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199部分

寒门巨擘-第199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这个李卫国成大英雄了!?”戚瑶惊喜道,像个小姑娘一样跳起来直拍巴掌。

    “是是是,他现在成了大英雄!”王氏无奈,翻了一个白眼道:“你爹爹可是绝少夸人呢,这次回来也直在夸那个李卫国!”

    桐乡兵马出了名的羸弱,可是那李卫国如今去桐乡不久,这就打造出一支强军,一战得倭寇首级九百多!

    简直让人咋舌!谁人能不敬佩?

    戚瑶高兴的也直在傻笑,嘴巴都拢不上了。

    眼瞅着这段时间一直闷闷不乐的女儿如今乐开了花,王氏也高兴起来。

    总算能看见女儿笑脸了。

    “那个李卫国确实不简单,不光杨树浜斩杀倭寇九百人,这还……”

    “还?还怎么了?”戚瑶停止傻笑,问道。

    “还在乍浦的海上以六艘海船消灭徐海战船三五十艘!”王氏笑道。

    消灭徐海战船三五十艘!戚瑶惊呼:“这可是爹爹都未曾有过的战绩吧!?”

    王氏笑呵呵道:“这话你可莫让你那老爹听到,听到他可会不愿意的。”

    戚瑶吐吐舌头,小声道:“徐海是海盗,海上功夫了得,咋会被这李卫国如此重创?”

    自从李卫国来了浙…江,这个戚瑶也变得不那么两耳不闻窗外事儿了,经常打听一些关于倭寇之类的消息,寻思着以后万一能帮上李卫国点什么。

    徐海是个海战天才,这点是公认的。

    “具体娘亲也不知道,只知道那李卫国当着胡宗宪大人和朝廷水师的面儿,以六艘战船消灭徐海三四十条战船!重创徐海舰队!”

    王氏笑道:“想来徐海不久以后这就投降,其中或许就有这个李卫国的功劳呢!”

    听到娘亲都这么说,戚瑶更是心里喜滋滋的,像是抹了蜜一样:“这个李卫国真厉害!”

    “还有……”

    还有?

    “娘,李卫国如今这是在浙…江翻了天啊!”戚瑶道。

    杨树浜大捷消灭倭寇千把人;乍浦海战这又消灭徐海战船三四十艘!

    这两样功绩不说彪炳千古,也够一般的将领炫耀一阵了!

    尤其是第二个功劳,可是骁勇善战的父亲都未曾有过的功绩!

    这个李卫国囊括这样的两个耀眼的功绩已经很难得,够让人惊喜了,如今还有?

    “你可知那徐海投降了?”

    王氏笑问。

    “知道,这事儿在街头早就传开了。”戚瑶道。

    “当时受降一事,胡宗宪大人是选在平湖城,可不料那徐海率领麾下万多兵马,大马金刀的这就来了平湖!

    身边一众官员,包括朝廷督战东南的工部侍郎赵文华都吓得够呛!平湖城里只有几千兵马,要是那徐海攻城,哪里能挡得住?

    可就这么个档儿,仍旧有个官员随那胡宗宪一同出城,接受那徐海投降!”

    王氏说道。

    “这个女儿也有耳闻,据说这胡大人只带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官儿这就出城受降,也算是涨了我大明的威风,两人出城,这徐海立即下马跪地受降,低下那不可一世的头颅!”

    戚瑶说道,这些事儿坊间早就传开了。

    还有戏文,平湖城受降嘛。

    王氏神秘道:“你可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那个十几岁的小官儿是谁?”

    “嗯……”戚瑶的小脑袋转啊转的,忽然似乎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难不成就是李卫国?”

    “正是。”王氏道。

    戚瑶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若不是母亲话儿说的无比认真,他绝逼不相信是真的!

    原来坊间传的平湖城受降里那个风头几乎都要盖过胡大人的小官儿就是李卫国?

    “胡大人竟要李卫国随同受降!?”戚瑶惊呼。

    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受降徐海,绝对是能够彪炳史册的一件事,李卫国如今这就成了这平湖城受降里的主角之一?

    很难想象,一个年近十四五的孩子官儿,这就被赋予如此大的重任!

    “没办法啊,全城无人敢出,只有这个李卫国敢!”王氏道。

    戚瑶惊呆了。

    这个李卫国瞅着永远一副傻乎乎的样子,难不成还有这样的本事?

    “这三件事,可都是大事!我的李卫国如今这就成大英雄了!”

    戚瑶双手合十,捧在胸前,一副小女生的崇拜状。

    王氏一个白眼:“矜持些!你这……”

    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

    戚瑶吐了吐舌头,可是不一会儿,眼神这又变得开始忧虑起来。

    “女儿,你怎么了?”王氏心细,瞅着女儿的变化,这就不由好奇道。

    “这个李卫国如今这么厉害,还会不会喜欢我啊,他如今名满两浙,给他说亲的人肯定也不少吧,他会不会移情别恋?”

    而且李卫国这都好久没给我来信儿了,是不是忙着和别的女子卿卿我我了?

    而且他如今这么厉害,肯定有不好人给他说亲,有时候若是上官说亲,你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

    李卫国这么久不来信儿,是不是就是因为和别的女子在一起了?

    还有,我也不美,他会不会看上我了?

    一连串的心事在戚瑶的脑海里闪过。

    王氏有些无奈,这个女儿,真的是没救了!道:“他如今很忙。”

    “忙?还忙什么?又要打仗?”

    听到这个,戚瑶心情稍安,可心又重新提了起来,打仗,会不会很危险?

    爹爹每次出门,娘亲可都是提心吊胆的。

    王氏叹口气,不由自主的,心情也跟着女儿低落起来:“这次不是打仗,却比打仗更加危险。”

    真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女儿,可是瞅着女儿期盼的眼神,王氏还是如实说了。

    “到底是干什么?”听着母亲如此说,戚瑶的心更加吊了起来,到底是什么任务,九死一生?

    “胡大人派他前去会那汪直。”王氏忧心道。

    “汪直?”戚瑶气道:“那汪直连胡宗宪都摆不平,他竟让李卫国前去!?”

    “女儿啊。”王氏无奈道:“这就是朝廷!”

    不管你想不想去,能不能去,只要朝廷一句话,刀山火海你也要下!

    咱家里还不是在登州府住的好好的,朝廷一句话这就来了这江南?

    可是没办法,吃了朝廷这碗饭,就得给朝廷办事。

    王氏幽幽道:“你若真是喜欢那个李卫国,就得学着理解他!娘亲难不成不是吗?你爹爹常年征战,九死一生,身上满满的都是刀疤,娘亲又有哪天不是吊着心过日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挖人() 
“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皇上。”

    “成国公,对于前些日子朕祈问苍天那卦象,你有何看法?”

    嘉靖问道眼前之人。

    眼前这人蟒袍玉带加身,一看就知大富大贵,正是朝廷的成国公朱希忠。

    这人家中颇有渊源,可说在大明一朝都是望族!

    此人祖上乃是洪武朝的开国功臣,朱能,因功被封为成国公。

    大明的爵位一向给的颇为慎重,非朱元璋血脉,只有公侯伯三等。

    此等能被封为成国公,自然可见朱元璋对此人的看重!

    及到此时,世袭罔替的,正是这朱希忠。

    朱希忠同朱能一样,也是个厉害人物,先后执掌五军都督府、神机营、五军营,可说是兵权在手,权势显赫。

    嘉靖对这人颇为倚重,炼丹时候,也喊这人侍奉左右。

    可说嘉靖最为信任的两个人,除了陆炳,就是眼前这成国公朱希忠。

    此时嘉靖询问的,就是前些日子卜问上天的大明出路一事。

    卦象上说,大明的出路是在东南的海上。

    嘉靖有些不解,地方上呈送上来的嘉禾祥瑞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啊!

    既然上天没有特别的恩赐,又为何会给自己这般让人费解的解答?

    出路为何是在海上?

    “回陛下,微臣不才,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朱希忠着实说道,江南如今大乱,被这倭寇搅得天翻地覆的,朝廷的赋税也是大大减小,很多地方纵使如此,还是一拖再拖!

    眼下都是战事,哪里来的出路一说?

    江南剿倭,如今朝廷补贴的银两已经少说有几百万两银子了,朱希忠执掌兵权,对这事儿自然心知肚明。

    不光钱粮,五军都督府不知调了多少兵马过去;神机营的火器也运过去一批又一批,原先富庶的天下粮仓,如今尽数都是在花朝廷的银子!

    哪里来的出路?

    “嗯。”嘉靖一番沉吟。

    “此次陆大人南下,相信能找到答案吧。”朱希忠寻思不到,这就如此安慰道。

    好端端的嘉靖如何会想起让这个陆炳南下省亲?

    其实省亲事假,身上怀着秘密使命倒是真的。

    嘉靖命他在江南找寻一下这大明的出路。

    既然上天如此解释,自然是有上天的道理,嘉靖在别的事儿上可以稀里糊涂。

    你严嵩不办事贪银子这种事儿嘉靖或许不会过问,可如今这事儿牵扯到上天的旨意,这人自然不敢打马虎眼。

    所以嘉靖这才急令陆炳南下。

    朱希忠常常伺候在嘉靖左右,对这事儿自然是心知肚明。

    陆炳是锦衣卫的头头,是天下消息最为灵通的人,大明从南到北,都有这人的耳目,这事儿派他去也是最为合适的。

    “期望他能找到答案吧。”嘉靖道。

    其实唤这个陆炳南下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找那李卫国!

    李卫国曾夸下海口说能找到那长生不老药的法门。

    这几年嘉靖的身体不好,对这长生不老药更是迫切需求。

    甚至他已经等不得十年,最好这长生不老药能立刻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正好南下,也让这个陆炳督促一下李卫国,赶忙去东瀛帮着找寻这长生不老药。

    朱希忠何等聪明人,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圣上可是对这个郝半仙不放心?”

    嘉靖一笑,倒是没有言语。

    郝爱卿倒是有点本事。

    不过毕竟这人素来同那李卫国交好,据说李卫国还救过他的性命。

    通过锦衣卫,嘉靖早就将这二人的底子摸个通透。

    如今郝爱卿说的这大明的出路在江南,会不会是李卫国授意的?

    否则为何当今李卫国身在江南为官,这卦象就说大明的出路也在江南?

    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图谋?

    嘉靖是个怀疑论者,你让他完全相信一个人,很难。

    由此嘉靖这就不由将这两人联系在一起,会不会其中有什么猫腻?

    而且据陆炳手下的番子说,如今的李卫国人在江南,整日里做的都是招兵买马之类的活计,硫磺、火枪倒是捣鼓了不少,可绝少听说此人有做炼丹、寻药之类活计啊。

    难不成当初李卫国是哄骗自己?

    他去江南只是为了打仗?

    李卫国这人会打仗,嘉靖也惊喜,觉得这是大明之福;可是他绝对不可以容忍李卫国如今这般欺骗自己!

    嘉靖自大,不管你是谁,他绝对不容许你拿他当做傻子一样耍。

    所以嘉靖面授机宜,陆炳走时嘉靖就赐那陆炳尚方宝剑,若是查实李卫国确实哄骗自己,可当场击杀!

    不过打心眼里,嘉靖自然还是不希望李卫国联合这个郝半仙欺骗自己。

    他心里还是有所期待的,所以他也交代陆炳,务必要查探清楚,查探一番这所谓的大明出路。

    “圣上,那个李卫国既然说了能为圣上的法事出力,圣上又为何不将这人留在身边?”成国公道:“随便在京军里找个位置安排一下就好啊,何必要老远的打发到江南去?”

    “朕倒想啊,别的不说,就这小子那青词写的就甚合朕意。”嘉靖道:“可朕看的出来,这人志不在此,所以朕也没有强求他,算是偏爱吧。”

    嘉靖说道。

    应该这小子一见面就给嘉靖留了一个不错的印象。

    而且男人嘛,外出历练一下倒也好。

    所以当初李卫国竟然“不知好歹”的提出外放,所有人都吃惊这人是在自毁前程,可是嘉靖仍旧依了他,只要这小子能做出点事儿,日后只要有机会这再调回京师就好嘛。

    不成想这家伙倒是真不手软。

    去江南还不到一年,这竟就立下如此大的功劳。

    杨树浜大捷、乍浦海战、平湖城受降……

    几件事说起来都是天大的功劳!

    甚至一向吝啬赏赐的嘉靖都觉得给他嘉兴知府都轻了!

    不过功劳归功劳,若是这人坐实了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