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201部分

寒门巨擘-第201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当下李卫国去倭国公差,自己也没有办法。

    只是这大明出路……

    “胡大人,你多说说这个李卫国。”陆炳道。

    方才陆炳敲打尚方宝剑,让胡宗宪心里一个机灵。

    见尚方宝剑如见圣上本人,有先斩后奏之权!

    陆炳这人心思沉,胡宗宪摸不透,故心里有些惊,如今这陆炳发问,这人也不敢怠慢,这就如实说道。

    “前些日子李卫国以监察御史身份入主桐乡,桐乡兵马顿时所向披靡,杨树浜消灭倭寇千人!如今嘉兴兵马尚未兵成,不过陆指挥使也检阅过了,相信也能打胜仗!”

    胡宗宪道,如今的李卫国毕竟是在自己麾下的,他也不敢说的太难听,基本上也是在捡好听的说吧。

    自己与那李卫国不说一荣俱荣,不过毕竟也算是一个线上的蚂蚱,所以在陆炳面前,基本上胡宗宪还是说的李卫国好话。

    这些事陆炳亲眼所见,定然不虚:“嗯,再说说这民风。”

    “李卫国与那汪直互市,老百姓都跟着得了不少银钱;各个县衙、府衙这都得了不少钱财,这就整饬兵备。”

    胡宗宪道。

    有些事情其实胡宗宪也是这几日来了嘉兴这才知道的,说来也算是现学现卖。

    “之前的大明,徭役是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可是在先前的桐乡和如今的嘉兴,徭役官家都会使唤银子,因为官家都从这互市中得了不少好处,除了这些,官家得的银子大多用来招兵买马。

    陆大人人在京师,常与那京军打交道,自然知晓这火器的贵重,就说当下这嘉兴兵马使唤的燧发火枪,一杆这就需要近七十两银子!如今嘉兴兵马一千,光是这火枪就需要最少七万两!

    可那李卫国竟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人自然也是从那汪直的买卖里得了不少好处。”

    胡宗宪说道。

    “还有您看到的虎蹲炮、大炮这些,更是价值不菲!”胡宗宪咬了咬牙:“本官可以夸下海口,如今就算是在京军中,一营兵马朝廷也花不了这么多的银子!”

    “依你所说,这桐乡和嘉兴强军,都是那李卫国用同汪直通商互市的银子喂养出来的?”

    陆炳面无表情道。

    “不错。”胡宗宪确认道:“打造这火器兵所用银钱之多,实在是外人无法想象,若不是来了一趟嘉兴,本官甚至都想不到,组建一队兵马竟然需要如此多的银钱!”

    陆炳的面色越来越深沉,赵文华眼瞅着似乎情形不太有利。

    来时这陆炳只说家乡事,看着还挺高兴的,如今这是咋了?

    怎么如今到了嘉兴老家了,反倒是一直阴沉个脸?

    难不成是因为这李卫国同汪直生意的事儿?

    陆炳此时的做派让两人都有些噤若寒蝉,半晌,赵文华这才打趣:“这李卫国也算是误打误撞,富国强兵了,陆大人又何必如此忧心?”

    本是插科打诨的言语,可不料陆炳听了颜色愈发难看。

    “虽说是富国强兵,可这李卫国破坏了祖宗家法,如今嘉兴这般富足,就不怕周边几个府这都风从?

    周边府这也跟着通商互市了,两浙会不会都跟着如此?那大明会不会又都跟着如此?

    届时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宗家法,片板不许下海,岂不是荡然无存了?”

    陆炳严肃道。

    赵文华听了也是颇有同感,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光看到如今的嘉兴府车水马龙了、兵强马壮了,可是如今破了圣上的规矩,等哪天若是汪直剿灭了,李卫国开的这么大一条口子,还怎么好填上?

    届时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赵文华越寻思越觉得心里一阵发颤,这种乱法,怕是会比那倭寇之乱更甚!

    胡宗宪也是面色严肃,一直以来,这也是他所担心的问题。

    “哪李卫国是早有预谋,还是无心之失?”陆炳追问。

    或许在陆炳看来,这才是问题的重点。

    李卫国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然后在嘉兴大开海禁的口子,然后联合在皇上身边的方士郝半仙等人,哄骗圣上说大明的出路在海上,然后这又去海上同汪直密会,逼朝廷开放海禁,通商互市!

    届时李卫国就伙同汪直、郝半仙等人坐拥金山,享一世荣华!

    而西苑的皇上,这就被蒙在鼓里,看着这江南的所谓“歌舞升平”。

    真是好大的胆子!

    陆炳感觉自己怒火中烧。

    若是当真如此,这李卫国就该杀!该死!

    “这……”

    胡宗宪有些哑口。

    李卫国是无心之失还是早有预谋?

    或许李卫国只是个十四五的孩子,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忌讳,觉得好用这就用了。

    可是别人不知道,胡宗宪又岂会不知道这个李卫国?

    这人虽然年纪小,可是无论干什么事儿,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难不成还会是无心之失?

    顺着陆炳的思路往下想。

    李卫国很有可能是早有预谋!

    他很可能早就与汪直相识,然后共同导演了这么一出,骗过了自己,甚至骗过了皇上!

    他也要大明开放海禁,从而使自己中饱私囊!

    这个李卫国真是大胆!!

    陆炳敲打了一下手中的尚方宝剑:“二人竟然对李卫国的行为不闻不问,怕是也从中得了不少好处吧!?”

    赵文华和胡宗宪说来都是严党。

    严党里都是些什么货色,陆炳心知肚明。

    虽说自己与严嵩一向交好,可是这事儿牵扯到了圣上,陆炳可是谁的情面都不会给!

    干锦衣卫的都是严重的怀疑论,如今这事儿简直越寻思越是顺理成章。

    陆炳担心的不是汪直什么时候被收服,也不是两浙是否会繁华如初,他关心的,只是圣上!

    “陆大人明察,本官一向两袖清风,又哪里会行这贪墨之事?”

    赵文华连忙表忠心,胡宗宪亦是。

    陆炳敲打着脑袋,事情看来很复杂,并不是自己当初寻思的那般简单。

    这个李卫国,怕是心里早就有了什么章程!

    海禁是我大明的国策,你李卫国如今可是要挑战大明的国策?

    借着稳住汪直的由子,明目张胆的跟那汪直做生意。

    好你个李卫国啊,倒是真会见缝插针!

    你这般放肆,置朝廷于何地?置圣上又于何地?

    陆炳似乎心里坚定了某种想法:“那李卫国何时能回来?”

    “这个……”胡宗宪也说不好,说不定一言不合被汪直砍了回不来呢。

    不过如今根据这陆炳分析的,这人该一准儿能回来才是,不过时间上他倒也不好说。

    “本官就在嘉兴等这个李卫国归来!”

    陆炳恶狠狠道。(。)

第三百二十五章 陆炳出手() 
要说这陆炳也真不是盖的。

    没办法,名声在外。

    陆炳一行人来了嘉兴,自然身边也跟着不少番子。

    人陆炳本来就是锦衣卫的头把交椅嘛。

    大明不论是当官儿的,还是老百姓,都怕番子。

    可说像是躲避瘟神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锦衣卫自创立起,就是单独给皇帝负责的,换句话说,锦衣卫只效忠于皇帝。

    锦衣卫办的差事,也就是给皇帝办的差事。

    皇权至高无上的时代,谁人敢忤逆皇帝?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这些身穿飞鱼服的番子都能大摇大摆的去抓,无人敢拦!

    你可知那朝堂之上有多少肱骨大臣这都被番子们一阵毒打成了棍下之鬼?

    如今的嘉兴就是如此。

    陆炳一来,老百姓不再似先前那般忙忙碌碌,反倒是变得有些提心吊胆。

    陆炳也不打人,也不骂人,更不抓人,只是派遣番子每日在大街上逛荡,美其名曰,巡逻!

    如今的嘉兴知府不在府中,你番子帮着维持地方秩序,提供军情之类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这大明从南到北,番子可是无孔不入。

    说锦衣卫掌握天下消息,这话一点都不过分。

    由此当下这掌管天下情报的锦衣卫这就帮着群龙无首的嘉兴维持秩序,一来保卫几个上官的安危,二来呢,更为保卫这大明嘉兴府的一众百姓。

    由此当下的嘉兴府,时不时的你就能看到几个番子捉着绣春刀、身穿飞鱼服在街头上逛荡。

    “虎子,那可是番子?”

    一个大汉战战兢兢。

    锦衣卫整人的招数那是层出不穷,真要是犯事儿了被抓紧诏狱,人能弄得你人鬼都不认识!

    可说是人神共惧!

    大明有几个不怕锦衣卫的?

    身材魁梧的虬髯大汉见了锦衣卫这都心里发毛。

    手捉绣春刀的番子各个武功了得,整人害人更是一把好手,当朝的大臣们见了这些人心里都发毛,更何况你个平头老百姓?

    “可不是?这些个番子,这几日天天来街上晃悠!”

    这个名叫虎子的汉子同样是擦一把汗,说道。

    见了番子,没谁还能四平八稳的,这可比后世的老百姓见了警察要害怕的多。

    当下嘉兴这老百姓做的本就是生意!

    士农工商,商在最后,地位也最下贱。

    统治者们认为商人们太聪明,喜欢投机倒把,这些人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所以自秦朝以来,中国的皇帝们似乎都不怎么待见商人。

    这大明更是如此。

    朱元璋本就是贫苦人家出身,见多了那些为富不仁的商人,所以自大明立国以来,加在这商人身上的藩篱也愈发沉重。

    商人就算再有钱,富可敌国,也不可穿绸缎衣服!

    你若穿了,那就是僭越,得抄家、充军!

    大明的刑法颇为严苛,对于商人,更是如此。

    由此其实做买卖的这些人更是惧怕番子之类的人,况且如今嘉兴的生意越做越大,还是同那海上的汪直做生意。

    虽说如今知府大人开通,愿意与民让利,可如今李大人不在嘉兴,朝廷的番子们这又下来。

    你让老百姓心里咋还有个底儿?

    一个不小心,被这番子抓进诏狱,可说一辈子就算是完了,完的彻彻底底,服服帖帖。

    “那咱这活计还干不?”方才那虬髯大汉瞬时没了主意。

    “还干个屁啊!咱这是末流,万一被这番子抓了,还有命活?”

    虎子赶忙丢下手里的物事,躲进一旁酒家。

    虬髯大汉有样学样,这也把手里的布匹一丢,跟着跑进酒家。

    两人佯装喝茶,脑袋却是直往窗外探。

    番子们一个个目光如炬,走过此地,可却并未言说什么,只是大摇大摆的过去。

    一上午,这都是第二波了。

    没听说这些番子在街头抓了谁,甚至上次有醉汉当街调戏妇道人家,也没见这些手抓绣春刀、铁链的番子去管。

    可怕就怕这个!

    如今嘉兴府还说不上太平,四周不说强敌环饲,反正还是有好几股倭寇的。

    都说乱世用重典,这些番子要是在这个档儿抓了谁,杀了谁,怕是都没有人会过问!

    可吓人就吓人在这些番子根本就不抓人,也不杀人!

    你番子来这嘉兴街头,到底是要干嘛?

    老百姓们心里没底。

    俗话讲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

    番子们一个个目光如炬,成天在街上搜罗,也不干事儿。

    碰见那些做生意的番子们不管,碰见那些小打小闹的番子也不敢,甚至醉汉当街有伤风化,这些人也不管。

    你他娘的到底是要干什么?倒是给句痛快话儿啊!

    老百姓们人心惶惶。

    如今这嘉兴府里大多数百姓干的都能跟这私市扯上关系。

    虽说如今上头有了李大人罩着,可毕竟说来也是擦边球。

    万一哪天朝廷觉察了,封死了这条口子,谁也无话可说。

    毕竟这是大明几百年的规矩。

    而且,朱元璋讨厌浙…江人。

    朱元璋这人雄才大略,不过他也有缺点,其中之一就是记仇!

    当初朱元璋占据集庆,也就是今天的京都南京,而他的南方呢,就是今天的浙…江一带,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

    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之后引兵与这张士诚决战,结果两浙的百姓都受了张士诚的恩惠,帮着张士诚与这朱元璋死磕!

    老朱记仇,所以对这两浙一带的人都不怎么待见,加在两浙身上的赋税也颇为沉重。

    叫你当初帮着张士诚,今天栽在老子手里,老子还不得好好整治整治你们?

    大约就是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