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王路 >

第124部分

三国之帝王路-第12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李通苦恼的地方,既不能增兵攻破古城,又无法退兵,就这么尴尬的守在古城外。

    其实,何止李通苦恼,刘裕同样苦恼。李通苦恼不能进不能退,刘裕同样苦恼不能进不能退。

    自城外一役后,上蔡又传来几次消息,这些消息勾勒出上蔡愈发艰难的处境。自然,它也让刘裕更加焦急。

    但刘裕只能干焦急,根本无计可施。他早就想灭了李通,然后回援上蔡。但上次一战,让他清醒过来,明白李通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不能消灭李通,又不能率军救援上蔡,刘裕自然每日都眉头紧皱,苦恼不已。不过就在昨日,他突然眉头舒展,似乎想出什么计谋。

    原来,他昨日在后院思考救援之事,来来回回走了一个多时辰,然后猛的一拍额头,自言自语道:“笨啊,我真是笨。救援上蔡,又何必非得击败李通。我偷偷摸摸派遣一支人马救援上蔡,那李通又如何能知道?而且就算他知道又如何,古城防御的如此严密,少了一支人马,那李通估计也攻不下。”

    想通这一点,刘裕不由露出笑容,抖抖眉毛,继续说道:“等我解了上蔡的危机,再率军回击李通,说不定还能将其大败。不过怕只怕,回援兵马被拖在上蔡,然后又被李通得知。那样的话,上蔡、古城俱危矣!”

    唉,再等等,再想想,实在不行,也只能这么做了。

    想到不妙之处,刘裕不禁苦恼的摇摇头,又恢复之前眉头紧锁的样子。

    就在刘裕又苦恼的时候,李通正满脸笑意的接见一人。他接见的人没什么,不过是位普通的文人而已。

    但这个普通的文人,却有一个不普通的身份――幕僚,纪灵的幕僚!

    这个幕僚为李通带来上蔡的实情,同时也带来了纪灵的“友谊”,甚至还隐晦暗示李通该如何攻破古城。

    李通听罢,虽然面带喜色,但让人把那个幕僚请下去之后,脸上的喜色顿时变成冷笑。

    “呵呵,这绝对是纪灵想的阴招。”李通想着刚才那幕僚的话,一脸冷笑的说道,“计是好计,可是是纪灵出的,还是为我出的,那就决不可信。”

    那幕僚暗示李通,说纪灵愿意和他联盟,一同大败刘裕。还说刘裕一定知道上蔡的情况,只要李通做出一副退兵的样子,刘裕一定会出兵回援。到那时,李通便可以一举拿下古城。之后,幕僚还颇为恭敬的说,待李将军攻破古城,务必出兵相助。

    这计不可谓不好,即使刘裕洞察他李通假退兵,恐怕也会出兵上蔡。而那时,说不定他真能攻破古城。可是,他一想到这是纪灵出的计,就觉得里面必有阴谋。

    左思右想,想不出个所以然,李通不禁有些犹豫,考虑自己是不是可以实施此计。但一想到纪灵的狡猾,他还是决定暂时不用此计,就和刘裕这么僵着。

    实际上,纪灵之所以为李通出计,也是因为上蔡之事。此计并不是帮助李通攻下古城,而是为了引出刘裕,从而让他自己半路伏杀刘裕。而后,他再伪装成刘裕军,诈开上蔡。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说服李通,也不知道能不能伏杀刘裕,更不知道能不能顺利诈开上蔡,但纪灵还是想过下面的计划。准确的说,这是一个大计划,是纪灵和众人苦苦思索出来的大计划。

    由此可见,纪灵此人确实有大才能。当然,他的才能并不足以想出这个计划。这计划主要谋划人并不是他,而是他讨教的一个人。那人并无为纪灵出计的想法,只不过被纪灵所逼迫而已。

    却说如果攻下上蔡,纪灵便计划继续假装成刘裕军,奔袭李通大营。而后,再顺手诈开或攻破古城。

    如此一来,整个汝南便落入他的手上,他将成为世之名将,也将成为袁术手下的大功臣。

    这样的诱惑,纪灵如何能抵挡?

    但这计涉及太广,并不容易实施。不过不实施,纪灵又不甘心,于是他便让人接触李通。实际上,此计并不需要李通,但纪灵偏偏就拉上了李通。

    他二人大战数月,可以说彼此十分了解。纪灵知道,就算自己告诉李通此计,李通不相信,可也无法想出自己的打算。而且他还知道,以李通谨慎的性子,开始肯定可以沉住气,但最后恐怕还是会选择使用此计。

    不担心,纪灵现在一点不担心,反倒自信爆棚。他现在的目光虽然在汝南,但心已经飞到淮南。他在想,等自己携胜而归,一定要劝主公收了那位大贤。

    那位大贤,实在是太厉害了!

第219章 攻防战() 
虽然无法亲临上蔡,但通过斥候,刘裕还是可以遥控上蔡。

    自纪灵卷土重来以来,上蔡与古城之间每日必有斥候想通。这些斥候一方面传递上蔡的战情与刘裕,一面又将刘裕的指导传与上蔡的夏侯兰等人。

    当然,实际上刘裕指导的并不对,一来他人不在上蔡,对上蔡的了解必然不尽如意;二来以夏侯兰的水平,虽然不是纪灵的对手,但依靠城池之利,也不是纪灵能轻易攻破的。

    也正是如此,从上蔡城的斥候才得以出城,将情报传给刘裕。若上蔡真个岌岌可危,恐怕连斥候也无法出城了吧。

    当然,这是上蔡之战前期的战况,双方焦灼,不胜不负。

    到中期的时候,上蔡已经陷入被动,可谓是处于劣势。这一点,刘裕从来往的斥候就能知道。往日,斥候一天来一次,可后来几乎隔三差五才来一次。而且以前斥候一身轻松,衣甲整齐,脸色如常;可后来,斥候每次都一身血污,脸色苍白,甚至断臂的都有。

    由此可见,上蔡的情况不甚乐观。

    事实上,刘裕已经连续几日没有得到情报,是的,来往的斥候已经数日没有来了。也是因此,他才如此焦急,又是想计谋,又是思考是不是要弃车保帅

    上蔡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数日之前,纪灵竟伪装成来援的刘裕军,将上蔡北门诈开。如果不是夏侯兰恰好在巡逻,又恰好识破了,那么上蔡的情况将不堪设想。

    而且,即使夏侯兰识破纪灵,也是经历一番苦战,这才把纪灵赶出上蔡城。不说死伤惨重,单是对士气的打击就很大。

    说起来,纪灵之所以伪装来援的刘裕军,还是拜上蔡和古城往来的斥候所赐。来往斥候多了,他自然偶尔有所劫获,然后便知道刘裕打算来援。于是乎,他便灵机一动,想出这么个计谋。

    至于夏侯兰识破纪灵,也跟刘裕传来的消息有关。他得到的消息齐全,自然知道刘裕不打可能来援,然后自然就怀疑起纪灵。

    这一役,纪灵虽然没有成功夺取上蔡,但却使上蔡士气大跌,同时也死伤大增。而他自己则再次从葛陂调兵,合有两万之众,对上蔡城进行全面进攻。

    第一日,他于城下留下大片尸体,但上蔡却依旧毫无城破的迹象。

    第二日,他依旧于城下留下大片尸体,而上蔡城墙虽然血迹斑斑,但依旧魏巍高峨,屹立不倒,如巨人一般。

    第三日,他率军攻城,终于有士卒杀上城头。虽然终究如烟灰落水,毫无声息,但至少也荡出了涟漪。

    此后数日,他依旧清晨出兵,黄昏收兵,与夏侯兰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攻防战。

    也亏得刘裕以前手段狠辣,使得上蔡的士族豪强不敢再反叛,否则城中那些士族豪强这时候做乱的话,上蔡就真的保不住了。当然,那些士族并不是没有异心,只是太过被刘裕以前的行为所摄。若非如此,他们怎么可能不趁机献城?

    这一日,日薄西山,纪灵军又如潮水般退去,但城头的夏侯兰和高猛,却没有立即回去,而是满脸愁容的看着退去的纪灵军。

    他二人衣甲不整,尽染鲜血,头上头盔拿在手里,头发完全被汗湿。而那汗如雨般滚落,落在他们布满鲜血的脸上,立即变成血红的汗水继续滚落。

    但这些,他二人全都置之不理,只是眉头紧锁的看向远处的纪灵军。

    “伯谷,这几日连番大战,将士们已经快要撑不住了。”高猛面沉如水,声音低沉的说道。

    何止是撑不住,这几日下来,上蔡守军已经死伤惨重,士气大跌。若是再这么下去,恐怕不过几日就要城破人亡了。

    关于上蔡的情况,夏侯兰可比高猛要了解。不说士兵的情况,单是守城器具便已经不足了。

    箭矢,早已经没了。现在每天用的都是前一天赶制的,而那根本不够。石块也严重不足,只有那金汁还很充足。

    另外,更严重的是城中药物不足,重伤士兵无法一一医治。

    “再坚持坚持,我已经派人前往古城。”夏侯兰同样面色沉重,咬牙说道。他这说法,连他自己都有些不信。但不信不行,不信的话他还能信什么?

    高猛自然也知道这点,并不报太大希望,但还是选择相信,否则他也不知道上蔡会怎么样。

    亏得昨日有斥候突围而去,或许能将消息传给刘裕,否则这点希望他们都不敢再抱有。

    “好了,不要多想了,左右不过一死而已。想我夏侯兰半生蹉跎,毫无功名,如今被公子看中,大小也是个将军。哈哈,纵然死去,也没什么遗憾!”夏侯兰突然腰板一挺,豪气干云的笑道,只是这笑有着一丝悲壮。

    高猛闻言,与之对视一眼,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是的,他高猛也不过是个打铁匠,如今做到将军,还有什么好遗憾的?

    若是遗憾,大约也就是不能再跟随公子,以及跟这帮兄弟一起征战天下。哦,对了,他还有一个妹妹放不下。而且上蔡有公子的妹妹,他不愿上蔡被攻破,而让刘菡受辱。

    不止是高猛,夏侯兰也是这么想的。他想的比高猛还要多,甚至已经考虑到城破时的退路。如果到时候真的守不住了,他想应该自己和高猛一同率军护卫刘菡、高雪她们几个女的逃出去。

    “伯谷说的不错,没什么可遗憾的了。”高猛大笑过后,神色有些落寞,但却没什么后悔。

    夏侯兰自然也知道他的心情,也不劝慰,只是笑道:“莫要多想,我们该回去休息了。呵呵,明日可还得守城。”

    说着,他便与高猛一起下了城头,大步流星的朝城内军营走去。可就在他们下了城头的时候,突然有个士兵跑过来,气喘吁吁的汇报道:“将军,关押在太守府的犯人,说有事要和将军商量。”

第220章 胸襟() 
古城之内,府衙之中。

    刘裕心事重重的跺着步子,偶尔停下来,深深叹息一声。

    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直到红日彻底沉了下去,他才抬头往远处一看,然后又失望的摇摇头,转身朝书房而去。

    “已经近个半个月了,可是仍然没有上蔡的消息。我自知道上蔡不大可能失守,可估计也快了吧,否则定然不会连消息都传不出来。”

    心里暗自一叹,又浮现出那日的想法。这一次,他更加犹豫不决,不过却已经有些动摇。

    片刻之后,他来到书房,伏案研究起兵法。然而,灯火昏黄之下,他的心如那摇晃的灯芯,如何看的进去兵法?

    故而,有模有样的看了半个时辰,他便放下兵书,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就在此时,不等刘裕解开紧锁的眉头,一个亲卫突然闯进来,急声汇报道:“主公,上蔡来人,说有要事汇报。”

    刘裕闻言一惊,随后便大喜,道:“快,快带来见我。不,你前面带路,还是我亲自去见他吧。”

    说着,他已经迫不及待的站起来,随着亲卫跑出了书房。很快,他便随亲卫来到大堂,看见一个颇为狼狈的士卒正喝着水。而那士卒旁边,则是另一个亲卫。

    那士卒看见刘裕出来,当即眼神一慌,连忙将手中水杯放下,拘谨的说道:“主公!”

    “快快道来,上蔡情况如何?”刘裕却没时间理会士卒的慌张,直接开口问起上蔡的情况。

    士卒被这劈头一问,弄的一时说不出话。亏得为人机灵,连忙从衣甲里取出一封信,恭敬的说道:“主公,这是夏侯将军给你的信。”

    刘裕看见信,一手拿过来,心里急切,也管不上那士卒,直接打开了看。

    大约半个时辰,他才把信看完。没办法,这些日子的情况夏侯兰都汇报了一下,那内容自然丰富。至于为何不惧被纪灵截获,却是因为这些亲卫极死忠,若是被擒都会先毁了书信。而纪灵得知刘裕欲救援上蔡,也是百般折磨斥候之后,方才撬开了斥候的嘴巴。

    可以放心的说,一般情况下不必担心消息泄露。

    看完书信,刘裕一扫愁容,眼中露出兴奋之色,嘴角更是露出一丝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