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89部分

寒门巨擘-第189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对付李卫国的时候胡宗宪总有些无力感,可是如今不一样了。

    这叫县官不如现管!

    这李卫国如今成了自己的下属,还不是自己想怎么打磨就怎么打磨他?

    赵文华也很高兴。

    他高兴的,是银子。

    真不知道这么个小御史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银子!

    赵文华乐开了花,心想这买卖,真是值当。

    领了委任状,李卫国这就走马上任。

    如今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嘉兴一把手,很多事情也开始变的得心应手,不再似之前入主桐乡那会儿还要依靠抓着几人的小尾巴这才能办事了。

    上任的第一件事,仍旧是做买卖!

    历史上的汪直会在明年被胡宗宪诱捕,眼前朝廷同这汪直的蜜月期还剩不足一年!

    自己必须抓紧这最后的一点时间,否则等到朝廷再次严令海禁的时候,自己还哪里能顶风做浪,行这做生意的行当?

    展兵事、改善民生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银子。

    “李大人,万万不可啊万万不可啊!我朝自太祖立国以来一直施行海禁之法,洪武皇帝曾三令五申要施行海禁,历朝皇帝这也都萧规曹随,两浙这么多年了,也未曾开过这海禁,如今知府大人要做的,可是私市啊!

    李大人,您是朝廷命官,如今明目张胆做起这些活计,那些御史们风闻奏事,岂会让您舒坦了?万万不可啊”

    李卫国这才刚刚要把当初在桐乡那一套搬来嘉兴,这就得到了同知于文龙的极力反对。

    同知,相当于知府的副职,从五品。

    如果以后世的地级市来比知府的话,那同知就是地级市的副市长。

    先前李卫国在桐乡大搞生产的时候并未受到太大的阻力。

    一来因为桐乡的一众脑都有把柄抓在自己手里,二来最重要的当下嘉兴战乱,没人去关注那一个小小的桐乡。

    可在嘉兴府就不一样了。

    毕竟嘉兴是个大府,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盯着,所以李卫国的这一套毫不意外的受到了绝大的阻力。

    贸易,本就是这个时代的敏感话题,你李卫国大张旗鼓的搞这个,岂不是压力山大?

    老不休们会齐刷刷的拿什么皇明祖训,拿什么当初太祖立国以来怎么怎么着之类的理由来反对。

    连李卫国都有些无奈了,你们这些个老不休,当真就那么听太祖的话?

    太祖还说你们当官儿不准贪墨银两呢,你于大人敢说自己两袖清风?

    “当年太祖为何施行海禁?”

    李卫国听的脑袋都要大了,问道。

    “这当初啊”

    一听着李卫国如此说道,于文龙觉得自己很有可能苦谏成功,这也放松了警惕,语调开始慢慢吞吞的,一副老者给年轻小子讲故事的感觉。

    “当初太祖虽然消灭了张士诚和方国珍等人,可是他们的残余力量逃到海上!

    那会儿我大明根基不稳,太祖害怕这些人卷土重来,这就规定,片板不许下海,以后的诸位”

    “张士诚、方国珍如今何在?”

    李卫国根本懒得听这老不休瞎落落,这就赶忙打断道。

    冷不丁讲故事被打断的于文龙有些蒙,人老了嘛,反应也慢,半晌这才说道:“自然早已作古,太祖立国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儿了!”

    “你既然知道,又如何抱着以前的老教条奉若圣旨?”

    李卫国烦气道,这人不知道是第几次跟自己苦谏了,每次都是这一套。

    神人也烦了。

    “况且当下我嘉兴不是开放私市,而是麻痹汪直!”

    李卫国小声说道:“那汪直一直要求朝廷开放海禁,通商互市,胡大人辗转多年这才稍微让这汪直放松警惕,若是我们不拿点诚意出来,如何能让那汪直相信我们的诚意?”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个道理你该懂得吧?

    “这事儿你不要和别人说,若是你敢嚼舌头,这就砍了你,还有,本官离京时圣上也给本官下了一道密旨,也跟这事儿有关,若是这事办砸了,你我可都保不住乌纱!”

    李卫国半商榷半威胁道。

    可怜这老不休岁数大了,好久这才反应过来。

    奉旨私市?

    怎么可能?朝廷百多年来在海禁一事上都未曾松弛,难不成今天这就因为一个汪直这就改变?

    我大明难不成还是怕了那个汪直?

    “李大人!我看这事儿还是要禀明六部之后方可”

    李卫国根本懒得再理他,这就大步离开,开始行自己的安排。。

第三百零九章 祭祖() 
徐海被灭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不久,这就传到了京师。

    “皇上,皇上……”

    西苑里,一个太监抓着尘笔慌慌张张的喊道。

    嘉靖皇帝自然还在炼丹。

    西苑的丹房里,嘉靖正在细心的研磨药材。

    本来郝半仙不让嘉靖做这些的,可是嘉靖说求神一道,心诚则灵,坚持自己亲自研磨药材。

    郝半仙拗不过,也就由着他了。

    反正你这人整天也没啥正事儿,找点事儿也好。

    静心在研磨药材的嘉靖冷不丁的听到有人喊自己有些烦气,回头一看,自己那贴身太监,黄锦这就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

    “你怎么了?见朕都不知道通报一声吗?伺候了朕几十年,你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嘉靖有些怒道。

    估摸着若不是因为这是在丹房,神灵都在看着,嘉靖都能大怒,拖这人出去打个三五十板子!

    “皇上,老奴过失了,求圣上处罚,求圣上处罚!”

    黄锦一听赶忙跪地,拜服道。

    天子一怒,浮尸千里,这可不是好玩的。

    方才自己确实冒失了,黄锦这就赶忙请罪道。

    “好了。”嘉靖摆摆手,方才紧皱的眉头这才慢慢的舒展开来。

    黄锦这人做事一样周到,相信定然是有什么大事这才如此。

    这人跟了自己几十年,又何曾有过如此慌张的时候?

    如此寻思着,嘉靖这也大度的赦免了黄锦的罪过:“好了,有什么事儿禀报朕?”

    黄锦这才喜笑颜开:“皇上,喜事啊,喜事,大喜事!”

    黄锦说着一张老脸仿佛都要杵成了一朵菊花,兴高采烈道。

    嘉靖一看到这样子更是不由有些期待。

    一向沉稳的黄锦今日都变得如此,一定是有了什么大喜事才成,这也不由竖起了耳朵。

    “直浙总督胡宗宪大人不辱使命,先前在平湖城招降徐海;前几日这又用计,将那徐海杀了!”

    黄锦高兴道。

    当奴才当久了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主子高兴的时候自己比主子更高兴;主子伤心的时候自己比主子更伤心。

    此时黄锦高兴的一副喝了小老婆尿的样子,简直惊喜的无以复加。

    他知道,自己通报的这个消息对大明有多大的意义;对眼前的嘉靖皇帝有多大的意义。

    嘉靖皇帝一听这个消息自然也大喜,甚至有些喜出望外?

    “你说的可是真的?徐海已经被胡宗宪消灭了?”

    嘉靖有点点不可思议。

    困扰朝廷几十年的倭寇之乱,朝廷先后调动十几万大军这都没有消灭的倭寇第二号人物,徐海,这就被胡宗宪消灭?

    有些不可思议。

    嘉靖这人在皇帝任上干了几十年,自然也算精通兵事。

    两浙倭乱之所以猖獗这么久,除了先前几位总督办事不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兵!

    这话没错。

    当下的两浙卫所松弛,兵马不堪用,这些嘉靖皇帝都是心知肚明。

    别看嘉靖整日都待在西苑里炼丹,可这个偌大帝国从南到北有什么事儿这老儿都是清清楚楚的!

    两浙兵马不能用,虽说朝廷先后调集了不少兵马前去浙江,可别人不知,嘉靖又岂会不知?

    这些兵马调过去大多都是杯水车薪,帮助其实不大。

    且不说大明当下能战之兵不多,就是许多能战之兵,去了浙江由于水土不服或者战法不适应等问题也打不出来!

    先前有广西狼兵前去援浙,这些狼兵大多是广西的壮人,战斗力颇为强悍。

    可这些人适应南方丛林的环境,去了江南的河网水泊反倒是不适应。

    还有那山东兵,各个膀大腰圆,打仗都是好手,可这些人因为和当地兵马不合,往往内讧的厉害,战斗大多不战先败。

    ……

    两浙抗倭表现出大明当下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嘉靖都是心知肚明,只是不愿去理。

    先前好几任直浙总督这都败下阵来,而且像张经这些人都不是简单人,可仍然失败了。

    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兵事,而是因为当下抗倭的情况实在过于复杂!

    这些事情嘉靖懒得去整顿,只是全权委任了朝廷的直浙总督。

    还好,胡宗宪不负众望、不负朕望!

    在军事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今朝廷还能轻易的斩杀这个徐海,当真不易,实在是祖宗保佑。

    “好啊!”嘉靖心情有些激动,说道。

    心思深沉的嘉靖绝少会有这么激动的时候,寻思着困扰大明这么久的倭患竟然在自己手里解决,嘉靖心里就一阵激动。

    列祖列宗可都看着呢!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嘉靖感慨道:“黄锦,给朕备好物事,宣告百官,昭示天下,今日,朕要去太庙祭祖!朕要告知列祖列宗,倭寇匪首徐海,已经被我大明消灭!”

    嘉靖豪气道。

    惊喜之余的嘉靖此时自信满满,心花怒放。

    他高兴的,一来是倭寇祸患有望平息,二来是自己的功德!

    凡是大明的皇帝,每个都希望自己能有同太祖、成祖那般文治武功的。

    可惜有心无力,好些个皇帝终其一生,也无法望其背。

    可如今在自己当皇帝的档儿,困扰大明百多年的倭寇这就要解决了?

    据胡宗宪报上来的消息,倭寇主要有两支。

    一支是那汪直,已经被胡宗宪稳住;还有一支,就是这徐海!

    如今徐海已经被朝廷剿灭,相信对那汪直的触动也是颇大的,如此一来,岂不是倭寇祸患有望平息?

    想到自己的文治武功有望比肩太祖、成祖,嘉靖心里那叫一个乐呵。

    “黄锦,快去准备,朕要去那太庙祭祖,告诉列祖列宗!”

    黄锦应了一声,这就赶忙出去准备。

    不一会儿,金黄的步辇这就被准备好,在一众人的簇拥下,嘉靖这就去那太庙祭祖!

    “皇上千秋功德,流芳百世……”

    闻听圣上要去那太庙祭祖,一众阁臣们不敢怠慢,这也跑来。

    祭祖是为大事,尤其在明朝,每次皇帝祭祖的时候群臣都要悉数到场,陪同圣上一起昭告天下。

    “圣上英明神武,如今徐海摄于我大明天威,这也俯首身死,实我大明之福!”

    说话的是内阁首辅严嵩。

    “嗯!”

    嘉靖不免得意,大笑,这就入太庙祭祖。

    ……(。)

第三百一十章 徐阶() 
“圣上英明神武,实乃我大明之福!”

    平日里严嵩就说尽了好话,如今徐海被灭,龙颜大悦,这人自然少不了说些谄媚的言语。

    徐海被灭,嘉靖本就心里舒坦,如今一众阁臣们又是明里暗里的一阵吹捧,这货更是飘飘然的,欢喜的不得了。

    送走了皇上,阁臣们也是轻吐一口气,这就回了文渊阁。

    “好啊,困扰大明百多年的倭寇,终于这就要解决了!”

    说话的是袁炜,就是当初主持会试的那个青词宰相。

    此时袁炜早已身居内阁,不过地位自然是在严嵩之下的。

    “嗯,圣上英明,那胡宗宪看来也有两把刷子,自然消灭这徐海不难!”

    严嵩马后炮道。

    胡宗宪这人最早是出任监察御史办事出色引起嘉靖注意这才步步高升的,不过因为这人入了浙江以后与那赵文华走得近,所以也算是严党的人。

    所以此时严嵩这话的意思一来是吹捧嘉靖,二来也是在吹捧自己。

    如今消灭倭寇匪首,弄得皇上龙颜大悦的胡宗宪说来可是我严党的人!

    严嵩不免得意的寻思道。

    说的弹冠相庆就是这个道理。

    都是一派一系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今严嵩的义子赵文华麾下的胡宗宪取得了如此大的功绩,那举荐有功的赵文华岂不是功劳也不小?

    自然,那知人善任的我严嵩不也是劳苦功高?

    严嵩不免有了些小得意。

    中国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