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王路 >

第85部分

三国之帝王路-第8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远在冀州的赵云,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颖阳官道,还须从头说起。

    原来,赵云收到夏侯兰的那封信,就想从冀州过来。他倒不是因为夏侯兰提到的刘裕,在他眼里可没有刘裕,只有一个为人和善仁义的刘备。

    他过来说到底还是为了赵红衣,自从失去大伯赵远和堂妹赵红衣的消息后,他和他大哥就一直很担心。另外,自从他大哥死后,他就无心再困在北方。

    他投靠过袁绍,也投靠过公孙瓒,可这二人都不是明主。他一身武艺,自然不愿被埋没,也渴望建功立业。奈何明珠暗投,无论是袁绍还是公孙瓒都不重用他。

    他倒是很中意刘备,当初也想跟随他。但一来刘备势小,二来他大哥死了,三来公孙瓒正处危机,他自然不能就那么一走了之。因此,他不得不忍痛与刘备挥别。

    而他这番南下,不仅存在找到赵红衣和赵远的想法,也有借机投靠刘备的念头。本来,他在许都外找到了赵红衣,就准备投奔刘备去,但赵红衣死活不同意。没办法,他只好一路跟随赵红衣,保护她,偶尔也劝劝她。

    待赵红衣将她的经历一说,赵云也就知道她身处危险之中,也知道夏侯兰同样身处危险之中。如此一来,他自然不能一走了之。另外,经赵红衣这么一说,他倒是对夏侯兰跟他说的那个刘裕产生了兴趣。

    他们一路来到颖阳,赵红衣见刘裕他们还没有来,心里暗自着急,于是就求赵云救援。赵云不放心赵红衣独行,于是就没有答应她的请求。但经不住赵红衣哀求,又因为夏侯兰多日未来他也担心,因此最终还是决定单枪匹马的去救援。

    也因此,当他问出那句话,他就后悔了。因为他已经想到,眼前之人应该就是刘裕了。

    果然,就在他后悔的时候,刘裕开口笑道:“子龙,我听伯谷说起过你。”

    伯谷是夏侯兰的字,赵云之前不知道。但夏侯兰在信中跟他吹嘘自己有字,故而他也就知道了。

    赵云听完刘裕的话,心道果然如此。然后他也顾不得尴尬,笑着说道:“云也听伯谷说起将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说罢,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夏侯兰在信里说刘裕文韬武略俱是了得,不由开口说道:“如此看来,适才许将军所吟之诗,乃是将军所作?”

    “子龙,什么将军不将军,叫我仲康便是。”一旁的许褚听见赵云的话,不满的说道,然而又高兴的回道,“刚才那诗,确实是将军作的,将军的才华可是十分了得。”

    “好了,仲康,都快把我夸上天了。”刘裕无奈的摇摇头,苦笑着说道。然而他稍一停顿,又笑道,“咱们去那边聊吧,也别在这里自夸了,叫将士们听了笑话。”

    “好,去那边聊。”赵云与许褚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回道。

    刘裕见他们同意,当即率先走向路旁的大石头。许褚和赵云见刘裕动身,当即也紧跟其后。

    赵云看着刘裕的背影,心里想此人倒并非无能之辈。他倒没有别的什么想法,只是觉得刘裕不仅文武双全,而且为人也比较平和,因此对其颇有好感。当然,这好感是绝计不能与刘备比的。

    刘裕自然不知道赵云心里想什么,他之所以唤赵云和许褚过去聊,乃是想探探赵云的口风,看看自己能不能招揽他。对于赵云,刘裕可是觊觎不已。他早就鼓动夏侯兰把赵云唤来,如今赵云来了,他如何不想收之为己用?

    不过刘裕也知道此事不能着急,还须从长计议,否则没能招揽赵云,反倒让其厌恶自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子龙,此番亏得有你救援,否则我们这些人恐怕全都完了。”刘裕走到巨石旁,回头对赵云感激的说道。

    刘裕话才说完,不等赵云说话,一旁的许褚一拍赵云的肩膀,大声说道:“子龙,我欠你一条命。”

    “将军,仲康,就算没有云你们也能斩杀曹洪。”赵云看着二人,苦笑一声,连忙推脱道。他这话倒也不假,凭刘裕和许褚确实有可能斩杀曹洪,不过肯定没这么轻松。

    刘裕也不在意,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好了,子龙你还是受我和仲康一谢吧。对了,子龙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感谢之后,刘裕连忙问出心里想问的话,但表情随意,语气随意,并没有表现的太过。

    “嗯,云和玄德公乃是旧交,欲往依附之。”赵云连考虑也没有考虑,直接开口回道。

    刘裕脸上的笑容一凝,但转瞬便恢复正常。他沉吟片刻,虽然没什么自信,但还是准备说些什么,希望能挽留住赵云。可他还没开口,就已经有人先开口了。

    “子龙,你就是投曹****也不会说什么。可你要投靠那大耳贼,我无论如何也要说两句。”夏侯兰和周仓赶过来,准备汇报一下。可听见赵云的话,夏侯兰就忍不住走上前来,不满的大声说道。

    赵云听见夏侯兰说刘备大耳贼,当即面露不愉,不悦的说道:“伯谷,玄德公为人仁善,你怎么能这么说。”

    “呵呵,为人仁善?”夏侯兰不屑的冷笑两声,然后沉声说道,“子龙,你怕是被人骗了。大耳贼仁善?你可知此人为了攻占汝南,竟然连同僚都要杀。哼,他要是仁善,我岂非成了圣人?”

    听完夏侯兰说的,赵云也了解了汝南之事,但他并没有觉得刘备伪善。他只是微微一思索,便沉声说道:“伯谷,玄德公也是救人心切,担心上蔡百姓,这才误伤了你们。”

    “哈哈,救人心切,担心百姓?子龙啊子龙,你真是鬼迷了心窍,居然如此相信那大耳贼?”夏侯兰一脸愤怒,大声喊道。

    刘裕见此,心道不妙,连忙插口道:“好了好了,都少说一句。不管刘备真善假善,他终究是外人,你二人自小相交岂能为外人伤了感情?”

    这话说的妙,直接将刘备说成外人,又点出夏侯兰和赵云之情义。不仅化解了他二人的争吵,也使得赵云下意识将刘备当做外人。

    赵云和夏侯兰听见刘裕的话,果然脸色一缓,不再争吵。刘裕见此,心里一松,准备再次开口说话。

第142章 锦衣卫() 
就在刘裕准备说话的时候,周仓走过来,满脸沉重的说道:“公子,死了一百零二个。”

    适才还一脸轻松的众人,包括不悦的赵云,这会儿听见周仓的话都不由一阵沉默。尤其是刘裕,他之前心思全在赵云身上,思考着怎么让赵云归附。可他听到周仓说的话,顿时陷入沉默之中。

    他有些愧疚,那些亲卫都是为他而死,可他却只是想着招揽赵云,一点也不关心那些亲卫。

    沉默良久,刘裕轻叹一声,脸色沉重的问道:“元福,先给受伤的将士处理伤口,然后再收集阵亡将士的尸体。我们没办法带他们回去,但也不能让他们曝尸荒野。”

    “嗯,我这就去办。”周仓心情低落,语气不像往日那么粗犷。

    见周仓回话,然后便转身走向战场,刘裕突然说道:“等等,元福,还是一起去吧。”

    “这不用了吧,公子你休息一下吧。”周仓有些迟疑,劝刘裕休息。

    刘裕朝他摆摆手,勉强的笑道:“不累,我们同去吧。”

    “公子,我也一起。”夏侯兰漠然看了赵云一眼,似乎在告诉他这才是仁善,然后他连忙转身追上去。

    许褚没有说话,他直接跟在刘裕身后,比夏侯兰还快一步。赵云见他们都过去,也不好意思独自在这休息,于是犹豫一下也跟了过去。

    “躺下,别乱动。”刘裕将一个伤兵放倒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替他清洗腿上的伤口,而后又用滚水煮过的白布给他包扎好。

    处理好这个伤兵之后,刘裕立马走向下一个伤兵,连自己额头的汗水也不顾。

    许褚、夏侯兰、周仓看见刘裕真的亲自为士兵包扎伤口,都忍不住有些激动。在他们看来刘裕是汉室宗亲,是天子的皇兄,身份异常尊贵。可这样尊贵的刘裕,居然亲手为将士们包扎伤口。他们如何不激动,如何不感动?

    “子龙,这才是仁善。光是嘴上说,那是虚伪。”夏侯兰回头对赵云说了一句,然后又继续低头给伤兵清洗伤口。

    赵云听的一愣,而后呆呆的看着远处给伤兵包扎伤口的刘裕。他不由自主的将刘裕和刘备进行对比,然后他愕然发现刘裕不说悲天悯人的话,但他却屈尊给伤兵包扎;刘备经常说悲天悯人的话,但他从来没有给伤兵包扎,也没有问候过百姓。

    不对,玄德公似乎慰问过百姓,可是他好像只是问问

    这一刻,赵云心里完美的刘备,终于有了一丝裂痕。不得不说有心难成事,无意偏就成了事。不过刘裕不知道,他还是全心全意的给伤兵处理伤口。

    过了许久,伤兵们的伤口终于都处理好了。刘裕站在将士们面前,欣慰的看着他的亲卫们,同时也擦着自己额头的如珠汗水。

    “伯谷,怎么样,没有将士出事吧?”刘裕见将士们满脸笑容,在那里说说笑笑,但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了夏侯兰一声。

    夏侯兰脸上流露出笑意,轻松的回道:“公子放心,将士们都没事。”

    再次确认将士们无碍之后,刘裕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脸上还是有些悲伤。这一幕被走过来的赵云看见,使得赵云心里一动,感叹起刘裕真是个温和善良的将军啊!

    若是赵云的感慨被曹军以及汝南的士族听到,恐怕他们都要和他拼命了。刘裕温和善良,见鬼去,他就是个人屠,好不好?

    也不怪那些敌人和赵云的看法不一,刘裕的性子就是这样,对待敌人冷酷如严冬,对待自己人热情似酷暑。

    处理好伤兵,刘裕也没能闲下来。他和将士们一起收拾阵亡将士的尸体,将其埋到官道左侧的山林之中。

    与将士们一起在山林深处挖好一个大坑,又与将士们一起将阵亡将士的尸体放进大坑,然后再将大坑填平。

    弄好这些之后,刘裕站在填平的大坑前,静静的看着大坑。他身旁的许褚、夏侯兰、周仓以及赵云也都沉默不语,静静看着大坑。

    “儿郎们,安息吧!”

    刘裕身子微微一倾,声音低沉的说起来。

    “今日不能带你们回家,终有一天我们会再回来。到那时,我们一定带你们回家。”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一百零二人的兵冢前,响起了沉郁哀痛的招魂之歌。将士们没有什么调子和优美可言,但他们低沉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就是最好的调子,最优美的旋律!

    祭拜结束后,刘裕并没有让将士们解散,也没有率领他们离开,而是就那么静静的站着。不同的是此刻刘裕是面向将士们,静静的看着将士们。

    看了许久,过了许久,刘裕终于沉声说道:“儿郎们,从许都到这里,我们七百将士如今只剩下两百人了。

    我知道,我悲痛,我愤怒!

    他们是为我刘裕而死,也是为大汉江山而死。他们的死绝不会轻于鸿毛,他们的死必将重于泰山。他们的尸骨虽不能入土为安,但他们的灵魂一定会入青史而安!

    今天,就在这里,就在这一百零二位牺牲的将士面前,我要与你们锦衣之名。你们不是无名,你们不是无姓。我不仅要与你们锦衣之名,待回汝南,我还要竖烈士碑,让后辈铭记为大汉江山而死的英烈们。

    你们一定很疑惑,明明是为我而死,怎么就成了为大汉而死?你们一定很不解,锦衣之名是什么,烈士碑又是什么?

    我刘裕,以汉室宗亲,天子之兄的名义告诉尔等,你们确实是大汉而战,他们确实是为大汉而亡,因为”

    刘裕突然从衣甲中取出金色的诏书,高高举在空中,而后才继续大声吼道:“因为天子予我诏书,升我为骁骑将军,大汉冠军侯,令我务必除曹贼以兴汉室,除天下逆贼以定九州!”

    “儿郎们,男儿固有一死,当纵马沙场,博个前程似锦,为我大汉江山而战而亡。如此,才不枉人间走一回!”

    “为我大汉而战,为我大汉而亡!”

    “为我大汉而战,为我大汉而亡!”

    刘裕说完,眼神坚定的看着将士们。将士们,包括许褚、周仓、夏侯兰,甚至还有赵云全都一脸狂热。他们眼神炙热的看着刘裕,忍不住高声大吼。

    他们之中,可能并不都忠于汉室,但他们全都忠于刘裕。他们为刘裕的话热血不已,他们为刘裕所描绘的蓝图心动不已,他们

    他们呐喊,他们呼啸,他们嘶吼,为刘裕,为自己,为前程,为大汉!

    军魂,刘裕为他们塑造了一个军魂,刘裕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