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873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873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孙权挟裹的数十万百姓,也全部被截住,孙权一个都没带走。”

    出兵两万,俘虏了两万多人,这战绩不可谓不辉煌。更大的成功却是那数十万被孙权挟裹的百姓,这可是皇上最大的愿望,现在如愿以偿,孙权一个都没有带走,简直是完美的实现了皇上的心愿,也难怪这信使这么兴奋了。

    “俘虏了这么多?”李翊的计划,张郃事先也都知道些,此刻却也是被唬了一跳。

    按照李翊的计划,此役进入吴郡的第十军团所部倾巢而出,夏侯渊率领少数精锐夜袭骚扰,谢玄率领第十军团主力强攻,在河湾以西,再埋伏一部分兵马伏击,尽量削弱东吴军的实力。

    依照信使的说法,此战尽了全功,几乎将东吴军一网打尽了。

    “张将军,你不知道当时那光景,东吴军被骚扰得整夜都没睡好,被谢将军击溃后,跑的那叫一个快……”信使是谢玄的亲卫,主将立下大功,他本就很高兴,一提这个,他越发的得意了,眉飞色舞的说道,“谢将军追的很有技巧,开始很急,慢慢放缓,最后突然停下来,那些溃兵本来就累的不行,见脱离危险,当时就跑不动了,于是就东倒西歪的做下了,然后,咱们的伏兵就从四面八方围上去了,他们站都站不起来了,不降又能如何?”

    “原来如此。”张郃明白了,这就跟当日李翊在泉州击溃黄巾军以及在洛阳击破西凉军是一个道理,狂奔过后,一旦停下休息,那一时半会儿就别想再站起来了,不然当初黄巾军和西凉军怎么会以为自己中了毒呢?

    太史慈却是很遗憾的叹了口气,说道:“幼度兄也是百密一疏,怎么就让孙权给跑了呢?他装模作样的要渡河,肯定有船啊!咱们大唐又不是没有水军,提前做点布置,不就把他给堵住了?全歼敌军固然不错,但被孙权跑了,这也是……唉,功亏一篑啊!”

    李翊从军报上一抬头,笑道:“此事须怪不得幼度,是我特意强调,要让他放孙权逃走的。”

    “啊?”太史慈愣了,那信使也懵了。

    打仗这种事,讲究擒贼先擒王,消灭敌人多少兵马,占了多少地盘,都不能算是彻底赢了,只要敌人还在,就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所以,只有擒杀了敌人的首脑,才算是赢的彻底。

    富春之战,从各个角度来说,谢玄都是大获全胜了,唯一的缺陷,就是被孙权跑了,偏偏这个缺陷还相当关键。

    信使一直努力渲染其他战果,就是怕皇上问起这个,结果,李翊一开口,却来了这么一句。

    故意放水?这却是怎么个道理?

    看着众人疑惑的样子,李翊笑道:“孙权那小子不可能跑得掉的,如果将他围在陆上,以富春周围的地形,他想逃走很容易。可要是将其逼到水上,谁又逃脱得了我大唐海军的追杀?”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众人都知道,东吴的陆上部队比起大唐来,要弱了太多,可却忘记了,就算是以水军强出名的东吴,比起大唐海军来说,也是要弱了不知道多少。

    在陆上,特别是富春周围那种地形,想要围堵一心想跑路的孙权,真的很困难。可要是将其逼到水上,那时候大唐海军再出现,孙权就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

    王盘洋,大唐海军大将檀道济指挥战船追赶孙权。

    江东水军五千人,加上随孙权一起逃走的一千余陆军步卒,乘坐一百多艘大小船只,齐往大洋的东面海上而去。

    孙权不住催促周泰和董袭,让船只加速。二人见孙权催促,不得已说道:“陛下,我军士卒已尽力矣。”

    孙权咂了咂嘴,心里急啊,可是怎么说?难道翻脸训斥二人吗?

    好在几年来,孙权身居上位,修身养气的功夫还不错,说道:“是我性急了。”

    一个负责瞭望的士卒立在瞭望台大声说道:“唐军战船追来了。”

    董袭闻言,翻身上了瞭望台,见海面上一队战船分波踏浪而来,战船速度要远远高于自家的战船,看起来用不一个时辰,就要追上。

    董袭和周泰商量了一番后,分出三十艘战船拦截来敌,余下的战船直奔夷洲。

    原来江东战船于底层用水手划桨,唐军战船却是脚踏滚轮,滚轮外侧以木板保护,外边无法看到。脚踏滚轮,使用的是士卒自身的重量,相对比江东战船省力何止一倍,而且船舵灵活,船只行驶起来进退自如,极为方便。

    孙权此时也看到了唐军追赶来的战船,不由得脸色大变,唐军的节奏这是不死不休啊。

    看着从瞭望台上下来的周泰,孙权说道:“幼平,唐军追来,如何御敌?”

    周泰说道:“陛下勿忧,让董将军护卫先行,泰帅战船阻挡来敌。”

    周泰说罢,翻身跳下一艘艨艟,来到一艘战船上,升起主将旗帜,以为旗舰,静静等待来敌。

    檀道济在旗舰瞭望台上,见江东战船分开,猜度孙权就在前队,后面三十艘战船是为前队争取时间的,便摇动令旗,让副手吕岱迎战,自己则指挥大队战船绕了个弯子,避开周泰率领的船队,追击孙权。

    王盘洋海面宽阔,对面不过三十艘战船,大队战船很容易绕了过去。周泰见唐军战船分队,指挥自家战船不要命的围了过来。

    檀道济嘴角上挂着冷笑,下令擂鼓,底层士卒听到鼓声,奋力踩动滚轮,唐军战船劈波斩浪,很快就把周泰的队伍扔在身后。

    后面吕岱的战船已经来到,率先发动了攻击。拍杆,火箭,巨石一阵猛攻,江东战船顿时相形见绌,三十艘战船,仅仅周泰的旗舰因为在中央,得以幸免,其余的战船烈焰滚滚,不同程度带上了伤。

    江东士卒纷纷跳水逃命,唐军放下走舸,在海面上俘获士卒。

    吕岱十余艘大船围住了周泰,残破的江东战船想要冲过来保护主将,被外围的唐军战船拦住。

    周泰不知孙权情况如何,面对强大如斯的汉军战船,不知道逃不逃得过去?

    吕岱面对周泰大声说道:“孙权残暴无义,周泰将军甘愿为此等匹夫卖命,置大义于不顾,将来有何面目去见文台和伯符二位将军?”

    周泰惨然说道:“吾虽为败军之将,岂能任你污蔑我主?”

    说罢,涌身跳来,挥动手中单刀,来杀吕岱。却是被唐军士兵以特制的渔网给擒拿。

    江东士卒士气低沉,到此地步,除了投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等待着唐军来收割自己的性命,士卒们相互观望半晌,将兵器抛入水中,坐在甲板上。

    前面逃走的孙权,也很快被檀道济追上。

    面对拥有绝对速度优势的唐军海军战舰,在这辽阔无际的大海上,孙权的结局正应了李翊之前的话,那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最终,孙权所乘坐的战船被唐军海军擒获,孙权本人也被生擒。

    随着孙权的被擒,唐军三十万陆军,再加上近十万海军,以席卷之势占据了江东各地。

    大唐武德五年八月初一,留守东吴都城的皇太后吴夫人率领城中的吕蒙等将出降,东吴宣布灭亡。

    自此,经过长达二十六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战,武德皇帝李翊终于取代了大汉,将陷入分裂的华夏大地重归一统,甚至,还将华夏的土地扩展到了后世的朝鲜半岛、俄罗斯的亚洲地区,以及整个中南半岛等地,大唐的土地面积,由汉朝的五百多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一千六百余万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足足两倍有余。

    当然,要是算是因为没有人口居住,暂时没有纳入大唐管辖范围的北极圈附近的地域,大唐的领地面积将会直逼两千万平方公里,几乎半个亚洲都在大唐的统治之下。

第1228章 开科取士() 
武德皇帝李翊一统华夏,他原本以为系统会给予一些奖励,或者是直接升级为八级系统,再或者就是像前世他玩三国志11游戏一样,一统天下后,游戏就gameover了。

    但让他意外的是,系统完全没有反应,就像是他一统天下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一样。

    系统没有反应,李翊也就下令南征各部先就地驻扎,稳定新征服的地区的治安。

    至于他本人,自然不会就留江南。虽然朝中有太子监国,但作为皇帝的他,久离中枢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此,李翊乘坐海军期间燕京号,从海上北返漂榆津海军基地,然后回到蓟城。

    召唤系统没啥反应,但是大唐的百姓,对大唐一统天下还是欢欣鼓舞的,而朝中百官,也向武德皇帝李翊提出,要用一些方式庆祝一下天下一统。譬如大赦天下啊,亦或者是广招人才之类的。

    于是,在后一日的朝会上,以国丈蔡邕、丞相寇准、太傅曹操为首的百官联名提出了一个建议。

    “皇上……”国丈蔡邕走了出来,说道,“如今朝廷稳定,然新近征服了蜀汉和东吴以及南蛮、天南,还有西域地区,令百官多有空缺。为使这些地区得到有效的治理,当令州郡举孝廉,补职位。”

    虽然李翊这些年已经改掉了很多汉朝的制度,譬如军制,又譬如官制,但是在用人方面,却是一直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变,因为一直以来,门阀士族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在天下未统一之前,李翊并不想彻底跟门阀士族决裂。所以,尽管他设立了京师大学堂取代太学成为真正的官学,并且设立了自上而下的四级学制,却一直没有取缔大汉朝的举孝廉制度。

    但是,现在李翊认为,自己取缔举孝廉制度,实施自己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

    ………………

    孝廉为岁举,即州郡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以二十万为基数举一人,多则多举,少则少举。大唐如今有五千万人口,因此应举二百五十人之数。

    被举孝廉之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其实说白了,都是士族子弟,是门阀士族代代相传掌握权柄统治百姓的途径。四世三公的袁家,四位三公都是前辈推荐孝廉出身,可见一斑。

    百官要举孝廉,好让自家士族子弟走上前台,继承权柄统治万民。

    所谓士族,就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其世代的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沉重一点来说,就算是个白痴,只要家族有力量,就能当高官。

    事实已经证明,士族掌握权柄的政治制度,走到现在已经对华夏民族的大发展形成了阻碍。正是由于士族的存在,造成了另一个时空的五胡乱华,乃至于盛唐也有外族血统。

    因为二十几年的战乱,士族的力量已经被大大的削弱,李翊绝对不会让士族在自己建立的帝国再度崛起,就此说道:“举孝廉太过局限性,应该给与更多人机会,应该运用科举制度,选拔贤才为朝廷所用。”

    “何为科举制度?”光禄寺卿杨彪问道。

    李翊建立的大唐帝国,官制跟另一个时空的大明帝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设中书省,由丞相执掌;又有军机处,类似于大明朝的内阁;其下就是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和大理寺等部门组成的九卿;再往下又有六科、五寺、詹事府、太医院、京师大学堂、太学等。

    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有都给事中各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等官。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都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五寺之中,大理寺的掌管者大理寺卿高居九卿之位,位高权重,但是其余四寺的地位就没有那么高了。

    当然,这四个职位的执掌者,官职还是非常高的,是二品大员,跟九卿等同。可权力嘛,就呵呵了。

    用一个直白的说法,这四寺就是用来安排一些有名望,却又不得李翊重视的老人的。譬如曾经大汉的遗老魁首杨彪,现在的职务就是光禄寺卿。

    “科举制度嘛……”李翊想了想,感到全面采用目前也不现实,最好先适应一段时间,几年后再精细分科取士。

    于是他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后,说道:“总的来说,就是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展示自身的才华,在经学,算学,文学,政治趋向等方面,取其中有建树者为孝廉。”

    百官一时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