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军魂 >

第120部分

一代军魂-第120部分

小说: 一代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也不是所有学校的参赛作品都比较粗糙,两所空军类学院的参选作品就非常精致,其中一架被命名为“候鸟”的无人机,跟雨燕的功能有些像,也同样配置夜视功能,可以在复杂地形下进行小区域的侦查。

    另一架名叫“胖子”的无人机比较有特点,机身显得很笨重,不过稳定性和续航能力非常好,还可以使用燃料电池,主要功能是进行局部战场通信中继。

    周莉看到人家的设计,那个后悔啊,悄悄的掐了曲森好几下。

    俩人净跟移动式通信中继站过不去了,还在通信专业的学校上学,怎么就没想到做出一款类似功能的无人机呢。

    现在倒好学校批下来的三十万研究经费,还剩下小十万呢,全都“浪费”了。

    对与某位大小姐不思己过的指责,曲森能说什么,默默忍受呗。

第二百零一章:准备登场() 
从装备测试场回到招待所,虽然曲森的胳膊上多了几处掐痕,但三个人的心都彻底放下了。

    那些个看起来非常粗糙的参选作品,多说也就是个测试机的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东西”,甚至连他们的测试机的水平都达不到。

    毫不夸张的说,“雨燕”、“夜莺”、“秦弩”,三架无人机里随便拿出一架,就可完爆说有参选作品。

    因为曲森三人带来的无人机,和别的参选作品比起来,根本就不是同一级别的东西。

    就算航工院的那架功能与“雨燕”类似的“小玩意”,无论从制作的精良程度,还是从性能参数上来说,“雨燕”都是完胜的。

    值得说一下的是,所有参赛小组中,只有曲森三人是以一个小组的名义,准备了多架参选作品。其它小组都是四五个人,甚至六七个人一起鼓捣出一架来。

    转过天四月六号,所有参选小组都还有一天的准备时间,周莉和李莹早饭后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进一步的润色了参选文案后,三人再次溜溜达达的去了装备测试场。

    这个时候三人的心态已经非常轻松了,也没有再过多的去关注到处乱飞的小型无人机们,而是去看那十七组中大型无人机的参选作品。

    其中十一架以螺旋桨为动力的功能性无人机没什么看头,都是以侦查为主要功能的设计。毫无新意不说,功能上也没什么亮点。

    倒也不能说全部都没什么亮点,有一款上部机壳完全由高效能太阳能充电板构成。日照充足的情况下,充电板能够为无人机电池组持续充电。

    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超长时间续航,执行战场监控任务。

    而且这款机型还带有程控巡航功能,设定好巡航区域后,无人机会这那片自己来回溜达。只有在发现情况之后,才需要手从操作调整侦查视角。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操控人员的工作强度。

    三个人一天里,主要去看人家造的喷气式无人机。

    喷气式这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整出来的。不说搭载的功能,单说想飞起来,还能顺利的降落,就要经过数次风洞和动能实验。

    其中应用到的技术,也不是非专业性学员能够接触到的。

    尤其是一架叫“云隼”的流线型外观喷气式无人机,可以执行超高空侦查任务,外形设计和涂装材料还具有一定的隐形能力。

    在不考虑续航时间的情况下,最高时速可以达到0。87马赫。如果有更好的发动机,完全有实力突破音障。

    混了一天,四月七号的时候评选正式开始,简单的开幕仪式后,中大型无人机的各参赛小组逐一放飞参选作品,同时介绍自己作品的性能特点和可能的拓展功能。

    二十多位来自军内各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会分组从作品完整性、功能性、技术参数、以及应用前景四个方面进行打分。

    有夜航功能的作品会在晚上进行第二轮展示,再次由专家组打分,最后两轮得分相加为最终成绩。

    拥有独到技术和创意的作品,还会有额外的技术加分。

    上午第三个出场的“云隼”以37。7分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领先。等下午三点多,十七组参赛小组全部演示完毕后,基本已经锁定胜局。

    晚上七点整,第二轮展示开始。九架有夜航设计的无人机再次轮番登场,“云隼”以优秀的夜航能力,得了9。5的高分,总分47。2分排序第一。

    那架拥有太阳能充电以及程控区域巡航功能的无人机“军舰鸟”,以44。9的总得分获得第二名。

    就在“云隼”的参赛小组已经开始击掌庆祝的时候,组委会宣布了技术加分,“云隼”因外形和涂装获得了二十分的附加分。

    “军舰鸟”则因为高效能太阳充电板的应用、低功耗动机以及参选小组自己编写的程控区域巡航功能,得到了三十分的技术加分。

    在一大群人的错愕和军舰鸟设计小组惊喜的尖叫声中,“军舰鸟”完成了逆袭,最终摘得中大型无人机分组的一等奖和十万元奖金。

    “云隼”获得二等奖,拿到了五万元奖金。

    另一架带小型多普勒分析仪,可以检测辐射源的设计,获得了三等奖。

    四月八号开始,小型无人机的作品展示开始。因为参选作品较多,展示分两天进行,共会评选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共六个获奖名额。奖金与中大型无人机相同,分别十万、五万和一万元。

    抽签排序时周莉抽了个二十七号,会排在第二天进行展示。三人到了这么久,一直憋着没把带来的无人机放出去嘚瑟,巴不得自己的三架飞机压轴出场呢,对在展示后期登场非常满意。

    乐呵呵的看了一天的热闹,等晚上的夜航展示结束后“观测者”以46、5的总分暂列第一。

    曲森这两天和几个海军工程大学的学员混的比较熟,在总分宣布后走过去恭喜了两句。

    观测者的设计小组暂列第一,虽然高兴,但还没有忘形。因为这两天参选的无人机,基本都拿出来溜过,大家对彼此作品的性能都有了解。

    “候鸟”和“胖子”都在明天才会登场,海军工程大学的参选小组非常清楚,那两款无人机都是“观测者”有力的竞争对手。

    另外几个学员也早从参选作品名单中看到,曲森所在的信息工程大学参选小组,共有“雨燕”、“夜莺”、“秦弩”,三架参选无人机,可在之前的两天里,大家都还没有看到呢。

    尽管被问到时,曲森说无人机的软件部分还在调整参数。可来参选的选手们哪有傻子,周大小姐和李莹同学俩人动不动就凑到一起,笑着小声嘀咕别人作品的行为,让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信息工程大学这次肯定有大招要放。

    对于“观测者”的评分,“候鸟”和“胖子”的参选小组有没有压力,大家不知道,不过周大小姐却非常不满意。

    理由是,她觉得评选的裁判们,打分实在是太随意了。随便一架半成品都算不上的“破玩应儿”,就打那么高的分。等着自己三架无人机登场的时候,分该怎么给?

    就算全给满分,也显不出自己三人作品的巨大的优势啊。

    对于周大小姐的抱怨,曲森和李莹只能笑着说她贪心。

    转过天上午,小型无人机项目评选继续,“胖子”出场后得了37。3分。

    在完整性、功能性、技术参数、应用前景这四项分数的总分上,超过了“观测者”0。6分。不过“胖子”在功能上,不需要夜航能力。最终能不能干过“观测者”,还要看最后的技术加分。

    周莉抽到的二十七号,原本被排在上午最后一个出场,组委会考虑到他们有三架参选作品,照顾到演示的连贯性,把二十八号小组的展示,调整到了上午。

    信息工程大学的三人,会在下午第一个出场。

    午饭草草的吃过后,曲森三个急急忙忙回到房间,开始对三架无人机做最后的检查和功能测试。等第n次检查了无人机和作为控制器的笔记本,功能正常、电量充足,运行良好后,离下午展示开始,也只有一个小时多点儿的时间了。

    三人又拿出三款无人机的文案介绍,一人一份做练习。

    评选中参选作品的文案介绍,是需要参选小组的组员,在无人机展示时,同步当众读的。

    周莉还为三款作品分别作了精致的ppt,可举办方只准备了一套投影设备,用于向所有人展示,拥有可视化操作界面无人机的工作画面,所以文字介绍只能上去“干读”。

    曲森原本准备只做无人机操控工作,完全没有打算站上讲台去读什么文案。可周莉认为这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坚持让三人每人负责一架无人机,轮番做操控展示和上台介绍设计理念以及技术参数。

    对于上台照着稿子读东西这件事,曲森是有点费劲的。倒不是怯场,而是读稿子上的文字和平时说话区别很大。

    如果曲森对着一大帮人,用“有声小说”的形式讲故事,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读稿子的时候就费劲了,语速、节奏,甚至换气都是有技巧的。前一天就试了两次,可因为调整不好呼吸,动不动一句话没说完,气就断了。

    这种情况要是在上台的时候出现,虽然不至于影响介绍内容本身,但确实是有点儿丢人。可解决起来又没别的办法,只有反复熟练。什么时候大概可以把稿子通篇背下来了,上台的时候也就差不多能说顺溜了。

    周莉和李莹上大学的时候,都有过讲演和上台参加辩论的经验,读个设计文案对俩人来说非常轻松。熟悉了两遍之后,开始一起帮曲森。

    眼瞅着时间就要到了,李莹想了个办法,就是在曲森稿子上,需要换气的地方做个标记。别说,这个办法还真挺好用,曲森试着读了一遍,果然顺溜了不少。

    周莉又在稿子上,标记了几个断句和节奏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时间也就差不多到了。三个人把自己负责操控的无人机和控制电脑装入拎箱,急匆匆的出门。

第二百零二章:双响炮() 
下午两点,作品展示整点开始。总装主办方领导简单的做了一下上午展示的总结后,主持人宣布:“下面由,来自于信息工程大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展示他们的三款参选作品之一‘雨燕’。”

    主持人的话音落下,一片掌声中周莉起身,领着提箱不慌不忙的走到投影仪前,把笔记本和投影仪连接好后发现投影仪不支持宽屏分辨率,就自己动手将投影画面拉伸到合适的比例。

    李莹已经拿着稿子,站到了投影布旁边的发言位置,曲森留在座位上,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周围的学员们在议论周莉使用的新款ibm奔四宽屏笔记本。

    在坐的学员基本都来自工科和理科学校,专业决定着他们对先进的电子产品,有着强烈的兴趣。

    之前参选选手们的操控,就算用到笔记本电脑,要么是从学校借的军用笔记本要么是学生自己的私人电脑,基本在三千到五千的价格范围里。

    现在忽然看到一台,价值一万多的“奢侈品”,自然忍不住讨论了起来。

    “卧槽,不会是用学校批的经费买的吧?”有学员叨咕了一句。

    “拉倒把,一万两千多买个遥控器,学校领导知道了还不得疯了!”一个哥们接了一句。

    “也许人家学校有钱呢。”

    “别说了,看无人机!”

    在学员们低声讨论的时候,周莉完成了投影仪的画面调整,从箱子里取出“雨燕”,放到了发射位置上,开始连接展开后有两米多高的外接天线。

    发射位置算是一个小展台,方便学员和评委们看清参选无人机的外形。

    “雨燕”一被放上去,学员们的注意力就全被吸引了,因为小型无人机的参选作品,大多只有学员们收工制作的简易外壳。有的甚至连外壳都没有,完全是螺旋桨带着内部结构,在天上“果奔”。

    这会儿忽然出来一个外观,近乎于商业产品的家伙,自然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周莉启动笔记本打开操控界面后并没有急着起飞,而是等学员们和台上的几个评委的讨论劲头过去一些才启动“夜莺”。

    短暂的爬升后,为了让大家对机身看的更清楚,绕着评委席和观众席低空蛇形飞行了一圈,才控制着无人机向远处飞去。

    “雨燕”单从外观上看,像商业产品多过于像手工制品。学员们大多以为信息工程大学的三个人,是花钱买了个“玩具”,改装了一番后拿来参选。

    所以,虽然大家讨论的挺热闹,但都没怎么往心里去。毕竟在商品基础上改装的东西,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无法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