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王路 >

第137部分

三国之帝王路-第13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后的众将也是如此,台下将士们也同样如此,全都咕噜咕噜几下就个完了。

    喝完之后,大碗被后勤士兵收了回去,并没有什么摔碗的情节。一般摔碗的都是敢死队,只有他们有资格摔碗,因为摔碗意味着饭碗不要了。

    敬过酒之后,刘裕突然哈哈一笑,豪情万丈的说道:“来人啊,给我都抬上来!”

    话声一落,便有数十个士兵抬着二十多个大箱子走上点将台,小心翼翼的将箱子放了下来。

    见箱子放下来,刘裕再次嘴角挂笑,道:“都给我打开。”

    应声而动,那数十士兵之中的二十多个士兵猛的一下将箱子打开。然后,只听见在场的将士们都发出倒吸一口气的声音,听起来也分外壮观。当然,他们的表情也清一色的震惊。不震惊不行,就连赵云、许褚等将军都为之一惊,何况普通的将士们。

    不过也不怪他们震惊,谁让刘裕竟然让人抬了几十箱金——不是不值钱的五株钱,而是价值斐然的金。

    试问谁有这么大手笔,而将士们又从来没见过如此多的钱财,如何不震惊?

    震惊之后,他们的呼吸忽然变得急促,眼睛也隐隐泛起红光,显然是心动不已。这些金,如果能得到一箱子,他们就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家里人不用劳作,他们自己可以不上战场,不再过着胆战心惊的生活

    见将士们这幅模样,刘裕不由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大声说道:“这些金都是你们,当然,战功赫赫的将士会得到的更多。比如杀敌十人的将士,他的所得必然比杀敌一人的将士要多。好了,具体的让杜主簙来说。”

    这时候,杜畿应声而出,先宣读了一遍战功表,随后开始指挥士兵分发金。当然,有一百战功最赫赫的士兵,不仅有大量的金,还有荣耀战刀。另外,刘裕还要他们站在点将台上,可谓风光无限。

    事实上,那些金不算什么,那一百把荣耀战刀才叫好。那战刀不是普通战刀,都是刘裕手下工匠特制的,已经超越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可想它的价值有多高。

    那一百名士兵,一手捧着一盘子金,一手拿着战刀,脸上露出极为兴奋的潮红之色。让他们兴奋的不仅是金与刀,还有提升的官职。

    似从军的士兵,纵然是被迫的,心里也有对官职的渴望。而像这些强悍的士兵,他们的渴望也会更浓。故而,此时他们的兴奋也就更大。

    今天这一场聚兵的目的已经很明朗,无非是刘裕赏罚将士们,使军心更加凝固。哦,赏结束了,自然就是罚了。

    所谓赏罚分明,又所谓一个棒子一个甜枣,刘裕自然不可能只赏不罚,否则何以立威严。

    果不其然,就在军中一派喜气洋洋,将士们一脸兴高采烈的时候,忽然执法队押着近百名垂头丧气的士兵走了过来。

    将士看见这一场景,当即收敛笑容,疑惑的看过去。虽然不明白什么情况,但还是心中一凝。

    就在此时,刘裕愤怒声音突然传来,让他们内心一紧。

    “我们将士们在前线作战,这些懦夫却逃到后方。这样的人,配做我们的兄弟吗;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本来,这些逃兵虽然垂头丧气,但并没有多担心,只当拉过来训斥一番而已。可突然听到刘裕说的话,他们不由为之脸色大变。可没等他们求饶,将士们已经大呼“该杀”。那如山的气势,吓的他们脸色煞白,哪里还说的出话。

    而这时候,刘裕反倒脸色一缓,淡漠的说道:“军有军法,尔等不容于军法,自当斩杀。可尔等家人却是无辜,失了你们,或恐不能存活。故而,尔等死后,家人我自为尔等养之。如此,尔等安心去吧。”

    刘裕话声落地,不等那些逃兵求饶,他们身后执法队的士兵已经手起刀落,将他们的脑袋砍了下来。砍完之后,执法队直接收拾尸体,离开了校场。

    但场上众将士却久久不能平静,为刚才的一幕震惊不已。同时,那些有作逃兵心理的士兵,也永绝了逃兵的心。

第246章 军中置酒() 
“当然,这些逃兵的家人我都为他养了,那些战死士兵的家人我自然更要养了。”

    校场气氛压抑,众人表情肃穆,但刘裕却一切如常,语气一转,把话题转到战死的将士身上。

    他这么一转,将士们也就松了一口气,知道应该没什么事了。不过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他们看向刘裕的眼神却依旧恭敬,,甚至比之之前还要恭敬。

    刘裕自然感受到气氛的变化,再次侃侃而谈道:“不止他们的家人会被赡养,他们的孩子还有机会入学。当然,他们本人也不会被遗忘。他们为汝南而忘,我们怎么能忘记他们。因此,我决定为他们立烈士碑,使后人铭记。”

    赡养战死将士的家人,这一点还可能做到。让他们的孩子入学,却有些难办。不过刘裕已心中有数,准备开办官方书院,但这事一时半会定然完成不了。至于立烈士碑,这一点就简单多了,不需要花费大量钱财,但可以收拢军民之心。

    如此一来,刘裕自然要大办特办!

    当然,这些事他说说就行,自然不需要他亲自去做,毕竟他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最多碑林成的时候,他亲自去祭拜一下。

    说完战死将士的事情之后,刘裕又说了一些事,然后就让将士们散了。当然,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晚上还有聚宴。

    说到聚宴,这在刘裕军中算是一大特色。无论是出军,还是战争结束,几乎都有聚宴。实际上,聚宴也是有好处的,否则刘裕也不会弄。

    这聚宴,不仅能让将士们吃个痛快,也能放松放松他们紧绷的神经。另外,这也能助他得军心。

    将士们散了,或回家报喜,要家里给安排亲事;或到什么地方快活一下,装装大人物,满足一下

    刘裕等人则回到军营,一边说着各自的征战之事,一边吹吹牛逼。

    比如赵云被问及汝阴的战事,一脸慎重的回道:“吕温侯武艺无双,果真是名不虚传,纵然我与仲康联手,也不过堪堪抵挡而已。”

    “什么,那吕布真如此厉害,连你和仲康联手都不是对手?”惊呼的不是刘裕,而是陈到。陈到知道赵云和许褚的武力,故而这才如此惊讶。

    许褚名为虎痴,自然不服陈到的话,虽然他的武艺确实不如吕布,但他还是争辩道:“吕布虽勇,我与子龙也不输他。不过身旁有张辽、张飞压阵,我二人根本不敢出力。”

    “张辽又是何许人,竟然能与张飞相提并论?”说到有关武将的事,一旁的徐晃也忍不住,大声问道。

    这次不等许褚和赵云回话,刘裕先开口道:“这张辽可不简单,乃古之召虎是也。吕布帐下,他为最!甚至吕布我都看不上,毕竟吕布也只是武艺高强。但那张辽就不一样了,此人不仅有炼神境的武力,更有可怕的统军之能,真大将也!”

    听到刘裕如此盛赞张辽,众将自然不服,不过其中的赵云和许褚却沉默不语,没有什么不服的。徐晃见此,自然好奇的询问起来,“子龙、仲康,那张辽真如此了得?”

    “那张辽确实不简单!”许褚沉默不语,没有回答。而赵云则露出一个苦笑,回了徐晃一句。

    见二人表情,又听见赵云的话,徐晃这才相信张辽确实不凡。不过他对自己的统军之能颇有自信,并不觉得张辽就比他厉害。他在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会会那张辽。

    说完汝阴的战事,众人又说起上蔡和古城的战事。一个个说的激情四射,也听的热血澎湃。

    这帮武将,果然都是杀才!

    说着说着,便过了半下午。而这时候的天,有黑的比较早,因此外面都有些暗了。不过这样正好,因为后勤的士兵刚才准备好食物,一一端了上来。

    自然,不止是刘裕帐中,其他各营各帐也是如此。全营都准备好了,就等刘裕下令开吃了。

    刘裕也不含糊,大手一挥,就让将士们开动。不过他的大营之中却还没有动手,众将士开始不知道,等杜畿说明之后,都有些不满,因为刘裕居然在等徐庶。

    按理说,这军中的盛宴,怎么能让一个外人参加。参加就参加吧,毕竟功劳确实不小,但怎么能让大家一起等着?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些不满,似赵云、许褚、陈到等人就心平气和,不仅没有不满,反倒十分期待。

    很快,徐庶飘然而来,十分文士,潇洒不已。他一进来,环视一圈,脸上露出笑容,已然知晓众将士的不满。

    “罪过罪过,庶来迟了!”微微拱手,温和一笑,徐庶的态度让人如沐春风。纵使心有不满,也大概散的差不多。

    而刘裕则大笑一声,起身道:“元直招生快快上座,我可是早就给你准备席位了。”说着,一指旁边的一个席位,热情的拉着徐庶跪坐下来。

    待徐庶入座之后,刘裕捧起酒杯,大声说道:“此次三家来犯,全耐大家出力。来,我敬诸位一杯。”

    众人岂有不应,也都举起酒杯,一口而尽。

    第一杯喝完,刘裕没有停歇,再次举杯大声道:“这第二杯则是要敬伯侯与子耀,如果不是他们管理后方,我等岂能安心在前方作战。”

    说着,又一口而尽。而杜畿和张荣,自然也连忙举杯,一饮而尽。

    众人以为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哪知刘裕又再次举杯道:“至于这第三杯,则是要敬元直先生。如果不是元直先生数番出谋划策,莫说是汝南了,就是我本人也早已经不存了。故而,这一杯必须敬元直先生。”

    说着,他又一口而尽,根本不给众人反应的时间。而徐庶虽然没料到刘裕敬自己,但反应过来之后,还是很淡然的喝了一杯。

    这时候,众人都以为差不多了吧,但刘裕却又让他们意外了。这不,刘裕突然又站起来,脸上带着悲喜交加的表情,朝徐庶走来。

    众将见此,都一脸疑惑,睁眼看去。徐庶也是一脸疑惑,不明所以的看向刘裕。

第247章 醉中闻说淮南事() 
见到这一幕,也惟有杜畿面露恍然之色。当然,这也是因为刘裕跟他提及过,他才有些明白。

    却说刘裕起身,来到徐庶案前,深鞠一躬,面色含悲,拱手说道:“汉室衰微,九州逐鹿;天下烽火,百姓含悲。今裕虽不才,添为皇兄,自当以百年求索,重振汉室,安抚百姓。奈何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前番几死于许都,今番又几败于汝南。莫说杀贼,便是自保都不能。

    幸而裕有诸志士,愿以一腔热血洒江山,只为重振汉室,平定天下。奈何,奈何,裕无张良陈平为辅,纵有高祖之志亦无用。”

    语调甚悲,仿佛发自肺腑,但实际上只是半真半假而已。刘裕演戏的本事虽然比不上刘备,但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另外,这话也并非全假,其中一些也是他的心声。

    故而,本人还对徐庶愤愤的一些人,此时也都跟着众人一起沉默了。甚至就连杜畿,也不由低下眉头。至于本来就忠于汉室的徐庶,则更有感触,连拿着酒杯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就在众人为之沉默的时候,刘裕突然变悲声为慷慨,道:“曹操汉贼尔,尚且兴盛如斯;袁术汉贼也,亦能兴盛如斯。某为高祖子弟,天子皇兄,反倒落魄至此,不亦可叹?然某非不如人,某之众将也非不如人,某之主簙亦非不如人。既如此,某何以落魄至此?

    何也,何也?

    某深思良久,其原因无非天时地利人和。不谈曹操,就说那袁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这才以平庸驭不凡。而裕呢,天时地利人和俱无,这才落魄至此。不过今闻先生至,某料可以有人和也,却不知先生可愿与我人和?我为请先生为军师,为我一扫诸贼,共兴汉室!”

    说到最后,刘裕语调又变为诚恳,而诚恳之中又带着渴望、自信等等。这情绪倒不是假的,刘裕确实非常渴望徐庶。而且刘裕对徐庶,确实很有好感。

    徐庶不像诸葛亮,出山须三请;徐庶也不像贾诩,只知自保。历史上,徐庶投靠刘备,为其尽心尽力,既忠诚又能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众人听到这里,都齐刷刷的看向徐庶。一方面,他们希望徐庶答应,免得刘裕失望;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些不愤,觉得刘裕太过礼遇徐庶。

    而徐庶呢,他已经激动不已。不过他控制的好,表面上还是很淡然。

    说实话,他料到刘裕会礼遇他,但没料到会如此礼遇,因此他内心颇为激荡不已。他是有才,是受一些人尊敬,但他到底只是寒门子弟,并没有多少人真的尊敬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