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王路 >

第248部分

三国之帝王路-第24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因此,这徐州才是慢取的,否则应该能快点拿下。但不管,在麋竺的配合下,徐庶、鲁肃终于攻破最后一座城池,并且活捉审配。

    不过审配太刚烈,还不等解送寿春,就自己绝食死于狱中。这是一个忠臣,尽管有不少缺陷。

    徐州既定,刘裕也就放心,把目光放到颖阳,放到荆州,放到许都,放到冀州;放到刘晔、诸葛亮身上,放到袁尚、曹操身上!

第481章 孔明计,孟德谋(上)()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又过了一年,战事说起来急迫紧凑,但其中准备的时间更久。比如刘裕使计调沮授来颖阳,就花了月余时间。

    而其他的事,如他和沮授的对峙,时间就更长了。

    长到青山由绿转黄再转白,如今被茫茫大雪覆盖。如一条沉睡的白龙,莽莽苍苍,延伸到天际。

    此时,刘裕立于辕门之外,静静眺望着远方,仿佛等待着谁的归来。许久,他轻叹一声,将目光拉向近处的城池。

    近处,也只是相对于远处。颖阳城离他的大营还是有些距离,但刘裕还是能看的真切,便是城楼上的士兵,他也能看见――当然,只是一个黑点而已。

    看着眼前这座大雪之中的城池,刘裕不禁有些敬佩。这座城池并不高大,也算不得雄壮,可刘裕却觉得它像一座巨兽,牢牢把持着通往许都的大门。

    “可怕的不是城池,而是城里的那个人。”刘裕摇摇头,喃喃说了一句。

    这段时间,他与沮授展开数次血战,沮授诚然不好受,他也没有占到便宜。这让他不禁有些后悔,暗想这么进攻颖阳是对是错。但他没有退路。

    幸亏等了这么久,他终于等到自己想听到的好消息,否则他定然会后悔不已。

    为什么冰天雪地的他还出来,不是因为踏雪寻梅,也不是因为出来考察颖阳,而是在等一个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

    一想到来的人是诸葛亮,刘裕就不禁有些感慨,想他和诸葛亮错过这么多次,这次终于可以见面了。

    “诸葛亮,千古一相,却不知道究竟风采如何?”刘裕倚马远眺,好似要看穿茫茫大雪,但脑海里却想起周瑜来。

    在他所见的谋士武将之中,周瑜的形象最好,比赵云还要让他“惊艳”。所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

    呸呸,小乔现在是他的。

    胡思乱想之时,远处皑皑之中,突然出现数点黑点。刘裕一喜,知道这是诸葛亮来了。

    很快,黑点越来越大,然后变成模糊的人影,再然后慢慢呈现出样子。

    一队骑兵,一驾马车,减速而来。

    刘裕知道那马车里就是诸葛亮,本来以为自己会激动,可心里却异常平静。他知道,他终究不是前世那个仰慕诸葛亮的刘裕,而是如今主宰一方沉浮的中兴王刘裕。

    骑兵与马车在刘裕面前停下,随后一个儒雅的文士走了下来。此人身披鹤氅,手上还拿着鹅毛扇。如果是旁人,定然让人觉得奇怪,大冬天居然拿扇子。但诸葛亮没有,他只会让人感觉飘逸,感觉不同凡响,并不会使人觉得他不正常。

    诸葛亮下车之后,缓缓走到刘裕面前,抱扇拱手,面含微笑道:“亮,见过中兴王。”

    “孔明不须多礼。”刘裕面露笑意,伸手虚托诸葛亮,温润的说道,“卧龙凤雏,凤雏之智我早已领略,倒是你这个卧龙让我着实好奇。来,此处风急,且随我进营一叙。”

    诸葛亮面色如常,不因赞喜,反倒谦虚的回了一句,然后才随着刘裕进入大营之中。

    实际上,刘裕一见到诸葛亮,就开始暗自打量。满分,刘裕毫不吝啬的给了诸葛亮满分。

    刘裕打量诸葛亮,诸葛亮何尝没有打量刘裕?同样的,诸葛亮心里也暗赞了刘裕一声,暗道汉家竟有如此人物,何愁天下不定。

    不错,从一开始,诸葛亮就心向刘裕,想投效刘裕。不对,不是一开始,应该说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对刘备还是很有好感的,这好感源于当初他经过徐州,而刘备那时正声名满徐州。

    但随着刘备死去,刘裕崛起,以及刘裕对治下的治理,才终于扭转了诸葛亮的观点。其实,诸葛亮心里早有自己的判断,但他少年时对刘备形成的好感不容易改变,这才拖了这么久。

    刘裕让人安排诸葛亮带来的骑兵,然后领着诸葛亮来到大帐之内。大帐之内,庞统正喝着酒,诸葛亮一进来,他就似笑非笑的看过去,同时说道:“孔明,你终于来了。”

    诸葛亮淡淡一笑,并不尴尬,反倒也打趣道:“士元,你还是这般懒散,恐怕给中兴王惹了不少麻烦吧。”

    这二人的哑谜,刘裕知道一点,但也不以为意,哈哈一笑,便道:“孔明,你且入座吧。士元,你与孔明许久不见,可要好好聊聊。”

    三人入座,刘裕没谈公事,诸葛亮同样也没说。只是吃菜喝酒闲聊,最后,三人都有些醉,这才激昂文字,纵论起天下古今。

    诸葛亮更是自比管仲,慷慨陈词,令人动容。但实际上,这却是诸葛亮试探刘裕的,他想看看刘裕对他这番话的态度。

    庞统主动投效刘裕,诸葛亮就没有那个想法?当初,他们在荆州纵论天下,其他人都不看好刘裕,甚至大有人看不上刘裕,唯独庞统他他诸葛亮看好刘裕。

    可惜的是,庞统立即就投靠刘裕了,而他因为刘备并没有立即投靠刘裕。后来,他犹豫了很久,却不仅因为刘备,还因为庞统投靠了刘裕。

    他与庞统齐名,怎么可能没有一争高下的心思?想来历史上,庞统先投江东,也是因为这种心理。而后来庞统急于立功,何尝不是因为这种心理呢?

    犹豫很久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投靠刘裕,可惜第一次却会面被人破坏。而第二次在庞统家里,他不想借庞统的力,所以自己逃走了。

    第三次,他可以借徐庶的力。然而,他也不想这样,一来觉得心里不舒服,二来觉得得不到刘裕重视。这种种原因之下,他才黯然回到荆州。

    在荆州,他又结识了刘晔,因刘晔一番劝告,他终于想到既投靠刘裕,又让刘裕知道他的办法。

    而如今,他与刘裕见面,觉得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刘裕,果然知道他了!

    知道只是开始,诸葛亮心里早有计较,欲一战扬名天下,与庞统再次平起平坐。

第482章 孔明计,孟德谋(中)() 
小酌怡情,闲谈下酒,三人渐谈渐兴起,竟有种酒逢知己的感觉。

    庞统与诸葛亮皆是非常人,刘裕凭借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三人自然越谈越投机。有时也争论,但君子和而不同,也没什么大不了。纵然争的脸红脖子粗,一杯酒过后,三人还是可以相视一笑,恩仇尽泯。

    不知不觉,夜色深了,三人也都尽兴,各自回帐休息。要说醉,也有点醉,但没那么夸张,三人都是如此。

    因而,一回帐中,刘裕就一边准备休息,一边想着诸葛亮,脸上不觉露出一丝笑意。这孔明不愧卧龙之名,明日议事,想来他定有惊人之论。

    怀揣着期待,刘裕安然入眠。

    第二日,刘裕早早起来,精神抖擞,仿佛昨晚没有饮酒,睡了一个好觉。

    天色微亮,北风吹的大旗呼呼作响,刘裕拖着玄铁战矛,双目炯炯的站立风雪之中。

    忽然,他动了。左脚如铁犁铲地,铲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右手则猛的一甩战矛,啪的一声打在虚空,矛头直颤,枪花闪灭。几乎没有停顿,他一连进了四五步,每一步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手上动作也同步进行,一杆战矛,忽而如蛇潜行,忽而如潜龙腾空,忽而又如泰山压顶

    一套套式打下来,刘裕猛的止住脚步,整个人由动入静,如一杆标枪站立雪中。只见他含胸挺背,吐出一口长长的白气,这才缓缓睁开紧闭的眼睛。

    “这武学越往后面,越难进步,若无机缘,恐怕要止步于此了。”刘裕收了把式,将战矛交给亲卫,伸手接过亲卫手中毛巾擦汗。有些失望,但很快就不再多想,大步流星的走向大帐。

    匆匆吃过早饭,他又大步来到主帐,见庞统和诸葛亮已经入座,便粗犷的笑道:“士元,孔明,昨夜睡得如何?”

    诸葛亮先看见刘裕,站起来敬了一礼。庞统懒散,随后才看见,但也敬了一礼。

    刘裕摆摆手,示意他二人不用多礼,随即便入座,道:“那么,我们就讨论一下联盟之事吧。”

    说着,刘裕朝周仓使了一个眼色。周仓会意,连忙将闲杂人等赶了出去,自己同样没有留下。于是,帐中只有刘裕、庞统、诸葛亮三人。

    之所以赶那些人出去,是因为诸葛亮这次代表刘琦而来,但其和刘裕的谈话却并非为了刘琦,所以不宜多余的人听见。

    “公子,子扬欲合荆扬以伐中原,亮窃以为此计不妥。”诸葛亮一拱手,开门见山,直接说出刘晔和自己的看法。

    这倒让刘裕一愣,随后一喜,不是喜别的,而是喜诸葛亮已经正式表明投效自己。

    庞统也一愣,随后期待的看向诸葛亮。原来,他也是这么想的,可听诸葛亮这么一说,他心里隐隐有了更妙的思路,但一时半会想不出来。

    他没机会想了,因为诸葛亮不等他和刘裕多想多说,已经沉稳的说道:“合两州之力攻打袁尚,自然能打败袁尚,然而损失必然不小。如此一来,打败袁尚则无力攻曹,可谓得不偿失。”

    “不错,袁尚不过小疾,曹操才是大患。”刘裕不住点头,赞同的说道。

    庞统同样点头同意,但却出声询问,“孔明,莫非你有什么计谋?须知曹操不比旁人,而且袁尚虽然是小疾,但实力也不可小觑。”

    “不错,袁尚实力不弱,我们最好不要硬拼。”诸葛亮摇摇鹅毛扇,也不知他冷不冷,悠然说道,“亮有一计,可以使公子坐山观虎斗,兵不血刃的拿下袁尚。”

    庞统陷入沉思,心里似乎有些想法。刘裕则眼睛一亮,急声道:“孔明有何妙计,竟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袁尚?”

    刘裕语气里没有怀疑,而是充满好奇与疑惑。他毕竟知道诸葛亮的能耐,所以才不怀疑,当然多少还是有点不相信。

    诸葛亮继续摇着扇子,笑道:“公子与曹操联盟,荆州与袁尚联盟,公子以为如何?”

    庞统身子一震,惊呼道:“好计,好计!”

    刘裕微微思索,也是震惊不已,心里感叹孔明就是孔明,居然想出这么个法子。

    虽然知道这计谋很妙,但刘裕还是有些地方不明白,故而诸葛亮为他解释道:“如此联盟,公子与荆州纠缠,则可以不费将士。而北地,曹袁则是大打出手的,必然两败俱伤。不仅如此,公子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拿下荆州,从而免了世人言语,可谓一举两得。”

    “厉害,厉害!”刘裕连说两声厉害,同时赞叹的看向诸葛亮。刚才,他只想到地一层意思,根本没想到名正言顺的接收荆州的事,但诸葛亮却将这么多想法附在一条计谋上,可见其人的不凡。

    就在刘裕赞叹的时候,庞统突然又说道:“恐怕不止如此,孔明还有其他的想法吧,比如让荆州兵偷袭袁军,从而一举攻破颖阳,甚至许都都能因此拿下。”

    诸葛亮笑而不语,虽然没有承认,但刘裕却看出诸葛亮有这个意思,于是心里的感叹又多了些。

    可就在此时,诸葛亮突然又笑道:“子扬被困蜀中,虽然得法正等人暗中相助,而没有被刘璋剿灭,但夺下蜀中却不可能。不过,若公子名正言顺的夺下荆州,子扬便可以顺水推舟的假投刘璋,趁机夺取蜀中。”

    刘晔现在是刘琦的人马,如果刘琦败亡,他自然可能投靠刘璋,刘璋的人都不会多做怀疑。而诸葛亮的意思,就是刘晔趁这个机会夺下蜀中。

    此计,不可谓不妙也!

    刘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诸葛亮居然想的这么深,这么广,真是惊人之极。

    庞统同样被震惊,但他镇定下来,立即依着诸葛亮的计谋,灵光一闪,又想出另一条计谋。

    “嘿嘿,公子,我想孔明的计谋还不止这么简单。”

    刘裕愕然,表情仿佛在说他难道还有什么深意。诸葛亮同样愕然,显然庞统要说的计谋不是他的本意。

    两个人很是好奇,不知道庞统还有什么“阴招”?

第483章 孔明计,孟德谋(下)() 
就在刘裕、庞统、诸葛亮暗商阴谋的时候,袁尚也如刘裕料想的那样——与公孙度结盟,一同抵御曹操。

    实际上,丢掉冀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