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829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829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于对孟获的畏惧,南蛮人想着先形成既定事实,然后再对话。结果孟获为了防备宁兴等人,下令严加戒备,蛮兵的偷袭根本没能实现。

    南蛮人本来就是半开化的野人,虽然也不是完全不会动脑子,但遇到计划外状况之后,他们更多的还是遵从本能来行动。既然被识破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发动了强攻。

    乌戈洞内本就人心惶惶,乱战一起,被压抑的恐惧和惶然霎时间爆发出来。于是就演变成了全面的混乱。

    徐茂公当日请命时,用的就是这样的说辞,如今乌戈洞中火光熊熊,显然是一切顺利。胜利就在眼前了。

    尽管对胜负没有任何疑虑,但李翊和众将还是纷纷走出了中军帐,望着夜空中那抹亮色。见证着一场辉煌胜利的尾声。

    岳飞对李翊说道:“皇上,到了这种时候,孟获恐怕不会继续死守。他若是趁乱逃走,黑灯瞎火的,咱们很难抓得到他。”

    “他要逃,便随他去好了,不必苦苦相逼。”李翊的回答云淡风轻,全然没有一丝烟火之气,就仿佛说的不是敌军主将的处置,而是某个无名小卒的去向一般。

    岳飞微微一愣,愕然道:“皇上的意思是……”

    “很简单,经此一役,南蛮的局势走向已经彻底确定了,孟获逃走与否,无伤大雅。”李翊摆了摆手,说的话颇有些高深莫测。

    “南蛮的局势?”岳飞皱眉苦思,却是始终不得要领。他是一个好的统帅,但却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对于政治上的事情,他的眼光真的很有限。

    “南蛮之所以反复不定,乱战不休,主要的原因就在诸蛮身上。”李翊耐心的解释起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诸蛮表面臣服恭顺,骨子里和鲜卑、匈奴没什么两样,无非是中原强便示之以恭,待中原疲弱,再露出真面目。”

    “故而历朝屡次征伐,屡屡得胜,却始终难以彻底平定。诸蛮闹得凶,汉人豪强为了自保,当然也得招兵买马,扩张实力,这局势能安定下来才怪呢。”

    李翊的眼瞳中倒映着熊熊火光,语气愈发冰冷:“胡无人,汉道昌!想要彻底让天下安定下来,首先就得铲除诸胡!不一定要斩尽杀绝,也可以让他们融入华夏族裔之中,但这种融合,必须是彻底的,要让他们忘记自己的野蛮出身,以华夏族裔为荣才行!”

    “至于孟获,就看他如何抉择了。”李翊轻描淡写的说道,“以他武艺,即便我军四下拦截,也未必能拦得下他,此人心高气傲,若是真的做了阶下囚,就算我有意饶他性命,只怕也是不能。所以,还是随他去的好。”

    “茂公的计策奏效后,他已经是两面不讨好了。剩下那点嫡系部队,在乱战中折损些,突围路上再走失些,最后能剩下一千多人就是万幸了。凭这点力量,就算他能逃走又有何用?他若真是聪明人,就应该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若是不然,我留他这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也是无用,让他自寻死路便是。”

    孟获这样的猛将,李翊当然有兴趣收集。但收复孟获的难度很高,主要的障碍就是此人的性格,他有傲气,有脾气,而且野心十足。要不然,当初诸葛亮也不会经历七擒七纵,才最终降服了他。

第1167章 十面埋伏() 
乌戈洞中的火势和乱相一直持续到了拂晓时分,当朝阳升起后,火势才彻底熄灭,留下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腾,证明着夜间的乱势有多么恐怖。

    此外,就只有那四面光秃秃,遍布焦痕、血迹的山头,无声的述说着战争的血腥。

    好在唐军中没人以圣母为己任,所以除了李翊之外,也没人感到伤感或怎样。军中充斥着的是狂喜和自豪!

    在历史上那些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中,无量山之战算不上战前比例最悬殊的。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籍进行过的,最著名的两场大型战役——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都是以弱胜强的经典。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五万楚军,破釜沉舟渡过漳水,九战九捷,击破了章邯的四十万秦军精锐,双方兵力达到了八倍的差距。

    彭城之战更夸张,当时刘邦与十余路诸侯会盟,合计有大军五十六万,趁着项羽的主力被牵制在齐国时发动了全面攻击。

    在汉军的大举压迫之下,留守彭城的大将彭越望风而降,项羽闻讯之后,仅带了三万骑兵回援,比例差不多是二十比一!

    结果当然还是项羽赢了,而且是会战中正面击溃对手,这个记录或许是无人能破了。

    但若上升到战略高度,李翊在南蛮对战南蛮联军,战果就要比项羽在彭城辉煌得多了。

    项羽虽然在彭城之战中击溃了刘邦的联军,但由于兵力有限,却没办法全歼敌军,甚至没办法乘胜追击。最后只能用抓到的刘邦老爹和老婆做人质,试图从政治层面占点便宜。

    结果当然很失败,项刘之间在武力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差距,正好是成反比的。刘邦打不过项羽,但玩起权谋来,足可甩项羽几条街。

    反观南蛮之战,李翊先是在无量山彻底击溃了南蛮的五十多万兵马,然后徐茂公又巧施妙计,南蛮兵马或降或俘或是战死,已是全军覆灭。

    逃走的几万蛮兵,首先要经历唐军骑兵的围追堵截,然后要进行漫长的千里跋涉,最后能顺利逃回各自老巢的,恐怕也是十不存一。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切竟然是在短短五天内完成的。五天之前,南蛮军还不可一世,可五天之后,偌大的一支兵马已是灰飞烟灭了。

    如此辉煌的战果,哪怕是经历无数大战的唐军,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单次战争中,唐军不是没有取得歼敌更多的胜利,但是时间如此之短的,却是真的没有。

    因此,唐军众将都显得非常的兴奋。

    似乎是发现了唐军的靠近,乌戈洞中很快有了动静。

    首先出来的,是数百骑兵。看到城外的阵势,骑兵队列中微微有些骚动,但很快平息下来。随着一声低沉的喝令声,这四百多人竟是悍然摆出了攻击阵型——密集的鱼鳞阵!

    大唐众将见状都是笑。虽然勇气可嘉,但这帮人实在是不知死活。要知道,乌戈洞外可是足足有三万余众,而且还是养精蓄锐了一夜的,伸出一根小手指,就足以将这点残兵给碾死了。

    虽然明知对方不足为害,但唐军这边也没有掉以轻心。黄忠一声令下,前排的弩兵瞬间完成了阵型的调整,摆出了弓手在后,强弩居中,连弩在前的三重杀阵!

    先出城的那数百骑兵明显受到了震慑,整齐的阵列顿时乱相频生。刚刚还英勇无惧,视死如归的骑兵们不由自主的向后退,鱼鳞阵一下子缩短了不少,眼见着就有变成不规则方阵的趋势。

    在无论是之战中,给南蛮军留下印象最深的无非三件事:恐怖的远程打击,铁骑堪称恐怖的攻击力,以及赵云和张飞的高超武艺。

    其中最具震慑力的,非远程打击莫属。

    赵云、张飞武艺虽高,但也只是个人之勇,虽然令人震惊,但也算不上匪夷所思。

    铁骑的战力虽强,但南蛮骑兵也不弱,从前也多有以骑兵狂冲猛打,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的战绩。若非充任前锋的长矛骑兵被暗算了,正面冲击,南蛮军未必怕了唐军铁骑。

    只有唐军的远程力量,才是南蛮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唐军有重视远程力量的传统,在平定天下的许多战争中,凭借远程的优势,唐军进行了多少场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战役。后世游牧蛮族自我吹嘘的骑射无双,在这个时代就是个笑话,真正当得起这个称号的只有唐军!

    弓弩的最大弊病就是消耗大,对后勤补给的要求也高。在南蛮这种穷苦地方,根本没法想象万箭齐发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在无量山之战中,他们见识到了比万箭齐发更可怕的景象,给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就连堪称死士之人,也不免心虚气促,望而生畏。

    “没用的废物!死且不惧,还有什么可怕的?”乌戈洞中传出了一声怒吼,吼声未落,一骑快马旋风般从城门中席卷出来。那战马浑身火炭也似,马上骑士也是遍体通红,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团正蔓延开的烈火!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孟获。

    “奇怪,他上次不是穿的花里胡哨的吗,这次怎么穿了一身红?莫非果然是要弃暗投明,提前换了行头,想投入大哥麾下?”张飞乐了,指指点点的说道。

    别看张飞这货看上去就是个莽汉的样子,可那一张嘴毒舌起来,也很是厉害的。

    “什么眼神啊你!”岳飞跟张飞一向不太对付,闻言撇撇嘴,冷笑道,“看仔细了,他身上那些可都是血!”

    “血?”张飞愣了愣,定睛一看,顿时也是倒抽一口冷气,“这厮真不是一般的能打啊!看这架势,这一夜他少说得杀了两三百人,不然哪来这么多血溅在身上?”

    “南蛮第一人嘛,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岳飞满脸都是无所谓的表情,向李翊提议道,“皇上,孟获没突围,八成是被茂公军师的设计给绊住了,现在他一出洞就摆出了敌对的架势,看来是要顽抗到底了,不如推进个几百步,里外夹击,拿下他算了。”

    李翊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没直接表态。他认同岳飞的观点,但想的和岳飞又不太一样。

    “再等等。一夜都等了,还等不起这一时三刻吗?”李翊摆摆手,轻描淡写的说道。他不打算逼得太紧,至少在得到徐茂公的正式回报前是这样的。

    孟获的出现极大的振奋了南蛮军的士气,骑兵阵列很快稳定下来,后续的骑兵也是源源不断的从乌戈洞中出来,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乌戈洞外结成半包围的阵势的唐军始终按兵不动,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孟获集结部队,调整阵型,移动位置。

    先后出来的骑兵约有一千八百人左右,看来这就是乱战之后,孟获仅存的实力了。

    孟获指挥着骑兵摆了个偃月阵,同时对唐军做出戒备,不无挑衅的意思。同时也验证了岳飞的说法,他的确是被徐茂公借着宁兴等人之手给牵制住了。

    孟获的人马全数出乌戈洞后,乌戈洞内很快又传来了新的动静。空荡荡的城头突然出现了无数人影,随之而来的还有被竖起的几面大旗,旗帜的大小、颜色各有不同,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旗帜中央那个大大的“唐”字!

    大唐旗帜烈烈飘舞,乌戈洞内众人突然齐声高喊:“南蛮鸠僚部宁氏、侬氏、祝氏以下三万众皆愿弃暗投明,反贼孟获还不早降?”

    千人齐呼,居高临下,声浪如同惊涛拍岸般从空中拍下来,配合着扬旗示威的动作,声势极其惊人。

    “还不早降?”受了这气氛的感染,洞外的唐军,以及洞中的南蛮两万多人,也是齐声呐喊。质问声有如化作了实质一般,充斥在整个天地之间。

    孟获麾下众人无不气沮色变,城内外加起来足有五六万人,孟获这不足两千骑兵就像是惊涛中的一叶扁舟一般,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让人如何不惊?

    仿佛还嫌压力不够大,洞中的部队也从城里出来了。

    步卒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追在孟获身后,大摇大摆的在孟获军面前列阵。洞内的士兵则纷纷张弓搭箭,做好了远程攻击的准备。同时,从另外一个方向传来了阵阵闷雷般的轰鸣声。不用问也知道,那是骑兵正在迂回包抄。

    “好一个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茂公确实很用心啊。”李翊冷丁冒出一句,听得众将纷纷点头,都是面露微笑。

    徐茂公招降鸠僚部诸部之后,便随军一道潜入乌戈洞了。本以为他是为了保持联络通畅,可看到现在这架势,显然徐茂公再次发挥了整合乌合之众的本领,已经将鸠僚部的部队掌控在手中了。

    连当年的西楚强兵,在陷入韩信的十面埋伏后,都是军心溃散,斗志尽失,现在孟获还能继续顽抗下去吗?

    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第1168章 李翊VS孟获() 
唐军众将虽然还保持着基本的警戒,但心里却都有了答案。就等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孟获下马请降了。

    然而,孟获却不肯遂了众人的心愿。无论是数万人的呐喊质问,还是陷入四面合围的窘境,都没能令他动容。

    他看也不看正包围上来的追兵一眼,一直摆着横刀立马的造型,竟是令得追兵纷纷停步,不敢上前。

    将为军之胆,孟获的镇定感染了他麾下的骑兵,他们忘记了恐惧和危险,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