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王路 >

第66部分

三国之帝王路-第6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万府众人就洗漱完毕,准备驾车到皇宫外,等待作证时的召见。可他们才三三两两的走出万府,突然就此起彼伏的惊呼道:“快看,下雪了!”

    “快看,下雪了!”董承与王子服同坐一辆马车,董承朝外一看,只见朦朦亮的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于是乎,董承忍不住惊叹道。

    王子服听他一喊,也跟着伸出头一看,而后摸着胡子,感叹道:“去年下雪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绝望了。那时候我们没有吃的,也没有穿的,还被叛贼追杀,真是唉,这许都比洛阳真是好多了!”

    “子服,许都再好,也并非你我之乡。”董承跟着感慨之后,突然意味深长的说道,“许都人只知曹公,而不知你我,不知天子。子服啊,许都再繁华,终非帝乡;洛阳再破败,终是帝乡。”

    “呵呵,那可不一定哦!”王子服老大不小,竟然难得卖了一回萌,真真是心情愉悦的很。

    董承与王子服在感慨鹅毛大雪,曹操则是一抖大衣上的雪花,大声笑道:“好雪,好雪,明年定能丰收。”

    曹操如何能不喜,尽管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那句“瑞雪兆丰年”,但一定知道这个道理。而曹操的治下又是粮草奇缺,因此曹操对这雪可是爱的紧。

    “文若,明年的粮草要是给我少报了,我可要治你的罪。”曹操一脸兴奋,与同行的荀彧开玩笑的说道,“到时候别说我没证据,今天的鹅毛大雪可就是证据。”

    荀彧苦笑一声,无奈的抚额说道:“是,司空,我要是少报了,就直接辞职回家。”

    “咳,这可不行,罚禄可以,辞职就算了,不然谁给我变出粮草来。”曹操故意咳嗽一声,轻声笑道。

    荀彧再次苦笑一声,故作长叹状说道:“司空,彧真是遇人不淑啊!”

    许都狱,最底层的牢里,刘裕突然睁开紧闭的双眼。他眼中光芒一闪而过,整个人气势暴涨,但惊醒一旁的金先生之后,那气势又消失不见。一旁的金先生看了一眼刘裕,不明所以的嘀咕一声,翻个身便又睡觉了。

    而刘裕则是眼睛看向狱门,喃喃道:“不知道董承能不能成功,若是不能的话”

    他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显,无非一个死字。刘裕不怕死,但不代表就想死。如果有活命的机会,他又怎么可能甘心死去,他可是有野心的人!

    “仲康的参丸倒是好,一身伤都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武艺也”刘裕沉默了片刻,又再次喃喃说道,“可惜这里不是许昌狱,否则我都可以直接杀出去了。唉,算了,静观其变吧!”

    刘裕一个人在牢狱里自言自语,自然没有人听到。而杜畿等人的说话声却有人听见,这听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早朝的董承和王子服。

    “哈哈,这位一定就是万潜万先生了吧,承可是向往久矣!”董承下了车,哈哈大笑一声,竟主动打起招呼。

    万潜见董承过来,也露出一丝笑容,拱手道:“董将军过奖了,今日之事还要看你手段。”

    “万先生放心,彦章乃是公山之子,承岂有不救之理?”董承一挺肚子,再次笑道,“不过到时候可就看先生的了,可不能叫贼人欺了汉室宗亲。”

    “董将军放心,身份一事万无一失,至于其他的就看将军的了。”不等万潜说话,一旁的杜畿已经开口笑道。

    董承听他这么一说,也跟着大笑道:“伯侯也放心,除了身份一事,其他的事你也放心。”

    二人说着,竟不由对视一眼,各自笑了起来。笑过后,董承便与杜畿等人挥手告别。可就在他们转身离开的时候,从后面传来一声冷哼。

    董承循声看去,只见曹仁看着他,也不说话,只是冷冷一笑。他没有在意,反而朝曹仁温和一笑,点点头打个招呼,而后才转身与王子服朝宫中走去。

    曹仁看着董承的背影,冷冷说道:“老匹夫,看你还能闹出什么事?”

    说着,他走到杜畿等人面前,然后突然停下来,看了他们一眼,最后对许褚冷笑道:“你以为董承老匹夫就能救刘裕,呵呵,别做梦了!”

    说完,不管杜畿等人什么反应,他已经快步离开。许褚闻言大怒,圆睁着眼睛瞪着曹仁,就要动手,不过却被众人拦了下来。

    不说杜畿等人,且说已经齐聚宫门外的大臣们。他们分为两派,泾渭分明,各自说说笑笑。偶尔,他们也会冷笑的看向对方。不过让曹操手中官员疑惑的是,平日有些低沉的董承一派,今日竟然谈笑风生,隐隐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他们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见董承一派如此样子,心里不由一个咯噔,暗道:今日不妙啊,似乎有什么事发生。

    就在众大臣勾心斗角的时候,曹操终于和荀彧一起出现了。他二人谈笑风生,似乎根本没有看见别人一样。直到大臣们三三两两来见礼,曹操才微笑着朝众人一一点头。而后,他温和的笑道:“快早朝了,诸位都安静吧。”

    众大臣心里再次一动,心想今个怎么都不正常,不仅董承满面春光,就连曹公也是红光满面,难道今日有什么喜事?

    他们的疑惑还没人解,就又发生了令他们更疑惑的事。

    卫将军董承居然,居然主动与司空曹操点了点头,还面带微笑。这绝对不正常,要知道卫将军从来就没对司空笑过啊!

    不过他们哪里知道,董承不是与曹操打招呼,而是面带得意,颇有些挑衅的看着曹操。

    不过让董承失望了,曹操似乎没有看出来,竟然也朝他温和一笑,同样点了点头。董承有些懊恼,但也没办法,心里暗道总不能明着说吧。不过转即他就又笑了,因为他想到接下来早朝将要发生的事。

    “咚,咚!”

    就在董承要与曹操攀谈的时候,突然几声钟声传来,而后所有大臣都面色一肃,整了整官服,朝宫内看去。

    早朝,开始了!

第107章 天子阶前风波起() 
许昌宫内,晨钟响起。

    大臣们一脸肃穆,官服整齐,分为文武,依照官位大小缓缓走进宫内。

    曹操走在最前面,他不是在文官最前面,而是武官最前面。由此可见,他将兵权看到极重。而文官则是以荀彧为首,以他为首倒是少有人反对。毕竟他的忠心无人怀疑,而是还是颍川大士族。

    汉朝上朝,不同与明清,需要脱鞋,还需要解剑。这不,曹操此时还没有剑履上朝的特权,因此已经带头脱下鞋子、解除配剑。而后,他面色肃穆,抬头挺胸的走进宫内。

    其他大臣见曹操已经进去,一个个都面色肃穆,按次脱鞋解剑,鱼贯而入。

    此时,汉家天子虽然已经是傀儡,但汉家的尊严还没有失尽,因此众大臣多少还有些守礼。若是到了后来,莫说是守礼了,就是皇后大臣们也敢动手动脚。

    许昌宫虽然是新建的,尚还有些简陋,但其辉煌气势却也不简单。而此时早朝的宫殿,更是金碧辉煌,龙盘虎踞,当真是帝王之殿也。

    曹操等大臣分两列进来之后,一左一右依次站后。这时候,殿上的宦官见众大臣已经站好,当即扯着公鸭嗓子,一声尖叫。

    他尖叫之后,只见一个十五岁的弱冠少年,身穿绣龙金黄衣服,头戴珠帘帝王冠,一脸肃穆的走了出来。

    这脸色苍白的弱冠少年,便是汉家天子刘协是也!

    刘协在宦官的簇拥之下,端正的坐到龙椅之上。他虽然还年幼,但气度不凡,一举一动极具帝王风范,难怪汉灵帝想让他继承帝位。

    见刘协坐好,曹操突然躬身行礼,其他大臣见此,也跟着躬身行礼。汉朝没有跪拜,大臣们不是天子的奴仆,甚至有时候丞相都有的坐。

    见过礼之后,刘协身旁一个宦官上前一步,尖声叫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刘协眼神闪烁的看了眼董承,似乎在说董爱卿还不快说。但他见董承依旧沉默不语,似乎没有看见他的暗示,他的眼神就再次恢复平静了。

    实际上,董承怎么可能没注意到刘协的暗示,只是他有自己的计划。而且他知道此事不必着急,急则不成,他还因此在心里暗道:小天子还是年轻了,太沉不住气。

    曹操仿佛没有注意到刘协的小动作,老神在在的站在那儿。他也不与别人交流,也没事启奏,就那么闭目不语。

    大殿之上,顿时陷入一片诡异的死寂之中。许多不知情的大臣,此事也察觉到情况不对劲,因此也不由的有些紧张。一紧张,他们就更不敢说话,甚至就呼吸都刻意放轻。

    死寂,这般死寂的氛围,不仅连大臣们刻意将呼吸放低,就连刘协都不由自主的将呼吸放低。至于那些宦官就更不如了,他们的额头竟然已经冒出冷汗。不过这般死寂,也不是所有人都紧张,至少曹操就老神在在的,而荀彧等人也没有丝毫紧张。

    除此之外,像董承、王子服等人也没有紧张。不过他们的不紧张又与曹操等人不同。曹操不紧张,荀彧不紧张,都是那种很淡然的表情。而董承不紧张,王子服不紧张,确实那种兴奋的表情。董承还好点,至少克制的比较好,可王子服就不行了,兴奋都写在脸上了。

    又过了一会儿,终于有几个大臣将这死寂打破。不过他们所启奏的都是些小事,要么是修建宫殿的钱财,要么是许都及周围的一些小事。莫说刘协,就是启奏的人都是一脸兴趣索然。

    这些人启奏之后,大殿又再次恢复死寂。不过这次没有等多久因为董承丢给伍子兰一个眼神,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伍子兰朝董承兴奋的点点头,而是深吸一口气,走出队列,大声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刘协知道伍子兰是董承一伙的人,见他出来就已经精神一振,现在听到他的话就更是兴奋了。他没有废话,眼睛锐利的盯着伍子兰,果断的沉声问道:“伍爱卿,你有何事启奏?”

    “臣所奏之事,乃是与汝南太守刘裕刘彦有关,希望陛下准许其带罪上朝。”伍子兰走到正中央,深深的敬了一个礼,而后大声喊道。

    刘协依旧沉着冷静,但其眼中闪烁的兴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兴奋。他呼吸微微加重,大声回道:“爱卿所求,朕”

    “慢着,陛下,还是让伍将军先说吧。”曹操睁开闭着的眼睛,开口说了一句,也没说理由,只有这么一句要求。而说完之后,他就再次闭上眼睛。

    刘协眼中闪过一丝愤恨,他缩在衣袖里的手更是握成了拳头,但他最终还是沉声说道:“既然司空这么说,伍爱卿就先说一下吧。”

    伍子兰并没有因所求被阻而愤怒,反而冷笑一声,神情淡然的很。众大臣看的诧异不已,这可不是伍将军的风范啊!

    但伍子兰并不管众人诧异的表情,继续大声说道:“陛下,臣无他愿,更无他言,只是不忍汉室宗亲流落至此。”

    “伍爱卿,此言何意?”刘协故作疑惑,身子微向前倾,沉声问道。

    伍子兰沉默了片刻,这才悲痛的叫道:“陛下,那刘裕乃是兖州牧刘岱之子。自小为贼人所害,不得不流落街头。臣近日才得知此事,否则早奏报陛下。想刘兖州忠心耿耿,昔日举大旗伐董贼,孰料其子竟然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唉!”

    长叹一声,伍子兰姿态十足,不少大臣还真被他给骗到了。

    刘协也故意露出一脸的诧异,而后诧异又变成悲痛。但不等他说话,伍子兰又再次说道:“陛下,此事岂止是刘裕受苦,整个刘家都受苦不已啊!”

    刘协听到这句话,不由一愣,显然之前并不知道,但他立即就依势问道:“刘家受苦,此话又怎讲?”

    “那桥瑁大逆不道,被刘兖州斩杀,桥家却因此记恨刘家,时常打压刘家。”伍子兰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而后愤恨的说道,“以桥家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刘家相比,此事肯定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请陛下为刘家做主,为刘裕将军做主啊!”

    此事,大殿之上的一些大臣终于面露了然之色,心里暗道:不得了了,这恐怕是董将军要和曹司空撕破脸皮。此等事情,我们可不能参与啊,否则性命难保。

    刘协闻言大怒,厉声喝道:“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打压汉室宗亲。桥家不惩,不足以平民愤。”

    曹仁看不下去了,终于站出来说道:“陛下,桥家上下数百口已经被刘裕屠杀殆尽,陛下恐怕治不了桥家的罪了。而且刘裕此人出身草莽,难免见利忘义,冒充汉室宗亲骗了伍将军。”

    “陛下,既然曹将军如此说,还请陛下召刘将军上殿对质。”不等刘协说话,伍子兰已经再次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