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军魂 >

第117部分

一代军魂-第117部分

小说: 一代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无人机的桨叶对材质要求很高,开模也需要联系专业的生产厂家,所以问题被暂时搁置。

    曲森三人开始把主攻方向,放在秦弩身上。

    秦弩的硬件已经是能找到最好的东西了,所以想解决图像捕捉问题,只能往软件方向努力了。

    针对这个问题,曲森和李莹开始闷头上网查资料,周莉则把问题反馈给五一一所,寻求支持。

    难关一直卡到圣诞节过后,终于五一一所四室的工程师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给秦弩配上两个摄像头,一个普通摄像头用于引导飞行,另一个高速摄像头在无人机飞行期间进行高速抓拍。

    最终形成一组衔接的高清图片,再从高清图片中捕捉敌方的狙击位置。

    这个方案是完全可行的,但高速摄像头在无人机快速机动的情况下,如果想拍摄高清图片,就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抖性能。

    想要达到预计效果,需要从软件防抖和硬件防抖两方面同时入手。

    软件防抖四室的工程师可以帮着想办法,可硬件防抖就需要性能更为精良的陀螺仪和与之匹配的驱动程序。

    五一一所除了承接军内的软件设计,也会不断的进行技术积累。二室的主任在得知情况后主动表示,他们可以帮着寻找合适的陀螺仪,也可以负责匹配的驱动开发。

    不过所产生的技术成果,最终所有权归属一定要明确。

    对于技术归属权问题,曲森三人当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非常愉快的就与二室达成了共识。随后四室主任也照猫画虎的提出了与二室主任相同的要求,随后软件防抖问题很快从以为工程师处于帮忙性质的“私活儿”,变成了四室组团完成。

    于是秦弩的技术难题,也算有了解决方案。

    大的问题都解决的差不多了之后,时间也到了十二月末。三人暂停了三款无人机的外形设计,改为周莉和李莹开始着手设计控制软件,而曲森则抓紧时间复习,投入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

    公历一月十号,也就是农历腊八节的那天,曲森终于完成了连着三天的期末考试,再次把精力重心转移回无人机的研究。因为过年比较早,三人商量了一下,年前这段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软件方面的设计。

    其它的,回家过完年之后再继续。

    三人之前给周莉的“玩具”编写操控程序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技术经验,虽然雨燕、蜂鸟和秦弩的操控平台更为复杂和更加专业,但总体工程还算顺利。

    甚至因为omap1703芯片给无人机提供了更好的集成性和丰富的指令集,从某些方面来说操控程序的制作反而会更简单了一些。

    三人耗费的精力,主要在各硬件的驱动方面。

    忙起来总是觉得日子过得飞快,三个各具特点的操控平台大框才刚刚出来,时间就邻近一月底。

    李莹在家里恨不得一天三个电话的催促下,硬忙活到过了小年。二十六号才踏上了回家的列车。曲森和周莉一直坚持到了二十八号,白天俩人用了大半个下午的时间紧急上街,买了过年的新衣服和给各自家里人带的年礼。

    凌晨的时候一起上了火车,赶在年三十之前各回各家。

    曲森老妈对儿子这么晚才回来表示大为不满,对于儿子没把周莉也带回来表示更为不满。

    唯一满意的,恐怕就只有周莉给她和他曲爸爸买的保暖内衣。

    随着春晚的开始,新年如约而来。零点钟声响起的时候,标志着壬午马年的逝去和癸未羊年的开始。

    大年初一早晨,曲森问了爸妈过年好,老爸老妈极其公式化的做了回应。可随着周大小姐拜年电话打进来,夫妻俩脸都差点没笑开花了。

    周莉给曲森爸妈拜晚年后,依照交互原则,曲森也跟周莉的爸妈问了“过年好”。

    也许是因为过年的原因,周莉妈在电话里对曲森的态度还算亲切。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作用,曲森还是觉得对方听起来亲切的回应中,透着浓浓的距离感。

    不过那位曲森还没见过的周莉爸,电话里倒是热情的很,很真诚的邀请曲森有空的时候到家里玩儿。

    在周莉爸在电话里第二次发出邀请的时候,曲森从听筒中听到了周莉妈的背景音:“你一年在家呆几天?人来了好像你能看见似得。”

    尽管儿子刚回家的时候,某位当妈的表现了各种不满。可从初三开始的走亲戚活动中,曲森老妈无论到哪,都会把曲森拉上。

    在人家家里,一脸“谦虚”的听着亲朋们说类似,她有个好儿子之类的恭维话。

    原本曲森三人的计划是,在家过完初八就回学校继续项目,可是三人的想法在各自的家里都遭遇了强大的阻力。电话沟通后,无奈的决定把时间改为过完十五。

    于是正月十八下午,曲森和周莉坐同一列火车回到了学校。而李莹同学,回来的时间比曲森和周莉还要早将近六个小时。

    而且李莹还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与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老爸,李树贵同志。

第一百九十七章:山脚下的旧大院() 
李莹的老爸名叫李正库,今年五十多岁,五年前从当地军分区调到了武装部。身上的兵味儿很浓,一头花白的短发,雄壮且略微有些发福的身形往那一站,就算不穿军装,也能看出来是个军人。

    老李同志这次来,是应邀去喝老战友孙子的满月酒。正好赶上李莹回学校,就早走了两天,拐了个弯儿跟过来看看。

    李莹老爸一直以来,虽然有重男轻女的想法,但不是说看不上李莹,整日里恶语相向、非打即骂什么的。

    相反父亲该有的关爱,一点也没有少。

    只是心里一直把没有儿子,引为平生最大的遗憾,平日里也总把类似的话挂在嘴边。长这么大唯一一次对李莹真正的发火,还是李莹偷偷改了高考志愿的那次。

    之前李莹用短撬棍失手打死了一名劫匪,而后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虽然经过治疗后及时消解了。可学校本着对学员负责的态度,还是通知了她的父母。

    李莹老妈知道后哭着喊着马上就要去学校看姑娘,却被李莹老爸给拦住了。拦住媳妇不是因为老李同志不关心自己的姑娘,而是他认为既然学校那面已经说没问题了,自己媳妇去了也只是添乱罢了。

    孩子嘛,一个人在外,就算被环境逼着也会学的坚强,这时候父母如果去了,反倒又软弱下去了。

    李莹老爸的话虽然听起来心硬的很,但心里对自己姑娘的表现可是满意的不得了,转过天就出门大肆宣扬。

    一张嘴就是:“我家那姑娘,真是老李家的种。大半夜的遇到俩绑小孩的绑匪,一声不吭拎着跟棒子就上去了。咣咣两下,直接敲死一个,另一个也给敲个半残。”

    李莹老爸吹美了,可把李莹老妈给愁坏了,心里琢磨着,自己姑娘原本就弄得跟假小子似得,这下“虎”名声也算坐实了,以后谁家敢娶啊。

    李莹老妈正愁的要命呢,去年暑假李莹回家时,爷俩也不知怎么的就偷偷跑出去喝了一顿大酒,回来后就彻底成一伙儿的了。整整一个暑假,李莹基本天天陪着老爸去上班,都没怎么在家里呆着。

    这次李莹老爸听说,自己家姑娘跟同学一起研究无人机,准备四月份去参加全军高校范围内的设计选拔,愣是“就近”拐了个将近四百公里的大弯,说来看长长见识。

    李莹老爸来了,曲森和周莉作为李莹的好友自然有义务陪着,一顿招待自然少不了,曲森还被推出去陪酒。

    八两多高度白酒下肚。老李同志啥事儿没有,拍着路都走不直的小曲同志一个劲儿的说:“曲森啊,你这酒量还得练啊,当兵的一斤白酒都喝不了,那怎么能行。”

    酒饭招待了,接下来自然就是带着老李同志参观无人机。

    尽管还是个连外壳都没有的工程样机,但老李同志来之前已经打李莹那,了解了这个“遥控玩具”的大本事,借着酒劲儿还亲自上手控制着飞了一阵。

    看着笔记本屏幕传输回来的夜视图像,砸了砸嘴感叹:“好东西,年节防火、防盗什么的也用的上。要是不怕水的话,赶上汛期巡个堤也能顶大用。”

    地方武装部每年除了辅助征兵工作外,再就是负责组织预备役训练,旱季防火雨季防汛什么的。李莹老爸从本职工作出发,看出来无人机的一些使用方向,也给曲森三人拓展了灵感。

    于是马上决定在参选时的文案介绍里,再加上无人机辅助监控灾情方面的应用展望。

    老李同志在学校招待所住了一晚后,便再次坐上火车奔着老战友家去了,曲森三人则收拾精神重新投入到三款无人机的研发当中。

    不过这次三人暂时放下了软件方面,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向硬件结构设计。原因是周莉这次回家跟他老爸说起了三款无人机现在面临的难点。

    当说到桨叶制作问题和外壳开模时,周莉老爸说他们单位刚进了一台特种3d打印机,不但拥有超高的精度,还可以支持多种特种打印材料。

    他们拿到手后试着打印了一支手枪,材料韧性可以支持超过十次击发。

    曲森三人制作的无人机如果是个成熟的产品,打印出来的外壳和桨叶可能在使用寿命上还存在问题,不过他们做的是参选作品,属于实验性质的东西,了不起多打印出来几套备件。

    尽管特种打印材料的费用不便宜,但跟开模相比,基本也就是个零头。

    曲森三人跟巴蜀电器生产厂家,和五一一所确定了电机和高精度陀螺仪的详细参数。先设计好了三款无人机的内部结构,然后在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用最快速度完成了外壳的设计。

    等这些工作做完时间已经到了二月末,眼瞅着再有一个多月,正式评选就要开始了,三人拿着学校开出的介绍信,踏上了火车。

    临上火车前,曲森三个得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学校的“侦查”结果显示,总装活动主办方那面已经接到了不下三十份小型无人机的参选申请。

    这就意味着三人原本以新奇、亮眼为“战术”的打算根本行不通,只能跟别的院校比拼硬实力。

    别看曲森三个有学校的全力支撑,有吴教授在无线连接方面的技术支持,还有五一一所帮着攻克软件和驱动方面的难关。但放眼全军范围内的各大院校,通信相关的又不是只有信息工程大学一家。

    另外更加专业的电子工程类院校和航空工业相关院校,那帮家伙才真正有雄厚的资源可以利用。

    不过担心归担心,已经进行到这一步了,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咬着牙也必须顶上去。

    十几个小时后三人下了火车,又坐上来接站的汽车,颠簸了快两个小时,才抵达周莉老爸工作的单位。

    曲森大概知道周莉老爸,是名在军内很有名气的军工设计师,但对具体的单位并不清楚。坐着来接站的北京二零二零进到山里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会被带到某个十分隐秘,甚至处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的高端科研机构。

    可到地方后才发现,自己三人居然被拉到了一处位于大山脚下,占地虽然很大,但满眼都老旧建筑的军工厂大院。

    别的不说,大门外挂着的黑底白字的,由四位数字组成的工厂牌子都有些暴漆了。院内的积雪虽然被清理的非常干净,离近了一看,好多老式建筑的水泥外墙都发生了开裂脱落。有栋红砖楼更夸张,房顶居然能看见一丛丛枯黄的杂草,甚至还有一米来高,挂着几片枯叶的小树。

    “这~这楼还能住人吗?都长树了。”李莹坐在车后面忍不住小声叨咕了一句。

    “那是老厂房,现在空着呢。”开车的司机很随意的解释了一句。

    厂区规模确实很大,2020进了大门后,开了能有十多分钟,司机才把车停到一处半新不旧的四层建筑外。曲森透过车窗看到建筑大门上方,立着三个镀金的铁皮字——招待所。

    三个字不单锈迹严重,“所”字右半部分的竖还开焊了,要掉不掉的看起来像个“丿”,一阵风吹过直晃悠。

    “总工今天很忙,差不多得晚上才能完事儿。”停稳车后司机开始交代:“招待所给你们开好房间了,晚饭到食堂吃就行,我到时候过来带你们去,就在招待说后面,几步路。”

    “谢谢啊,添麻烦了。”曲森赶紧客气一句。

    司机也不废话,带着三人进了招待所,前台接待不知道是军人家属还是职工的大姐,核对过三人的证件后给了司机两把钥匙,让他带人去房间。

    两间二楼的标间,挨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