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7部分

寒门巨擘-第17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啊,都说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别家的孩子启蒙都得三四年!狗剩这才一个多月的功夫,这就小学了?

    姜满仓今儿闲来无事跑狗剩家才窜门,闻听李父一言简直疯了。狗剩入学堂一月,这竟已然进去小学,学啥训诂、音韵去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冷不丁听到此言的姜满仓满满的吃惊,李父似乎没觉得有啥,在他眼里儿子就是一直在念书呗,可是姜满仓可是听人说过的,邻村有个娃娃去书院,五年的时间这才进入了小学!

    “狗剩这悟性简直通天了!天生的读书料子啊!”

    姜满仓满满的吃惊,私塾里的先生进学不是看你岁数大小,也不看你家里家境如何,纯粹就看你掌握的情况,学的好的,就可以跳过蒙学,升到小学,学的不好,就得成天在那三字经的咿咿呀呀的背。

    “我儿子竟然这么厉害?”

    李父这才如梦方醒,恍然大悟,在他看来儿子就是在读书,什么蒙学、小学的他不懂,今日闻听姜满仓一言这才知道,原来学的好的,脑袋灵光的这才能早早的进入小学。

    “启蒙一个月这便进入小学的,怕咱这四邻八乡的一个都没有!”姜满仓确定道。

    这话绝非危言耸听,富贵人家孩童启蒙早,四五岁这便送到私塾,一般**岁十岁的样子这才能进入小学,那些入学晚的学童一般也得启蒙两三年这才能进去小学。

    狗剩入学的时候十一二,可是竟一个月这便进小学!

    “简直是神童啊,天生的读书料子!”

    姜满仓满满的吃惊,当真是惊的眼珠子都掉出来了。

    都说狗剩聪明,可是竟聪明如斯?

    一个月跳过启蒙来到小学,这在大明确实说的一壮举,狗剩这娃也算是在四邻八乡的创造了一个奇迹。

    “儿子啊,儿子啊来,给爹瞅瞅。”

    今儿狗剩回家这才刚下牛,李父这就凑上来,抓着儿子的脸蛋左捏捏右瞅瞅,似乎第一次见面!

    爹爹这又是发了哪门子的羊角风?狗剩有些无奈:“爹!”

    “你瞅瞅你,瞪着个眼珠子,都要把俺儿子吓坏了!”

    王氏瞅着一阵嗔怒,拨开李父的手:“儿子乖,你爹这又不知咋了,成天想一出是一出的。”

    “儿子,爹爹今天这才听说别人进小学得三五年,为何你仅用了一个月?你满仓叔可都说了,你这是文曲星下凡!”

    被婆娘狠狠拍打了下手,李父一边疼的龇牙咧嘴的揉捏,一边道。

    “切,现在才知道,俺早打听了,俺儿子这就是文曲星下凡,怕是咱阳谷县都找不出第二个!”

    王氏一脸的满足,瞅着儿子简直乐开了花,儿子太给夫家争脸了,这事儿说出去都是满满的骄傲。

    “嗯嗯,老里长都说,咱老李家算是要兴旺了!”

    李父笑呵呵的嘴巴再也合拢不起了。

    今日桃花屋“谒圣”。

    这是一众孩童们最高兴的时候,拜谒完圣人,今儿就可以休息了。

    桃花屋每月只休一天假,所以每到谒圣这天,一众孩童都是兴高采烈的。

    先生有时候忙了并不主持,秀才嘛,一天天的应酬也不少,孩童们来这桃花屋对着孔圣人自己拜谒完就可以回家。

    桃花屋比较简陋,正规的书院规模会比这大很多,有苗圃、孔庙和东西厢房之类,桃花屋里只有一个简单的祠堂,里边供些供果大香之类,不过这是乡野民间,私塾大多都在先生家中,倒也没啥好挑的。

    拜圣人,拜九拜,恭敬的插上九根大香,求圣人保佑自己科举高中或者学业有成。

    一众孩童虽说烂漫,可是在这事儿不敢马虎,恭敬的拜完上香,虔诚祈祷,这再回身蹦蹦跳跳的回家。

    “你别走!”

    李狗剩这才刚出祠堂门,就又碰见了那个欣儿

    姑奶奶,咱下次见面能不能你别找条狗一直在那儿对着我吐舌头?

    狗剩脸上有些无奈,可小妮子却像是感觉自己扳回一局,小脑袋昂了昂:“爹爹说让你留下。”

    “留下干嘛?”

    这旺财今日不知道是咋了,好像是吃了枪药,狗剩感觉他老想扑向自己,不由心里一怵。

    “不知道,师命不可违,你就搁这儿等着吧。”

    小妮子说着就要走,一脸的满足:“旺财,咱们走。”

    “等等,到底何事?”

    狗剩有些无奈。

    “你在求我?”欣儿愈发得意了。

    “额对,求你。”

    “不情愿?”

    “先生真说让我在这儿候着?”

    “骗你有银子拿么?”欣儿满满的嫌恶。

    “那到底所为何事呢?”李狗剩摆出一个自认为漂亮的笑脸。

    “比哭还难看!”

    狗剩:

    “那要等多久?”

    “你这学子看来心意不诚!可知那程门立雪?”小妮子反戈一击,今儿自己可算是占了上风。

    “要不,我出个谜子,你答出来便告予我,答不出来我就安心等您老人家召唤何如?”

    狗剩灵机一动。

    “谜子?”小妮子眼前忽然一亮,眸子里的一汪清水仿佛都要流出来一般,不过似乎又寻思起了啥:“本姑娘很忙,怕没时间伺候你啊。”

    哼,万一本姑娘输了,岂不是让你奸计得逞?你看样子就知道不是啥好人!坏人心眼都多!

    “很好玩的,真不玩?”

    狗剩接着一笑,继续施展自己的男子魅力。

    “你这么聪明,还怕输给我?”

    “也是,先生的女儿整日得先生言传身教,输给一个先生的弟子着实有些丢脸,那我就等等吧。”

    狗剩使唤起了激将法,果不其然,小姑娘上当了。

    “哼,长这么大就没本姑娘猜不出的谜子!”小欣儿说着跟男人一样一撸袖子,露出一小截皓腕:“你说。”

    长这么大?狗剩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呸,太平公主!

    “你在瞅哪儿?非礼勿视知道不?旺财”

    “等等,等等,我可出谜子了啊!”

    狗剩心里一惊,这下被虐的不轻,好久这小姑奶奶这才平复下来,小脸蛋仍旧气的有些发红:“你说!本姑娘还就不信了!我会猜不出来?”

    “三个孩子吃三张饼子要用一刻钟,九十个孩子吃九十张饼子要用多长时间?”

    狗剩发问道。

    脑筋急转弯这东西后世才有,明朝未见,小姑娘,你得有多聪明?狗剩心里不免有些得意。

第三十三章 雅集() 
可怜小姑娘扒拉着指头算了好久,算不出,涨红着脸蛋这又抓着树棍在地上接着算,峨眉皱在一起,明显脑袋里都在紧着忙活呢。

    “三十刻钟!额,不,七个半时辰。”

    忙活了好久欣儿这才峨眉一舒:“就这么个算数的小问题还想难倒姑奶奶我?”

    “不对。”

    狗剩摇了摇手。

    “啥?”欣儿又小声念咕了一会儿,自己没算错啊:“就是七个半时辰,错不了!”

    “是一刻钟!人九十个小孩儿一起吃的!”

    狗剩说的好轻松,脸上一副“你真笨”的表情。

    “你”欣儿脸蛋涨的通红,仔细寻思一下倒也是这么个理儿:“不算,你耍赖,不算。”

    “咋就不算了?你输了”

    “旺财”

    “好好,好,不算不算,咱再出一个成不?”狗剩有些无奈。

    “你说。”欣儿扬着小拳头,一脸的不服气。

    “什么轮子只转不跑?”

    “额这个”欣儿有些为难。

    “知道不?”狗剩有些得意,这下总该认输了吧。

    说了好几个,狗剩都在摇头,欣儿怒道:“你根本就是乱出的,没这种物事!”

    “风车啊,笨蛋!”狗剩恨铁不成钢道。

    “不算,再来!”

    “有再一再二,可没再三再四了吧!?”狗剩无奈道,女子耍无赖,你拿着一点办法没有。

    “本姑娘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

    “小明给蚊子咬了一大一小两个大包,请问那个大一点的包是公蚊子咬的还是母蚊子咬的?”

    万年不变的紧皱蛾眉

    “这下你输了吧?告诉我,先生喊我干嘛?”狗剩觉得这女子这下总该认输了吧!

    “我爹来了。”欣儿并未认输,反倒是指着狗剩身后道。

    后世这种吸引注意力的游戏狗剩玩的太多了:“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你这回得告诉我先生喊我干嘛来了?”

    “我爹真来了!”欣儿一脸的得意,有种劫后重生的畅快。

    狗剩依旧不信,不过这会儿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狗剩,快来,迎迎众位叔伯。”

    回头一看,果真是先生。

    刚才自己精力太集中了,两辆马车驶来这竟浑然不知!马车戛然而止,这会儿先生已然下马,这就招呼狗剩道。

    欣儿只留一声奸笑,唤着旺财跑开了。

    狗剩赶紧颠颠儿的跑去,先生唤,不可不到。

    “今日两位恩师好友来我桃花坡上雅集一番,你在一旁,也跟众位叔伯先生学学,自是没有坏处。”

    李大用对狗剩道。

    古代文人也经常凑在一起,或是喝茶谈道,或是饮酒作诗,这叫雅集。

    狗剩恭敬的立于先生一旁,随先生迎接众人,第一辆马车上下来的,是黄主簿,下车后摸着狗剩脑袋呵呵一笑,算是老熟客了,自不必介绍。

    第二辆马车上下来的这人狗剩感觉有些熟悉,仔细一想,这不正是那日自己去县城碰到的杏林手——张宏济张老郎中?

    “小友近日可还安好?”

    一下马车张老郎中这就捋着胡子呵呵一笑,明显对这娃也是有些印象。

    “奥?张老爷竟和我这学生有交?”

    狗剩想要客套几句,不过寻思一下还是闭了嘴,明显先生这会儿有话要说,自己要是抢了先生的话头会得几人都不悦的,这会儿是明朝,讲究的不是个性,讲究的是礼道、大教,平日里自己跳脱些先生只觉得自己可爱,可这台面上自己要是拜了下风,传出去连科考的资格都不会有!朝廷不要不识体面、不尊师重道的人!

    “说来有趣,我在县城开设一家药铺,这事儿二人自然都知晓,那****诊断一人得了疟疾,这病可是可大可小,需及时就医,说来也是无巧不成书,我这药铺恰巧缺柴胡这味药,结果这小友便如雪中送炭一般,背着几斤干柴胡跑来我这药铺,解了老夫的燃眉之急,由此,这便相识了。”

    张宏济寥寥几言这便将那日的事情说与众人来听,狗剩立于一旁,一脸的恭敬。

    “当真是无巧不成书了,只是,狗剩竟还认得那柴胡?”黄主簿笑道,继而发问。

    “这娃就如大用说的一样了不得,不光认识柴胡,那日卖予我的药材还有金银花、猫眼睛、酸枣树根我药铺所缺的几味药人狗剩都给我带齐了!换了老夫一两多的银子呢!”

    张宏济说起那日的事儿觉得有趣,这便道。

    “你这娃娃,当真是多才多艺了!”黄主簿吃惊道。

    “嗯,小小年纪这便一番孝心,山上采药来补贴家用,这样的娃娃当真是孺子可教呢。”张宏济对小狗剩赞不绝口。

    李大用听着两人都是如此的赞赏自己弟子,心里一甜,不过仍旧佯怒道:“读书人就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何故自己跑去深山采药?不怕有辱斯文?”

    狗剩一惊,不过想想倒也释然,这话先生是说给面前两位老学究听得,先生对这事儿其实还算看的开,否则也不会推荐自己去李老爷家里当账房先生赚些银钱,却又一再的嘱咐李老爷不要紧着用自己,给自己多腾出些时间,说白了也是怕狗剩因家贫担心,这才力所能及的帮自己找些赚银子的路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也算是李大用的良苦用心了,狗剩心里自然是明白。

    李大用这人洒脱,这个时代很多读书人都是********的风花雪月、读圣贤书,家中一切事物都交给老婆!世道皆以此为常事,不过李大用倒不这么认为,大学里都说男儿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堂堂七尺男儿若是连家都顾不了,还谈什么其他?

    李大用这么做亦或许是在培养李狗剩的家庭责任感,反正不管怎么着吧,李大用还是不希望李狗剩变成一个只会读死书的老学究。

    “无妨,小小年纪便知家人艰辛,是为孝,此乃孝悌之道,无妨的,无妨的,只是做学问的功夫务必心到眼到手到就好。”

    张宏济笑道。

    众人一番寒暄嬉笑,这便来到桃花坡上的桃花亭,今日的桃花坡虽说没有含苞待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