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巨擘 >

第29部分

寒门巨擘-第29部分

小说: 寒门巨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真是因为紧张或是胆怯吧,十几岁的孩童冷不丁的瞅见了大人物小心肝扑通扑通的都要跳出来了一般。

    林再兴皱了皱眉头,明显有些失望,偌大一个书院如今一个分梨的活计都干成这样不免有些气馁,张老爷亦是心头有些失落。

    “你,你唤作李狗剩是吧?你来试试?”

    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林知县指着李狗剩说道。

    如今自己这望风题被学社做成这个样子,该如何是好?心头有些气馁,林知县似乎都要放弃希望了。

    希望这个站在一群人角落里的这个人能把分梨子的活计做好吧!一众小吏们明显也是感受到了知县大老爷的情绪,这都一个个焦急的瞅着李狗剩,而书院的一众先生们又何尝不是?

    周礼先生叹了口气,估摸着如果是平日里出这么道望风题几乎所有的孩童们都会做个七七八八,可是今日约莫是林知县不怒自威吧,平日里自己教授的那些个礼义廉耻今日竟无人还能记得?

    今天的书院迫切需要一个救世主,李狗剩,会是那个救世主吗?

    只见那李狗剩左顾右盼神采奕奕的来到这筐子前,咧嘴一笑,满满的憨厚,眼神却似一汪清水,纯洁中透着些许事故。

    “你来分吧!”林知县说道,自己这望风出得当真没有难为书院的意思,可是如今这望风题答成了这个样子心里还真是有些空落落的。

    “好。”狗剩憨憨的一笑,瞅了瞅眼前盛梨子的筐子,这就指着身后的几个少年道:“摆供桌,上香。”

    一众孩童们如今都像是傻了一样的杵在那儿,几乎是下意识的这就听狗剩使唤了,众人七手八脚,没多一会儿这就抬来了一张供桌,大香一点,三条青烟袅袅升起。

    既然说好了是天地君亲师,这活计说来也是照章办事了,自然没啥好纠结的,李狗剩对着香炉首先献上一颗梨子,选个大饱满者,端起大香,道:“头一颗梨子祭天,保佑我大明风调雨顺。”

    说完这就摆上一颗梨子。

    “这第二颗梨子祭地,保佑我大明国泰民安。”

    第二颗梨子。

    “这第三颗梨子就送予当今圣上,保佑圣上龙体安康,大明国运兴隆!”

    “这第四颗嘛。”狗剩双手托着一颗梨子,算是所剩之中最为硕大者:“林知县是我阳谷县的父母官,于我阳谷人来说,有如生身父母,保我一地平安,百姓安居乐业,这第四颗,就敬在做县衙的一众父母官吏!”

    李狗剩说着这就把筐子里的梨子分了县衙一众人。

    林知县点了点头,示意满意,这小子,看来颇有传闻中的那股子聪明劲儿,如此一来既扣了自己所出命题,这又捧了自己,可说一举两得,状及痛快。

    张老爷亦是高兴的捋了捋胡子,今日看来能挽救学社声誉的,也只有狗剩了。

    “师长师长,为师者乃为长辈,是天地君亲之外最亲之人,这剩下的梨子,就赠予诸位师长!”

    李狗剩说着这就把梨子又双手赠予了在座的学社老师,张老先生、周礼老先生,林超先生每人这都人手一个。

    “这小子,倒是不得罪人呢!”林知县朝身边的黄主簿一笑,道:“这小子当真聪明,不过,本官倒也瞅瞅这剩下的棋他怎么走!?”

    黄主簿何等的聪明人,应和道:“老夫亦是拭目以待呢。”

    分完了天地君亲师,筐中所剩梨子,不过数颗,狗剩仔细数了数一共还剩不足颗梨子,可在座的同窗有三五十人,这该如何去分?

    怎么做才能不厚此薄彼呢?

    其实这亦是林知县此题最为阴险之处了,中国人讲不患寡而患不均,梨子就只有这么点,可是同窗却是如此之多,你该如何去做?如何才能做到面面俱到?

    狗剩略一沉吟,这便寻思出了这林知县的小算盘,林知县这题目可谓是挖了两个坑,一个是“礼”,还有一个,便是这不均。

    瞅着眼前这一幕张老先生有些焦急,不知狗剩会如何应对呢?这要是处不好了,那便是二桃杀三士!

    晏子春秋里讲这齐国的国相晏子就曾用两颗桃子杀死了三个勇士,可知这功劳、好处若是分配不均,贻害无穷。

    林知县有些玩味,亦有些紧张,抓着手里的梨子颠了颠,目不转睛的瞅着眼前的李狗剩。

    周礼老先生亦是又喜又忧,喜就喜在狗剩这娃懂的在“礼”字上大做文章,准确的理会了天地君亲师的意思,忧则忧在这梨子不均,该如何去分?

    一众人或是紧张或是玩味,齐刷刷的这就瞅着李狗剩。

    “狗剩”

    张宏济老先生有些紧张,想要开口提示,不料林知县伸手打断,言外之意便是想要静观其变喽。

    李狗剩得后世灵魂,脑袋又是何等的灵光?这就缓缓开口道:“国语。越语里载,越王得一好酒,这便撒入江中,唤全军将士同饮江水,越军这便士气大振,创造了那三千越甲吞吴的神话!如今不如我李狗剩也来这一出,学那东施效颦!”

    李狗剩说着这就唤身旁早就呆在一旁的小胖子道:“取来大锅,你我今日熬这梨汁,献于众人!”

    狗剩这话说的敞亮,众人一时噤声。

    许久,林知县惊道:“好算计,此子,了不得。”

    小胖子捧来大锅、柴草,不一会儿,火苗这就呼呼的烧了起来。

    “这梨汁清肺化痰,喝起来最是舒爽,诸位可要品尝一番?”

    梨汁已然熬好,狗剩捧起一勺,并未首先饮用,这就招呼众人道。

    张老先生捋着胡子呵呵一笑,满脸的满足,孺子可教!

    分于众大人饮用之后,狗剩这才招呼一直傻傻站于一旁的一众学子:“诸位同窗,可来随意饮这梨汁、糖水,狗剩最后!”

    十颗梨子化作了一锅梨汁,众人全都喝的饱饱撑撑,状及痛快。

    梨汁好饮,连林知县这也忍不住多喝了两勺,汁水沾到胡须也浑然不知。

    “此子看来颇有当年陈平分肉之风!”

    林知县赞叹道。

    陈平分肉,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说的便是这一代名相陈平年轻时分肉的典故,后世文人骚客多有引用,可谓是流传颇广。

第五十六章 逛庙会() 
“你这个小陈平,日后怕是了不得奥!”

    寻思着日前黄主簿跟自己所言这小狗剩的种种事迹,林知县上前摸着狗剩的脑袋道。

    狗剩一笑,憨憨傻傻,才不外露嘛。

    林知县自然不是空手来的,走的时候这又送了一众孩童每人些糖果、蜜饯,算是礼物。

    一众孩童感动的稀里哗啦,口中大喊青天大老爷,这就目送县衙一众人离开。

    一众大人物走的时候依旧是敲锣打鼓、招牌开道,好不热闹,尤其那两榜出身的招牌高举,在这个时代还是甚是扎眼的,举人乃是乡试一榜出身,算是浊流,而进士则不同,大明朝的进士都是皇帝钦点,身上全都背负两张皇榜,属清流,一般能做官者,都是进士。

    尤其那些成绩好、文章妙的,入了翰林、做了庶吉士,高官厚禄亦是指日可待!

    “狗剩,今日听说阳谷县里有庙会,走,一起去瞅瞅?路上有啥好吃食还可一起大快朵颐,咱这肚子,又是好些天没啥油水了呢!”

    这日小胖子又前来蛊惑道。

    李狗剩不是钻到象牙塔里的老学究,自然懂得劳逸结合的道理,这几日先生讲解中庸,这文!真是能把人读疯了!当年老夫子亦是说自己研究中庸怕是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着实辛苦。

    狗剩锤了锤脑袋:“成,只是今日银钱可曾带够?不够我这里有些。”

    一下寻思起那日悦来客栈的囧事,李狗剩调笑道,不过今非昔比,自从那西游记在古色古香书坊出版,自己的银钱可谓是大把而来,如今自己光是银锭子就有十两有余,已然成了这阳谷县的中产阶级!

    “嘿,今日咱可是带够了银钱,足足的。”小胖子少年不知愁滋味道:“不信你瞅瞅?”

    狗剩刚要说不用,这钱袋子里的碎银子和铜钱这就哗啦哗啦的流下来,好家伙,银钱少说一两有余。

    本是无心之说,李狗剩自然不会过于介意,就算没了,自己花了便是,有钱人总得任性些嘛。

    “走。”

    收拾了一下手里的物事,李狗剩道:“正好去街面上寻摸几本书去。”

    这回狗剩选择的是翻墙头,一来怕那孙大爷怀疑,二来没翻过墙头的学生哪里算作好学生?为了弥补后世学霸的遗憾,李狗剩也跟着小胖子疯了一把,一跃爬上墙头,出去逛庙会!

    阳谷县不大,有明一代算是小县,况且由于地靠黄河,灾害也不算少,不过这庙会仍旧热闹,大白天的这就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凑热闹的,赶庙会的应有尽有,可说人满为患。

    倚靠滚滚黄河,阳谷人就在这黄河边上推推搡搡,好不热闹。

    孔夫子都言百姓闲时该乐呵乐呵,一众民夫每日辛勤工作,逢个节日还不许放松放松了?

    街头上不光有大人,亦有老人小孩,所谓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还有些半大小子,这也凑着赶庙会的光景儿出来凑热闹,看吧,东西南北数里的地方,黑压压的全是一片人头,场面那叫一个恢弘,简直有如蚂蚁搬家一般。

    “来,狗剩,瞅瞅这字画。”

    街头上人挤人,走的那叫一个费劲,碰到一个书画摊,小胖子干脆这就招呼狗剩停下,一来“放放”这南来北往的人流,二来也为挑几幅字画,自己那老爹,虽说目不识丁,可偏爱学那文化人附庸风雅,平生最喜这么古董字画一类。

    “来,小孩儿,瞅瞅吧,都是当朝有名画匠所画,全是好东西。”

    瞅着俩小孩儿凑到了画摊旁,卖画的老头子这就招呼道。

    狗剩其实也正有此意,挂副梅兰竹菊的在屋里,瞅着也雅致,自己家里实在太空荡了,这也一时兴起,来瞅瞅这字画。

    “这幅多少银子?”

    小胖子一上来就冲着那大红大紫去了,啥牡丹、海棠之类的,这东西放在大街上都扎眼,可人就是喜欢。

    “五十文钱,小子好眼光,这画作乃是本地有名匠人所画,勾描都是恰到好处,买吧,买了绝对吃不了亏,这画”

    李狗剩没心思听他们在这讨价还价的瞎白话,倒是一副仕女图吸引了他的目光,这画作,线条柔美,画风细腻,堪称绝品,一看落款,竟是唐寅!

    原来是那唐伯虎落魄时所作!

    自己现在身处嘉靖年间,此时唐伯虎已然身故,不过其画作倒是颇为流传,狗剩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自己竟在这阳谷街头碰见了唐寅的真迹!

    “掌柜的,这幅画要多少银子?”

    “这画一百二十文,这画乃是”

    这下便宜赚大发了,街面上唐寅落魄时候的真迹竟然只要一百二十文!要知道后世唐伯虎的画作可是拍出了7180万的价格!专家还说价格有些低了!

    简直是传家宝啊!狗剩不动声色,眼珠子撇到一旁,随口讲价道:“八十文,这画不值你开的那个价儿。”

    后世李狗剩常看些有些寻宝的电视、节目之类的,大凡街面上瞅着宝儿,人都会漫不经心的压低下价格,为的其实不是省那几分银子,而是怕人跟自己一样瞅出了端倪,认出了宝贝,由是狗剩这也走走过场,来了这一出。

    此时唐寅的画作在明朝已然颇有了些名气,不过此人晚年贫困潦倒,常常卖画鬻爵,所以这会儿名气还不是那么大,万一碰见识货的,自己怕就要多付出些代价了呢。

    稳妥起见,狗剩这便来了这么一出。

    “一百文,少了不卖,这画瞅着就是精品,你瞅瞅,这画里的人就像是站在你面前一般,这样的画”

    “好吧,那就”

    狗剩的声音还未等说完这便被打断了,一个公鸭嗓子适时响起:“吆,这可是那李家沟的李狗剩李大才子?”

    李狗剩心里顿时一惊,正在讨价还价的小胖子这也一头雾水,抬头一瞅,面前不知何时来了五六个跟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少年,全都一身青衫,一把纸扇,瞅着颇有那么点风流才子的意思儿,该是哪个书院的学生?

    却才开口那人狗剩倒是有些印象,正是那日抢山头时默写出增广贤文和两首唐诗的小河刘家的小才子、父亲乃是童生的那个刘登科。

    这人不是在阳谷社学的?咋他们也翘课出来逛庙会了?文

第五十七章 正名、比试() 
“原来是刘兄,幸会幸会。”

    李狗剩灿烂一笑,拱手客气道。

    “奥?你就是那心有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