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军魂 >

第128部分

一代军魂-第128部分

小说: 一代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警务平台,在天网系统和广域网的支持下,需要更加高效、直接的时时多媒体通讯手段,以及其它有助于行动指挥的平台支持。

    虽然两种工作平台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军方的指挥平台,无论在功能上,还是相关技术的应用上,都已经走在了警务平台的前面。

    对警用移动式指挥车,特别是软件平台的研发,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安月如果想了解军用平台的相关技术特点,除了亲自跑一趟五一一所,更直接的办法就是找曲森取经。甚至让曲森直接参与到警用平台的研发之中。

    对于安月的合理请求,程万奇根本没有多做考虑就同意了。对于领导的工作安排,曲森也没有拒绝的权利。很快起了侦查技术革新组和战术组织革新组,两面跑的日子。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两个组的办公地点相距了十几公里。打车浪费钱,公交又没有效率。以花城市的财政能力给他弄辆车倒不是问题,可曲森又没驾照。

    因为工作需要,给一个三级警司配公务车虽然说得过去,但再给配个司机那就是在闹笑话了。很多警督级别的领导,还没这待遇呢。

    于是曲森在奔波于两组之间的同时,还要抽空跑到工作组给安排的驾校去,紧急学习驾驶技术,也就是考驾照。

第二百一十三章:项目推进() 
安月主持的“移动式指挥车”项目,是个大活儿。小组只负责综合警方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需要,同时收集现阶段一切可以利用到的技术,把这些资源、资料整合分析后那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设计方案

    因为无论硬件还是软件上的设计细节都有一定密级,所有会采取内部小范围招标的方法,来决定承接软硬件两方面具体设计的单位。

    曲森被招进小组,工作性质是协助完成指挥车功能上的设定。因为曲森对移动式通信中继站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实现有着很深的了解,在复合型天线组的使用和卫星网络连接方面,给了安月小组很多合理化建议。

    而且曲森发现“移动式指挥车”这个项目,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在小型无人机项目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第一个是无人机操控距离,因为无人机本身搭载的天线,受到重量和储能耗的影响,不可能功率太高,只能从控制端想办法。

    比如“雨燕”的控制端外接天线,展开后将近三米,带入城市环境,还需要布置在位置相对高,遮挡物相对少的地方。

    如果把这个大功率收发天线,添设到移动式指挥车上,无人机操作员就可以在指挥车上进行操控工作。另外指挥车也可以给控制端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源来源。

    这样十分有利于行动指挥员通过无人机,详细了解现场的时时情况。

    无人机操作员因各种需要,离开指挥车进行操作的时候,指挥车上的天线也可以当做中继天线使用。

    把思路拓展一下,军用小型无人机在山里、丘陵等地形复杂不利于无线信号收发的地区工作,也可以借用移动式通信中继站进行信号中继,来达到增加侦查半径的目的。

    第二点,无人机小组想给无人机的操作软件增设人脸比对功能,这个功能从软件技术上来说不存在问题。不过却十分占用系统资源。

    无人机的遥控器是笔记本电脑,本身工作性能就较低,根本无法承担这种负载。小组原计划是在市局技术科的服务器上来实现这个功能。

    不过技术科的服务器经常要跑一些分析项目,负载本身就不小。想要实现这个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专门增设一组服务器。这就涉及到一笔不小的投入了。

    作为实验城市的花城市经济环境较好,加一台服务器没什么大的压力,但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到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就要考虑实现成本问题了。

    现在看来,完全可以在移动式指挥车的服务器上,来完成这个功能的实现,另外这个功能也可以应用到指挥车,通过其它手段捕捉到的嫌疑人画面上。

    曲森的提议很快获得了评估组的认同,另外警用无人机加入到指挥车情报来源体系中,也给了领导小组很大的提示。

    他们意识到指挥车的视、音情报来源不能仅限于天网系统。应该将可能用到的,现有的和正在研发的技术型装备通盘纳入进来。

    于是本已经初具雏形的移动式指挥车设计,被暂时搁置,安月带着组员开始奔走于三个专项研究组,和省市两级技术部门,争取把能够整合的资源,一个不漏的全都考虑到设计中去。

    一零九所那面收到曲森将无人机和移动式信号中继站,综合利用起来的建议,也是非常高兴。

    他们之前只考虑把“雨燕”的操作平台转移到装甲部队的车辆上,来增大可操控范围。对单兵使用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曲森的想法完全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

    正好无人机开发设计组里,现在就有五一一所的软件工程师,两面凑起来一碰,很快确定,曲森的提议是完全可行的。

    而且功能实现后,指挥部获得相应情报,也不再需要经过前线操作无人机的侦查人员中转。从中继站那里就可以得到时时图像画面。

    这一功能实现后,小型无人机的综合性能,将变得更加实用。

    安月带着小组成员到处收集资料的时候,曲森终于可以消停一些了。除了跟紧无人机项目外,开始频频的往隔着一个路口的驾校跑。争取早日拿到驾照,不用每次出门都让孙淼开着配给他那辆普桑跟着跑。

    曲森当兵前驾照就已经考了一多半,只剩下个外路没考。结果当兵一走,就扔下了,所以理论上的知识都没什么问题。

    去学驾照,肯定不用像正常学员那样为了过考试,整天练习怎么看点,怎么打方向。他主要就是在驾校教练的陪同下,尽快让驾驶技能熟练起来,达到可以独自驾车上路的目的。

    曲森也不是个笨人,练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除了早晚高峰时段,上路行驶已经没什么大问题。驾考那面,前三项考试也已经过完,就等着练得差不多的时候考外路了。

    小型无人机项目中,一般性侦查一型的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只等工程机拿出来后呈交给评估组。二型设计上进行了一多半,主要卡在搭载的电击弹选择上,不过这个选择是由装备革新组去完成的。

    要等到那面有了备选方案,曲森这面才能开展工程机的实际测试。

    监控型无人机的设计被军方设置了技术壁垒,小组原来“拿来就用”的想法被驳回,主要是这种机型在警方的使用中,容易遗失或者被犯罪分子捕捉。

    一旦这个“小东西”落到境外情报机构手里,它的静音参数,以及数据传输频率、模式很快就会被破解。那么外军很可能针对这些技术特征,研发出反制手段。

    设计想法被驳回,曲森小组并没有气馁,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被一零九所因为各种综合考量放弃的设计方案。那些方案中使用到的技术,可能在军事用途中存在缺陷,但警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曲森把想法形成文字提交给工作组后,工作组已经出面与一零九所协调,准备买下他们用淘汰方案做的工程机型以及备件,回来交由无人机小组做使用测试。

    最后一款小型通信信号干扰无人机,因为只需要吴教授的设计中,手机讯号干扰和对民用频段讲机的短波干扰,功能上比较简单。

    吴教授直接把工作安排给了两个学生——周莉和李莹。让她俩拿出样机后,送来给无人机小组做测试用。

    曲森得到这个消息瞬间就高兴了,恨不得一天给俩姑娘打八个电话催促进度,后来干脆建议俩人到自己这里做设计和工程品的制造。

    不过提议被俩姑娘毫不犹疑的给否决了,而且威胁他,再不停的打电话骚扰,半年以后再惦记样机吧。

    被俩姑娘怼了一顿,曲森也不气。他当然知道倆人是不可能跑到自己这里来完成设计工作的。

    他更多的只是想表达出自己迫切的想见到俩“老战友”的心情。现在心意表达到了,就得继续忙自己的了。

    评估组给无人机小组提了一个建议,建议几款无人机使用同一操控系统,在连接不同信号无人机的时候,自动完成功能和界面上的切换。

    这个提议看似是减少了无人机软件方面的工作量,但实际上集成度越高的东西,设计难度也就越高。电子电路是这样,软件设计同样是这样。

    曲森和冯艳辉只能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综合控制平台的框架搭建当中。孙淼和刘志全则主要负责一般性侦查一型的工程样机制作推进。

    当时间进入九月下旬的时候,一般性侦查一型的工程样机终于完成,外形参考“雨燕”的改进型的动力体系,同时有“秦弩”的双摄像头设计。

    在使用时,操控和监视分离进行。

    机身直径五十七厘米,无风、微风环境下最大巡航速度接近八十公里每小时。可抵抗最高不超过七级的风力。

    平均续航时间九十分钟,悬停时间超过一百二十分钟,城市综合操控半径一点五至两公里,理想状态下最远可达到七公里。

    搭载gps芯片,操控人员可在车辆进行状态下操控,为疑犯跟踪进行远距离隐蔽指引。

    还可通过移动式指挥车大幅度拓展有效操控距离,具体参数待实测。

    附加功能上,搭载了一枚可以多角度转转的扩音扬声器,在离地五米左右的高度上,可以向地面广播,最高音量九十五分贝左右的喊话或者通知。

    一般性侦查一型的工程机,在评估组的综合评估中,一次性通过性能审查和成本核算,进入实验机型的设计阶段。

    无人机小组的一款设计通过评估后,作为侦查技术革新组组长的黄安,请大家大吃了一顿庆祝。程万奇也露面跟大家喝了一杯酒,鼓励大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还让无人机小组别怕花钱,只要能控制住成品的制造成本,研发上的经费工作组不会吝。只要在后续的设计中能显示出警用小型无人机的应用前景,预算方面还会继续追加。

    临走的时候还开玩笑的说,开始是领导小组还担心曲森过于年轻,无法做好小组的领导组织工作,现在算是放了一半的心。如果小组能在短时间内,再拿出一份能够通过评估的设计,那就完全放心了。

    曲森虽然喝了点儿就,但非常清楚这是领导的激将法,不过还是接着酒劲儿,站起身做出保证。

    一顿酒喝完,工作组通过部里从一零九所买回来的废弃应用技术索引目录和详解也马上就要到位了。

    目录中虽然都是被舍弃的设计,但其中依然包含大量涉密技术。所以需要曲森小组先从索引目录中挑选出需要的技术,登记后,剩下的部分还要归还给一零九所。

    那面还派过来俩人负责监督这个过程,一个是所里的保密干事矫干事,曲森虽然不熟但认识。另一个就是老熟人了,赵泽江赵工。

    俩人带着索引目录到花城之前,黄安把曲森喊到办公室,告诉他两名一零九所监督员的招待费用单独列算。只要不严重超标,曲森都可以找他实报实销。

    唯一的要求是,曲森一定要安抚住俩人多留一段时间,不但他们带来的相关技术,一定要详细挑选。

    争取再从他们嘴里抠出一零九那面最新的和得到实际应用的技术。

    别管密不密级,只要曲森打探到情报,又是适合于警用无人机的项目,部里会去协调后面的工作。

第二百一十四章:援军() 
黄安的要求让曲森非常为难。

    曲森虽说现在身在公安系统,可怎么说也是部队的人。再说能来公安系统混一年资历,还是人家一零九所领导推荐的。现在回过头去算计人家的技术,怎么想怎么有点不是那个意思。

    不过现在无人机小组是他带的,设计出参数更加优秀的机型,是他的责任。从这个角度看,能从一零九所多抠出点儿东西,第一受益人就是他。

    纠结的曲森是带着两面为难的心情和黄安一起接的站,然后把人带回到了侦查技术革新组的驻地。

    依着黄安的意思,晚上想给赵工和矫干事接风,程万奇到时候也会露面表示一下。

    不过军人的务实性,是别的职业根本没法比的,俩人说什么也没同意黄安的安排。表示晚饭吃食堂就可以,技术筛选工作越快开始越好。

    一零九的两位弄得黄安有些尴尬,曲森只能打圆场,偷偷说:“赵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