。

    单经打马迎面赶来。

    由于在葛亭战斗中,褚燕的部队突然出现,差一点导致幽州铁骑全军覆没,这件事给他的刺激非常深。虽然李翊没有惩罚他,其他的将领也没有那个站出来指责他,但他觉得自己过失太大,心情一直不好,总是躲着李翊。现在只要是他认为不正常的消息,他都不辞劳苦的亲自去复核。

    “馆陶城有什么消息?”李翊问道。

    “黄巾军突然弃城而逃。现在馆陶城四门大开,除了城中的百姓,一个黄巾军士兵都看不到。”单经笑道,“大概是听到幽州铁骑来了,黄巾军吓破了胆,一哄而逃了。”

    “清渊方向呢?”李翊立即追问道。

    单经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清渊现在由褚燕的部下杜长驻守。”

    李翊又问道:“有多少人?”

    单经琢磨着说道:“如果加上从馆陶逃到清渊的黄巾军,杜长手上大概有一万多人。”

    李翊稍稍想了一下,转身对传令兵说道:“命令大军休息,暂停前进。”

    ………………

    赵云和张飞赶到中军所在,李翊正坐在地上看地图。

    “子龙,翼德,馆陶的黄巾军现在都逃到清渊去了。馆陶城没有黄巾军,我们赶去干什么?直接去清渊,你们看怎么样?”李翊问道。

    赵云和张飞互相看了一眼,没有回答,低头望向地图。

    “我们没有攻城的力量。”赵云说道,“补给我们带的也不多,需要冀州方面的补充。现在赶去清渊,是不是太仓促?”

    “如果我们不攻城,赶去干什么?清渊距离馆陶有将一百余里,冀州方面送来的补给必须要走更多的路才能到达清渊。如果他们在路上耽搁几天,我们在清渊就很被动了。”张飞大声说道。

    “我打算在秋天到来之前彻底解决黄巾军,所以我估计攻打黄巾军的战斗很快就要打响。我们现在快速追上去,死死咬住他们,可以保证对甘陵的黄巾军形成威慑。如果我们做出一万大军的假象,更有可能逼迫他们放弃清渊,退回甘陵的贝丘。”李翊指着地图上的贝丘城说道:“你们看,贝丘城在清河以南,距离清渊有两百里,如果我们一直压上去,可以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

    赵云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用手比划着说道:“清渊的敌人如果要撤退,只能撤往贝丘。假如我们在清渊和贝丘之间设兵伏击,也许能消灭他们。”

    张飞立即反驳道:“黄巾军给我们骑兵伏击怕了,一定不会给我们机会。我看他们从清渊渡河而逃的可能性更大。”

    单经指着清渊说道:“从清渊渡河只能用船只,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如果我们飞速赶到清渊,敌人只有撤退贝丘这条路。虽然我们有伏击他们的机会,但我们兵力不够,粮草不够,恐怕抓不住这个机会。”

    赵云点点头,说道:“单经说的不错。我们佯攻清渊需要一定数量的大军,伏击他们更需要有足够的人马,而如今我们的力量有限,显然难以兼顾。看样子我们只能到清渊吓吓他们了。”

第0123章 下雨就好了(求票求收)() 
“单经,冀州的粮草,是魏郡的先到,还是巨鹿的先到?”李翊问道。

    “说不准。”单经苦笑道,“这里到处都是黄巾军的人,联络非常不方便。说实话,我怀疑他们按时赶到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不能肯定冀州的补给明天到,我们就不能到清渊去。”田楷严肃地说道,“如果因为补给的事,导致大军遭遇不测,士兵受到损失,那就是我的责任。”

    李翊笑道:“如果我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田楷瞪大了眼睛望着他,显得非常恼火,闷声闷气的说道:“李将军,如果你一定要到清渊去,也要找几个当地人带路,免得走错了方向,被黄巾军伏击了。我们对这里的地形不熟,但黄巾军熟悉,他们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

    李翊一拍手,大声说道:“法式兄说的有道理。单经,到清渊方向的斥候什么时候能回来?”

    在心里面默默计算了一下,单经回答道:“还要一个多时辰。”

    李翊就说道:“那就先去找几个当地的百姓,问他们愿不愿意给我们带路?”

    “只要给点粮食,没有人不愿意。”单经一边飞身上马,一边笑着说道。

    突然,后军方向传来急促而凄厉的报警号角声。号角声惊动了所有的士兵,大家纷纷上马,以最快的速度排成了战斗队列。

    李翊望着田楷,觉得他简直神了。

    赵云和张飞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李翊大笑起来,他对田楷说道:“法式兄,如果真是黄巾军来袭,你就是未卜先知了。”

    田楷摸着自己的小胡子,洋洋得意地说道:“将军,田某跟随我家主公都打了十来年的战,派兵布阵不如将军你,但这打仗经验肯定比你足。”

    一个斥候匆匆打马而来。

    “怎么回事?”单经怒气冲天地问道,“怎么又出了这事?二十里以外的斥候呢?”

    那名斥候看到单经发火了,吓了一跳。

    “单经,有话好好问。”李翊瞪了单经一眼,然后又扭头问那斥候道,“说说现在是什么情况?”

    “禀报主公,是魏郡的张颌将军,押运粮草过来的。”斥候慌忙回道。

    李翊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感觉很有趣,看来,张颌这家伙跟运粮官很有缘分啊。从邺城出发的时候,自己就让他当大军的运粮官。在葛亭之战结束后,李翊本来已经让他跟着公孙瓒一起回邺城了,却没想到这次魏郡那边又派了他送粮草过来。

    不过,对于李翊来说,看样子这趟运气不错,想什么,它就来什么。

    这时,远处传来解除警报的鼓角声。

    ………………

    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艳阳天终于不见了,天空变得阴沉沉的,云层又厚又低,强烈的大风在空旷的平原上尽情地呼啸着。

    清渊城高大的城墙雄伟挺拔,它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战士,静静地坐在大河故渎北边,默默地望着这一望无垠的原野。

    李翊带着大军在途中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赶到了清渊城下。

    “李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攻?”张郃轻轻问道。

    因为大军严重缺乏人手,李翊这次没有再把张颌给打发走,而是让他率领运粮的队伍跟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