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3部分

寒门巨擘-第13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窗们如今再瞅狗剩简直眼睛都要冒出火来了!

    小胖子瞅着那书简直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倒不是因为多欢喜读书,而是自己可从来都没摸过如此崭新的书本呢!

    “狗剩,你把你那书拿来给俺瞅瞅呗,就一眼,就一眼。”

    先生走了学堂里的学子们这就立即炸了锅,不光小胖子,如今一个个的全都围在狗剩跟前,都想看看先生新赠的这本增广贤文到底长啥样!?

    李狗剩一笑,喊众同窗传着看了一下,众人依依不舍的递给下一个这才罢休。

    如今学堂里的学子再瞅狗剩眼睛里都是满满的妒羡,能说啥官话儿,还能作诗,最主要竟还得了先生赐书!

    有了这书本最好,不光没事儿可以翻读一下,自己以后写字练字也不再需要随身带着麻烦的字帖,可谓是一举双得,狗剩心里也是颇为高兴。

    增广贤文全书几乎都是以韵文的形式将书中的那些格言警句排列在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颇为顺溜,旧时就有读了增广会说话的口头禅,可见其影响之深。

    当下是嘉靖时期,这增广贤文还不太完善,不过很快这也风靡全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要不然狗剩也不会拿到这本珍贵的明朝儿童启蒙读物。

    狗剩这几日没事儿便会拿出这本增广贤文朗读几句,背诵几段,时不时的再拿出狼毫临摹,放了课这再时不时的随着李父一同进山,日子虽说清苦,却也充实。

    “孩儿他爹,家里存了不少野味儿了,况且这牛车也已做好,赶紧去县里吧,时间久了,这野物不新鲜,可就卖不出银钱了。”

    王氏对李父道。

    废了好多天的功夫,一辆崭新的牛车这才做了出来,当下不是后世,这会儿做个牛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尤其是俩轱辘,你得用木头一点一点刻出来,还得包上铁皮,钉上铁钉,车身还得支上木板、木棍支护,活路算不得轻松。

    瞅着这牛车已然成型,李父也是咧开了大嘴:“成,今儿就去县城。”

    狗剩骑着大黄丢丢当当的回来了,李父二话不说,给牛套上大车这就往牛车上搬东西,瞅着父亲今儿这就要进城,李狗剩乐开了花,赶忙收起前几天自己从山上收下来已然晒干的山草,这也装进大篓子里丢上牛车。

    看来今儿娘亲的坠子有着落了,狗剩心里美美的想到。

    “儿子,去县城你带着这些东西干嘛?”

    李父有些好气,这么些个野兔、菌子、山药、山猪的儿子不帮自己搬弄,反倒又忙活起那些树叶子了,这要干嘛?不由怒道。

    “换钱啊,这些东西就能给娘亲换个坠子回来呢。”狗剩灿烂一笑道。

    王氏一听此言乐的合不拢嘴,儿子竟还记得这事儿呢,当真是懂事了,虽说有些好笑,可毕竟孩子还小嘛。

    李父一听也是咧嘴一笑,你就闹吧,看你啥时候能闹够!

    搬弄完东西俩人这就丢丢当当的往县城里去,得亏狗剩今日回来的早,否则到了县城就得天黑,李家沟离阳谷县有约莫二十里的距离,一路上大黄老牛拉破车一般,可真能急死个人,好容易到了阳谷县城,太阳已经快要落西,不过好在草市并没散尽,稀稀散散的仍旧许多买家卖家在这草市上走动。

    “你这野物咋卖?”

    李家父子这才刚才野物都搬弄下来,往这探望了不小功夫的一个颇有那么点肥头大耳意思儿的中年男子这就跑过来指着一堆野物问道。

    “好说啊,给点钱儿就卖,都是从山上”

    爹!您也太实诚点了吧!李狗剩有些无奈,赶忙打断老父的话儿:“这位大伯您都需要点啥?”

    瞅着这中年男子一脸的着急,估计是急用,否则这些个人也不会着急忙慌的就跑来买东西,一准儿是家里出了啥纰漏。

    “我们老爷今儿要宴请,晌午头儿那会儿就唤几个伙计出来采办物事了,可不成想这几个天杀的废物!竟然半路上把车子掀翻了!一车的肉菜全都稀巴烂了,还咋宴请?”

    中年男子一急,这就把实情说了出来,不过仍旧不改奸商本色:“老哥儿,您这一车物事,给你一百文钱,卖不?”

    李父听着这话嘴唇嗡动着,明显这就要说卖了!李狗剩赶忙抢先:“您还是去别家瞅瞅吧,这么几个子儿就想买我一车的物事?不够俺爹功夫钱呢!”

    李狗剩撇嘴道。

    却才在大集上溜了一圈,打听了一下,心里头也大抵知道个物价,一大车的野物,一百文?见鬼去吧。

    我李狗剩不是啥做生意的奇才,可你也别拿我当傻子看!却才去打听了一下,这阳谷县里一只白条鸡都得三十五文钱!我这野兔十一只,山鸡五只,半大山猪一头,还有半米五花蛇四条你他娘的给一百文?

    中年男子着急的瞥了瞥草市,边上一辆马车等着,那马夫明显也挺着急,估摸着家里的宴请确实有些急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人心里有些懊恼。

    看来这小孩子是个难相与的角色,却才不该跟他说了这实话,可如今被人拿捏住了,该如何是好?

    草市已经快要散了,这会儿还哪里去别家寻来一下这么多野物?

    “那老哥儿你开个价儿吧!”

    明显这老的比小的要好对付,中年男子这就招呼李父道,采办的银钱自己只要能克扣下来,剩下的都可装进自己腰包,虽说事情当下急迫,不过若是能少花些银钱最是好。

    “一口价,一两成色白银,少一点不卖!”

    李父未等说话,李狗剩这就更加奸商道。

    草市如今散的七七八八,况且自己这一车的物事,就算值不上一两银子也差不了许多了!你还想占便宜占到我李狗剩的头上?

第二十五章 张宏济药铺() 
“一两银子?老哥儿,你瞅瞅这些个物事估摸着都是从山里打来的,也不是自个儿家地里所出,不花本钱的东西,竟要我一两银子?”

    中年男子不死心,一边焦急的瞅着草市边上的马车,一边道。

    这物事确实不赖,半大山猪少说百十斤,还有五花蛇、野兔、菌子一类装满一车,山猪、兔子身上的刀口、箭伤处血迹尚且殷红,估摸着也是刚从山上打下来,一准儿新鲜。

    若不是如此,中年男子怕也不情愿在这小摊前浪费如此多的时间了。

    “一两成色白银,少一个子儿不卖。”

    现在是卖家市场,碰见这么个奸商,自己不把价格咬死了,吃亏的可是自己!李狗剩后世大学选修的就是销售,这点小门道,自己还是懂的。

    中年男子搓了搓双手,明显有些不太情愿,可是如今又有何办法呢?

    李父尚且未从一两银子的震惊中走出来,一两银子啊!咱家可是好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大个儿的银锭子了呢!不由心里发懵,却是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不是贩本钱来的东西,给点银子就能卖的,咋还能值出一两银子?

    草市旁的马车夫直在挥手,估摸着再拖,家里的宴请就得推迟了!东家到时候可一准儿会给你扣上个“办事不利”的帽子。

    “儿子,要不”

    “一两银子,不买就算了,俺们就送到城东举人张老爷家里去,俺先生和张老爷是至交,本来这物事也是送到张老爷家的,你要是不要”

    前几天同李大用聊天的时候先生有提到这个张老爷,李狗剩信口胡诌道,说着这就真要上来赶车。

    “成,我买。”

    做人不能太实诚啊,开始就不该跟这小子说实话,这娃,瞅着只有十一二岁,却不成想这生意场上的门道却也如此精通!?

    中年男子又气又笑,玩了一辈子鹰,不成想今日在这小孩子的阴沟里翻了船,不由觉得好笑。

    招手唤来草市边上的马车,中年男子这就从怀里掏出一锭五两成色的银锭子,戳子戳下一块,这就放到秤上去称。

    明朝这会儿中国的银锭子多是五两和五十两的,用的时候多用戳子戳成碎银子这再称。

    本想在这称银子的档儿上再做点手脚出来,不过中年男子回头一撇,身边这娃目光如炬,明显也是识称,这就不由心中一苦,打消了做手脚的念头。

    一两成色白银,不多不少,狗剩抓着这沉甸甸的“胜利果实”,灿烂一笑。

    今儿这买卖,就算成了。

    帮着把野物搬上马车,送走俩人,这才一会儿的功夫,牛车上便只剩下狗剩的一篓子干“草叶”了。

    “儿子,咱真的卖了一两银子?”

    抓着碎银子在手心里掂了又掂,李父简直惊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只是进山拉了几下弓弦,这就竟赚来了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是啥概念知道不?李父那日去河道帮工,紧着干了一天,累得筋骨都要断裂开来,这才一天挣了三分银子!可今日跟着儿子拉着些野味儿出来,竟唤来一两成色白银?

    天啊,听说阳谷县的县太爷一月这才三两七钱银子!这一两银子简直够家里几月的花销了!

    “爹爹你是第一次见到银子吗?”狗剩不由腹诽,心中无奈道,这银钱是咱劳动所得,天经地义的,你用得着如此吃惊?

    翻了翻白眼,狗剩抓起牛车上的大篓子:“爹,俺去附近药材铺瞅瞅。”

    “奥,奥,好好。”

    抓着银子左右探了探,这么多银钱,不会有人来抢吧?却才给银子那人不会又寻思过来找自己讨要吧!?李父坐在牛车上时不时的这就左顾右盼,手心才一会儿这就满满的汗水。

    狗剩不去理会,这就顺着大街打听,来到街头这家张宏济药铺。

    这张宏济药铺估摸着是这阳谷县里的老字号了,狗剩见来往许多病号都来这药店里看病抓药,柜台上好多个牌匾高挂,啥“医药圣手”、“杏林国手”、“救死扶伤”这类的牌匾一大堆,这药店有些规模,相信也是颇有些口碑。

    李狗剩并未直接进去药房推销,而是站在门口探了探。

    药房里的老郎中瞅着五六十岁,不过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一手掐着面前患者的脉搏,一手捋着有些花白的胡子在那儿望闻问切,颇为上心。

    所谓医者父母心嘛。

    “你这病是疟疾,须及早医治。”细细查问了半天病情,借着自己的诊断情况,老郎中确诊道。

    “柴胡三钱、防风五钱、陈皮七钱、芍药二钱、甘草五钱”比对着老郎中开的药方,唤作小六子的伙计这就开始忙活抓药。

    “这几日多喝热水,忌凉忌辣,等吃完这副药,该就能药到病除,无甚,这几日只需在家安心养病就好。”伙计在一旁抓药,老郎中这就交代面前的病号道。

    只是一常见的疟疾,这种病痛见得多了,自己这方子可谓是药到病除,没什么大不了。

    “谢谢,谢谢张老爷了。”

    明显这老郎中颇受爱戴,这病号这就起身告谢,只等抓药回家。

    唤作张老爷的老郎中捋着胡子一笑,点了点头,不过这会儿伙计忽然凑过来,一脸的焦急:“先生,却才这幅药方,别的药都还有,只是这柴胡,没了!”

    这药材是急等着治病救人的,没了?老郎中有些吃惊:“库房中可有库存?”

    “却才去库房翻看了一番,库房里也没了!”

    伙计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道。

    云淡风轻的老郎中不由眉头这也囧到了一起,别的事儿都可拖,这治病救人的事儿,可咋能拖?

    “要不俺去药材场瞅瞅,说不定能有这柴胡。”小伙计急中生智,赶忙开口说道,瞅着眼前的病号亦有些焦急,这货更是乱了手脚,豆大的汗珠这就从额头山滴落下来。

    “这么晚了,药材场早就关门了。”老郎中有些无奈。

    药方已然开出,病号就在眼前,可药材,却是没了。

    这可如何是好?

第二十六章 李父疯了() 
今儿来这阳谷县确实颇有些顺利了,李狗剩心里一喜,前几日自己进山,采来的那李父唤作柴草的物事其实这便是老郎中口中的柴胡。

    “老先生,可是缺柴胡这味药?”

    老郎中急的直敲脑袋,诊金不收是小事儿,可这病号的病咋拖得?疟疾不算大病,可是急了一样能死人!正在老郎中焦头烂额的档儿,一个半大小子背着一个快赶上自己高的大篓子这就进来了。

    “这位小友可是要治病?”

    人一急似乎连听力都会打折扣,老郎中并未听清李狗剩却才口中说啥,冷不丁的一抬头这便瞅着一小孩儿背着快赶上自己高的大篓子这就进来了,心里一惊。

    “非也,小子来,是给先生送药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