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军魂 >

第178部分

一代军魂-第178部分

小说: 一代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朱野应了一声后,扭头便急匆匆的跑了。

    “队长吴恩泰那面刚从论坛上收到信儿了。”技侦组组长躲开跑出去的朱野后进屋汇报。

    “内容是什么?”高胜问。

    “只是通知吴恩泰下家到了,关于见面的事没有提。”技侦组组长汇报。

    “差不多让咱们的鲍大侦探展露下实力了。”高胜考虑了几秒后说了一句。

    ————

    吴恩泰这两天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邮箱。晚上睡前关电脑的时候,还会再查看一次。

    三天的时间过去了,一直没见到鲍亮的邮件,也没有表现出急切。

    在他想来,那个“lixiang”就算是警察去调查,都不见得轻松。鲍亮说到底也就是一个私家侦探,要是不费事就能弄清楚,那才奇怪呢。

    不过鲍大侦探的“本事”,也确实对得起十万美金的佣金。委托发出去的第四天还没有过完,吴恩泰的邮箱里便多出了一封主题为“lixiang”邮件。

    吴恩泰毫不犹豫的点开邮件,第一看看到的是一张年轻人的远拍照片。下面配的文字写着:“黎橡,身份信息为套用,整过容。真实身份无法查明。”

    一段简单的介绍后,下面是周重玉的远拍照。配的文字是:“周老”香港人,身份不详,懂化学。

    两张图片和配文下面,是“黎橡”和周重玉开来的那辆,明山牌照的汽车,还有木棉花国际酒店的两个房间号。

    吴恩泰看到这里满意的笑了笑,看到下面还有内容,就滚动鼠标滚轮下拉页面。

    下面还是一张明山车牌的轿车,另外还有三个男人的照片。

    文字解释很简单:“黎橡的三个马仔,住在城南旅美快捷酒店。一人随身带有短武器,型号不详。”

    再次把邮件拉到最顶端,把所有内容重新仔细看了一遍后,吴恩泰关了邮件靠在椅子上闭目想了很久。大概十分钟以后,打开了整天混着的那家bbs网站,点开《风云》专区后,开始编辑帖子……

    吴恩泰通过帖子发出去的密语只有一句话,翻译过来是:“样品已到,随时可以验货。”

    两天以后,旅邦公司的一辆公务车,在花城市城北的一条没什么车流的马路上,与一辆明山牌照的轿车相遇。

    两辆车在马路上一错而过后,明山牌照的轿车开始减速,旅邦的公务车加速在前方路口调头后快速追上。

    经过了三个路口后,两辆车分别占据了一条车道并排行驶,并同时降低车速。

    公务车副驾驶的车窗缓缓落下时,明山牌照轿车左侧后车窗同时开始下降。接着一个首饰盒大小的盒子从公务车副驾驶抛出,刚好落入了轿车开着的后车窗。

    而后两辆车的车窗同时升起,经过下一个路口时,明山牌照的轿车右转,公务车则继续直行……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吴恩泰从论坛中与他“对骂”的回复中知道,样货已经成功送出。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那辆明山牌照的轿车,驶入了与旅美快捷酒店隔着一条街的胡同。

    黎橡从后视镜中看到手下的车开了过来,随手降下了驾驶座位的车窗,把手伸出去招了一下,很快他手下开着的轿车,在黎橡的车后面停下。

    接着一个马仔从副驾驶出来,小跑了几步,拉开黎橡车的副驾驶门坐了进去。

    “黎哥,拿回来了。”马仔说话间把首饰盒递给了黎橡。

    黎橡接过盒子打开看了一眼,随即合上了盖子,问道:“没被人咬住吧?”

    “没有。”马仔摇头说:“我们兜了好大一圈儿,确定没有问题。”

    黎橡点了点头,又嘱咐一句:“看住你两个手下,别在这时候惹出乱子。”

    “黎哥你放心,我现在跟他们住一间屋子。二十四小时盯着,肯定把人看住了。”马仔信誓旦旦的说。

    “行,辛苦了。告诉你那俩手下,出门在外给我消停的别惹事儿,回去后有他们的好处。”

    “明白!”

    “给明仔打电话,让他带条老实的狗子过来试试货。”

    “行,我回去就告诉他。”马仔点了下头。

    “没别的事儿了,去吧。”黎橡摆了下手。

    马仔迅速开门下车,几步跑回自己的车里。很快停在路边的两辆明山牌照的车同时启动,各自回到暂住的酒店。

    ————

    专案组的网络监控室内,主屏幕上真在播放“周老”住的套间内客厅的画面。

    画面中黎橡把带回来的首饰盒放到客厅的茶几上,周重玉把盒子拿到眼前,打开盖子后从里面取出来一个小玻璃管,放在眼前轻轻的晃了晃。

    网络监控室里曲森也在做着同样的动作,他手里拿着的是,省厅从国外弄回来的azrael样品,看起来和画面中周重玉拿的一模一样。

    老实说azrael的样子和包装,大大颠覆了曲森对毒品的认识。在他的印象中,看到的毒品不管是“粉”,还是“丸”,基本都是被装到塑料自封袋里,量大的就放到大袋子里。

    特别是白粉,看起来跟一小袋面没什么区别。当然也可能是电影、电视剧里的道具,用的就是面粉。

    那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azrael的包装实在是太精致了。几十粒淡蓝色的透明小颗粒,被独立封装在一根长四厘米,直径五毫米的玻璃管中。

    玻璃管竖起来看,就是一个小型的没有刻度的试管,做工非常透亮圆润。完全可以用精致来形容。

    随样品一起送来的还有初步的检测报告,关于azrael的的十多页化学成份分析,曲森是一点儿都看不懂的。不过包装介绍他还能看明白。

    看完介绍后,曲森终于体会到了一些,吴恩泰所谓的高端用户战略。

    不提azrael的价值,装azrael的玻璃管是高纯度硅玻璃,封堵用的是成本很高的硅胶。玻璃管中还加注了惰性气体,让azrael的成份更为稳定。

    客户使用的时候,只要起开硅胶封堵,用明火烘烤硅玻璃试管底部,azrael就会慢慢挥发。

    使用者像抽烟一样,烤两下吸食一口,再烤两下再吸食,直到一支azrael挥发干净。

    “这一小支价格能顶上七倍重量的高纯度海洛因,摇头丸的话,能买一大堆。”贾成良坐在曲森身边小声说了一句。

    “怪不得吴恩泰那么有钱,这绝对是摇钱树啊。”曲森感叹道。

    “还是独门买卖。人吸上这个,可以获得比其它毒品更强烈、持久的快感,不过吸食次数一多,再用别的毒品就无法满足了。”

    贾成良说着话,把曲森手里的azrael接过去,拿在手里轻轻的摇晃着,看着里面的小颗粒翻滚。

    监视画面中,周重玉已经打开了一支azrael,轻轻的把里面的颗粒倒到一张展开的纸巾上,用手小心的捻起一颗放在掌心,用放大镜仔细的观看。

    看了一阵后摇了摇头说:“单从外表看不出成份,得有电镜和多普勒频谱仪。具体效果,看一下试药的吧。”

    “周老,您认为这笔买卖我们接不接?”黎橡虚心的问。

    “从我们收集的资料看,这是一种很强力的神经型兴奋剂。吸食后持续时间长,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不过作用机制非常霸道,一旦产生依赖,会极大程度的减弱其它药物的神经反应。

    价钱较贵,定位为高端人群消费。一旦供货渠道不畅,又不能及时找到其它替代品,恐怕会给我们惹来不小的麻烦。”

    周重玉一番话说完,黎橡陷入了沉默。瘾君子也是分档次的。被称之为“狗子”的底层吸食者,毒贩子可以不在乎,有货就卖,没货就断,至于断货后他们死不死的没人会在乎。

    不过azrael定位的高端人群,就不一样了。

    那帮人有钱有势,赚他们钱的时候很痛快,可一旦断了货,又拿不出替代品,毒瘾一犯,不定会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第二百七十九章:指示() 
中国可不是东南亚那些毒品泛滥的国家,对制毒贩毒的打击力度不可能放松,只会越来越强。

    azrael虽然能带来极高的利润,但毕竟不像普通的货色那样你家断货,还有别家顶上,或者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其它的替代品。

    而且,因为不可替代性和客户群体的不同,断货的后果绝对是黎橡不愿意承受的。

    客厅里沉默了半晌后,黎橡试探着问:“周老,您的意思是?”

    周重玉的身份,在黎橡的贩毒集团里非常超然。当初“黎橡”也就是宁家木,接替了父母的毒品制造作坊后,因为销售渠道全部被打掉,原有市场很快被别的“老板”占据。

    作坊生产的毒品纯度又不高,销售变得非常艰难。

    幸亏金万陶和岑淑琴留下了不少钱,才让宁家木可以暂时拢住制毒作坊里的一帮工人。可这帮工人赚的是玩命的钱,工钱自然不是那种普通意义上工人可以比的。

    宁家木意识到坐吃山空下去,父母留给他的产业早晚得散掉。于是,开始寻求让作坊继续存活下去的方法。

    其实在贩毒这个行当里,只要手里有货,根本就不愁卖。只是行业里也存在竞争。想要重新抢占市场,就需要跟别人比价格比纯度。

    宁家木总结了一下,觉得作坊想继续活下去,首先就要从提高纯度上想办法。可是提高纯度这件事,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

    不但需要更专业的合成设备,还需要专业的人来主持。

    于是他想起了帮自己搞到身份,并介绍整容医院的“伍爷”。很快“伍爷”那面给出消息,说新加坡那面有一个搞化学的大学教授,可以“争取”一下。

    不过那人对钱的需求较高,想要让他出手,银子要多做准备才行。

    后来宁家木在“伍爷”的牵线下,很快与那位化学教授,也就是周重玉接触上了。

    周重玉因为三个子女不是在澳洲就是在欧洲,而且一个个既没本事又能花钱,才动了帮助制毒的念头。

    所以听了宁家木想要提高生产工艺的要求后,一开口就是半个月五十万美金的劳务费。而且说明想要提高“产品”纯度,光有人是不行的,还需要相关的提存设备。

    如果想购置的话,最少也得需要十几万到三十万美金,而且上不封顶。

    六十多万美金,宁家木是拿肯定不出来的,就算能拿出来,他不敢就这么轻易的投出去。

    不过宁家木并没有放弃,几天的思考后,给出了另一个方案——给周重玉分成。

    换句话说,就是从临时聘用改为长期合作。让周重玉加入进自己的制毒集团,指导产品品质的提升,而后从销售盈利中分纯利润。

    而且宁家木可谓是诚意满满,一开口就是除去所有开支后,纯利的百分之三十五。

    周重玉,动心了。

    别看周重玉看起来很年轻,也就五十多岁的样子,实际上已经五十九周岁,马上六十了。

    而且他自家知道自家的情况,在学术上他并不拔尖,纯是混资历混到了现在的教授职位。再有两年多,一满六十二周岁肯定会面临退休,想和学校签延续合同基本无望。

    没了工作,那点儿退休金,根本满足不了他那三个败家孩子的需要。不然他也不会临老了才忽然想下水,从毒贩子手里赚钱。

    如果宁家木这个人靠得住,与其一次性的赚上一笔,不如弄个细水长流的买卖。毒品行业他虽然没有接触过,但利润他是可以估算出来的。

    知道一旦打开市场,银子完全是大把大把的进账。百分之三十五的纯利,可以说既长远又稳定。

    至于中国法律的严苛。

    呵呵,再严苛能比得上新加坡?

    心动之后的周重玉,在“伍爷”的撮合下和宁家木在香港见了一面。宁家木年轻,看起来远没有其它毒贩子那么阴狠老辣,而且确实诚意十足。

    周重玉感觉到自己应该不会被卸磨杀驴后,直接跟着宁家木到了国内。看到了金万陶和岑淑琴留下的,那个作坊似的所谓的工厂,也看到了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

    宁家木也确实年轻,为了争取到周重玉的信任,把自己所有的家底都亮了出来,包括自己所有的存款。

    周重玉在国内呆了半个月,不但好好的观察了一下宁家木,也对“市场”做了详细的考量。一番权衡后,觉得这个“伙儿”可以入。

    随后两人进行了一场深谈,周重玉在确认自己“技术入股”前,为了防止宁家木以后因为钱,对自己起了不好的心思,主动将分成减了百分之五,变为百分之三十。

    最终,两人愉快的达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