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王路 >

第236部分

三国之帝王路-第23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刘裕却不着急了,因为庞统的话,分明就不是坏事。突然,他灵机一动,问道:“士元,你莫不是要给我介绍诸葛亮?”

    “呃,公子你怎么知道?”庞统不再着急了,而是一脸愕然,愣愣的看着刘裕。

    刘裕心里一喜,但却没有回答庞统。废话,难道他告诉庞统,诸葛亮被他的护卫打跑了?

    “回头再说,你现在快带我去见诸葛亮,我可是早就听说了他的大名。”刘裕拉着庞统朝外走去,随后骑马来到庞统府上,然后

    刘裕又失望了!

    “什么,孔明走了!”庞统傻眼了,不相信的问起自己的管家。

    那管家苦笑一声,道:“老爷,诸葛先生出去走走,然后就没了踪迹,我们找遍府上也没找到。”

    “算了,士元,有缘自会相见,不必强求。”刘裕开始还很郁闷,以为自己运气太差,两次都没碰到诸葛亮。不过他又想了想,觉得这次似乎是诸葛亮躲着他。

    他也没怪诸葛亮,要是他被诸葛亮家的护卫打了,别说见面,他恐怕早就闹起来了。

    总归有些失望,不过刘裕也没有多说,转身便回府去了。刘裕不知道,就在他走后不久,诸葛亮又出现在庞统府上,弄的庞统苦笑不得。

    关于诸葛亮的事,刘裕觉得差不多结束了,至于能不能见面那就不得而知了。因而,他立即把精力投进北方之事,一边暗自研究,一边与人讨论。

    很快,两天过去,刘裕面露喜色,不是研究有了突破,而是徐庶回来了。

    徐庶这位最早投效的谋士,刘裕可是很久不见,心里自然想的很。而且北伐之事,他也想请教一下徐庶,虽然眼下有贾诩、鲁肃和庞统。

    “哈哈,元福,随我去接接元直。”刘裕接到徐庶回来的时候,就忍不住喜上眉头,跟着又忍不住要去迎接徐庶。

    虽然没有搞得多隆重,可刘裕亲自迎接,那分量还是很足的。

第456章 徐庶来了() 
城门处,一片肃清,所有人站在道路两旁,不停的指指点点,眼神狂热的看着军士环绕的那个人。

    他们讨论,他们崇拜,他们敬畏那个人,那个人就是刘裕!

    刘裕自然也注意到众人的异常,但却不以为意,只有那繁华的城池,以及人们脸上由衷的笑容,让他不觉露出笑容,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尤其是想起当初,他刚刚来寿春,寿春一副破败的样子。两者一对比,他心中更加高兴,觉得自己还是做了些什么,改变了些什么。

    就在刘裕任思绪游离的时候,远处终于来了一队人马,居中的正是徐庶。

    “元直,一别经年,可是想煞我也。”刘裕拍马上前,忍不住粗犷的喊道。军队里出声,到底掩不了那丝粗犷气质。

    徐庶不似诸葛亮,他乃是剑侠出身,身上也带着丝豪爽。大概正是因此,刘裕才会和他如此亲近,不惟因为他是第一个投效的谋士。

    徐庶也是许久不见刘裕,这会儿看见,同样激动不已,拍马上前就立即翻身下马,道:“公子,庶可算没有辜负你。”

    “这话说的,我又不是女子,哪能让你辜负。”刘裕一拍徐庶,笑骂道。刘裕可很少开玩笑,平日里顶多和庞统开开玩笑,便是鲁肃都很少与之开玩笑。甚至就是庞统,他也没开这样的玩笑。

    由此可见,这徐庶何等受刘裕的重视。

    徐庶听到刘裕这么说,心里一暖,顿时觉得自己在江东的努力没有白费。不过刘裕这话,他可不知道怎么接。

    刘裕没让徐庶尴尬,说完就紧接着说道:“来,元直,且随我回府。今个我让厨子做了大餐,专门为了接风洗尘。”

    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徐庶得手。也不上马,两个位谈笑风生的走向中兴王府。一路上,惹得百姓指指点点,议论不已。

    很快,二人回到府上,刘裕又是二话不说,拉着徐庶就来到大堂。此时大堂之上并没有别人,但案几上却已经摆满了酒菜。

    看来,刘裕这是准备和徐庶好好聊聊。

    “元直,坐,快坐下。”刘裕一边招呼徐庶坐下,一边自己坐到主席。

    随后,他也不急着说别的,举起酒杯,就朝徐庶说道:“元直,你为我稳住江东,这一杯我敬你。”说着,他不由分说,已经一饮而尽。

    徐庶张了张嘴,什么话都还没说出来。苦笑一声,心想公子还是这么“心直口快”,不过他也没推脱,举起酒杯同样一饮而尽。

    刘裕微微一笑,随后更是热情的说道:“来,元直,吃菜吃菜。哈哈,这狗肉火锅可是美人居一绝。”

    觥筹交错,不一会儿,二人已经喝了大半坛美酒。醉倒是该没醉,可那脸已经喝红,显然喝的不少了。

    二人不惟喝酒,也说话聊天,但不过说着闲话。可到这个时候,刘裕借着酒力,突然说道:“元直,我欲北伐,你以为如何?”

    “可与荆州联盟,更举为汉帝报仇之大旗,聚集天下诸侯。”这是徐庶一杯酒吓肚,铿锵有力的说出来的。

    刘裕没有多问,只是喝酒喝酒,然后忽然哈哈大笑。最后,他更是醉的彻底,居然高歌长啸起来。

    这场两人宴,最后以两个人都酩酊大醉收场,但两个人都十分畅快。

    第二日上午,两人才悠悠醒来。刘裕醒来,并没有急着召集众人,商谈北伐之事。而徐庶拜见刘裕之后,便回到自己家中。

    又过了几日,麾下文武交好的都已经私自碰面。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刘裕的心思,同时也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些武将都自己摩拳擦掌。终于,这一天,刘裕下令召集众文武,没说什么事,但众人已经心知肚明。

    王府门前,护卫们一丝不苟的站着,将士、官吏则三三两两进入府中。

    最先到来的不是徐庶,也不是鲁肃,更不是庞统,而是许褚那厮。那厮私下里听说这次商议北伐之事,于是就迫不及待的跑过来。这些日子没仗打,他可淡出鸟来。

    第二个来的则是吕布,这家伙自从复出后,便一直掌握一军。刘裕也没有收回他的兵权,反倒一直让他统领,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说实话,吕布现在想造反都没有机会和实力,刘裕可是早就杜绝了这种可能,否则也不放心让他领军啊!

    许褚与吕布这两头猛虎一见面,立即就大眼瞪大眼,身上沸腾起战意。亏得随后来的赵云等人,否则说不定他二人要在大堂之上打一场。那样的话,乐子可就大了。

    人员陆续到来,鲁肃来了,徐庶来了,庞统也来了基本上庞统来了,所有人也就来了。

    哦,不,刘裕还没有来。

    众人趁着这个空挡,小声讨论起来,甚至徐庶和鲁肃都讨论起来。大概,也就贾诩闭口不言吧。

    “元直,你怎么看?”这是人称老实的鲁肃,试探性的问徐庶。他倒没有别的意思,不过各个谋士都有自己的想法,轻易不会示人,所以他才试探性的。何止鲁肃,就是庞统和贾诩都竖起耳朵,想听听徐庶的意见。

    徐庶微微一笑,好似不想隐瞒,就要开口回话。可突然,他嘴型一变,道:“子敬,公子来了,等下再说吧。”

    众人一听,立即抬头看向主席,见刘裕果然已经来了。不过似庞统,还是朝徐庶翻个白眼,然后才懒散的喝起酒。

    这庞统,也算个异类,军中独他可以饮酒,刘裕也不惩罚他。也有刚硬的大臣弹劾过他,可惜刘裕居然听之任之。

    且说刘裕进来,环视一圈,然后才坐了下来。随后,不等他说话,众人已经先开口敬礼。他虽然没动,但面露微笑的说道:“大家都坐吧,今天我们聊聊北伐之事。这事也耽搁不少时间,最好还是早些做决定。”

    眼看刘裕开门见山,说起今天的事,众人也不由收起笑容,静静听着刘裕说话。

第457章 激烈讨论() 
刘裕话声一落,众人并没有立即开口,就是许褚等没有说话。当然,许褚不是不敢说话,而是以为徐庶等人要说话。

    待他等了一会儿,发现没人说话,当即就要开口说话。可不等他说话,同样等了一会儿的吕布,已经大大咧咧的说道:“咦,怎地都不说话?不就是北伐嘛,依我看,我从上蔡进军,彦章从徐州进军,袁家小儿如何挡得主?”

    吕布虽然臣服于刘裕,但依他的性子,说话还是大声说。也亏得刘裕是他女婿,否则指不定要闹翻。

    众人苦笑一声,若事情真像吕布说的这么简单,他们怎么会聚在一起讨论,还不早就进军北伐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刘裕有一万将士,那么袁氏就有七八万将士。

    这就是差距,底蕴的差距,不是那么容易填补的。

    “咳咳,温侯莫急,仗自然有你打的,不过还是要拟个章程。”见众人被吕布说的沉默了,刘裕不得不开口说道,“文和先生,你怎么看?”

    这次,刘裕特意点了贾诩,想让这位沉默寡言的毒士出个好计谋。

    贾诩茫然抬起头,好似刚刚睡醒似的。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公子,想来庞先生已后计较,诩就不丢人了。”

    庞统本来还在悠闲的喝着酒,突然听见贾诩的话,不由眼睛一瞪。话又说回来,贾诩挑人很准,知道把问题丢给庞统没事。

    刘裕无奈一笑,心想这贾诩不逼不问绝对不说话,就是又逼又问居然都推脱。也罢,看来还是问问士元吧。

    “士元,你说吧?”带着刚才的情绪,刘裕这话自然说的没好气。

    庞统不再喝酒,把酒壶放下,又瞪了贾诩一眼,然后才说道:“依我看来,不如三路大军齐发,分别从上蔡、灵壁、淮阴进军。与此同时,还可以联合曹操、刘璋、公孙度等人。另外,公子还可以藏兵南阳,出其不意,大杀袁氏一场。”

    这番纵横之论,直说的众人点头不已,吕布、许褚、赵云都暗自同意。便是刘裕都点头不已,心想庞统就是庞统。

    可是,就在众人以为这就是庞统的计谋事,庞统一顿之后,又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公子还可以暗中支持袁谭,言愿意助其上位,所求不过徐州。以袁谭之心,必愿与公子结盟。”

    这次,众人更加震动,而刘裕更是哈哈大笑,道:“人道庞士元最擅奇计,今日一番话,果然如此也。哈哈妙妙妙!”

    庞统微微一笑,摸出酒壶喝了一口,然后才脸色平静的做了下来。

    刘裕称赞之后,同样平静下来,道:“其他人还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所谓三个臭匹匠,赛过诸庞士元,何况诸位可不是臭匹匠。”

    堂上又是一阵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见鲁肃缓缓说道:“士元兄之计甚妙,但肃却以为应当先取交蜀,后攻中原。所谓内不定,则外不可战,如今交州西蜀未定,即是后方不定。不仅如此,若取交州西蜀,则我军退可以保有南方,进可以夺取中原”

    历史上,诸葛亮出隆中对之前,鲁肃便提出相似的观点。如今,刘裕占据扬州与荆州,不想鲁肃还是提出这观点。

    开始,刘裕还觉得太保守,但他一想,发现鲁肃说的也并没有错。一来,他底蕴比其他人差多了;二来,定交蜀,则半壁江山姓刘;三来,任由北方鹬蚌相争,也是个不错的注意。

    如此看来,鲁肃的计谋也不差,不过趋于保守而已。以刘裕剑锋般的性子,恐怕不大可能采取。

    不仅是刘裕,似吕布、许褚、周仓风武将,也是很不赞成,但像杜畿等文官却十分赞成。便是陈宫,也点头不已,出声赞成鲁肃的计谋。

    刘裕也称赞了鲁肃几句,然后便不再说话,眼神炯炯的看向其他人。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徐庶,现在贾诩不愿发言,庞统和鲁肃已经说过了,而刘晔远在荆州,所以只有徐庶一个人了。本来还有陈宫,可他刚才出言赞成鲁肃的观点,也就等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但徐庶没说过,陈宫却再次出声说道:“子敬先生的计谋虽然好,但太过保守,恐失之先机。以宫看来,公子大可以采取庞先生之计,夺了徐州,但按兵不动,暗中谋取交蜀。”

    陈宫为人老成,虽然无什么急智,但这番深思熟虑的整合之计,却是说的不错。既有攻也有守,可谓上策也。但刘裕还是没有拍板,而是把眼光看向徐庶。

    那夜的话,他隐约记得,但并没有完全领悟,所以此刻十分期待徐庶的心中之策。

    徐庶没有矫情,见没有人说话了,当即站起来,拱手说道:“公子,庶以为三军齐发,同时邀荆州出兵。当然,曹操和公孙度自然要拉下水。不仅如此,公子还可以策反中原各族,甚至还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