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92部分

寒门巨擘-第192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组建兵马,还要发展贸易,说白了,还是私市。

    只要朝廷一天不开放海禁,那么一天这就是私市!

    说来让人有些痛心。

    搞这行当银子那是滚滚而来,为何朝廷那帮子老不休们就坚持海禁呢!

    有时候李卫国也是恨铁不成钢,很有一股子把朝堂上那些个老人儿们全都揪出来痛打一顿的冲动!

    百姓每天活的这么苦累,累死累活的才挣那么点可怜的银钱,果腹都有些难,为何你们就看不到?

    你们不敢做,那就由我来做!

    李卫国抓紧时间,这又行那当初在桐乡城里做的老活计。

    开放私市,通商互市。

    眼下借着稳住汪直的借口,这些事情还能顺理成章,可是等到过了这个档儿,就不好说了。

    如今的李卫国,想效仿大明的广…东。

    大明施行海禁,绝大多数的沿海省份都不能通商互市。

    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广…东。

    朝廷那帮老不休们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万国来朝这事儿颇为得意。

    可是这万国来朝说来只是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

    由此万国来朝的主角,广…东就成了冤大头!

    所以在一众官员的极力倡议下,广…东就成了唯一能通商互市收取海关的地方。

    一开始汪直、徐海这些人做贸易的时候也大多都是同这些地方的商人。

    不过嘉兴这些地方就很明显没有这些待遇了。

    由此李卫国当下迫切想要在短时间内在这些地方培养起后世那般浓厚的经商风气,到时候借着民众这股子压力,逼迫朝廷海禁!

    大明施行海禁百多年,自然不会因为一件事就开放海禁,通商互市,这件事很难做,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几代人一起努力。

    不过当下正是开端,李卫国也是不敢怠慢,反正能做多少是多少吧,要慢慢来。

    这会儿你要是去跟嘉靖直接说开放海禁,这家伙不砍你才怪呢。

    现实就是这样。

    任何时代的发展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

    李卫国是过来人,借助自己的后世经验,他要慢慢的引导。

    毕竟振臂一呼天地变色这事儿只在书中才有,现实中不得。

    当下的李卫国名满嘉兴,名满大明,借着这股子威名,李卫国如今办事比之前要容易些了。

    毕竟百战之后,李卫国如今都勉强算是名将了。

    加上当初平湖城里自己还同那胡宗宪一同接受徐海投降。

    如今街头巷尾的也都传着许多关于这个李卫国传说,虽说是配角,可是已经够难得的了。

    ……

    车马行、伢行、织布工场这些很快这也雨后春笋一般立了起来。

    速度很快。

    快的让李卫国都有些咋舌。

    毕竟嘉兴是大地方,财力等都是那桐乡难以比拟的,有了李卫国这么个英雄当定心丸,如今嘉兴的百姓心里似乎也有了点依赖,不再似之前那般每天战战兢兢的过日子了。

    这是名人效应。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封建社会的名人效应甚至比后世的更加厉害。

    这个时代的科学呢你有限,很多事情,不管是人是事儿,只要是解释不了了,往往就会附会很多传说。

    名人更是如此。

    什么白虎转世,巨蟒投胎之类的不胜枚举。

    李卫国被附会的是紫微星下凡,反正也是不得了。

    是个厉害角色。

    有了这么个厉害角色坐镇嘉兴,如今老百姓们心里也安定了许多,知府大人如此厉害,天生就是克那倭寇的,大家伙还怕什么?

    让李卫国哭笑不得是大街上如今多了许多唱戏的。

    他们如今唱的最多的就是前些日子的平湖城受降。

    戏文里李卫国那叫一个牛逼,风头简直直逼这场戏的绝对主角——胡总督。

    老百姓们九死一生,如今往往饭都吃不饱了,可是很多人还是愿意花上几文钱去听一段戏。

    听听他们的李知府是多么多么的厉害。

    或许这样,会让他们的心里更加踏实。

    不知道是有人为之还是老百姓自发,如今的嘉兴府里,悄无声息的竟然开展起了一场“造神”运动。

    造神的对象,所谓的“神”,自然就是这个李卫国。

    后世来的李卫国对这种事儿打心眼里排斥的,本想制止,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可是寻思了一下也就作罢。

    或许这样,会给自己下边将要开展的工作带来很多便利,由此这也由着他们了。

    既然爱造,你们就去造吧。

    老子就是神,咋了?

    战争创伤在慢慢恢复,虽然此时的倭寇还并没有完全被清除,可是李卫国的到来仍旧让嘉兴府变了一副样子。

    或许这个档儿,老百姓需要的,就是一个神。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在精神上。

    练兵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车马行等仍旧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为了以后方便,李卫国这又造了一个巨大的匠作坊。

    日后嘉兴兵马少说上千,需要的火枪、武器数量更是多的令人咋舌,所以李卫国在这个事儿自然不会马虎。

    打仗嘛,本就就是打的兵马钱粮啊。

    来了大明这么久,李卫国慢慢爱上了大明。

    难以割舍,这会儿的李卫国,你再让他到后世的现代社会里去生存,反倒会不适应呢。

    大明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

    爱,爱他的强硬,爱他的骨气。

    恨,恨他亡的无奈!恨他亡的气愤!

    ***当初读明史就很气愤。

    别的不说,就说大明的皇帝,除了太祖、成祖、弘治等人,可说好皇帝不多!

    像当下的嘉靖,几十年不问政事,专心炼丹;向后世的万历,几十年不上朝,闷在宫里无所事事;再后世的明熹宗,干啥不好,偏爱木匠!

    ……

    大明啊,大明(。)

第三百一十四章 北疆无人() 
“大人,边疆急报。”

    一个男子面色匆匆,走进文渊阁道。

    此时的一众阁臣们这都在内阁办公,一听到这个消息都有所吃惊。

    边疆急报?

    嘉靖年间的中国边疆主要有两股子祸患,一股是南方倭寇祸患,此时徐海被灭,似乎稍有平息之像,这会儿又来急报,难不成会是北边鞑靼部的俺答汗这又开始跳脱了?

    严嵩面色严肃,接过这加急军报,读过之后这就交给次辅徐阶,感叹道:“多事之秋啊!”

    徐阶接过信件一看,可不是。

    俺答汗再次率领大军南下,直逼大同。

    “这个俺答汗,不开马市不成,开放马市也不成!他到底要我大明怎么样?”

    严嵩有些恼,说道。

    徐阶不以为然,他俺答汗要我大明怎么样?我大明天威,岂能听从这个俺答汗的?笑话。

    不过心中虽然是如此想到,嘴上徐阶自然不会这么说:“严大人莫要忧心,兵来将挡就是了,这个俺答汗和我大明还打的少了吗?”

    “可……”

    严嵩面有难色:“我大明无人啊!”

    “呵呵。”袁炜捋着胡子笑道:“严大人又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大明人才济济,岂能让这个俺答汗吓得两股战战不成?

    瞅着严嵩那股子内硬外软的样子就让人烦气!

    “前几年仇鸾这才新败这个俺答汗,如今大同府怕是人心惶惶的,哪里能战?”

    严嵩不由有些担忧。

    仇鸾是之前的大同总兵官,封咸宁侯,不过这人贪财是把好手,打仗就不见得了,最后也是因为战败加上贪财被嘉靖下令斩首。

    “这……”严嵩一言让袁炜也有些害怕了。

    俺答汗毕竟不是纸糊的,而且蒙古人终日在草原上骑马牧羊,马术精湛,性情也彪悍,加上此时的明军已经不复当年永乐之勇,所以说到战事总有些让人心里没底。

    “唉……”

    严嵩叹口气,很有些无奈:“要不再开放马市?”

    打仗都讲究师出有名,这个俺答汗屡次出击大明的理由就是要求明廷通商互市。

    蒙古人终日在草原上牧马放羊,所以他们的手里只有牛马。

    物资短缺的时候有时候连铁锅都没有!

    所以他们迫切的就想和朝廷互市。

    朝廷自然是不愿意的,怕是皇帝心里宁愿去开放海禁都不愿意开放这马市!

    大明和蒙古自立国以来一直交恶,双方时不时的这就会发生战争,哪里还有什么情谊可言?

    既然如今俺答汗如今又要开放互市,就跟他们通商就是了嘛,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严嵩心里寻思道。

    严嵩这等人每天心里寻思的就是安定。

    不管对内对外,一切以稳当为主。

    就算是外敌来侵,如果能使唤点银子解决,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奉上,别打仗就成。

    徐阶道:“马市这才刚遭破坏,如何能再开马市?”

    虽说这个俺答汗嘴上说只要朝廷开放马市这就跟大明和平共处,不过蒙古人似乎骨子里就是欢喜战争的。

    能用抢的,他们就绝不用生意!

    先前杨继盛同那仇鸾交恶就是因为这开放马市的事儿。

    仇鸾这人不懂兵事,自然也害怕战事,当初俺答汗来攻击大同的时候这人这就跟嘉靖提出开放马市,还陈列了一大堆的理由。

    严嵩这人也是个软骨头,加上与那仇鸾是一伙,这也极力怂恿嘉靖开放马市。

    不过杨继盛极力反对,可毕竟人微言轻,朝廷最终还是同那俺答汗开放了马市。

    可是事情最终没有出乎这杨继盛的意料。

    仅一年,马市这就遭到破坏!

    由此,鞑靼和大明再次交恶,自嘉靖三十一年以来,好几年的光景,一直兵戎相见,毫不停歇。

    这不,如今俺答汗这又来袭扰大明的大同府!

    “这可如何是好?”

    一听徐阶反对开放马市,严嵩一寻思倒也是这么个理儿,开放马市的建议这才刚失败几年,若是这会儿再去跟圣上说什么开放马市,估计都会惹得圣上龙颜大怒。

    由此严嵩不免有些发急,心中颇有点无可奈何:“可莫要重蹈了庚戌年的覆辙啊!”

    庚戌年是明朝永久的痛,那痛怕是仅仅次于土木堡了!

    试想一下,京师戒严,大明任由俺答汗的兵马在京畿地区自由劫掠八天!

    大明的脸面何存?大明的威名何在?

    说到这事儿,徐阶就感觉心里不由自主的气愤。

    这庚戌之变难不成不是你严嵩造成的?

    国难思良将啊!

    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俺答汗进犯大同,可是时任大同总兵的仇鸾竟然贿赂俺答汗,让他劫掠别地!

    结果俺答汗从古北口攻入京畿地区!

    这个档儿严嵩又示意众将领莫轻举妄动,由此这股子蒙古盗匪随意的在京畿地区烧杀抢掠八日这才又从古北口北还!

    大明是个婊…子吗?什么人都能用?

    这个严嵩搞得整个朝堂都是乌烟瘴气的,重用的都是仇鸾这般人,一丘之貉!

    不过徐阶毕竟是徐阶,纵使心里已经骂你严嵩一千次一万次了,这人脸上仍旧状若平常:“大同府不得丢,严令大同总兵死守就是!”

    当下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这么做了。

    眼下边疆防御空虚,大明早就不能像永乐年间那般动不动就北征蒙古了,既然如此,那就死守呗。

    况且,俺答汗兵临的,可是大同!

    任何一个大明子民都知道大同的战略地位。

    王守仁就曾说过,大明一共只有四个战略要地,宣抚、大同、蓟州、辽东。

    颇懂兵事的王阳明都如此认为,自然可见这大同的重要性。

    大同地处三晋之地,是为大明北方门户,若是大同丢失,蒙古兵可长驱直入,朝发夕至,兵锋直抵京师!

    毫不夸张的说,若是大同丢失,京师就是直接暴露在蒙古人的马蹄之下!

    所以不管如何,大明一定要守住大明!

    严嵩有些心里没底,背起双手:“既然如此,那你拟份折子出来吧。”

    严嵩说道。

    既然躲不过,那就打呗。

    “杨博此人精通兵事,依我看来,可督战大同!”

    徐阶道。

    严嵩恍然大悟。

    不错,徐子升看人的眼光的确很贼!儿子严世蕃就说过这个杨博是天下三大奇才之一!

    严嵩心里不由道,这也说道:“成,就这么办,拟个折子出来,送到西苑去!责成兵部督办。”

    很快,折子这就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