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27部分

寒门巨擘-第127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方才我要讨要卷宗,阁臣们反应如何?”

    嘉靖有些得意,问道小黄门。

    心机重的人最是喜欢猜测别人的心思,嘉靖就有这个毛病,经常宴请群臣的时候这人还会躲在角落里听听这些大臣们如何谈论自己这再现身,如今也是老套路,先问问群臣听闻自己命令的反应。

    小黄门恭敬回话“一众阁老们都有些吃惊,看来都很意外!”

    “嗯。”嘉靖有些得意,朝方士笑道“看嘛,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做君王啊,就是要让底下人摸不透才好,摸不透,他们就得老老实实的跟着你的路子走!这才叫驾驭群臣!哈哈……”

    “圣上圣明!”方士也是有些好笑,赶忙奉承道。

    “嗯!”嘉靖很满意,如今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其实批阅卷子的热情也不那么强烈了,挥手唤道小黄门“把那李卫国的卷子拿来,朕要看上一看。”

    “是。”小黄门恭敬从命,这就从里边找寻,不一会儿,这便找到了那李卫国的卷宗。

    “陛下,这便是那内阁拟定的三甲第二百零三名,李卫国的卷宗!”

    嘉靖随意的看了一眼“嗯,此子的字迹倒好不错,可圈可点!”

    翻开卷宗,先是那青词,用的正是道家的拆分法,将这嘉靖二字分开,写的一斋蘸词。

    这词是剽窃几年后的徐阶的。

    嘉靖只是随意瞅了一眼,却好似看到了什么宝贝一样,继而这就沉下心来好生钻研一下,这青词……

    “士”本原来大丈夫,“口”称万岁与山乎。

    “一”横直过乾坤大,“两竖”斜飞社稷扶。

    “加”官加爵加禄位,“立”纲立纪立皇图。

    “主”人自有千秋福,“月”正当天照五湖。

    “好啊!”嘉靖读着忽然感觉甚合自己心意,读了一遍又一遍,很难想象当今圣上如今竟然对一个学子的青词如此在意!

    “此子用的竟是咱道家的拆分法!”方士瞅了一眼,笑道“此子当真好想法,知晓圣上信奉道教,竟然来了这么一出!哈哈……”

    “嗯,好,此子的青词做的甚好。”嘉靖也是高兴的直拍巴掌,引为上品,大凡刚愎自用的皇帝最是欢喜臣子们山乎万岁,如今这词哪里能不让嘉靖高兴?

    “只是这青词写的如此出彩,为何只得了个三甲末名?”细细又咂摸了好久,嘉靖感觉这孩子写的青词简直就是极品!

    也是,夸赞当朝圣上的青词,还能差了去?尤其这青词几乎都是指名点姓的说道皇帝牛掰了,嘉靖这等人如何能不喜欢?

    喜欢之余,这也要替这李卫国打抱不平。

    “回圣上,此子殿试盏卷,由此这才落了下风,只得个三甲末尾!”

    小黄门恭敬说道,方才有听到阁臣们说道这事儿。

    “原来如此。”嘉靖释然,读完青词,这又翻看起了这娃的时务策一道。

    “我大明自太祖立国以来,雄主辈出,励精图治,国家富强,四海称臣……我朝嘉靖皇帝更是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当下朝廷虽有疥癣之疾,不过相信不日可除,究其原因,乃是下边官吏未能依上行事,故解决当下祸患之法,釜底抽薪的办法便是施行官员考成之法!官员不能依照圣主的旨意行事,长此以往,我大明还如何能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在臣看来,官员考成办法有三……”

    这便是李卫国的时务策文章,说的其实都是些粉饰太平的废话,不过后边官员考成的办法是采用了后世张居正改革、以及后世雍正改革用的那些办法,应该说是颇有些简介的,起码在这个时代,绝对说得上眼光前。

    看完文章的嘉靖沉默了,虽说沉默,可是心中却是激动的无以复加,许久,这人竟激动的一塌糊涂,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朕实在想不到,大明最懂朕的,竟是这只有一面之缘的学子!”

    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啊!

    自己如此英明,稳坐西苑,江山这都岿然不动,国家为何如今祸患多?不就是下边那些宵小之徒们无所事事,尸位素餐?假若真施行了这小子的办法,那我大明不是又要呈现当年洪武、永乐、仁宣时期的荣光?

    嘉靖忽然大受鼓舞,猛地站立起来,拍着巴掌说道“不错,朕也要效仿列祖列宗,创造一个嘉靖盛世!”

    嘉靖盛世,声音在这不大的西苑仿佛回荡了好久。

    “哼,给我问责内阁那群人,此等试卷,为何只给个三等末尾?岂是嫌他写的有失偏颇乎?哼,我看你他们官官相护吧!?”

    寻思到这里,嘉靖忽然大怒,这样的卷子,竟然只落个末尾的名次?

    小黄门唯唯诺诺,声音细若蚊蝇“圣上……”

    “怎了?”

    “这人,这人盏卷了!”

    方才太激动了,既然把这岔子给忘了,嘉靖这又看了一番,确实,字迹上方有一墨迹,实为盏卷。

    “哼,此等文章说的甚合心意,盏卷又如何了?朕一样要给他个状元!”

    嘉靖怒道。

    “可是皇上,按照祖制……”

    方士隐隐觉得这话似乎是说给自己听的,赶忙出来劝阻“皇上,狗剩年纪还小,若是身中状元,荣誉太满了!所谓盈满则亏,依老道看来,倒不如给他个三等出身,让他朝考再自己搏上一番罢了!”

    嘉靖一寻思倒也是这么个理儿,这人才气大了往往目空一切,不好驾驭,以后用起来也怕不顺手。

    “嗯……”嘉靖细细寻思着,刻意压上一压,对这学子说不定也是好事,既然如此,那就压他一下,可让他身居何等名次合适呢?

    嘉靖有些头疼,算了,既然自己一时想不出,就让阁臣们去想,这就挥挥手“罢了,跟严嵩他们说,李卫国这人的成绩,再议一番,此等卷子,为何只给个三等末尾?”

    小黄门应了一声,这就赶忙又跑去文渊阁。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择手段() 
一个殿试名次这竟一波三折,眼下阁老们面有难色,不知该如何去评判。

    “这学子应该给个何等名次?”严嵩心里最是焦急,自己这几年圣眷已然不如之前,尤其这李卫国的成绩自己当初还是参上一脚的,严世蕃说此人怕是不能为我严家所用,由此其实这殿试盏卷的事故是出自自己之手的,如今圣上要求再议,难不成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成?

    严嵩心里七上八下的,这就催促众阁臣道“各位阁老看该当如何?给这学子一个状元何如?”

    “不妥,不妥,这学子盏卷,而且看圣上的意思,也没打算给个状元,我看还是不要给他状元了!”

    袁炜说道。

    方才听小黄门的说法,圣上也是听了方士的劝解,这才打消了给这人状元的说法,既然如此,状元是给不得了!

    “子介,你说呢?”严嵩这又问道徐阶,徐阶,字子介。

    “只是不知圣上为何不同意给这人状元?是觉得此子太过年轻?若是如此,不如给他个二甲头名,让他入翰林历练一番,棱角打磨圆滑了,也好为朝廷所用!”

    徐阶笑道。

    年少气盛的更要多加打磨,这是大明惯例。

    “可圣上都说此人文章精彩绝伦了,这殿试的文章说不好都会直接拿来斋蘸,只给个进士二等,圣上会愿意?”

    严嵩如今最怕哪下惹得嘉靖不开心了,这就担心道。

    “那给个榜眼,或者探花?”袁炜道。

    一甲三人,照例是直接进翰林的,不必朝考,圣上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身处内阁已是朝廷大臣们至高的荣耀,到了这一步,大臣们做事也是谨小慎微,生怕哪下处的不好这再跌落下来,可说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人看在眼里,马虎不得,尤其当下还是圣上的旨意,更是如此。

    寻思了半天,严嵩也摸不清陛下到底是何意思,这就说道“大家不必着急,我唤人前去问一下犬子。”

    这是内阁的老套路了,嘉靖皇帝很难伺候,有时候群臣们都是束手无策,严嵩这就会使出自己的王牌,也就是那瞎了眼的儿子。

    严世蕃这人最会揣摩他人的意思,尤其嘉靖这样难伺候的人,可以说只有这人能伺候的了,很多时候只有严世蕃才能揣摩清楚嘉靖的意思,严嵩如今能高居内阁首辅的位置,其中也少不了严世蕃的功劳。

    “看来只能如此了!”徐阶此时也无奈道,严世蕃这人最会揣摩圣意,如今自己拿不出好办法,那就问问他呗。

    严嵩简单写了一张纸条,喊人从宫门丢出,快马这就飞往严世蕃的府邸。

    嘉靖朝的政务很多时候就是这么解决的,严世蕃此人最会揣摩他人的意思,群臣束手无策的时候严嵩也多会使出儿子这张王牌,一众阁臣们也是轻车熟路,只能严世蕃如何作答。

    文渊阁这边忙的团团转,不过人李卫国这会儿倒是轻松写意,他和罗圭正在一起吃酒。

    前些日子得罪了严家,看来自己要学徐阶等人好好隐忍一番了,如今李卫国有些气馁,不过日子还得接着过,事业不顺,那就寄情山水呗。

    “卫国兄不必气馁,是金子总会发光。”

    罗圭和李卫国无事不言,李卫国将这事儿告知了他,罗圭此时这就安慰道。

    卫国兄高才,可如今得罪了当道的奸臣,唉,可也没办法,想做忠臣的,总要过这一关,只是树大招风,卫国兄早早摊上就是了。

    “罗圭兄弟不必劝解,兄弟我倒还看得开。”

    李卫国笑道,严嵩过几年就会倒台,后世严嵩在嘉靖四十一年倒台,此时已经是嘉靖三十五年了,六年时间,自己只要保住脑袋,就不信到时候没有出头之日!

    其实以李卫国的能耐,想要在这个时代奔小康的话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不过自己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他还是想改变一下这个时代的历史轨迹,起码自己能有幸和徐阶、高拱、张居正此人同台竞技一下才好啊,真要是默默无闻的当个土地主,李卫国都觉得自己憋屈了!

    “嗯,卫国兄小小年纪,对于功名利禄如此看得开,实在了不起!”

    罗圭笑道,不过笑完这又一个赧然“嘿,还开导你呢,兄弟我不是泥菩萨过江?唉,早就听闻当朝圣上喜欢青词,为何我就不能在考前买几本青词来研磨一番?”

    殿试考青词,这家伙当时可着实是愣了一愣,虽说借着八股文的功底写手青词出来不难,可毕竟水平有限,自己如今也是心里打鼓,至于最终的名次如何,也只能看天了!

    封建时代君主的喜好会对这个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今上台的是个青词皇帝,学子们想要脱颖而出,你不得多学几首青词?

    罗圭心中满满的后悔,酒水喝起来也不再那么鲜美了。

    “说好了是把酒言欢,怎么如今搞得像是你我在这里一同悲叹了!”

    李卫国有些无奈“罗圭兄弟,高兴些,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这可是方才你说的呢!”

    罗圭闻言一笑“你这厮倒是记仇,这才说过的话,又还回来了!”

    “哈哈”

    李卫国洒然一笑,气氛倒也重新变得热络起来,二人这才又喜笑颜开,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二人正在说笑的档儿,一个下人跑来,李卫国认了一下,有点眼熟,上次也正是这人来请自己的。

    “你是严府的人?”

    “是,小的是严府的人。”来者恭敬道“严大人请您去府邸一叙。”

    李卫国有些丈二和尚,这人干嘛又来找自己?前几日已经算是划清了界限,这人咋还厚着脸皮找上自己?

    “严大人说了,您要是不去,他就亲自来请。”

    这位下人恭敬的说道。

    又来!?

    李卫国有些无奈,这个严世蕃做事可真够不择手段的了!

    “严大人邀请,小的自然是不敢不去的!”李卫国笑道,兵来将挡呗,看看他这回又要耍出什么手段。

    罗圭有些担心,李卫国给他一个“你放心”的眼神,这就随着下人上了马车,往那严府飞奔而去。。

第二百二十章 圣上一怒() 
坐上马车,一众学子这都乘着晨风驶往那紫禁城。

    今日,圣上会亲自面见各位学子,此为当朝定制。

    历经点名、赞拜、行礼等一系列繁琐的礼节之后,三百学子这就鱼贯而入,再次进了这谨身殿。

    三百学子分成十排站好,俯着头颅,面色恭敬。

    中国自秦始皇吞八荒扫**创立皇帝制度以来,上下尊卑一事一向拿捏的异常清楚,这片大地上王朝在不断的更迭,统治者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这些东西,始终未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