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863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863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己方退到夷洲后,李翊不再理睬他们,可他们这没有人,别说生十年了,生一百年也积蓄不起来力量。

    然而,当陆逊讲出自己所有的策略后,众人被震慑了。

    蒋干面皮一阵乱跳,暗暗道:“疯了,陆伯言疯了。这要死多少人?”

    不过他不动声色,心说先保住命,也不吭声,这万年的骂名,你们去承担去吧。

    ………………

    陆逊琢磨出来的这个策略,就是后世臭名昭著的焦土政策。他让孙权告诉江东所有的大小门阀,李翊来了,唐国的政策下门阀的特权就没有了。老百姓一告状,你们这些草菅人命的门阀,必然会被武德皇帝秋后算账。

    然而,陆逊让孙权告诉大小门阀,你们还是有活命的机会的,那就是跟着大吴皇帝一起去夷洲,带上你们能够带上的所有物资,带不走的就全部破坏掉,一点也不给李翊留下。

    并且,陆逊让孙权告诉各地门阀,运用你们手中的私兵,裹挟土地上的壮年百姓,这样一来,带的物资多,走的也快。

    陆逊阴沉着脸,最后说道:“官军应该能够召集到五六万兵马,就用这些人一路抓壮丁,焦土破坏。士族的私兵众多,如此一来,就能够裹挟数以百万的人口。有了这些人,就能够发展建设夷洲了。”

    孙权琢磨着,惊道:“咱们带着百姓,虽然都是精壮,但走起来也不快,被李翊追上,岂不是必死无疑?”

    远处的蒋干闻言,最先看透了陆逊的布局,他已经被陆逊的恶毒吓呆了。心说陆逊的这个计策,真是数千年来最恶毒的毒计,此计一出,富饶的江东立刻赤地千里,数百万人惨遭毒害。陆逊已经不管江东数百万人的死活,若是李翊也不管,不出一月,江东大地之上,沉尸千里,尸骨如山!

    只是,李翊会不管吗?

    陆逊断然道:“李翊一定会管的,他不是讲仁德吗?实施此计后,这些老人、妇女、小孩,他都是要管的。他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处理这些地方,安置这些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的人。”

    陆逊挥舞着手臂,大声道:“数十万唐军,就会被牢牢钉死在地方上帮助这些人,而我们,就拥有了充足的撤退时间。”

    包括孙权在内,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黄盖、蒋钦等老将,皆经历过当年的黄巾之乱,他们可以想象得到,当陆逊的计策开始执行的时候,整个江东,在没有一粒粮食的情况下,被遗弃的老弱病残,将会面临怎样的一种绝境。

    惨呼,尖叫,人吃人……这一幕幕一定会出现的场面,让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军们,虎躯颤抖,面目苍白。

    千年第一毒计,千里锦绣江南的壮丽河山,和其上的千万百姓必将生灵涂炭。

    “好计谋!”孙权却是兴奋的眯起了眼睛。

第1214章 疯狂() 
陆逊欲意执行焦土政策,所有存粮收缴,所有地里的庄稼破坏,大到马车木犁,小到锅碗瓢勺,带不走的全部破坏。

    若是这个计策执行起来,在他们撤退的路上,将有数十万百姓遭受灭顶之灾。

    然而这对孙权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好的主意。不过孙权还是十分担心,说道:“李翊的仁德都是假的,他一定不会去管百姓的死活。他若是追上来,咱们怎么办?他就算一时半会追不上来,可运输人口去夷洲需要时间,他总会追上来的。”

    出此毒谋的大都督陆逊狰狞的面庞消失,恢复了昔日的儒雅,笑道:“陛下,海岸线是漫长的,咱们挑选一个易守难攻的隐蔽地方。李翊找到咱们需要时间,想要攻下也没有那么容易。另外,皇上可以先走一步,臣留下来,能送多少人走就走多少。”

    孙权闻言点头,就说道:“那么咱们从哪个路线走呢?哪里去找易守难攻的地方?”

    这时候,就体现出来大都督陆逊对江东的了解,他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说道:“我们从宁国县走,过天目山和浙水前往会稽郡。我们的目的地是会稽郡的天门水对面的鄮县。这鄮县在陆地上距离夷洲最近。且背靠金鸡山,东面有天门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这鄮县的金鸡山在后世也是著名的沿岸防御基点,它就是1885年中法战争镇海战役的作战指挥中心,清朝爱国将领欧阳利见曾在这里指挥作战,取得了主战大捷,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大陆延伸到了这里,的确是除了海岛之外,距离夷洲最近的地点。

    这时候,蒋干见孙权高兴了起来,担心圣宠被陆逊独占,急忙出班拜道:“陛下,得到的物资,可以用来收买大山中的山越人,让他们为咱们抵挡李翊的追兵!”

    孙权大喜过望,便认为这是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裹挟百姓去夷洲,将来****也好,就在夷洲重新建国也好,都比留在这里等死强。

    陆逊又提醒道:“要防止唐军的奸细,只告知各地方门阀士族官员带民众去会稽郡东部,并且先不告知他们具体的出海地点,临近再行通知。”

    于是,孙权派出身边忠心的大内侍卫为使者,前往任何还没有被占领的地区,告诉当地的官员和士族这个消息。让他们收集物资,裹挟百姓。或陆行,或驾驶船只,向会稽郡东部几个县集中。并让他们严密封锁去哪里的消息,严密控制裹挟的百姓,连坐,跑一个全杀,以免被唐军察觉。

    ………………

    消息最先在宛陵附近地区传开,并且还是有限度的传开,门阀士族知晓,老百姓还被蒙在鼓里,就连驻兵宣城,远远的监视着宛陵城的蓝玉,也同样被蒙在鼓里。

    城中的门阀世族们得到消息后,首先他们自己分析了一番。

    江东作为这些年来为数不多的没有遭受黄巾之乱的地方,门阀士族的势力非常强大,几乎控制了当地的一切。在很多地方,就连孙吴的官方力量的影响力都极为有限。

    因为控制力强,门阀士族们自然更加是为所欲为,对于自己土地上的佃户,基本就是比奴隶强那么一点点。门阀士族们个个手中都有百姓的鲜血。

    而一旦大唐占领江东,按照大唐武德皇帝的政策,估摸着他们这些门阀士族,不但土地没了,人也够呛。

    这些门阀士族虽然对老百姓穷凶极恶,但却也有一些自知之明,知道以他们的力量,根本抵挡不了强大的大唐军队。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跑路了。于是,门阀士族们纷纷响应起孙权来。他们派出代表求见孙权,只要孙权答应在夷洲分配给他们土地,他们就会出钱出人,帮助孙权转移。

    这样的事情分析一番,对孙权是有好处的。而且现在的夷洲跟蛮荒之地没什么区别,当地的土人不多,等他们去了夷洲后,自然有数不清的土地。

    于是,孙权与陆逊商量了一番后,大手一挥决定道:“谁带的人多物资多,谁分的土地就多!”

    门阀士族们听后十分激动,为了将来在夷洲的土地,他们也是开始玩命了。

    一日后,孙权正在与陆逊在议事厅琢磨着焦土政策。这时,蒋干高兴的跑了进来,拜道:“陛下,好消息!”

    孙权见到蒋干就提不起劲头来,不过还是顺口问了一句道:“什么好消息?”

    蒋干心中虽然有些不爽,但是他也拿孙权没办法,只好装作没看见,说道:“宛陵周边的统计上来了,共有大户百家追随,家丁、私兵一万多人。臣已经命令他们捣毁村庄,夹带百姓前来宛陵城汇聚。”

    孙权吓了一跳,惊道:“一万多私兵?!”

    蒋干摇头一笑,说道:“一开始臣也是没有想到。宛陵乃是丹阳百年来的郡治,是江东有数的大城,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这些大族大户在这里经营数百年,根基深厚,家丁私兵都是好几代跟着这些大户,所以十分听用。若是真的能够全部整合起来,力量不在官方之下……”

    孙权目前就怕没人跟着,他终于露出了笑容,连声说道:“好!好!好!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都跟着朕去夷洲,重建大吴国。”

    然而孙权很快又愁眉不展起来,陆逊这个计策十分恶毒,必然会留下骂名。为了将来能够名正言顺的回归,所以还需要有一个遮羞布。

    于是孙权面露难色,隐晦的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一旁的陆逊琢磨了一番,说道:“陛下,这件事情好说,臣可以召集全城百姓听陛下训话。陛下可以讲一讲孙氏三代对江东的恩惠,便让百姓自愿随行。”

    孙权一听就不高兴了,孙氏三代对江东百姓的确有恩惠,但主要是他的老爹孙坚和哥哥孙策,至于他自己,掌权后一直在江东横征暴敛,老百姓在背后不知道怎么说他呢。要是将他们召集起来,恐怕会适得其反。

    于是,孙权不悦的说道:“若是百姓不愿意随行,朕的颜面何存?不是更加对名声不利了吗?”

    陆逊笑道:“陛下想错了,不愿随行的就是叛国,叛国罪那都是诛杀九族的,只是抓他们去夷洲,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孙权闻言一愣,随即狂喜,连声道:“对对对,不跟着的就是叛国。朕网开一面,只抓他们去夷洲,已经是圣人般的仁慈了!好,很好,就这么办!”

    蒋干听着这对君臣对答,心里就琢磨着:“你将老百姓抢个精光,老百姓不答应就是叛国?这自古以来只有暴君才实行的政策,竟然还是皇恩浩荡了!这言论真是暴君的遮羞布,比表子立牌坊凶狠多了!”

    ………………

    第二日早晨,宛陵城中一万兵马出动,驱赶十万百姓,来到了南城门外。

    “出什么事情了?为什么让我们出城?”

    “不知道呀……”

    ……

    一时间,十万百姓便如同被鬼子赶到打谷场的村民,瑟瑟发抖聚在一起,不敢乱动。

    就见着一万东吴兵手持兵器,就在外围警戒,看谁不听话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又仿佛一群盯住鱼群的恶鲨。

    突然,东西方向传来女人的哭声。鱼群一般的百姓惊恐中举目张望,便见有许多兵丁押着更多的百姓到来。

    这些百姓以壮年劳力,年轻少女为主。男人推着满是货物的板车,或是扛着大包小包。而女人则是抱着细软之物。

    陆续有更多的人到来,而这些人就是宛陵附近各门阀大户夹带的百姓。

    一万多私兵和恶奴家丁押解着十万百姓,百姓没有武力,无法反抗。

    城内被赶出来的百姓见到后,顿时升起不祥的预感。

    嗡嗡私语声中,孙权穿着崭新的龙袍,登上了城门楼子。他遥望两侧的远方,发现越来越多的地方门阀大户,挟裹着百姓到来。他便感到,陆逊的这个计划一定能够顺利实施。而自己有了这些门阀大户的支持,前往夷洲重建大吴也就顺理成章。至于其他,孙权也不想那么多了。

    只见孙权一招手,城门下战马疾驰而出,就在百姓四周转圈,大呼道:“肃静,肃静,大吴皇帝要讲话!”

    外围都是拿着刀枪,凶神恶煞的暴兵,百姓哪里敢不听话?一个个紧闭住了嘴,一些哭泣的小孩,更是被大人死死捂住嘴巴。

    孙权龙袍手袖一挥,声如洪钟的说道:“朕,继承父兄之基业,建立大吴国。尔等皆是吴国的子民。如今,暴敌寇边,国难当头……”

    孙权讲到这里,便示意一旁的陆逊,陆逊便拿出诏书,开始念道:“大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为了打赢对唐国的战争,需要战略转移。但凡吴国子民,都要上缴所有的钱粮,壮年人都要参军,青壮妇女都要为后勤出力……不能留给敌人一件有用的物品,带不走的全部销毁……”

第1215章 追击() 
此言一出,城外百姓一片哗然。

    有人高呼道:“那我们的父母妻儿怎么办?”

    这话孙权不好接口,自然有一旁的大都督陆逊来说。

    果然,陆逊马上大声道:“为了大吴国,一些牺牲也是难免的!”

    “什么!”百姓从来没有想到过,儒雅的大都督会说出这样没人性的话,顿时一个个呆若木鸡。

    人群中,许多老人大哭了起来:“儿啊,不要去,不要扔下我不管……”

    又有许多小孩大哭了起来:“不要离开我……”

    短暂的时间后,二十万百姓炸开了锅。

    “我们是不会背井离乡的!”

    “我们不走!”

    “凭什么拿走我们的财物!”

    ……

    人群骚动了起来。

    孙权早就料到了这一点,示意陆逊,陆逊立刻呼道:“不要乱,孙氏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