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军魂 >

第237部分

一代军魂-第237部分

小说: 一代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车消失后,曲森贼头贼脑的冒出来。往车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转头问安惊蛰:“什么事儿啊,整的做贼似得?”

    “有任务,出境!敢不敢去?”

    “废话!”

    ————

    04年7月,沪海某知名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骆教授,失联一周后,校方报警。

    警方第一时间进入了骆教授家中,在其书房写字台上发现了留书。

    通过留书内容警方获知,骆教授的爱人在陪刚离婚的女儿,去泰国散心时遭到绑架。

    绑架者通过电邮的形式,向骆教授勒索十万美金。并声明必须骆教授本人,携带瑞士银行不记名本票,前往泰国赎人。除此之外,不接受任何其它交易方式。

    骆教授考虑到事情发生在国外,如果自己报警,不但国内的警方用处不大,还容易被绑匪获知,从而激怒对方。一番考虑后便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把自己的积蓄汇至国外,通过国外的朋友存入瑞士银行。然后用旅游签证,处境去了泰国。

    离境时间,就是留书的当天。

    沪海警方随即派人赶赴泰国,同时联系了泰国警方,请求协助。赶赴泰国的警员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很快落实了骆教授的行踪。

    首先找到了他暂住过的酒店,并通过酒店记录获知,骆教授曾经接到过一封国际邮件。初步判断,邮件内应该是按照绑匪要求,准备的银行本票。

    收到邮件后的第三天,骆教授办理了退房手续,被一辆黑色奥迪轿车接走。

    随后的侦查工作进行的极其艰难,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才基本确定,骆教授最后应该去了泰国西北部,与缅甸接壤的一个边境城市。

    随后,便杳无音信。

    在汇总了各方面收集的资料后。警方判断,骆教授应该被人指引,或者被强迫的进入了缅甸的克钦邦,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金三角地区。

    金三角,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地名。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那里复杂的山脉、水脉,造成了无数的峡谷和绝壁。

    所以形成了大片大片的交通死角,让三国的行政部门很难深入,形成有效的控制。再加上这里存在着大片的边界模糊地带。

    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畸形的三不管地带。

    情况收集到这里,警方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判断。骆教授妻女遇到的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绑匪,而很可能是制毒团伙。

    他们的目标也并不是赎金,而是研究生物化学的骆教授这个人。

    随后,警方动用了多种侦查手段,甚至还启用了几个潜进贩毒集团的卧底侦查员,来寻找骆教授一家的下落。

    不过金三角地区大小村落有三千多个,盘踞的势力错综复杂,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毫无线索。

    直到进入十一月,沪海警方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获知,马来西亚方面,一个名为garyfirzagideon化学博士的遭遇和骆教授十分相似,只是那位化学博士“消失”的时间是三月份。

    而且这名化学博士在五月末的时候,曾经向马警方发过一封求助邮件。表示自己被制毒集团囚禁,对方以他家人为要挟,让他主持一项新型复合型毒品的改良工作。

    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进了制毒集团原有的毒品配方,虽然毒品毒性大大减轻,但长期使用,依然会造成认知障碍等一系列脑损伤。

    邮件中garyfirzagideon表示,制毒集团对他的工作进度严重不满,已经开始用伤害他家人的身体为要挟。同时给出限期,要求他在期限内必须取得突破,不然就会真的向他的家人动手。

    而garyfirzagideon的研究方向是工业化学,降低毒品毒性,则需要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

    所以garyfirzagideon对自己及家人的未来很悲观,希望国内,赶紧想办法营救他。

    同时他还给出了一些线索,除了他被囚禁的村子的大概环境信息外,还有他最开始时,被制毒集团带到了会晒。然后,一路向北,车船交替的走了很久,才到达现在所在的位置。

    马来警方随即向老、缅警方求助,不过两国警方全都表示,对于garyfirzagideon描述的地区,他们无力提供帮助。

    沪海警方在获知了这些信息后,很快通过garyfirzagideon提供的信息,判断出大概位置,并派出侦查员进行定向搜索。

    在邻近年底的时候终于获得了骆教授一家的准确信息。

    一处位于老、缅两国边界模糊地带的小村落。村落三面环山,根本没有连通外界的道路,唯一可以出入的通道,就是水路。

    而且这个只有不足一千人的村落,完全被毒品武装集团控制,普通村民全都以佃户的形式,为制毒集团种植鸦片。说是奴隶制社会都不为过。

    综合考虑了村子的形式后,警方得出结论,想武力营救基本不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派人潜入进去,然后把人偷出来。

    计划制定用了半个月左右,准备实施又是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然后,就是等待实施的机会。

    最后这个救人的时间点,被选在了二月十七号。

    但计划中还存在了一个问题,就是人偷出来之后,沿水路撤离,中间并不能瞒住武装分子多久,相信追兵很快就很咬上来。

    问题是,撤离线路是沿水路逆流而上,半路上会遇到一处瀑布。想要继续撤离,就必须弃船上岸。攀上瀑布后再乘坐另一艘事先准备好的船只继续撤离。

    而骆教授一家身为城市居民,在山林间行进的速度一定快不到哪去。所以,攀山的这段路程,是最容易被追上的一段。

    这就需要有人在那一段路上接应,掩护骆教授一家攀山后重新登船,直至脱离战斗。

第三百五十八章 山路难行() 
老、缅两方自己无力对目标区域采取行动,所以也不拒绝我国派出营救队伍。不过同时提出要求,声明我方营救人员不准进入他们的实际控制区。

    换句话说,就是营救人员只能沿着两国的边界模糊地带穿插。

    这就导致了我方增援人员,要面临三个困难:

    第一,我方人员无法借道周边两国的公路网络,所以为了能够摆脱追兵,最好的撤离路线依然是水路。

    接应点上游位置有一处小型码头,是制毒集团为转运毒品和原料建立的。

    营救人员虽然可以在这个码头获得撤离船只,但必须提前解决掉看守码头的武装人员,并且还要保证船只不能受损。

    第二,据已知情报,转运码头处停放的船只有限。除了度极慢的小型平板货船,木质快船大多数时候只有两条,而且乘员有限。

    这就决定了,我方营救人员数量不宜过多,最好能控制在十二人以内。

    第三,直升机受到航程半径的限制,无法将营救队伍送到近点。极限输送距离,只能到达距离支援地点三十二公里的地方。

    余下路程支援队伍需要步行穿越二十公里左右,其中大部分路段,地形异常复杂。然后再借助充气皮划艇顺流而下,抵达目标区域。

    另外,预计营救时间为晚六点左右,抵达接应点预计为晚七点二十分左右。但我方侦查卫星在晚七点十四分才能进入有效窗口期。

    这就意味着在七点十四分之前,支援队伍要面临完全未知的情况。不知道行进线路上有无关卡、眼线,不知道码头敌方兵力及武器情况,也不知道前方营救行动是否顺利。

    任务到达“下山虎”特战队后,安惊蛰马上开始臻选参战人员,当考虑到无人机操控员的时候,先想到的就是曲森。

    不过当时曲森的父母还没有离队,他只能与参加队员研究战术以及穿插线路的同时,派小六子去盯梢。

    当得知曲森的父母准备离队的时候,才急急忙忙的赶过去“送行”。

    曲森的骨子里原本就充满了不安分因子,这几个月整天除了上课就是上课,早就闲的全身关节痒,一听说有任务,哪有拒绝的道理。

    撒丫子就要往宿舍的方向跑,结果被安惊蛰一把拽住,问他:“你干嘛去?”

    “换迷彩服啊!”曲森停下脚步。

    “着便装。”安惊蛰说了一句。

    “穿便装?”曲森纳闷的问。

    “在我们的穿插线路上,不知道有没有对方的眼线,我们穿便装打着地质勘探的幌子靠过去,多少有迷惑敌人的作用。”安惊蛰解释道。

    “明白!”

    ————

    营救小队只有十一个人,另一个名额被警方派来的向导占据了。

    警方送来的讯息上写着,向导名叫阿布,三十多岁,一米七多点儿,黑瘦黑瘦的,不过身体看着就非常结实。不但熟悉沿途的地理环境,还精通走边几国的地方语言。

    有他在小队面对复杂的地域情况,基本不用担心走冤枉路。而且一旦沿途制毒团伙的眼线,他还可以帮着沟通,起到掩护的作用。

    上午十点钟,营救小队确定完毕,开始做出前装备准备。

    十一点十三分,一辆警车直接开到了直升机停机坪旁边,向导阿布终于赶到了。

    十一点二十分,两架负载了舱内副油箱的直升飞机升空。一小时十分钟以后,两架直升机抵达预定地点上空。

    ————

    “报告指挥中心,我队已顺利抵达一号地点。”安惊蛰通过卫星通信向师指挥中心汇报。

    “胆大心细,注意安全。”岳建军沉稳的声音随即响起。

    “出!”安惊蛰挂断通信后,出指令。

    十二人的队伍,阿布走在前面,乌图和乔杉一个跟在阿布的后面,一个坠在队尾,穿着一套美式丛林作战服装,手里拎着老56式,一副保卫人员的模样。

    其余九人每人背负着一个大号的背囊,穿着杂七杂八,被夹在队伍中间。

    山里的天气很凉,不过一队人行进了半个小时后,每个人都汗流浃背。

    沿途的山路,满是密布的溪流和陡峭的绝壁,而且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路。行进起来,要远比大家之前走过的山区要难行的多。

    还好有对地形非常了解的阿布领路,不然队伍冒懵前行,恐怕一不小心就会走到绝地,然后再折返重新找路,随便耽误些时间,能不能按时赶到预定地点都两说了。

    下午三点钟的时候,6路部分才勉强走过一半。安惊蛰见大家疲惫的厉害,只能命令原地休息十分钟。

    “莫慌,再往前翻两个山头儿,路就相对好走一些了。咱们时间上没问题。”阿布用浓重的彩云口音安慰了大伙一句。

    “从地图上看咱们越往前走,路就会越难走啊!”魏涛掏出地图,边看边提出异议。

    阿布走到魏涛身边,用手在地图上一点点了一下,然后指尖沿着一条蜿蜒的细线滑过。

    解释说:“我们到这儿后,沿着水边走。中间只有几片石滩需要绕一下,剩下的路虽然不算好走,但起码不用再绕山头了。”

    听了阿布的解释,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在山区行进最怕什么,不是路远,而是绕山。

    路再怎么远,只要你保持前进,总有走到的时候,而且行程也比较好计算。

    绕山就不同了,跟盘山道的原因一样,明明走了很久,可回过头一看,直线距离才只向前前进了一点儿。这种情况不但对人的体力消耗巨大,还严重影响心气儿。

    对于营救小队来说,辛苦自然是不怕的,大家就怕不能按时赶到。

    十分钟休息时间一到,队员们根本不用安惊蛰催促,互相帮助着托起沉重的背囊,列队继续出。

    绕过了前方一处山石嶙峋的峰口后,从半山腰处已经可以隐约的看到,远处山脚有蜿蜒的河流穿过。

    但河两岸怪石嶙峋,除了大石摊就是峭壁,再稍微远一些的位置全是密集的林木,根本不适合徒步穿越。

    虽然没有人出声询问,但阿布还是注意到了大家眼中的疑问,用手指了一下挨着的另一个山头:

    “翻过那座山,河边就好走了。往前还有三处烂石滩得绕一下,不过比走山路近多了。”

    公安部门能派阿布过来当向导,对他的能力自然是很有信心的。阿布一路以来对地形的熟悉程度,也让小队成员心里越的踏实。

    所以听了阿布的解释,大家便不再疑惑,跟着他继续前行。

    前面的山头要相对矮一些,同时山体较宽。阿布决定不再绕山,带着大家直接翻越。

    因为没有路,爬山也没法照直向上爬。一堆人在阿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