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899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899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一声暴喝:“贼子敢尔!”

    一只利箭,飞射而至,正中热健甫手腕,射箭之人,正是李存孝。

    李存孝从战马上飞扑而至,长刀斜劈热健甫。

    热健甫看到李存孝这个杀神,想起那一晚,就是这个人大展神威,一人独对七八十人,杀得对方人仰马翻,心中早就怯了。一拉马缰,翻身就跑。

    李存孝岂能如他的意,猛扣连弩,利箭在雨中激射而出,直奔热健甫后背。

    热健甫一声大叫,摔落马下,倒地身亡。

    成律归看到,大声喝道:“何方小辈?暗箭伤人。”

    李存孝怪眼一翻,朝着成律归杀了过去。成律归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和李存孝接战,兵器相碰,成律归眉头紧皱,这家伙好大的力气!

    李存孝一交手,感觉对方不过尔尔,怪叫一声:“纳命来!”

    长槊一槊紧似一槊,如狂风暴雨,刀刀夺命。

    成律归被弄得手忙脚乱,拼出最大力气,挡住了李存孝一击,急忙打马后退,李存孝一声大喝,如影随形,长槊劈下,竟然生生将战马的后腿斩断。

    战马轰然倒地,成律归躲闪不跌,被战马压住了半个身子。

    李存孝举刀就劈。

    李翊突然大声说道:“留活口。”

    原来李翊温暖的怀抱,已经让刘诗诗悠悠醒来,看到玉人无恙,李翊大喜之下,抱住了她,不顾大雨倾盆,一起观看李存孝和成律归交手。

    待看到李存孝斩断马腿,挥槊就要砍落的时候,李翊突然想起,这个人操着鲜卑话,急忙叫出了口。

    成律归自忖必死,待看到李存孝一脚踢开压住自己身体的战马,一只大手掐住自己脖子的时候,嘶哑着吼道:“你们快给我上,杀了这厮。”

    后面一千五百骑兵,蠢蠢欲动,刘诗诗大声说道:“热健甫已死,这个鲜卑人也成了俘虏,你们现在自由了,快快回家,和父母妻儿团聚去吧。”

    一个精绝骑兵说道:“公主,我们的家人,还在这个鲜卑人手下的掌控之中。”

    李翊一声大笑,说道:“首恶已除,凭你们一千五百人,不能解救自己的父母妻儿吗?”

    那个骑兵一愣,随即大声说道:“多谢指点。弟兄们,随我回家,解救家人。”

    一千五百骑,冲破雨幕,转眼走了个干干净净。

    此刻,后边的亲兵早已取出了雨衣,为李翊和刘诗诗披上,李翊牵着刘诗诗的手,来到李存孝面前,示意李存孝放下那个鲜卑人。

    李存孝大手一松,成律归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抓挠着喉咙,不断剧咳。

    李翊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追杀刘诗诗?”

    成律归咳嗽了一阵,心里舒坦多了,张狂的叫道:“老子既然落在你手里,惟死而已,废什么话!”

    李存孝飞起一脚,踢在成律归的肚子上,嘴里喝道:“奶奶滴,落在爷爷手里了,还装什么大尾巴狼。”

    成律归被这一脚踢得身子凌空,落地的时候,仰面躺着,哗哗的大雨,砸在身上。

    李翊说道:“捆起来,我们先找个地方,避避雨。诗诗,西域你比我熟悉,这附近可有避雨之处?”

    刘诗诗娇美的眸子打量了四方,指着西边说道:“前边不远,折而向南,我记得有片绿洲,有人家居住。”

    ………………

    蓝氏城外的秋雨,一连七八日,没有停歇的意思。

    郭嘉看着帐中诸人,笑呵呵问道:“诸事都准备妥当,等到天气放晴,就是我军出击之时。子云,大事若成,当记首功。”

    陈庆之急忙说道:“小将不敢贪功。”

    吕布拍了陈庆之一巴掌,大声说道:“我们只会面对着连日的秋雨惆怅,你小子却能预知阿姆河水必然暴涨,给奉孝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这功劳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众将七嘴八舌,一起夸赞,弄得陈庆之面红耳赤,连声谦虚不停。

    原来郭嘉看到雨水下起来没完没了,心中已有主意,为了考验陈庆之,故意向他问计。

    陈庆之心中也早就憋着话,总想找机会对郭嘉建言,两下一凑,陈庆之立马把自己想到的说出。

    郭嘉听后,拍案叫绝,连声夸赞,立即指挥人马,动手布置。

    截至今日,诸事妥当,单等天晴。

    郭嘉委功于陈庆之,也是心中喜爱,大有提携之意。

    一夜北风紧,压在蓝氏城周围的阴云终于散了,久违的太阳羞答答露出了面目。

    秋后的天气,更凉了,早已憋闷坏的士卒们,爆出了阵阵欢呼。

    蓝氏城处于一片绿洲中,雨水形成了一片片水洼,秋天的野草,被滋润的生机勃勃。

    鼓声自唐军营中响起,布迪厄急忙问左右道:“唐军有行动了?”

    一个副将说道:“将军,唐军营寨毫无动静。”

    布迪厄皱眉说道:“唐军一夜之间,全军移往高地,他们在打什么鬼主意?”

    副将说道:“大雨连绵,营地湿洼,也是有的。”

    布迪厄摇摇头说道:“若是因为如此,唐军早该移寨了,如今天放晴才这么做,必然有所行动。”

    副将茫然的说道:“难道将军看出了什么?”

    布迪厄突然一拍桌案,大声呼道:“不好,唐军要水淹我大营,命令士卒,赶快加高加固寨墙。”

    副将见布迪厄说的严厉,急忙去传达命令。

    ………………

    布迪厄的大军顿时全部出动,乱糟糟的开始加固加高寨墙。这时只听远处沉闷的吼声传来,若龙吟幽谷,震慑的人心一片惊恐,士卒们急忙抬头观看,只见阿姆河方向,一个个巨浪,向着自家的营寨,咆哮而来。

    大浪前进中横扫着一切障碍,巨大的树木、杂乱的草堆、不知名的野兽,随着波浪不断起起伏伏,快推进。

    副将看着呆愣的士卒,大声吼道:“快……快……快加固……”

    因为心中慌乱,副将说话也结巴了。

    阿姆河承接兴都库什山、葱岭两座大山的雨水,水量可想而知。唐军在上游堵截河道蓄水,水面已经高出蓝氏城附近地面两丈多高,此刻大水有了宣泄的口子,真可谓一泻千里。

    洪峰对着贵霜人的营寨冲了过来,浪头拍打在寨墙上,巨大的力量面前,寨墙简直不堪一击,洪水夹带着寨墙的树木,开始在营地中肆虐。

    布迪厄呆了,常言道水火无情,面对滔天的浊浪,就是任你有通天的本事,又能如何呢?

    士卒早已慌乱不堪,各凭本事,抢夺大树、可漂浮的一切物件,甚至为了活命,对自己的兄弟大出打手。

    亲卫们早已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面对大水扑面而来,再铁的纪律也难以约束。

    布迪厄心里哇凉哇凉的,双目无神,慌乱的士卒从他身边跑过,对这个长官也是视而不见。

    大浪一个接着一个扑来,布迪厄在一个浪头下,消失了踪影。

    ………………

    竺法兰站在蓝氏城的城头,呆住了,城外的自家大寨此刻泡在汪洋里,勉强还能看出一点轮廓,水面上到处都是漂浮的士卒,零星的树木上,挂着几个人影,水流远去,一眼看不到边际。

    城头的守将急慌慌跑到竺法兰身边,惊慌的说道:“将军,城门恐怕受不住大水的挤压,要破了;另外……另外……”

    竺法兰瞪了一眼守将,喝道:“快说。”

    守将整理了一下慌乱的心情说道:“城墙各处也都在漏水,城内的水已经到了人的腰部。我想,再泡上一天,城墙恐怕也支撑不住了。”

    竺法兰徐徐说道:“蓝氏城南地势平缓,洪水半日就可泄尽,令城中百姓不可慌乱,先堵住城门,减缓大水入城,士卒轮流上城防守,谨防唐军偷袭。”

    竺法兰一厢情愿的命令,让手下怎么去执行,齐腰深的水里,活动都困难,怎么取土堵住城门?

    几个手下叹着气,趟着水去发动百姓去了。

第1264章 轻取蓝氏城() 
洪水半日的功夫,已经趋于平缓,平地水深丈余,唐军寨中鼓声大作,一个个巨大的木筏被推下水,士卒撑动木筏,顺水流捉拿贵霜士卒的幸存者。

    五万贵霜士卒,淹死者不计其数,侥幸躲过一劫的,在寒凉的水中也是出气多,进气少,奄奄一息了,至于爬到树上的士卒,毕竟少之又少。

    唐军的木筏在水中游走,看到希望的贵霜士卒,奋力挣扎着涌了过来,被唐军救上木筏。

    竺法兰下令城中守卒也出城救人,一个个小船被抬上城头,用绳索悬吊着放入水中,守卒顺着绳索下到船上,一边小心翼翼戒备唐军,一边划动着救人。

    唐军的大木筏对他们视而不见,各救各的。

    忙乱了半日,唐军救起了不到五千人,军中医师对郭嘉说道:“军师,这些人就算救活,也会大病一场,恐怕今生不能再为士卒。”

    郭嘉说道:“尽人事听天命,能救活几人是几人吧。”

    医师们转身忙活开了,马超不解的问道:“军师,既然为敌,为何救起他们?”

    郭嘉说道:“水火无情,这一场大水,不知多少人难以躲过,死伤估计超过十几万,百姓无辜,我们无法救治,士卒无奈,近在眼前,他们战斗力已经失去,救起他们又有何妨?我军之举,有伤天和,补救一点是一点吧。”

    马超嘿嘿笑道:“蓝氏城就在眼前,何不趁势攻入?”

    郭嘉笑道:“蓝氏城被大水围困,城中想必也被水浸泡,如此一来,纵有米粮,无有干柴,如何饮食?不出三日,城中自乱,蓝氏城唾手可得。”

    ………………

    蓝氏城周围的大水三天后才退去,城墙下的土地早已经袍的松软,许多段城墙,出现了倒塌。竺法兰不得已,下令守军撤离城头。

    蓝氏城内到处一片泥泞,房屋倒塌无数,百姓们坐在废墟上,哭天天不应,叫佛祖,佛祖也未曾显灵。全城哀声一片,军无斗志,民有怨声。

    唐军在城外设置粥棚,让俘虏站在高处对城内大喊,招呼军民到城外就食。禁不住诱*惑的士卒百姓,陆续有人越城而出,来到唐军的驻地,开始大吃特吃。吃饱后抹了抹嘴,看到唐军也不怎么约束他们,便回城招呼更多的人来吃。

    竺法兰看到唐军用软刀子杀人,急忙令士卒排列在城墙的倒塌处,阻止人员再去唐军那儿吃饭。百姓因此怨气冲天,不满的情绪开始发酵;士卒每日里闻着美味,却是吃不到嘴里,怨言不自觉就在军中流传开来。

    过了两日,城中的米粮已经发霉,不能食用,饥饿的滋味可不是闹着玩的,军民暴动,杀了竺法兰的亲卫,将竺法兰捉住,送往城外。

    蓝氏城军民合计起来足有二十万,这么多张嘴,怎么喂饱?郭嘉笑嘻嘻的看着几十万人,吃的热火朝天,对左右说道:“高附可得也。”

    张辽、夏侯惇都是用兵老到的人,闻言诧异,目视郭嘉,不明所以。

    郭嘉笑道:“一场大水,淹毙牲畜、野兽极多,我已经令伙头军制成肉干,待这二十万人吃饱了肚子,五万士卒留在军中,予百姓三日之粮,劝他们赶到高附就食,十五万人入高附,守军岂敢不留?大军趁后,高附自然一举而下。”

    众皆拜服。

    十几万贵霜的老百姓,在唐军的劝说下,携带了三日的食物,急冲冲向高附赶去。

    高附作为贵霜的废都,城内的粮食肯定不缺。大家都是贵霜人,不能眼看着饿死不给吃的吧?

    ………………

    李靖留下吴懿代替陈显达坐镇马拉坎达,陈显达带着人马随着李靖大军赶往阿姆河边。木鹿城的防守,李靖接到郭嘉的书信,有意让霍峻接任。霍峻二话不说,带着八千人马赶到木鹿城,戚继光乐坏了,急忙交接给霍峻,带着本部人马,赶往蓝氏城。

    李靖大军赶到蓝氏城外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副满目凄凉的景象。

    侯君集作为后方留守,正在整训降卒。李靖来到,侯君集大喜,就准备撂挑子,李靖不干了,立马对侯君集说道:“皇上的旨意可是说过,我大军入贵霜受郭军师节制,可没说受你侯将军节制吧?想让我接这个摊子,郭军师的手令拿来。”

    侯君集乐呵呵的笑道:“药师,我再不赶往前线,恐怕得被手下弟兄埋怨死。你看你,远道而来,就在此休整几天,权当是给兄弟我个面子得了。”

    李靖见侯君集笑脸相对,也傻呵呵的笑道:“君集兄弟都这么说了,这个面子要是不给你,以后遇到还真是无法说话。”

    侯君集闻言心中大喜,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