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03部分

寒门巨擘-第103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全村富贵() 
“好啊,狗剩好孩子,好孩子!”

    老里长摸着李狗剩的脑袋说道。

    田产投献给李狗剩,狗剩只取家用和科考的两成,剩下的八成归李家沟投献的百姓!要知道,先前李家沟的百姓地里的收成可是要交近一半给官府!

    李家沟为何贫困?官府横征暴敛,那些地主老财们也是巧取豪夺,很多身为佃户的老农一年辛劳下来,得十成得交七成!

    一共就那么巴掌大点地,七成的粮食要交出去,你让种地这些一家老小吃啥、喝啥?

    现在好了,李家沟有救星了!狗剩如今中了举人,只收两成的收成,李家沟的百姓以后那不是就能经常吃肉了?

    “狗剩真是好孩子啊,呜呜我替李家沟的百姓谢谢你了,我,我给你跪下了!”

    想着李家沟许多百姓这都一夜之间“脱贫致富”,老里长不由老泪纵横,膝盖一打弯这就要跪下去。

    “使不得使不得,老里长,折煞狗剩了!”李狗剩连忙阻拦“狗剩如今还只是举人,能力有限,等有朝一日狗剩中了进士,到时候全村的地亩帐都可以记在我李狗剩的头上,到时候咱全村都有好日子过!”

    李狗剩道“让那几个常年把咱李家沟压在身子底下的村子看看,让小河刘家、小山李家看看,咱李家沟的老百姓也有翻身的那一天!”

    “好好,李狗剩说的好,老夫这就召集全村的老少爷们去打谷场,老夫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村的老百姓知道,咱李家沟出了举人,咱李家沟出了大善人!”

    李家沟的打谷场。

    “乡亲们,李石头家的孩子李狗剩,中了举人!”

    话说村里老里长那就是天,老里长只是一个吆喝,全村的老少爷们这都跑到打谷场这里来,没多久,先前还稀稀落落的打谷场如今这就人山人海,人满为患。

    老里长也是太兴奋了,瞅着人数差不离了,这就扯开嗓子大声撂道。

    “举人啊!先前我李家沟从来都没有出过举人!就是咱阳谷县里的也就那么三五个举人!而且李狗剩还拿了举人的第一名!是咱阳谷县里最聪明的举人!”

    老里长说来也是半懂不懂,反正糊涂教糊涂吧,这就扯开嗓子大吼道“连林知县都夸咱的李狗剩聪明,前途不可限量!咱李家沟啊,这就要兴旺了,破山沟里飞出金凤凰了!”

    老里长嘴巴里的文绉绉的词儿不多,一下子全都用上了,老百姓们也是不明觉厉,举人啊!年轻轻的这就成了举人老爷,那还得了?

    “俺早就说过,狗剩这娃聪明,以后一准儿了不得!”

    姜满仓得意道,当初李狗剩教众佃户数数,姜满仓还头一个往李狗剩家里送了一捆麦子和一坛子酒,两家说来也是熟络,李狗剩如今高中举人,你让姜满仓如何能不高兴?

    “好啊,我说咋李石头这会儿笑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原来这是家里出了举人老爷啊!了不起了不起!”

    “咱可听说了,谁要是能做了举人,一年到头就算躺在热炕头上也能舒舒服服的赚银子!狗剩子啊,你这可算是发达了,可别忘了咱李家沟的乡亲们啊!”

    老百姓们叽叽喳喳,如今这个新科举人就站在老里长旁边,甚是扎眼,一个个的瞅着李狗剩都像是看见了宝儿,了不起,才十四岁,这就成了举人!以后这还了得?

    “好啊,咱李家沟如今可厉害了!以后咱走在路上也能昂首挺胸了!先前小山刘家出了一个童生,他们村的那些人出来都咋咋呼呼的了不得!哼,如今咱们可不怕他了,李狗剩成了举人!这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李家沟如今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举人啊,找遍全阳谷能有几个?

    县里德高望重的老主簿不过一举人,如今李狗剩才十四岁这也成了举人,还是举人第一!咱李家沟的汉子啊,去了哪里也不是孬种!

    “狗剩啊,如今得了举人,这可是大喜事儿,咋了,没准备点果子给咱乡亲们尝尝鲜儿?你这次要是空手回来,咱老李头可就要不干了!”

    一个上些岁数的老头儿说道,这人说话热络,喜欢逗小孩子,李狗剩再牛逼,在这人眼里始终是小孩子,这就热闹道。

    “是啊是啊,要不咱们村也请个戏班子回来唱唱戏?”一个农夫这也说道“咱们老农一天到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村里出了这样的大喜事,还不得一起乐呵乐呵?”

    两人提议之后众人这都一片叫好,狗剩如今富贵了,中举这样的大事,村里老百姓还不得跟着乐呵一下?

    想着以后咱李家沟的汉子这也出门能扬眉吐气了,一众老百姓这也喜笑颜开,说不出的高兴。

    山沟沟里的百姓见识也比县城周边那些老百姓差一些,大家伙热络了半天,竟都没有人提这投献一事。

    “好了,今天啊,老夫召集大家伙来这打谷场啊,还有更加重要的事儿!”

    一众人叽叽喳喳,讨论的大多还是怎么庆祝,老里长见状这也差不离了,跟李狗剩交流了一下之后这就打算言归正传。

    “咱举人老爷因何厉害?除了这一肚子的文墨啊,还因为朝廷给予免税的特权!”

    老里长咬文嚼字的说道。

    说着老里长这就伸出一只手掌“五百亩,李狗剩告诉咱啊,狗剩如今成了举人,五百亩的田地可以免税!收成全归自己,官府纳不了他的税!”

    姜满仓经常出村,老里长一说这才反应过来,难不成老里长这就要说投献的事儿?

    “老里长,李狗剩这是要俺们投献?”

    姜满仓说着一拍巴掌“好啊,好啊!”

    两人是明白人,只是略一解释,老百姓这都恍然大悟,投献在这个时代不是稀奇事儿,自然多少都听说过,不过方才没人想到罢了。

    “李狗剩当真是咱李家沟的活菩萨!”

    老里长的说村里拿出五百亩地归在李狗剩的名下,当他说出李狗剩只收两成赋税的时候,老百姓疯了!

    两成什么概念?先前交给官府要交四千斤的,如今只要交不到两千斤就成,剩下的全归自己!

    天啊,那不是说咱李家沟的百姓以后也能经常吃白面馍馍了?

    “是啊,李狗剩,村里要为你立个长生牌位!你是李家沟的大恩人!”

    有些老百姓这还齐齐下跪了,很多富人抱着小孩儿,这也哭的稀里哗啦,好不畅快。

    两成,两成!

    “大家伙别激动,富贵不忘乡邻,李狗剩如今中了举人,自然不敢忘记这片生我养我的李家沟!自然不敢忘对我如父如母的乡亲们,只是啊,李狗剩如今还只是个举人,能帮乡亲们的不多,等日后李狗剩中了进士,狗剩就把全村两千多亩地全都归到自己名字底下,到时候啊,咱李家沟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吃香的喝辣的,顿顿能吃白馒头!”

    李狗剩豪气冲天道。

    “狗剩,你是李家沟的大恩人,请受老叔一拜!”

    “大恩人”

    李家沟的汉子们都是朴素汉子,道理懂的不多,可是最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如今李狗剩给村里谋了大福利,自然这都感激的无以复加,激动的泪流满面。

    全村富贵,只因狗剩一人中举。。

第一百七十七章 会试将来() 
“哈哈,好啊,十四中举,老夫脸上也是颇有光彩!”

    张宏济如今也是笑的合不拢嘴,见了李狗剩好一番的夸耀。

    “高中解元!实为我阳谷县前所未有之事,说出来也是我洪塘学社的光彩事情,不得了啊,不得了啊

    况且我听说你昨日还去了李家沟,把五百亩李家沟的田地纳在自己名下,此事在我阳谷县也早就传开了,富贵不忘乡邻!老夫也是脸上有光啊!”

    一看见李狗剩张宏济这就乐呵开了,破天荒的这还出门迎接,自己这学生如今成了阳谷县家喻户晓的才子,身为李狗剩的座师,张宏济也是满满的自豪。

    “都是狗剩该做的。”

    李狗剩丢下带来的鸡子等物事,这就恭敬的说道。

    “嗯。”张宏济捋了捋胡子,心道,居功不傲,再添一功。

    大凡年少成名的学子大都目中无人,如今狗剩得了乡试解元这还能如此把持的住,状若平常,实在是我学社之福,身为老师的张宏济更是颇为自豪,好似中了解元的是自己一样。

    自己乡试归来,且又夺了解元的成绩,自然要四处走走,拜见恩师、亲朋,古人们对这些都是颇为讲究的,李狗剩自然也不敢落了下风,这段时间每日都要忙着这些应酬,忙碌的要命。

    忙活了好几天,腿都要跑断了,李狗剩终于这才腾出了时间能端坐书桌旁。

    自从自己中了举人回来,再想安心都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了,李狗剩赶忙收住自己心思,这就端起圣人文章来研读。

    学业不可一日偏废,真要是荒废了,再拾起来可就难了。

    三味书屋如今李家人已经花钱买下来了,李狗剩如今也成了家有良田五百亩的殷实地主,再也不必挖空心思的去找些钱财进来,吃喝用度已然都已经不愁,如今狗剩要做的,只是安心背书准备科举就好。

    早日中进士,朝堂之上施展自己的抱负,方才是男儿最该关心之事。

    所谓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嘛。

    “这会试啊,也是要考三场,四书、五经,诏告表判一道和五道策论,说来啊,考试内容也与乡试无异。”

    隔三差五的张宏济这就会唤狗剩来自己家里辅导狗剩学业,自然少不了要介绍一番接下来的会试。

    乡试之后便为会试,各省的应届举人或者往届举人还有国子监的学生都可在来年的二月份到京师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得过的,就算是稳稳摘得了进士头衔。

    会试第二月的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不过并不刷人,只是皇帝会根据考生在自己脑袋里的印象来调整名次,赐予一二三甲,所以说来只要会试得过,你就稳稳的把进士抓在了手里。

    明代大凡进士,都可做官!

    “唉,老夫考了一辈子,这会试也是落榜了一辈子,七届会试落榜,说来在阳谷也是无人出老夫之右!狗剩啊,你是老夫的得意门生,来年会试的时候,可一定要安心考好,摘个进士回来,也算是圆了老夫毕生之心愿!”

    张宏济有些无奈也有些好笑道。

    万般皆下品,这个时代的人对科举这事儿那是无限的热情,尤其是这进士一科,参加的学子大多年岁已然不像李狗剩这般十四岁这就得以参加会试的已然是凤毛麟角,所以张宏济不由也是对李狗剩充满了信心,狗剩这娃,相信抓个进士回来定是不在话下!

    “狗剩啊,老夫毕生的心愿,如今也就只能交给你来帮老夫完成了,老夫未竟的事业,如今就只能交与你来继承了!”

    张宏济欣慰的笑道。

    李狗剩恭敬的鞠了一躬,算是应承。

    “好了,说着说着又扯远了,再说这会试。”张宏济感慨了半天,这又接起了方才的话头儿“各地举人来京师参加会试之前呢,还要再参加一次复试,这科举是国之大器,中了进士便可为官,朝廷自然也少不了设下一道又一道的关卡,肯定是不可能让你那么舒服就过了!”

    张宏济说着这也笑了起来“当年老夫参加多次复试得过,可就是及到会试的时候屡屡不过,说来也是引为一生之恨啊!”

    “本来我大明规定若是举人三科会试不过,便可应吏部大挑,可老夫当年心气儿高,心想一个举人做官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由此这才落了那黄主簿的下风,若是老夫当年没这一身又臭又硬的骨头,几十年下来,说不定也已经是一县知县了呢!”

    若不是李狗剩乡试得过,估摸着这些话张宏济也不会对李狗剩说。

    会试三年一届,由朝廷六部之一的礼部主持,大明每年录取的进士大概三百人左右。

    试想一下,偌大的一个大明帝国,三年仅录取三百考生,平均一年不过一百人!录取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其实张宏济说的这些李狗剩大多知晓,学子中了举人之后其实老师一般也没有太多的知识再去传授,这会儿的教学与其说是教学,不如说是切磋,张宏济如今也只是多说些自己的过往,让李狗剩吸取自己这前车之鉴就是了。

    李狗剩如今的任务除了如饥似渴的温读经书以外,就是练字。

    殿试不同于乡试,考生的考卷会有人誊录,殿试的考卷都是直接呈送给考官们,包括当朝皇帝看的,所以考生的字迹好坏会对成绩有很大的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