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54部分

寒门巨擘-第154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巨人在苦闷的生活着,总有一天,他要怒吼出来,声震内外!

    给李卫国的感觉如今的大明就是这样一个巨人,全身上下几乎每一个细胞都被这苦闷的生活弄的有些压抑,全身的肌肉都在绷紧着,只等着某个临门一脚来的时候死命的去爆发!

    李卫国,如今就要去当那个来这临门一脚的角色。

    硫磺购进的时候是块状的固体,但是要制作火药的话必须细细的研碎,由此匠作坊好些工人如今就忙活着在研磨硫磺。

    巨大的碾子装上架子,由人或者牛拉着不断的转动,石头磨石头,硫磺在中间,这样块状的硫磺就可以被研磨成粉末,用于军事。

    除了做这些活计,如今李卫国还在桐乡组织出了一支集硝队,头头是个耕了大半辈子地的老农,李卫国给他安排了一个头衔——集硝官。

    商人们的马帮如今已经远行,出外购买硝石去了,如今的李卫国手里缺货,就使唤了收集硝石最原始的法子——集硝。

    实际上就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军队们许多时候也都是用这种办法来集硝的。

    粪便在长期发酵的过程中,或者墙皮在长久的日晒雨淋下,都会产生一些白色的粉末,而这些粉末的主要成分,就是硝酸钾。

    这个东西是用来制作黑火药的必备成分,如今李卫国想要在桐乡发展火器,自然少不了这些物什,光靠购买来的硝石根本不够用!为此,李卫国这就专门成立了一支集硝队。

    集硝队全都挑的一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有权出入桐乡的任何一所房屋,任何一间田地、沤粪池之类的地方,反正只要有硝,他们无孔不入!

    大明当下军备松弛,倭寇已经来祸害了几十年,可是这些战备工作李卫国几乎要从头做起,不由有些气笑。

    不要以为打仗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为了打赢一场仗,你需要做的东西有很多。

    “大人,老张头儿那边传来消息,火枪做出来了!”

    就在李卫国忙的不可开交的档儿,匠作坊那边来人了,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第二百六十章 中国明代的第一支燧发火枪() 
闻言李卫国赶忙来到匠作坊,老张头儿他们如今还在忙活,一瞅着李大人来了这就笑吟吟道:“李大人,老夫总算不辱使命!”

    枪管修长,黝黑黝黑的,为了防止生锈,此时上面已经抹了些桐油。

    李卫国抓起来看了又看,贴合的紧密无缝,肉眼几乎看不到有任何纹路,手指伸进去探了探,内壁光滑,似是一面镜子!

    “好!”李卫国不由拍手称道。

    历经半月,如今桐乡城这第一根枪管,总算是完工了。

    “李大人,这枪机的部件也已经都按照你吩咐的做好,已经可以安装了!”

    老张头儿笑呵呵的说道。

    瞅着李卫国点头,老张头儿这就笑着给枪机部件抹上些桐油,这就开始组建枪机。

    击铁、扣簧这些枪机的部件都是利用精钢打造,求的就是万无一失。

    上好的白桦木上木工早就扣出了枪机的形状,老张头儿此时正用自己那双巧手安装。

    安装是个细致活儿,过了好些时候,老张头儿将这枪机装好之后这就加上明胶,火上烤干,加装枪管、夹持火石……

    中国明代的第一杆燧发火枪就在这老张头儿的手里应运而生了!

    匠人手里的物什就仿佛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如今忙活了将近一个月,瞅着这成形的火枪,老张头儿也是言笑晏晏。

    “李大人,您看!”

    老张头儿心花怒放,总算是不辱使命,这就双手奉上,让李卫国查看。

    枪身都是按照后世英国火枪队的标准来的,枪身紧凑好看,枪体修长,分量十足,颇为顺水。

    李卫国只是在手里掂了掂,这也不由心情大好:“几位师傅当真辛苦了!”

    火石已经在击铁上夹持牢靠,手指搬弄不得;扣簧片这些也都是精钢打造,韧性、弹力十足。

    扣动扳机,击铁夹持的火石在火药池上“嘣”的一声,发出清脆的声响,打出火花。

    这燧发火枪比火绳枪先进的地方主要也就是在此,这个时代的火绳枪,包括鲁密火铳、鸟铳这些都是依靠火绳击发的。

    火绳击发说来也是弊端多多,一来夜晚不易隐蔽,嗤嗤燃烧的火绳让火绳枪这种武器几乎在夜间偷袭变成一件不可能的事儿!

    二来这火绳枪比较容易受到天气的干扰,在风雨天几乎也是不可用的!

    后世萨尔浒大战的时候明军就是因为遭到清军雨夜夜袭,由此火枪兵们只能采用燃烧的松枝当做火绳,简直成了百发百中的八旗弓箭手的活靶子!

    但是这燧发火枪不同,因为是采用夹持的火石击发,夜晚也不得见!而且扣簧片的设计也使得这种武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经历风雨!

    李卫国如今拿着这燧发火枪也是爱不释手,如今这可是领先这个世界一百多年的火器!

    “可否一试?”

    李卫国笑问。

    瞅着打空枪的这个劲头,该是好物什,不过中国人早有话说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可以!”

    老张头儿又紧张又期待。

    先前李卫国早走,如今这吴大勇和江把总他们也到了。

    这俩人都是使唤过火器,如今瞅着李卫国手里的新鲜物什有些惊奇,吴大勇忍不住这也接过火枪查看一番:“妙啊!”

    虽说是个匹夫,不过因为老于兵事,物什是好是坏这人还是看的出来的。

    李卫国笑着接过火枪,这就开始加装火药。

    枪管中加入些许火药、吹干枪管残渣之后这就塞入铅子,撩杆捣实;李卫国这又在枪机上火药池里加入少量火药。

    三钱火药,三钱铅子。

    准备工作处理完毕,一匠人五十步外置上靶子。

    所有人这都屏息凝视的瞅着李卫国。

    包括吴大勇和江把总等人,几十人这会儿全都围在李卫国身后,大气都没敢喘,都想看看这匠作坊的新物什到底何如?

    李卫国抬枪、瞄准。

    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枪机处冒出一阵白烟,枪口一阵炽烈的火光之后这也白烟弥漫。

    所有人的心脏这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发射火枪的后坐力让李卫国肩膀也是一个趔趄,有些发疼。

    一侍从颠颠跑去端来靶子,众人全都齐刷刷的围了上去。

    五十步,正中靶心!

    唤侍从取来十个靶子,一并而列。

    李卫国持枪,一一击中十个靶子。

    所用时间不过短短一会儿。

    要知道,若是使用火绳枪,时间要一刻!乃是这燧发火枪几倍有余!

    孰强孰弱,高下立判。

    随从端来十个靶子一一查验,铅子全都穿越靶心而过,威力上品。

    短短一会儿,连发十枪,装填迅速。

    “是为上品,善!”

    李卫国笑着盖棺定论!

    在场人有些吃惊,许久这才高兴的咧开嘴,有些胆大的这还欢呼起来!

    吴大勇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可思议:“俺打了半辈子的仗,可从来都未见过此等火器啊!”

    火绳枪点燃火药池是依靠枪机上那根缓缓燃烧的火绳,每次开枪之前都要调试火绳的位置,由此在火力连续性上自然也是比这燧发火枪不及。

    吴大勇有点不信邪,平生绝少操弄火枪的这家伙这也破天荒的抓来火枪一试。

    连射十靶,时间不过半刻,全中。

    “好物什,好物什!”

    吴大勇都有些激动了,这等物什若是装备到火枪兵手里,那还了得?

    要知道方才打枪的时候二人还都是用的粉末状火药,这要是再换成颗粒状火药,那发射速度不是还可以再快些?

    战场上速度就是生命,己方士兵手里若是有了此等的物什,那还了得?

    简直就是人挡杀人!

    吴大勇不由搓了搓手掌,跃跃欲试!

    “众位有功,赏!”

    李卫国很高兴,这也大笑,说道。

    老张头儿等人听了也是喜笑颜开,连忙谢过。

    李卫国如今抓着这把燧发火枪爱不释手,男人没几个不喜欢枪械的,尤其这还是这个时代的首创!不由也是心情大好。

    只是一会儿,李卫国这就皱了皱眉头。

    “小大人何故忧心?”

    老张头儿瞅见了这一幕,不由有些心里打鼓,这就问道,难不成火枪出了啥问题?

    “这火枪一共造了多久?”

    李卫国问道,没有记错的话,上次自己来这匠作坊还是大半个月前了,大半个月制作一支火枪,进程有些慢了。

    后世李卫国的那个时代注重的是机械化、流水线,不管何等物什造起来都像是过电影一样迅速,可如今这种进度哪里成?

    而且自己装备桐乡兵马已然迫在眉睫,如果李卫国没有记错的话,几个月以后徐海就会再次兵临桐乡城下,历史上这回桐乡城破城,百姓也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这种进度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

    “李大人,这制作火枪都是如此,行话管这做慢工出细活!”

    老张头儿一听李卫国如此说道有些无奈,这就解释道。

    老张头儿所言其实不假,制作火枪耗费工期只要还是在这枪管内壁的打磨一事!

    火枪要求枪管内壁必须光滑,由此这就需要特殊的钻头打磨,这种打磨的速率极慢,一天也不过进个几寸长短!由此制作火枪的工期这才如此漫长!

    “钻头如何钻磨?”李卫国细细询问。

    “用绞盘。”老张头儿如实道:“京里的将作监也是这么干的!”

    绞盘是一种省力的机械,用人力抓着绞盘转动这钻头,精钢的钻头这就在枪管里不断前进,将枪管内壁打磨光滑。

    人的力量有限,也正是因为如此,制作枪管的工期这才变得如此漫长。

    李卫国有些无奈,抬头一望,这匠作坊东边这不就有条河?

    “能否做个水力磨床出来?”

    一众人听了都有些莫名其妙,方才不知道李卫国为何发难,如今这竟说出这么个新鲜名词?水力磨床?

    人的力量有限,即使借助绞盘也难以轻快的转动钻头,由此打磨枪管的事情这就变得无比艰难,可是如果借助了大自然的力量呢?

    源源不断的水流推动水轮,水轮带动力矩传输出来加速转动的钻头,这样钻磨的效率不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

    所有人都有如鸭子听旱雷,听不出个所以然,还是老张头儿见多识广,脑袋活络,闷头寻思了半晌,这老匠人说道:“我看着可行,倒是可以一试!”

    “嗯,若是成功了,我赏你一百两银子!”

    李卫国笑道。

    一百两!?

    众人好些到这会儿还听不懂李卫国到底在说啥。

    钻头都是这么打磨的,人朝廷的将作监都是如此,你干嘛非要做个什么水力磨床出来?

    还赏赐一百两银子!?

    吴知县一个月才三两七钱银子的俸禄呢!

    只要能够造出这个水力磨床,那么打磨枪管的速度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那么燧发火枪几乎就可以做到批量生产!

    届时装备这桐乡兵马岂不是轻车熟路?

    想象这自己千辛万苦组建的三百兵马能够操持领先这个时代一百多年的火器在战场上驰骋,李卫国就感觉心里美美的!

    届时自己还怕什么倭寇、蒙古人、女真人?

    笑话!(。)

第二百六十一章 小狐狸算计老狐狸() 
胡宗宪来信了,措辞有些严厉,要自己务必去找他一趟。

    李卫国苦笑一声,得,该来的总要来。

    立马收拾行李,去找那胡宗宪。

    胡宗宪这段日子有些忙,他在忙活汪直和徐海的事儿。

    中国人有句话叫擒贼先擒王,汪直和徐海是当下倭寇的主要头目,如果能摆平这两个人,自然对消灭当下的倭寇之乱有着不小的作用。

    等了好久,李卫国都要睡着了,这才得胡宗宪召见。

    按理说李卫国如今是朝廷的七品监察御史,归都察院节制;胡宗宪如今是朝廷的直浙总督,总管浙江一带抗倭事务,胡宗宪是没有权力直接调李卫国来见的,如今胡宗宪如此行事,必然事出有因。

    “老爷,李大人来了。”

    管家引李卫国来了胡宗宪的书房以后,这老头儿这就躬身说道。

    胡宗宪看来有些累,此时正坐在太师椅上敲着脑袋休息。

    “知道了。”声音不阴不阳,听不出有任何感**…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