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军魂 >

第136部分

一代军魂-第136部分

小说: 一代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点是射程较近,只有一点五米到两米。

    装备革新组的设计目标为三到五米,受限于各方面技术,现在还没有完成。

    两种型号的电击弹包括发射枪,都是由装备革新组自行研发的。毕竟属于武器,所以设计要求非常严格。威力和稳定性,都经过了无数次的反复测试,才通过了评估组的评估。

    无人机设计小组面对着两种电击弹,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考虑便决定选择第二种。

    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通过无人机发射第一种电击弹,远距离情况下根本无法保证命中率。另一方面,子弹发射时的后坐力较大,会严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

    采用无后座力设计,结构复杂性和生产成本都会大幅度增加。

    所以尽管第二种电击弹射程近,电极导线和放电电池还会增加无人机的负重。

    但近距离发射,不止可以保证命中率,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做出决定后,小组很快完成了之前已经构思了一多半的设计图,连同文字材料一起递交了上去。获得评估组通过后,工程机制造马上开始。

    两个设计组之前就已经沟通过,考虑到电击弹的设计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中,为了便于以后升级,发射器部件被单独挂载在无人机下方。

    五一一所的软件工程师,为电击组件设计了ai解决方案。只需往操控软件的数据库中,录入电击弹的射击参数,系统将会连同拥有测距功能的摄像头和风力感应器采集到的综合数据,给出射击引导。

    详细点说,就是通过距离感应器确认无人机与目标是否进入有效距离,再配合风力感应器采集到的风力和风向数据,计算后在屏幕上标记出命中位置。

    这个设计会极大的提高射击命中率,不过在实战前,要经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反复修正。

    普侦二型无人机因为使用了五旋翼设计,飞行稳定性非常出色,挂载电击弹部件后,初步测试发射时反作用力完全在负载范围内。

    只是修正和校队发射数据不但需要大量的测试,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无人机设计组带着工程机,去了电击弹研发组的综合测试场地。

    这个场地的风机,可以准确的模拟出各种自然条件下的复杂气流以及风力。

    曲森将会带着小组成员在这里测试无人机在不同风力环境下,以各种角度发射电击弹后的射击轨迹。不断的完善着电脑射击算法数据库。

    测试工作还在进行的时候,定制的广角镜头终于到货。随即无人机设计组对现有的四个型号无人机的监视镜头进行升级。

    因为图像画面比的变化,操控软件界面也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

    就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时候,一纸盛京警方的协助申请,由辽省公安厅转发到“715工作组”内容是申请无人机侦查小组,协助摸排北方电子设备赃物交换销售网络。

    盛京那面犯罪分子的销售网络中,扮演杨永福二手车行角色的是一家物流公司。这家公司位置非常偏僻,物流车辆辐射城市极多。

    盛京警方为了不打草惊蛇,不敢冒险动用执法权搜查出入车辆。

    外围侦查,初步判断这家物流公司组织非常严密。管理层和司机分为核心成员和普通员工,涉案车辆和普通运货车辆混淆在一起,短时间内无法摸排清楚。

    两地警方联合办案中,盛京警方从花城市警方口中,听说有侦查无人机这种新型侦查手段,可以有效的高空进行隐蔽监控。

    一打听警用无人机还处于测试阶段,所属工作组是部里的直属单位。

    盛京警方领导接到下面专案组的汇报后一琢磨,既然是部里直属的单位,那么你们花城警方能调用,我们盛京警方不也能申请用一下嘛。

    于是,就有了发到工作组的那封协助申请。

    普侦一型无人机基本已经定型,正是需要实战检验的时候。工作组领导简单的开小会讨论了一下,便同意了盛京警方的申请。

    很快通知无人机研发组,派出两个无人机小组,携带两架普侦一型无人机和干扰性无人机、硬件升级过的技侦型无人机各一架赶往盛京,协助当地警方的案件侦查行动。

    研发小组里还有一堆测试要做,曲森作为组长要主持各项工作推进。小组聚到一起讨论了一下,决定派出孙淼和三名花城警方派来的学员,组成两个无人机小组,执行盛京那面的任务。

    孙淼很快带队出发,无人机设计小组剩下的人开始加班加点,准备应付马上开始的普侦二型正式评估。

    经过这段时间的边改良边测试,普侦二型除了加装电击弹部件,同样也加装了一个小型高音喇叭。

    另外因为普侦二型设计为中低空贴近跟踪、锁定,完全在人肉眼分辨范围之内。

    没有像普侦一型那样,为了应对不同工作环境,设计了多种伪装色机壳。而是采用统一的蓝白涂装,并喷涂了醒目的警方标志。

    对电击弹射击准确率,评估组要求的非常严格,测试中命中率必须达到百分之百。射击测试还不止一次,要在综合测试场模拟不同风力、风向进行十到三十次测试。

    这还只是第一次评估,工程样机过后,实验机型评估时还会有更加严苛的测试条件。

    为了工程样机通过评估,曲森和小组成员连续泡在综合测试场一个多礼拜。不分白天晚上的对电击弹做了无数次的射击实验,光数据记录就写满了整整四个记录本。

    为操控系统中的射击计算数据库,添加了三千多条修正参数。

    努力没有白费,评估组评估测试上,普侦二型无人机在零到五级风的模拟环境中,每级风力都进行了迎风,侧风和背风三次测试。以百分之百的命中率,顺利通过了评估组评估。

    曲森带着小组成员回到住地,刚准备庆祝一下的时候,就接到工作组的命令:“立刻携带无人机,赶往市郊的一处大型废品收购站,接受花城警方现场指挥员的调配。”

    知道又有实战测试任务了,设计小组成员和驾驶学员都十分兴奋。用最快速度带上了现有可以执行任务的所有无人机,乘车赶往事发地点。

    此次任务的执行地点虽然在市郊的废品收购站,但根子却出在正在翻新的花城市机电大厦。

    这个大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老建筑,使用了这么多年,内部设施尤其是消防系统和电路都非常老旧、落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才有了今年的翻新工作。

    翻新工作开始的时候,大厦内所有商户的货物,全被统一存放到暂时关闭的底下停车场中。可翻新进行到一多半的时候,有商户发现自己家存于地下停车场的货物有丢失的情况。

    因为都是些小件和旧物,施工工地又是个人员复杂的地方,有小偷小摸的情况很正常。商户们因为损失不大,便没有报警,只是把情况反映给大厦管理办公室。

    大厦管理人员也不愿意因为一点小损失就劳动警方,把保安队头头喊道办公室狠狠训了一顿,命令保安们加强巡查力度,还给地下停车场添置了十个监控摄像头。

    这次警醒之后,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存货丢失的情况一直没有再次出现。可是前天再次有商户在检查存货的时候,发现又有货物丢失了,而且这次丢的就不是小件商品和旧物了。

    涉及到的十六家商户,只各种型号发电机、泵机就丢了三十二台。各种电动工具丢了二百余件,累计损失将近四十万。

    这么严重的失窃案,机电大厦管理方不敢再隐瞒了,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

    花城警方接到报警后,马上开始侦查失窃现场,并传讯相关责任人。另外还通过市区内已经初具规模的“天眼”系统,排查大厦进出过的可疑车辆。

    因为丢失货物很多都是大件商品,而且量极大。机电大厦又处于封闭施工期间,能进入内部,拥有作案时间的人员基本不可能是单纯的外来人员作案。

    警方分析这个案子极有可能有“内鬼”参与,甚至完全是内部人员作案。

    而最有作案条件的,一个是保安队,一个就是承接大厦翻新工作的施工人员。

第二百二十四章:谈判专家() 
警方开始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失窃案会发生在晚上,但调取监控后发现,大厦底下停车场内全部十五个监控摄像布局非常合理。

    而且在夜间全部工作良好,视频画面经过分析后,也没有发现剪辑和缺损的地方。

    随后调取白天的监控录像时发现,整个白天有三次所有摄像头在同一时间段,视频文件缺损。最长两个多小时,最短三十分钟左右。

    通过询问得知,这三次监控画面缺损,是由于施工方更换老化电路时,涉及到了地下停车场部分的供电电缆。

    理由虽然很充分,但侦查员在比对缺损视频画面前后图像的时候,发现被镜头范围覆盖的七家失窃商铺的货物堆,虽然有苫布覆盖,但前后视频画面中苫布的外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至此基本可以得出结论,这次失窃案中,大厦的保安队一定有人参与其中。最可疑的人员,就是在停电期间负责巡逻的队员。

    传讯工作开始时,技术人员也通过大厦周围的“天眼”监控系统锁定了怀疑车辆——两辆大型渣土运输车。

    保安队的几个嫌疑人还在负隅顽抗的时候,两辆渣土运输车的司机受不住警方问询的压力,先撩了。

    承认他们出车时,名义上是运送装修废料。实际上后斗里废料只有上面的一层,下面装的全是商铺失窃的货物。同时还供述了装货时看到的涉案人员——保安、施工方人员和两名大厦管理处委派的施工检查员。

    至此机电大厦失窃案基本告破,相关人员也很快的全部给抓捕归案。

    经过审讯,警方发现尽管这起失窃案看似漏洞百出,但实际上涉案人员的计划还是非常周详的。

    大厦里那么多商户,他们之所以选定其中的十六家下手,主要是因为这十六家的业主,从大厦装修开始到现在,基本没有来检查过货物。

    而且大厦管理处在给地下停车场加装摄像头后,并没有升级监控机的存储空间,导致原本能储存十五天的硬盘容量,现在只能存储三天多一点儿。

    在他们的计划中,作案后的三天里,如果这十六家商铺有人来查货,就以地下停车场电路正在改造的借口拖一下。

    等到监控信息完全被覆盖掉之后,就算商户发现失窃,警方别说找到相关线索,就连东西是什么时候丢的都无法判断出来。

    不过计划虽好,但终究不是所有保安全部都参与其中。作案后刚过一天,失窃的十六家商铺中就有一家店主在机电大厦附近办完事,顺路到地下停车场来看看自家存的货物。

    刚好当时在停车场入口执勤的保安还不是团伙成员,店主给塞了两盒烟后,保安就把人给放了进来。

    这个案子暴露出来的一众问题暂且不说,案子虽然破了,但并不代表着结束,后面还有追赃、起脏的行动。

    目标,就是嫌疑人销赃的废品收购站。

    按警方以往的办案经验,起脏的行动通常都非常简单。出动几辆警车和几位干警,直接杀到废品收购站,出示搜查令,传唤嫌疑人。

    可没想打这次起脏行动,却碰到了“硬茬子”。

    办案警察赶到废品收购站后,先是遇到一个老太太撒泼打滚的阻挠警方搜查。而后忽然从外面冲进来八九个手持管制刀具的地方人员,二话不说开始冲击正在强制执行搜查任务的办案警察。

    冲突从最开始就直接进入了白热化,当有警员在冲突中受伤后,带队的警官掏出手枪鸣枪示警,就在地方人员被震慑住的时候。

    废品收购站的老板袁海忽然从屋子里冲了出来,手里拎着一捆已经点燃引信的雷管。当引信将要燃尽的时候才扔到院子当中。

    一声震的地皮直颤的爆响过后,废品收购站的老板拉开衣襟,向警察展示了他插在腰间的一圈雷管后,要求警察马上滚出去,动作慢了他就点着腰上雷管的引信,跟警察同归于尽。

    带队的警官见嫌疑人情绪非常激动,为了安抚他立即让手下退出废品收购站,在外围监控的同时,向领导反应现场的情况……

    曲森带着组员们乘车邻近现场的时候,刚好听见两声巨大的爆响,接着就看到了大量的警车停在路边。再往前一些便看到了被警察和武警部队团团围住的废品收购站。

    现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