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军魂 >

第224部分

一代军魂-第224部分

小说: 一代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知道会场后面的老岳同志刚刚冷哼了一声,叨咕道:“说来说去,还是没离开他那个破遥控飞机。”

    一边儿的政委听不下去,说了句公道话:“我说老岳,你这人真是的。月初的时候还吼着人家小曲,赶紧给你培训合格的学员呢,这会儿怎么又成破遥控飞机了。”

    “就是,我说师长同志,还破遥控飞机呢。昨晚你在后面训练场干嘛了,我看玩的挺高兴啊!”马副师长紧接着也损了一句。

    昨晚岳建军没什么事,到师部机关楼后面的林子里活动活动腿脚,正好碰到教导队无线班在林子里夜训。其中就有无人机小组用“蝈蝈”在模拟战场无线通讯中继。

    岳建军见“蝈蝈”在空中飞的四平八稳的,好像挺好操作的样子,就要过操控器摆弄了两下。一个没摆弄好,就把悬停的好好的“蝈蝈”给折腾到地上了。

    当时把老岳同志吓了一跳,结果发现“蝈蝈”挺禁摔后,不服气的劲儿上来了,站在那鼓弄了半个来小时。一直到勉强能小范围的飞行了,才收手。

    岳建军被两位搭档翻了小账,想回嘴又一下找不到合适的说辞。正好前面曲森开始接着讲了,就摆出一副懒得搭理身边儿两位的架势,目视前方。

    “大家应该都知道,前段时间特战队在靠着边境的地方,跟一土军阀打了一仗的事儿吧?”

    作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的军人,有几个不向往战场的。所以曲森的话刚一出口,就彻底吸引了下面听众的注意力。

    “那大家知不知道那场仗,咱们已经快要淘汰的‘107火’又发威了?好家伙二十公里增程弹,外加卫星制导,威力非常震撼。”

    曲森感慨了一句,见大家都在等着下文,也不卖关子:“卫星制导大家肯定都懂的,不过应该也知道,咱们国家的卫星技术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数量却不多。

    而数量不多,就意味着窗口时间也不多。那么卫星制导的装备,在非窗口时间里该怎么办?

    大家都看过老美的战争大片儿吧?人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可以通过单兵红外设备进行地面引导了。

    我为这事儿还特意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咱们地面引导技术虽然有了,但还非常不成熟。软件、硬件两方面都不行。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要吐槽,咱们军内各大科研单位的技术研发能力,重点是在地面引导设备上。

    老美电影里有一些类似的镜头,如果在不考虑真假的情况下,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专业的引导设备。另一种就是狙击组观察手的测距仪也可以附载。

    我要说的是,其实咱们的军用小型无人机上,也有类似的引导设备。可以给小型攻击型无人机,提供目标指引。

    那么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进一步再拓展一下,为指导武器提供指引呢?毕竟相对于人工引导,用无人机引导,无论是安全性还是隐蔽性,都会提高不少。

    但是有人可能要说了,咱们现在的地面引导设备还不完善呢,这个想法说出来是不是太早了些。

    我是这么想的,相关设备确实还在开发,但开发工作完成了,模块应用于不同载体时,也是会有一定差异性的。

    而现在的研发人员,不一定知道我们的小型无人机可以作为载体。甚至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我们的军用小型无人机已经投入使用了。

    那么大家觉得,我们是等相关技术完善了,等技术人员知道了小型无人机这种东西,再进行二次开发好。

    还是现在就把这种可行性方案反映上去,让研发人员在设计进程中,就无人机这个载体考虑进去好?

    我认为是第二种!”

    曲森一段话说完,见台下的听众们,大都是一脸的认同,开始做最后的总结: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类似的情况相信还有很多。

    我想对这种情况及时的进行收集和汇总,然后反映上去。

    让领导和各项技术软、硬件开发单位,能够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有更加全面的考量。

    而不是等着问题发生了,在反映上去,然后再对着升级后的东西骂娘。

    这才是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各平台应用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曲森话音落下,会场内掌声瞬间响了起来,而且越来越热烈。连后排坐着的几位师领导也不自觉的跟着鼓起了掌。

    曲森讲了三个故事,通过这三个故事,分别阐述了三个观点。

    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设备的功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解决问题;

    及时收集信息并反馈,加速各平台完善速度。

    这三点很扣题,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启发作用。

    会场中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曲森敬礼后下台,才逐渐减弱。

    岳建军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十点多了,曲森一个人居然在讲台上“浪”了一个来小时。压着掌声的尾巴扯着嗓子说:“讲的还行,下一个,后勤的那个…王浩!”

    “到!”

    ————

    上台发言的人事先都接到了通知,所以大家多少都会有所准备。

    不过大概是因为曲森的发挥有点好,弄得后面发言的人压力挺大。临上台前还在想着,怎么充实一下自己要讲的内容。

    这就搞的发言内容,显得有些凌乱和缺乏条理性。

    岳建军见连续三个人在台上的发挥都不怎么样,时间也邻近十一点了。干脆就喊了暂停,宣布会议下午再继续。

    下面单位离师部都很远,一多半的人天还没亮就出发了。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这会儿早就饿了。几位师领导刚走出小礼堂的门,一帮子年轻的大小伙子,就呼啦呼来的往外涌。

    “曲森。”曲森刚走出礼堂大门,就听到岳建军的声音。

    “领导们好!”看几位领导站在那笑呵呵的看着自己,曲森敬了个礼,问好的方式,相对随意了一些。

    “还行,看来确实做了点儿功课。”也许是因为当着别人的面儿,岳建军难得的夸了曲森一句。

    “嘿~”曲森能说什么,憨厚的笑呗。

    “指挥平台又升级了,把那个战是后勤系统集成了进来,师里参谋组正研究呢,你下午开完会过去跟他们一起鼓弄鼓弄。”岳建军很随意的交代道。

    “是!”曲森先领命,然后问:“大型升级,军区没组织统一培训啊?”

    一说到培训,岳建军就满脸的不爽,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说:“一天到晚的这个办班儿,那个培训的。都去学习了,工作还做不做了。你们自己研究,有不明白的打电话问。”

    “……”曲森彻底无语了,心里说了一句:“啥玩应儿都能自己研究明白,还要培训班干嘛。”

    “咱师刚刚接防,为了配合网络化管理系统,正准备铺设通信光钎,当稍把老旧的通信线路也都转到底下。

    通信口的人现在一个都当两个用,实在分不出人去参加培训,你们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宋参谋长笑着解释了一句。

    “是!”这么说曲森就能理解了,赶紧点头。

第三百四十一章 差不了多少() 
曲森赶紧扯呼往食堂的方向走,早上着急走,没吃多少东西,现在饿的厉害。

    被岳建军耽搁了一会儿,走到食堂的时候正是“饭前一支歌”的时段。

    来开会的人被安排在司直灶吃饭,门前教导队的战士们列队堵在那,曲森也不好直接走进去,只能站在队伍后面等着。

    “干嘛呢?”师部通信参谋邹俊,从后面拍了曲森肩膀一下。

    “等吃饭呢。”曲森和邹俊勉强算认识,指了下食堂大门说了一句。

    “是不是傻,司直灶有什么好吃的。走,去我们灶。”同样惊天在会上发了言的王浩,笑着推了曲森一把。

    部队的大型机关单位因为人员众多,为了分流都会有很多食堂。一帮情况下后勤食堂的伙食都是最好的,其次是装备部食堂。

    司令部直属食堂通常吃饭的人最多,所以就算食材都一样,口味也肯定相对差一些。另外医院食堂和政治部食堂,咳……女军人会多一些。

    (大家伙食费虽然都是一样的,但每个小单位都会根据自身的财务情况,进行单独的伙食补贴。)

    进了后勤灶,曲森才知道自己确实单纯了。开会的二百多人,差不多都聚在这里了。估么着后勤灶的炊事员们也是见怪不怪了,知道今天有会,特意加大了菜码。

    拿着餐盘到打饭口一看,鲶鱼的炖茄子、鸡蛋西红柿、蒜蓉青菜、麻婆豆腐,外加加了虾皮儿的紫菜蛋花汤,还有两种小咸菜。

    同样是四菜一汤,但绝对是会餐的既视感。

    “我去,你们这伙食快赶上飞行员了吧。”曲森对着王浩感慨了一句。

    “那当然,采购中心可是归我们管的,同样是鲶鱼,咱们这儿都比别的灶大两圈儿。”王浩一句话把打饭的战士都给逗笑了。

    “我以后再来师部,就找你带我过来混饭了。”曲森开了句玩笑。

    “没问题,其实你直接进来就行,咱师部哪个灶也没往外赶人的习惯。”王浩立马答应,又冲着打饭的战士说:“是不是啊~”

    “那是,咱食堂随时欢迎兄弟单位的同志过来品鉴、指正。”打饭的战士嘚瑟的应声儿。

    大家都是年轻人,在饭桌上很快就混熟了。跟曲森一桌儿dev和邻桌的几个小子,没说几句就把两次演习的事儿翻出来,拿曲森开涮。

    曲森虽然人单势孤,但毫不怯场,挨个怼回去。弄得搞的场面乐呵的很。后勤几位来吃饭的领导,在一边笑呵呵的听着,没人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一顿饭吃完,曲森直接被邹俊拽到了机关大楼,一帮子通讯参谋研究新平台,都断断续续的折腾好几天了,攒下的问题有很多。

    听参谋长说派曲森给他们当援军,虽然心里疑惑,可这会儿抓住人了,一堆问题就直接砸了出来。

    数字化指挥平台是五一一所开发的,而后勤管理平台是军内另一个软件研究所开发的。

    两个平台原本分别独立运行,运用了一段时间,上面领导们考虑把后勤管理平台合并进指挥平台,组成一个综合性的战时指挥平台效率会更高。

    便命令两家研究所合作来完成这项任务,很快两家研究所的研究员坐到了一起,进行了一番可行性论证。

    结论是,认为两个平台没必要完全合并。

    只要指挥平台可以联机查看,战时状态下的后勤平台的时时数据,就可以满足领导们的设计意向。同时还避免了指挥平台过于臃肿,占用太多的系统资源。

    新版本一升级完,模块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操作平台也发生了整体的大变样。

    特别是跨平台调用数据的端口设置,非常的复杂。不但涉及到多种数据网络的切换,还涉及到复杂的权限操作。

    曲森看着一大堆问题,脑袋也直发蒙。再看看随光盘一起来的说明书,不单厚,表述方面还极其不人性化。

    承认自己不会,丢人的事儿曲森是肯定不会干的。干脆想了个简单的办法,拿起电话直接打到了五一一所的单身干部宿舍。

    几通电话打下来,问题还没解决完,下午开会的时间就到了。

    于是,一帮人又忙忙叨叨的直奔小礼堂。

    下午发言的人经过一中午的补充准备,明显质量提高了不少。也都参考了曲森的思路,结合本职岗位,通过一些实例来阐述自己的想法。

    最后一人发言完毕,岳建军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让所有人都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完事儿把想法形成书面文字交上来,下周再次开会统一进行讨论。

    已经五点多了,大家又跑人家后勤灶混了个肚圆,然后擦着黑,各回各家。

    别人都走了,曲森走不了,再次跟司令部的一帮通信参谋们凑到一起,继续打电话解决中午还没解决完的问题。

    一圈电话打完后,电脑上的记事本文件记下了上万字的备注,总算完成了岳建军交给的任务。

    时间已经九点多了,邹俊招呼公务员去给曲森准备铺位。

    曲森一琢磨岳建军那老小子,明显是借来一个人就“往死”用的节奏。自己今晚要是不走,明天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所以借口明天一早还有课,说什么也没留下来过夜,直接开车撩了。

    事实证明,曲森的行为是非常明智的,岳建军还真的有新的“幺蛾子”。

    现在合成作战师,已经渡过了刚接防后的忙乱期。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一个是熟悉防区,制定各种预案。再就是整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