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815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815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一天辰时刚过,兀突骨又开始了例行的出营挑战。本以为今天不会有什么不同,结果他刚带队跑到距离唐军大营还有里许远的地方,异变陡升。

    “呜呜……”号角声宛若龙吟虎啸一般,骤然响起。

    “轰轰……”随即,隆隆的马蹄声在营墙后炸响。

    “嘭嘭……”再下一刻,营墙每隔一段,就有一片向外倒塌,黑压压的唐军骑兵如冲垮了水坝的洪水般倾泻而出。

    在骑兵之后,一片钢铁的反光与朝阳相映成辉!

    “停!”兀突骨心中一紧,手上发力,将战象勒得人力而起。

    仗着精良的骑术,他就那么原地调头,一边催战象往营中退却,一边高声叫喊,声音凄厉至极:“快!快去回报大王,唐军出战了!”

    ………………

    林间草丛中禽鸟被惊起,呼啦啦的飞上半空,仿佛一片浓黑的云。

    云层之下,无数旌旗摇动着,汇成了汹涌的波涛,军将们大吼着发出了前进的号令……

    大唐武德四年七月初二,在兰苍水以东二十里处的无量山脚下,分别来自中原和南蛮的两支军队决战于此!

    “右翼有千余南蛮骑兵试图冲阵!”

    “严颜将军已经带着人马迎上去了!”

    “右翼当面的敌人正展开阵型,试图从侧翼包抄我军!黄忠将军请示,可否调集弓弩手迎头击之!”

    ……

    超过六十万人规模的战役,进入战场就是个相当繁复的过程。对单方有利的战场,对方不一定配合,保持默契的战场,往往会距离双方的营盘都有一段距离。而从扎营处前往预设的战场,同样不可能一直太太平平的。

    南蛮大军本来就更有主动权一些,得到前锋回报,反应的速度也很快。一支支的部队如流水般从连营开出来,先后迎上了突如其来的唐军。

    现在大军正在行进,依照常识判断,行进中的队伍很容易溃乱,正是个绝好的机会。

    当然,对于唐军这样的强军来说,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要自己不犯错误,这些骚扰就不是什么大的麻烦。

    由赵云率领的唐军的轻骑早已就位,分散在大军周围,一面侦查敌情,随时回报,同样也是为了屏蔽战场,不让敌军的侦骑有靠近观阵的机会。

    南蛮周边的地势虽多有险峻处,但在中央地带也有很多平地。特别是在这兰苍水与无量山之间的交接地带,不但地形一马平川利于展开兵力,视野也开阔得很,别说大军埋伏,就算单独的斥候,想找个藏身之处也不那么容易。

    背着彩色令旗的传令兵走马灯般在中军来回跑动,军情、战报如流水一般汇聚过来。

    虽然军情很多,但李翊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因为很多军情都不需要他下达指令。有着徐茂公、刘伯温、郭嘉、荀攸、司马懿和诸葛亮等人组成的超级智囊团,那处理军情的效率实在是没话说。

    而且,军队多到一定程度,来回传令的时间会变得相当耽误时间,类似敌骑骚扰,我军迎击之类的状况,完全可以由将校们自行判断。

    这种小规模的接触战,过程都很简单。两边都是骑兵,相向对冲,唐军骑兵的骑射占据了上风,抢在接触之前将几波箭雨洒过去,搅乱敌军的阵列,然后将敌人的大队冲溃,彻底绞杀。

    因为是骚扰,南蛮大军派出来的也不是什么精锐部队,被击溃了也不心疼。溃兵由该部落的首领自行收拢,其余人马只是分出两千骑远远兜过来,与其说是接应救援,倒不如说把这支败军当做了诱饵,试图包抄追击的唐军骑兵。

    赵云已经是沙场老将了,当然不会被这么简单都算计到,稍微观察了一下两支敌骑的动向,他就立刻勒停了战马,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李翊登上高地观敌瞭阵时,看到的正是那两支蛮族骑兵无功而返,悻悻退回的一幕。

    说是高地,其实也不过是河边的一座土丘罢了。好在周围的地势足够平坦,这里的视线尚算开阔。

    李翊和身边的军师、将校、亲卫都是身经百战之人,参加的大规模战争数不胜数,但无一例外的,像是这种超过六十万大军猬集在一个战场上开战,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到了高处向敌阵的方向望去,每个人都安静下来。

    文人修辞比较夸张,在史书中经常能看到“百万大军”的字样,但千载以下,真正有十万大军聚集的战役,就已经是震古烁今的大战了。

    眼下南蛮大军五十余万兵马聚集的场景,给人带来的震憾是空前的。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以之形容瀚海大湖固然不错,拿来形容眼前的景色,也是蛮贴切的啊!”李翊略作感叹,然后向张飞问道,“翼德,看了这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一大片,你有何想法?”

    “当然是……”张飞以丈八蛇矛遥指敌阵,豪气干云的说道,“这下可以打个痛快了!”

    “翼德将军说的好!”徐晃咧着大嘴,也是出声附和道,“这五十多万人聚在一起,的确是震撼人心,但也不过土鸡瓦狗罢了,不是咱们大军的对手。”

    看到敌军这样的声势,难保有资历较浅的新兵有所动摇。李翊特意点了以豪勇闻名的张飞出来答话,目的就是要振奋士气。

    眼见气氛不再像先前那么凝重,李翊也收敛心神,开始观察战场的情况。

    附近的地形早已做成了沙盘,全军上下都是了然于心,现在要了解的就是南蛮大军的布阵,这个可是只有到战场上才能知道。

    虽然还有段距离,可因为南蛮大军的规模实在太大,在这里已经能知道个大概,五十余万的大军排出来的,依稀是个鹤翼阵。整个阵列的左右两翼厚实异常,反倒是中军所在相对薄弱。

    当然,军队到了十万以上的规模,阵型已经摆不出什么花样了,别说是孟获,就算是孙武复生,吴起再世,也别想用这么多军队摆出什么厉害的阵势来。

    “倒是中规中矩,不出两翼压迫,中央突破的套路,即便突破不了,也能形成混战,发挥兵力上的优势。”

    大致看过,李翊也不多做停留,一抖缰绳,策马回归本阵。

    这里也就是后世的云南地区,也是盛产马匹的地方,再加上还有大象、猛虎、豹子这些猛兽,御兽之术,也不是木鹿大王的专利,其它部族同样也有懂得的。因此,南蛮大军中并不缺乏骑兵。根据之前的情报,李翊知道这南蛮大军中的骑兵,竟然不下于十万之数。

    南蛮大军厚实的两翼是步骑参半的配置,而相对单薄的中军却是全骑兵的部队。

    显然,这个战术很可能就是先以厚实的两翼进行包抄、压迫,然后中军采用突击战术,向己方的中军猛攻,不论能否攻得下,都能造出足够的压力。突破了,就赢了,突不下,就用人海战术淹没。

    这种中规中矩的战术看起来不怎么高明,可在这样的形势下,却是个非常有效,破绽也最少的战术。

    猛虎做出这样的布置,说明他并没有因为登上蛮王之位而志得意满,头脑清醒得很。

第1148章 强弓之威(上)() 
随着南蛮大军抵达战场的部队越来越多,骑兵出击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李翊对孟获的评价再上一层,不让自己从容列阵,不断的派出骚扰部队,甚至保持了全军突袭的可能,同样是发挥兵力优势的一种战术。

    至少在野战上,孟获的确堪称当世名将。自己之前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轻易打败孟获,一来是因为己方的力量实在太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孟获没有将他最擅长的一方面展现出来。

    “报……启禀皇上,敌人兵分四路,每一队三千人,冲向我军左翼!”

    “子龙将军亲自率军迎上去了!”

    两军阵列的距离靠近到了五百步左右,南蛮大军终于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一次性投入了超过万骑的力量,也不好说是试探还是开战。

    不过南蛮的骑兵队列刚刚出阵,就看到唐军骑兵也迅速集结,针锋相对的迎了上去。虽然迎击的骑兵只有四千多人,但南蛮军阵中还是打出了旗号,刚刚出阵的四队骑兵又迅速退了回去。

    “虚晃一枪?哦,不,应该是牵制,这孟获虽有勇武之名,但在接连惨败了几次后,也是吸取了教训,用兵的手腕却不是一般的谨慎啊。”

    一直到此刻,除了前进,原地列阵之外,李翊没有下达任何命令,主要就是观察,通过观察,来评估、推演既定的战术。

    而对面的孟获,似乎也有相似的想法,从最开始的游骑窥探,到后来的小规模骚扰,都做得小心翼翼的。而他做这些事的目的,却不是单纯为了骚扰,而是要趁机将阵势排列出来,防止唐军趁他立足未稳,发动进攻。

    以双方的兵力对比来说,孟获其实没必要这样做,毕竟,这一战他在兵力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投入战场的兵力,几乎是唐军的三倍。

    但他既然做了,就表明在这场战役中,想以计谋取胜,是非常非常之难的。

    “各部均已就位,敌我相距五百步,请皇上示下!”

    这一战岳飞、徐晃分别承担统率左右两翼的职责,徐茂公等军师则居于中军,负责统筹、记录信息,参赞军务。

    眼见各部兵马都发出旗号,表示部队已经进入临战状态,诸葛亮当即向李翊汇报。

    李翊点点头,扬声喝令:“众将各归其位,全军前进!不能光是让南蛮凉人逞威,先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喏!”

    本来南蛮军已经全部进入了战场,后军还有些混乱,中军、前军却已是严阵以待,两军形成了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通常情况下,两军要么直接展开骑战,步兵随后掩杀,要么就是缓缓接近到两百步左右,再展开厮杀。没想到李翊一声令下,唐竟然就这么压上去了。

    孟获死死的盯着对面的阵列,手中紧握的马缰也是不时抽紧,使得胯下战马不断的甩头、打响鼻,很是不安。

    良久,他终于松开了马缰,吁出一口长气:“唐军兵精,甲于天下,倒是名不虚传,武德皇帝李翊,果然是个好对手!”

    没人答话,一众部将、亲卫都知道这位蛮王的脾气,他用这种神情、语气说话,就表明他已经进入兴奋状态了,无论别人做出什么反应,都不可能影响得到他。

    孟获回头问自己的弟弟孟优道:“孟优,斥候可有回报?”

    孟优回答道:“周边五十里范围内,都没有成建制的兵马存在,偷袭的可能性,应该可以排除。从唐军的阵容上来说,也不像是隐藏了实力,刚刚在山丘上观阵的那个白马玄甲的,也的确是武德皇帝李翊本人没错……永昌境内的唐军,就是眼前这些了。”

    “既然如此,那就全力一战吧!”孟获满意的点点头。

    李翊此番突然出战,怎么想都有些突然,孟获怎么想也想不到,为什么李翊会选在今天出战。

    但敌军既然出来了,他肯定是要把握机会的。既然从战场外部找不到原因,那么,只要沉着应战,不要像前几次那样,中了李翊的奸计,应该就不会有问题了。

    一批黑色的羽箭骤然升起在半空中,化成了遮天蔽日的阴云,然后呼啸着俯冲下来,将南蛮军士卒手中的盾牌砸得叮当做响。

    这是唐军推进了两百多步之后,发动的第一波进攻。

    南蛮军的弓箭手立刻开始还击,漫长的战线上空,以万计的雕翎来回穿梭。大部分羽箭都没造成伤害,因为敌我双方早已熟悉了这一套,并且都提前做好了相应准备。

    也有少数几个倒霉蛋被盾牌缝隙漏过来白羽,或地面上弹起的断矢所伤,捂着伤口大声的哀嚎起来。

    立刻有人将伤者拖开,红色的血散发着微白的雾气,在已经被染黑了的土地上再次添加了浓重的一条,就像大地本身被割了一道伤口。

    很快,新的血迹被长风吹干,留下黑色的痕迹,然后又被更新的血迹覆盖。

    比起近身接战,羽箭造成的损失都算不上大,在人命贱于草芥的乱世中,在诸多野心家眼中,刚刚消逝的生命或许还不及浪费的白羽十一。

    南蛮军的将领们就是这样想的,发现几万支得来不易的箭矢只换来了不足百数的战果后,他们迅速意识到了这一点,吹响号角,让弓箭手们停止发射,以免浪费辎重。

    南蛮落后,可没有大唐那么强大的兵器生产能力。这些蛮族首领酋长们,对武器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麾下士兵的重视。

    这一次,双方却没有任何默契可言。对于停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