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902部分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902部分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卡斯的骑兵阵型呈三角形,锋锐由两员悍将为主。这两个悍将,对如雨点一般的箭矢置若罔闻,很快来到唐军阵前,正逢着周泰。

    周泰大喝一声,大刀横扫,两个贵霜悍将举起兵器就挡,不料周泰的爆发力惊人,这一击,力有千钧,两个悍将在兵器碰撞后,胸口如受锤击,几乎吐出血来。

    周泰得势不饶人,轮开大刀,猛地横向砍了过来,两个贵霜悍将不敢接战,调转马头,斜刺里避过了周泰的一击。

    周泰突出阵前,凌统岂能落后,长枪一举,杀出阵来,正逢着一员贵霜悍将,凌统提枪猛刺,一枪穿胸而过,看周泰时,早已深入贵霜阵中,大呼酣战。

    凌统一抖枪花,对着另一个贵霜悍将杀了过去,那个悍将早被周泰吓破了胆,又看到凌统一副白面书生的模样,杀起人来却也是干脆麻利快,心想小命要紧,斜刺里向外跑去。

    戚继光看到,大枪一挑,一杆长枪自地上到了手里,戚继光大喝一声,站立在奔跑的战马背上,右臂用力一挥,长枪尖啸着扑向了那员悍将,穿过了后背,眼见得不能活了。

    凌统看到跟自己差不多大的戚继光展示战力,心中大感佩服,遥遥对着戚继光一竖大拇指,挥枪紧随周泰背后杀入敌军。

    戚继光指挥着这六千多人在贵霜人群中横冲直撞,阵型一直不乱。看到周泰、凌统深入敌军,便指挥着人马,自后面接应。

    ………………

    赵云、吕布、马超各带一万骑兵,听到前方人喊马叫,心中一沉,急忙加快速度,冲了过来。

    唐军六千多人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心中只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苦苦坚持。

    三万生力军到来后,如排山倒海之势加入战圈,迅扭转了战局。贵霜人被赶到了河对岸,六千多人,此时还有三千人不到了。

    ………………

    李翊抵达赤谷城,通过审讯成律归得知北方所谓的伊列国,其实是鲜卑人所建后,就意识到了危险。

    因为大唐如今正在贵霜境内跟贵霜人死磕,所以西域的防守力量其实是非常薄弱的,偌大的西域地区,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部的唐军守军,不过是不到三万人的样子。

    而这不到三万的守军,还主要驻扎在赤谷城以南地区。也就是说,在赤谷城以北的广袤乌孙地区,守卫力量基本是空的。

    事实上,整个北乌孙地区,只有在伊犁河中游地区,原来的乌孙第二大城市,如今被李翊命名为惠远城的地方,有三千守军。

    赤谷城内,李翊召集众将议事。

    司马懿说道:“鲜卑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没有确切的情报,尚不得而知,但他们肯定知道我军的名头,别忘了,当初他们之中可是有人亲身见证过的……”

    司马懿指的是当初李翊击败鲜卑大军,彻底征服大草原的事情。那惊人的一幕带给鲜卑人的,肯定不仅仅是屈辱,还有恐惧。

    结合以唐军一直以来的战绩,他们若还是自以为在正面作战中有什么胜算,那就不是自大的问题了,完全就是疯了,脑子不正常。

    司马懿看着众人说道:“然而,我军挥军西征,进入贵霜境内,却是给了鲜卑人一个机会。毕竟现在在广袤的西域,我们只有不足三万人的兵力,却要防守上万里江山,各地兵力非常空虚。在这个时候,他们要是派出一支奇兵,突袭拿下玉门关,对我大唐西域大军将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咝!”议事厅内充斥了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大唐如今三十万大军远征贵霜,然而粮草却是得从遥远的中原运过来。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要是玉门关再被占领,那陷在西域的三十万大军,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特别是,西域大军还有贵霜这个强大的敌人!

    也就是说,如果玉门关一旦真的失陷,那大唐在西域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注定了覆灭的结果。

    司马懿在地图上的惠远城指了指,继续说道:“如果鲜卑人要突袭玉门关,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惠远城的位置,就在后世的伊宁一带。从所谓的伊列国到玉门关,只有伊犁河谷最便于行军,是东进最便捷的通道。

    惠远城,危险!

第1268章 边城烽烟() 
“传朕旨意……”李翊大声道。

    现在大唐位于西域的大军,前面的已经进入贵霜地界,后面的则在赶往贵霜的路上。三万六千骑兵,只有御林军一万八千骑跟着自己来了赤谷城。而张郃所率领的一万八千骑,现在应该到了焉耆南河城一带。

    至于六万四千步兵,按照其行军速度估计,现在应该刚刚抵达凉州一带。毕竟,当初李翊是从荆州和扬州一带调集的步兵兵力。

    也就是说,唐军已经实际上脱节,再调动部队去应援已经来不及了!

    实际上,即使能调动,李翊也不会勉强做出更改。

    唐军的主力部队都是步兵,在到达西域之前,就已经进行了长途跋涉。如果因为形势的改变再不断的进行调动,很容易变成被人牵着鼻子走,最后变成疲兵。

    “急令御林军步兵第一军团,暂缓进军,中止西进贵霜的计划,依照初始计划,在宜禾都尉城布置防线,务必不使敌人有潜越之机。”

    “传令雋乂,着他视具体情况决定去惠远城助战,或是向东且弥方向进军。”

    “传令公明,告诉他,到达酒泉郡后,可原地休整,尽快和漠北州方面取得联系。若有突发状况,如何定夺,由他自行判断。”

    “传令玉门关,告诉郭淮,形势突变,玉门关随时会有敌人出现,让他小心谨慎,严防死守,不得有误!”

    “喏!”

    “喏!”

    “喏!”

    ……

    司马懿走笔如飞,李翊的一连串命令很快落在了书面上,早有亲兵等候在旁,他写完一条,就有人上前接过,拿去贾诩处检查用印,装在信封中,以火漆封好,快步送出。

    议事厅外早有斥候等着,接到情报,当即领命上马,快马加鞭而去。

    没人提出疑问或是质疑,李翊的意图很清楚,以乌孙北部地区的丧失为前提,大军全面收缩,先巩固已有的战果,再图进取。

    胡骑的战法中,除了游击之外,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他们很喜欢利用人数和机动力的优势,在敌军漫长的防线上发动全面的攻击。

    这种攻击模式既是为了牵制、迷惑敌军,同样也是一种试探。一旦给他们找到薄弱环节,相邻的几路兵马就会合兵一处,攻破防线,进入敌境大肆破坏。

    李翊的指令,针对的无疑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没什么可提醒的,所有人无不凛然奉命。

    “玲绮,存孝,你二人即刻回营,做好出发前的准备,明天三更造饭,五更出城,开拔北上!”

    光是巩固当然远远不够,李翊拉开这么大的架势,可不是单纯为了吓唬人。整合大军作战,自然不能在千里之外,须得亲临前线才行。

    实际上,今天这场军议本就是因此而设,所以府中的气氛才这般凝重。

    “喏!”二将抱拳领命。

    抬头时,吕玲绮犹自嘟囔着:“终于可以打仗了,跟着皇上这么久,不是呆在皇宫,就是不停的行军,真是闷死人了。”

    “吕将军……”李存孝脸色尴尬,低声提示道。

    “真麻烦,知道了,军议上,要谨言慎行……”吕玲绮不耐烦的挥挥手说道,“李大叔,你看,本将今天不是一直没说话吗?”

    “……”李存孝无语,其他人也都忍着笑,他虽然已经跟随李翊十几年了,但其实年龄并不大,今年才三十二岁,被叫成大叔,还真是挺违和的。

    不过,也没人多说什么。一来,从辈分上说,李存孝算是和吕布一辈的,吕玲绮叫他一声叔叔也是应该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位吕家大小姐,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位皇妃,谁会真的跟她计较?

    李翊拿这位大小姐也没多少办法,正如吕玲绮自己说的,她在军议上安静这么久,也没打哈欠,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如何苛求呢?

    待吕玲绮和李存孝二人离开,李翊转向了诸葛亮,吩咐道:“孔明,你即刻返回长安坐镇,整合司州、凉州、雍州、汉北州和漠北州等五州的守备军团,警戒鲜卑人的进犯。同时要注意各少数民族的动静,防止鲜卑人鼓动他们叛乱。”

    虽然羌族、匈奴、鲜卑等民族已经融入大唐一二十年,但是难保有人不心存异志,在智郁筑鞬的游说下,起兵叛乱。因此,李翊才会派诸葛亮这个智谋如神,政治手腕也极为出色的军机大臣坐镇长安。

    “喏!”诸葛亮躬身领命。

    ………………

    惠远城,濒伊犁河北岸,扼西部边境,地势险要。两年前,司马懿经营西域,灭掉乌孙之后,在伊犁河北岸度地筑城,武德皇帝李翊亲自赐名曰“惠远”,取大唐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

    城不大,没有瓮城,护城河是天然的,伊犁河。城墙宽不过百步,高不足两丈,别说雄城,连内地的普通小县城都比不上。城内的居民将将超过了三千,战事展开前,又陆续有几百人逃出,现在加上守军,也就是五千人的样子。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小城,却成了大唐阻挡异族入侵的第一线。

    从北方荒原上吹来的寒风,在伊犁河谷肆虐着,连绵的天山山脉也只能在风中颤抖,更别说小小的惠远城。

    夕阳只剩了一缕斜晖,惠远都尉马忠伫立在城头,极目向着长风吹来的方向眺望着,视野所及,却唯有北风萧萧,四野空旷,他心中一片悲凉。

    朔风凛凛,孤城凄凄。

    如果没有奇迹出现,那么这里恐怕就是他的葬身之所了。

    “马将军,城头风大,伊列军今日退却,士气却未稍弱,明日恐尚有激战,还须马将军主持大局,你还是……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中断了来人的劝告,好在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

    马忠抚胸点头,回应对方的却是一声感触万千的慨叹:“悔不听子图忠言,今日落得如此境地,也算是咎由自取了,明日,当真还有明日吗?”

    “将军……”魏攸无言以对。

    马忠又是一声长叹:“子图乃是文臣,待城破之时,不妨暂且隐忍,屈身从之,留得有用之身,以为后图方是。”

    “马将军何处此言?”魏攸激动了,踏前几步,高声道,“攸乃是皇上任命的惠远令兼惠远参军,不但负有为皇上牧守一方之责,更有为大唐守土之任,更兼有为马将军出谋划策之份。惠远城有今日之窘迫,本就是攸的失职。危难之际,即使没有力挽乾坤的本领,又岂能作那贪生怕死之人?”

    在来到惠远城就任惠远令之后,魏攸就曾经向作为惠远城军事长官,同时又是他顶头上司的惠远都尉马忠提出建议,大唐西北方的这个邻居——所谓的伊列国,其野心不小,需小心防范。

    但是,马忠没太放在心上。他认为,凭借大唐的强大,伊列人又岂敢捋大唐的虎须?除非伊列人疯了,否则绝不敢自寻死路。

    然而,现在伊列人真的疯了,他们悍然出兵,在大唐武德皇帝亲征西域的时候,出兵妄图抄唐军的后路,动摇大唐江山之根本。

    ………………

    第二天上午,鲜卑人开始攻城。

    在暗红色的天空下,马忠和魏攸他们看见了一面挥舞着的白旗,白旗后,是横亘整个旷野的黑线。

    虽然是白旗,但没人会将对方当成来投效的义勇,因为白旗上是有图案的——那是一匹狼,张牙舞爪,凶相毕露的凶狼!

    “伊列王旗……是智郁筑鞬!”魏攸失声叫道。

    草原的游牧部族拿来做图腾的东西很多,其中狼,和中原的龙一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有资格将狼做为图腾,画在战旗上的,只有称雄草原的鲜卑人,而鲜卑人中,名义上的王者,正是智郁筑鞬。

    “准备迎敌!”

    “呜呜呜……”袭击者和抗争者同时吹响了号角声,一方凶残而势在必得,一方坚定而誓不低头,看起来是个平分秋色的场面。

    然而,下一刻,更多的号角声和更大的烟尘从西北方骤然升起,很快弥漫了整个天空,遮天蔽日,马忠等守卫惠远城的唐军将士尽皆色变。

    烟尘之中,不断有画着各种动物的旗子若隐若现,有狗,有狐狸,有马、兔子,甚至还有天鹅!

    画工很差,狐狸看起来像狗,狗看起来像马,只有天鹅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