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04部分

寒门巨擘-第104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大的影响。

    后世大清朝的名臣龚自珍就是因为字迹不好只能得个进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也成了他一生永远的痛,由此对于很快就要进京赶考的学子来讲,除了看书,习字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李狗剩现在每天起床以后都会写上一个时辰的字,时不时的还要再去淘些字帖回来多加临摹,以期自己的字能得到突飞猛进,考试的时候大放异彩。

    考试对于考生来讲从来都没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说法,永远都是嫌时间不够用,嫌准备不充足,可是考试却总会如期而至,永远不会姗姗来迟。

    吃了这当下的过年饺子,自己就该启程去那京师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进京赶考() 
自从自己中了这个乡试的解元,隔三差五的这就有土豪们过来送银子、送布匹、绸缎,李卫国都有些纳闷了,话说自己也没有为你们做什么呀!咋就一个个上杆子跑来巴结自己?

    阳谷县的那个唤作马大有的有钱人家里银子堆积成山,号称阳谷的一座金山,平日里廪生秀才这人都不往眼里瞅,可见了狗剩就点头哈腰的像一条哈巴狗!

    要是论有钱有势,怕是李狗剩连人家的一个下人头头都不如,李狗剩真是想不通,自己不过是考试写了几篇硬通文章呗,咋就惹得你见了自己如此的恭敬?

    “小姐,那个李狗剩据说这就要进京赶考了,今年的会试这就要开始了。”

    已然是寒冬腊月天儿了,丫鬟小翠对着小主儿欣儿道。

    “知道了知道了!”

    这几天欣儿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不管干什么都是丢三落四的,没事儿还喜欢上了数花瓣,无聊的一塌糊涂。

    “小姐,以前老爷总说您像是假小子,怎么如今变成没出阁的大姑娘啦!?”

    小翠万年不变的没大没小道。

    李家的规矩不是很严,这个小翠也是经常和小姐打打闹闹,形同姐妹,李大用本也是放浪之人,自然也不爱管这些家务事,孩儿他娘死得早,女儿也怪可怜的,由着她折腾去吧!

    除了缠足一事李大用时不时的要跟欣儿发一通脾气以外,这个没正行的爹爹对女儿一向是娇惯,完全放任的态度。

    “呸,一边去。”

    这几天欣儿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的,自己也不知道是咋了,就觉得心里老是一阵阵的发慌。

    前些日子来事儿了,小姑娘家家的头一回下边见血,欣儿也是怕的要命,小翠也是懵懵懂懂,两个小丫头这就在那里哭的不行,这可吓坏了李大用,打听之后这才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请了村里一个大娘跟这俩傻妮子讲,女孩子嘛,都这样。

    过了好久,这俩人这才心情稍安。

    可自从那事儿过去以后,欣儿一直觉得心里像是有啥事儿一样,七上八下的好不舒坦,到底是咋了,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自从那次狗剩走了以后自己就变得这幅样子,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李狗剩给自己下了什么魔怔!

    “嗯,让我猜猜,八成小姐是想那个李狗剩了吧?话说李狗剩这回要去京师,老爷一准儿不会让小姐跟着,小姐又得好些日子看不见他了吧?”

    丫鬟本来也是说着好笑,逗着小姐玩的,一样是半大姑娘,最喜欢开这些没头没脑的玩笑。

    “去去去,谁会去想他!?长得又丑,人又难看!”

    小翠一笑“小姐的心事小翠最是明白,小姐这是思春呢,瞅瞅,面带桃花,动不动傻笑,不是想李狗剩还能咋了?”

    “一边去,本小姐可要生气了!”

    “好好好,咱不说他了,小姐,这花瓣多少只啊?单数还是双数啊?小姐择这花瓣可是要做胭脂?”

    小翠转换话题。

    “呀刚才都忘了数了!”欣儿一阵恼怒,不过话说自己择这花瓣干嘛?

    衣服上、地上此时都是满满的花瓣,方才欣儿傻傻的一直在择,也不知道这妮子是犯了哪门子的邪。

    冬天也就只有梅花还开了,一片梅花就那几个花瓣,你数了半天都数不清?

    小翠一阵好笑,这就弯腰收拾地上的花瓣。

    “你笑什么!说没想他就是没想他!我会去想那个乡巴佬?”

    瞅着小翠脸上一副我懂的表情,欣儿就一阵不自在。

    “先生在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进来,吓得欣儿猛地一颤,倒是小翠脸上笑意更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呢。”

    门板吱悠一声响起,进来的不是李狗剩还有谁?

    “先生,在吗?”

    闻听李狗剩招呼,小翠这就赶忙跑出小姐闺房。

    “李狗剩?听说你还中了举人,年纪轻轻的这就成了举人老爷?不简单啊,鸟枪换炮了!”

    和欣儿一起呆久了,这个小翠如今说话火药味儿简直比欣儿还冲!李狗剩忍不住想起一个成语一丘之貉!

    “额先生不在吗?”狗剩懒得去接这些废话,直奔主题。

    “老爷不在。”小翠这才施了一个礼“你找老爷有啥事?小翠可以帮忙转告。”

    “我来辞行。”

    “辞行?”小翠故作惊讶的啊了一声,声调顿时提的老高“你要辞行?你要去哪里?去西天取经吗?”

    李狗剩搓了搓鼻梁“别闹,我要进京赶考。”

    话说已经转过年了,今年二月朝廷的会试这就要开始了,再不走怕就要来不及了,李狗剩自然不敢怠慢,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就看这一下子了。

    “啧啧啧,不容易啊,考个状元回来吆。”

    这个该死的小翠!李狗剩腹诽道“既然先生不在,那你告知一下先生就好,我走了。”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李狗剩想着溜之大吉。

    “干嘛这么快走?在这桃花坡住过这么长时间,就没点啥值得留恋的?”

    小妮子也是童言无忌,说话轻巧的要命,明显是已有所指。

    “小翠,你到底要说啥?”李狗剩无奈道,明显着话里有话的嘛。

    “我们这有个人,这几天茶饭不思的,尤其听说你这几天就要进京赶考了,简直”

    “你够了!”欣儿气冲冲的从闺房里跑出来,侧棱着耳朵听了半天,这家伙终于听不下去了,再说下去,这该死的小翠不知道还会说出啥来!

    “额,欣儿啊,我来辞行,既然先生不在,那劳烦你告知一下先生,我先走了”

    “走吧,走吧,都走吧,别回来了!”

    欣儿不知为何,竟然歇斯底里。

    “欣儿,你咋了,不舒服?”

    “没,没,你走吧,我会告诉爹爹的。”

    “真没啥事儿?”

    欣儿虽然胡闹,可从未像今天这般啊,今天这是咋了?

    “没,没有,考个状元回来奥,这可是爹爹毕生的心愿呢。”欣儿甜甜道“快去快回。”

    “嗯。”李狗剩道“那我先走了,记得”

    “好了,快走吧。”

    欣儿跺着脚,感觉李狗剩越在这里,她就越是出丑,尤其身边小翠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更是让她难为情。

    李狗剩有些莫名其妙的,拱手退出。

    行李物事的已然准备好,刚出桃花坡回到家里,李狗剩这就坐上了马车。

    如今这位十四岁的李解元也成了殷实小地主,不再短银钱用,尤其那个马大有听说李狗剩这就要进京赶考以后,家里的马车和车夫直接送来李家要他载着狗剩去京城,银钱分文不收,还送了来往路费,那叫一个大气。

    坐上这不花钱的马车,李狗剩这就丢丢当当的往那京师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幽谧的山谷() 
古代举人进京赶考有公车。

    这公车就是专门载应试举人去京城参加会试的,寻常老百姓不得做,这东西由来已久,据说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后世戊戌变法的时候有公车上书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公车,实际上也是这个东西。

    不过坐公车很麻烦,一省之地这么大,人官府也不会驾着公车挨家挨户的去找你举人,得你首先跑到济南去统一乘坐,然后等人齐了这再一齐上路。

    虽说路上人多有个照应,一众举人凑到一起也好一同讨论些学问,不过李卫国不喜麻烦,而且当下有免费的马车,自己说走就走,说停就停,反正有土豪支钱,路上住驿馆还是客栈也全看自己心情,乐个自在。

    “李解元,咱老张头以前在外常年走马,这京城也是去了少说百十回了,路上熟得很,道上哪里有沟哪里有堑,哪里有响马、哪里有绺子、关卡,咱都是熟络的要命,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咱绝对能把您平平安安的送去京城!”

    驾车的是俩人,马大有这人做事稳妥,做生意的人嘛,说赶路的时候有的时候得星夜兼程,所以这也派了俩马夫,另一个姓柳的马夫不爱说话,这个老张头就不了,是个滔滔不绝的主儿。

    李狗剩不由想起那年自省城回来搭乘马帮车的那次,接道“咱这片地头还有沟堑、响马?”

    土匪这个东西在中国由来已久,可以说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上王朝无数次更迭,江山无数次易主,可是土匪这个职业却总是长生长新,从未销声匿迹过。

    南方那一带喊土匪做梆子,东北那一带喊为绺子,山东多称作响马,说来都是一个行当,三百六十行里最下作的那行。

    “有,还不少哩。”老张头开了话匣子“咱山东虽说富庶,可总也有穷乡僻壤的地方,那些穷山恶水的地方种庄稼不出,道路也崎岖不平,男人们为了活命,要么出来做活计,要么就得落草!所以咱山东西边这片儿啊,匪子不少。”

    “原来如此。”李狗剩心道,可莫要被这些响马盯上了,马车上如今光是雪花银就不止百来两,这要是被盯上了,劫财倒还好说,可别当做为富不仁的再被宰了去!

    李狗剩从小就怕疼,更他娘的怕死,自己如今好容易这才夺了一个举人的功名,别再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了去。

    “李老爷不必担心。”老张头说着这就拍着胸脯道“咱这一片儿走了无数遭,哪里有响马都是心知肚明,放心,误不了您的科举!”

    老张话说的满满的,一副你就把心放肚子里的表情。

    明代跟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一样,统治期间都有为数不少的农民起义,开玩笑,偌大一个帝国,每日都有为富不仁、天灾**的事情发生,还能没有老百姓造反了?不过大多规模不大,史书上也只是一笔带过。

    不过临近这个年代有一次农民起义,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却是史学家的笔墨无法湮灭的,这就是爆发于河北、席卷山东、河南等地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刘六刘七起义。

    当年这次起义朝廷可是费了颇大的脑筋,动用边军、京营兵马十数万这才将起义最终扑灭,可谓是耗尽府库钱财、几乎落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李解元,李老爷?”

    瞅着李狗剩不说话,老张头满心以为这小子是害怕了“李解元别怕,老张头对付这些事儿都有自己法子,您就别担心了!唉,也是老张头多嘴,你说咱跟个十几岁的举人说这干嘛?要是老爷在一准儿又要骂俺了,俺该死该死。”

    老张头说着这就抽自己嘴巴子,李狗剩赶忙拦住“无事的,小子刚才只是想起一段经文,有老张头儿在这儿,小子自然放心大胆的走路。”

    说话间,众人这就走进一片山包,道路慢慢变得有些崎岖。

    毕竟这是古代嘛,不同于后世有高速公路和隧道,穿州过县的大多都有道儿不好走的地方,一众人这也都没有介意。

    过了山包是一片小山谷,山谷不高,却胜在陡峭,两岸就如刀削一般,山梆子光秃秃的就那么立在那里。

    不同于南方的大山全都郁郁葱葱,北方的山脉大多都是这种光秃秃的山头,崖间偶有一两棵孤松杵在那儿让人感慨生命力之强悍。

    山风袭来,呼呼的风声在这山谷里悠悠的回荡,那感觉就像是身处海滩,听那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不过因为是山谷,又多了一丝别样的幽谧。

    “李解元,这条道儿是去京城的近路,此地地形都是这么高低起伏的,那边官道儿也不好走,抄了这条近路,去那京城少说能少费三五天的行程,而且你看,这路虽然看着吓人,不过其实少有坑坑洼洼的崎岖地方,咱前年还走过一回,相安无事的。”

    老张头儿一边驱马一边笑呵呵道。

    旅途寂寞,有这么个人话话家常倒也是件好事,李狗剩只是一笑,术业有专攻嘛,由着你折腾去,反正只要将我送去京师就好。

    崖间偶有惊鸟飞出,叽叽喳喳的给这幽谧的山谷又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