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王路 >

第256部分

三国之帝王路-第25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这些制度,就说那些发明的实物,那影响可不小。尤其是农业社会,不客气的,那些东西可以提高一半的民心。

    让刘裕无奈的是,那些人他封锁不了,因为利益太大,总有人会冒险将之带出自己的地盘。而且那些东西技术要求不高,完全可以仿造出来。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荆州、冀州等等地区就有了仿造品。

    刘裕心想垄断不成,不如就放开,用正品冲击那些仿造品的市场。这招还不错,毕竟正品有些地方,一时半会还仿造不出来。

    就在好事连连之下,益州突然传来坏消息。其实也算不上坏消息,不过是刘晔变换策略。原来他在益州坚持不住,纵然有法正暗中帮持,居然也坚持不住,可见益州并不像想象那么弱。

    当然,这也是因为刘裕他们小觑了益州,小觑了刘璋,否则也不可能陷入如此被动的情况之下。

    为此,刘晔不得不假意投靠刘璋,并且为了取得刘璋信任,主动前往前线讨伐张鲁。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蜀地地势太险,易守难攻,但没办法,刘晔最终还是选择讨伐张鲁。

    “但愿子扬无事!”刘裕也无计可施,只得长叹一声,在心里默默为刘晔祈祷。

    说实话,伐蜀之事,确实是他们太过自大了,尤其是刘裕。

    益州之事,让刘裕的心情一下子被破坏,甚至一连数日都闷闷不乐。不过很快,他就不得不把益州之事抛开,因为袁尚再次驱兵而来。

    这一次,袁尚来势汹汹,大有一举荡平刘裕的意思。与此同时,荆州军也誓师来袭。一时间,风云激荡,烽烟再起。

    听到这个消息,刘裕丝毫不惧,反倒笑着站起来,“孤欲荡平袁氏,不想袁氏就自己撞过来。也好,省的孤亲自前往许都。”

    东风吹,战鼓擂!

第498章 风云起() 
徐州大族暗中投靠袁尚,不想未等袁尚来援,已被刘裕以雷霆之势拔除。袁尚大怒,奈何荆州军不作为,他一个人势单力孤,并不能攻破上蔡或者徐州。

    无可奈何,袁尚只得收兵。

    然而,袁尚并没有咽下这口气,他开始穷兵黩武,大练兵马,招揽人才。又因为袁熙、袁谭失势,袁尚整顿势力,终于一统麾下文武。又因为他感觉到曹操和刘裕的压力,所以格外勤勉。

    如此一来,居然有股蒸蒸日上的感觉,仿佛再现袁绍统治的盛世。当然,这盛世相对于袁尚统治而言。

    不仅如此,袁尚有感于刘裕之强,竟然能亲释田丰,请其出狱主事。甚至,袁尚还亲自为麾下谋士释怨,让他们能同心同力。不得不说,作为袁绍的儿子,袁尚也并非一无是处。纵然他不如曹操,不如刘裕,也不是庸人之才,也有一统天下的能力。

    可是他的对手是刘裕,是曹操,他想入主四海就太难太难了。

    袁尚最大的优势,大概就是底蕴了,不过这几年底蕴也消耗不少。此消彼长,刘裕这几年底蕴上升不少。但论兵力,依旧是袁尚占优势,一来袁尚地广人多,二来刘裕不想穷兵黩武。

    时光如梭,转眼夏末。

    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袁尚终于趁着秋收的日子兴兵来犯。

    这一次,袁尚亲提十万兵马,大有一举拿下徐州之势。之所以从徐州进军,乃是听信陈登之言。

    陈登还是很有才的,说服袁尚并不在话下,而且他说的也有道理,所以在田丰等人的赞同之下,袁尚便提大军来攻徐州。

    袁尚亲征,兵强马壮,一来便拿下小沛,对徐州形成威胁之势。

    这不能怪鲁肃守不住小沛,实在是袁尚兵马众多,而且还有陈登的指点。陈登对徐州了如指掌,甚至徐州还有很多他的人,他想拿下小沛还是很容易的。

    与袁尚相比,鲁肃麾下兵马有限,而且还很分散,还没料到敌军来的如此迅速。这种种原因之下,丢了小沛也就不足为奇。

    说到这次出兵,还真是让人惊叹,就是刘裕都难得赞叹道:“袁尚改性子了,居然如此迅速。我昨天才得到消息,他今天就拿下小沛!”

    这却不仅仅因为袁尚改性子,更重要的还是陈登。陈登作为先锋,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因而袁尚那边一传来进军的消息,他立即就驱兵攻打小沛。

    对于刘裕,陈登可是恨之入骨,因为刘裕把他陈家株连九族了。正是因此,他充满动力,不为什么高官厚禄,只为杀刘裕以报家仇。

    小沛一攻下,徐州几乎一马平川,也就是说袁军可以轻易攻进去。

    鲁肃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当机立断收缩兵力,把不重要的地方直接放弃。当然,在放弃之前,他还组织人抢收粮食,随后又把百姓迁走。

    坚壁清野,鲁肃这是要避开袁军锋芒。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鲁肃就是要等袁军气势衰弱。这样的用兵之道,恰好符合鲁肃的行事风格。倒也说不上不好,只是刘裕觉得有些憋屈。

    你还没打,就直接退让,这不是涨敌气焰吗?不过刘裕我没责怪鲁肃,因为他也知道鲁肃的为人。但他有点后悔,早知道让徐庶主持徐州事宜,而调鲁肃前往江东。

    就在袁军纵横徐州的时候,荆州终于也动了。诸葛亮为人谨慎,演戏也演全套,所以真的驱大军以伐刘裕。

    荆州与江东、淮南都有接触,所以这要打起来,能打仗的地方就多了。所幸诸葛亮只是演戏,倒没有四处开花。

    诸葛亮只安排了三个地方,一个江夏,这里必不可少;一个长沙,这里也是不错的战场。另一个则直面淮南,但诸葛亮并没有安排多少兵马,其中意味有些深长。

    这三处,刘裕最需要警惕是长沙,因为刘磐是真的敌人。怎么说呢,荆州虽然暗中被刘裕把持,但还是有不少人与刘裕为敌,比如刘磐。

    亏得是诸葛亮,这些人才没有发现荆州的异常。实际上,他们也发现了异常,但顶多以为诸葛亮等人是亲刘裕一派,倒也没有觉得诸葛亮等人背叛荆州。

    基于此,诸葛亮派刘磐攻打江东,为的是假戏真做,演的更像一些。当然,他这也是借徐庶之手,除掉刘磐。如此一来,他便可以更好的控制荆州。

    相比之下,颖阳和上蔡要平静的多,沮授没有出兵,张辽也没有出兵,双方好似心有灵犀似的。

    风云再起,刘裕自然得到消息,并且立即召集文武,商讨应对之策。

    刘裕自信满满,纵然得到袁尚提兵十万的消息,他也丝毫不惧。十万兵马,他刘裕就没有?

    呵呵,对于袁尚,何须十万兵马?若不是不想两败俱伤,他刘裕早就进军许都,早就扫灭袁氏了。

    然而,那样的代价太大,大到他将无力与曹操为敌。所以他没有那么做,所以他选择隐忍,等待一个时机。

    刘裕不惧袁氏,却也不比袁氏强,现在他与袁氏与曹操可谓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强。

    “诸位,可有应敌之策?”坐在席上,刘裕谈笑风生,好似很随意的问道。

    众人也被刘裕的气度影响,不觉沉定下来,表情也随之融化,不复刚才的僵硬。但一时间,却也没有人说话,显然都在思考。

    过了一会儿,见无人说话,关羽傲然说道:“主公,鲁军师太过谨慎,居然任敌人纵横徐州。羽请为先锋,必挫敌军气焰,提陈登逆贼头颅来见主公。”

    “主公,褚也愿为军师,不需多少兵马,五千人马足矣。”许褚当即急了眼,这先锋他可是势在必得,怎么能被关羽抢去。因而,他当即急声喊道。

    刘裕眼中尽是笑意,但表情淡然,道:“你二人不要着急,且待议事,然后再定先锋。”

    二人悻悻然退下,仿佛觉得对方坏事,居然互瞪了一眼。

第499章 定计() 
关羽和许褚退下之后,庞统慢悠悠的站起来,道:“公子,此战宜守不宜攻。”

    众人闻言都一脸疑惑,袁尚虽然兵强马壮,但他们也不必畏惧,怎么就宜守不宜攻了?

    好战的许褚等人,一听庞统这么说,当即急道:“公子,区区袁尚算得什么,我等愿为先锋,杀他个丢盔弃甲。”

    这下不止许褚和关羽,几乎所有的武将,全都站出来请战。甚至关羽还说道:“军师,袁军虽多,我等也不须怕他,何必只守不攻?”

    这是表达自己的不满,其他人不敢说出来,但关羽说的时候,他们还是赞同的点点头。关羽却是敢说,想当初他就不给庞统面子,虽然后来庞统名声日重,但他还是不改初衷。这却也是因为庞统对他态度冷淡,所以他也放不下身段道歉什么的。

    庞统没有生气,一脸淡漠,但他的眼中却露出一丝讥讽。也不管关羽的质疑,他直接朝刘裕拱手说道:“公子,袁尚兵强马壮,若我们与他硬拼,则必然损失不小。如此一来,便与我们的初衷不合。另外,御袁军而攻刘磐,正好趁机剪除荆州不可掌控的势力。”

    刘裕一边听着,一边不住点头。庞统说的确实不错,他当初不直捣许都,为的就是保存实力,现在自然更不愿意和袁尚硬碰。但一味防守,他又有些憋屈,搞得好像他怕袁尚似的。

    “士元,就这么放任袁尚,恐怕也不太好吧?”因为知道庞统说的不错,所以刘裕这话是以商量的口吻说的。

    一旁被庞统无视的关羽,早就愤愤然,若不是庞统太受刘裕重视,恐怕他早已经动手。而尽管没有动手,他也是重重的一声冷哼。然而,庞统依旧没看他,这让他更加愤恨。

    因此,当听到刘裕这话的时候,他就抢先说道:“主公说的不错,小沛已经被袁军攻占,如果再这么放任,必然大涨其气焰。此消彼长,我军士气必然大跌,那时候死伤恐怕也不少。”

    关羽虽然不愤庞统,但也没失去理智,故而这话说的并非无理。不说刘裕,就是庞统都赞同他说的。

    庞统诧异的看了关羽一眼,仿佛在说你居然有如此见识。这眼神让关羽傲然,但同时也有些恼怒。说实话,关羽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否则历史上他也不可能独守荆州,并且水淹七军。

    “嗯,云长说的不错。”刘裕赞同的点点头,但很快就把眼神转到庞统身上。

    庞统早已经恢复平静,见刘裕投来询问的眼神,立即拱手说道:“若是小沛不失,只需坚守小沛便可。但如今小沛已失,若只是固守,恐怕徐州将遍地烽火。因而,以统之见,可以骑兵突袭,给袁军一个下马威。不求重新占据小沛,只需大败袁军先锋便可。如此一来,袁军必然大为震动,行军打仗也要谨慎许多,不敢肆无忌惮。”

    顿了顿,庞统这才继续说道:“此后,我军只需要倚城固守,不时偷袭袁军后勤。不数月,袁军必然大疲,不得不撤出徐州。”

    庞统分析的头头是道,刘裕很快就被他说服,不过刘裕也没急着下定论,而是转而说道:“徐州之事不急,且说说荆州。这荆州早已经被孔明控制,并且官吏、将士也有大半投靠我等,但仍然有冥顽不灵者,比如长沙刘磐。”

    荆州已经大变样,完全不同刘晔把持的时候了。诸葛亮比刘晔做的还绝,他用酒肉美人迷惑刘琦,并且让李严统帅亲卫“保护”刘琦。这么一来,刘琦等同于被囚禁,可刘琦还那么信任诸葛亮。

    朝野之上,诸葛亮手握大权,不停排斥异己,这才使荆州半数投入其麾下。也有忠心耿耿的大臣,以死明志,血谏刘琦,然而刘琦并不为其所动,仍然信任诸葛亮。

    刘裕只是把现状表述了一遍,并没说自己的问题,但庞统已经明白。

    “刘磐与孔明不对付,对于孔明的命令,他必然阳奉阴违,也就是他必然不会真的进攻江东。就算真的进攻,也定然不会拿出全部实力。因此,我们需要主动进攻,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御袁尚而攻刘磐。如果错过这次机会,荆州恐怕要会有动乱。”

    这话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刘磐确实有割据荆南的打算。上一次,刘晔扫荡荆州,他猝不及防,所以选择了臣服。但他并非没有野心的人,因此在诸葛亮接权的空挡里,他便趁机夺取了荆南大半权力。

    诸葛亮一直没有动刘磐,为的就是此时,他要和刘裕对战,不可能一点兵马也不出来。那么一来,不仅袁尚怀疑,就是荆州很多人都要怀疑。相反,他派刘磐,袁尚不会怀疑,荆州人顶多以为他要借刀杀刘磐。

    这真是一举两得,不是大智之人,不可能早早就有安排。由此可见,诸葛亮果然不是一般人。

    听完庞统的解释,刘裕决定采取他的计谋。因而,他当即站起来,沉声说道:“军师所言,正是孤心中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