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大将军 >

第244部分

少年大将军-第244部分

小说: 少年大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荣政心中一寒,越觉李落今日设宴是来者不善,太府司这些年鱼龙混杂,枉法巨贪之辈便是自己看在眼中也觉瞠目结舌,若是巡检司立衙巡检,恐怕太府司首当其冲。

    章荣政脸色数变,勉强压下心中寒意,虽知李落与其子章泽柳年少时便是好友,但李落行事向来不循常规章法,兼之杀伐决断,说不得今日未必能出这素雨小筑了。

    念及此处,章荣政背心泛起阵阵寒意,眼前李落言笑自如,可亦难保不会有当年辕门溅血,斩杀怀王之事重演。

    “下官明白了。”杨万里定了定神,接道,“巡检监法二司若成,定能大益我大甘江山社稷,实有功盖千秋之德,皇上圣明,王爷心思缜密,下官委实钦佩,不过此事一旦做起来必是一路暗礁险滩,稍有不慎,便有凶险祸端。”

    “杨大人说的极是,李落所觉,自古治天下非是难在平定四境,而是难在自治其身,一朝将陨,极少是外敌强攻所致,多者便是朝纲不明,国法无踪,祸起萧墙之中,这才得来国破家亡之局,残商如此,若是大甘不振国法宗纪,亦是如此。”

    杨万里和章荣政俱是一愣,不由得齐齐咽了一口唾沫,唇齿之间微有涩意,早已知晓李落无惧宗族纲常,但听来如此大逆不道之语也是甚感惊惧。

    杨万里取过茶杯稍稍湿了湿唇齿,凝神问道:“王爷,不知这两司受命何人?”

    章荣政轻咳一声,轻声应道:“杨大人,此事有皇上和王爷定夺,待传旨之时我等再知亦是不迟的。”

    杨万里看了章荣政一眼,亦是明白章荣政心中所虑,微微一笑,闭口不言。

    李落展颜回道:“也不算什么隐秘之事,李落不才,巡检一司多是小侄行走,至于监法司,两位大人该是能猜的出来。”

    “狄杰狄大人。”杨万里和章荣政异口同声道。

    李落含笑点了点头。

    章荣政笑颜应道:“王爷和狄大人皆是德才皆备,执掌巡检监法两司最是恰当不过了。”

    李落和颜一笑,不见丝毫欣喜之意,恬静自若的与杨万里和章荣政二人相谈,章荣政颇显诚挚,频频举杯,相贺李落,绝口不提此番李落设宴宴请二人是为何事。

    杨万里无奈,只好出言相询:“王爷,不知今日唤下官和章大人前来,可与巡检监法之事有关?”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 监国之实() 
章荣政一震,该来的终归是躲不过,小心翼翼的打量着李落神情异动。

    李落温颜一笑,心念电转,杨万里亦是聪慧之人,不过果然如先前所料,为人太过忠厚了些,不如章荣政这般奸猾,耐不过情面,先自出言相询。

    李落不再遮掩,朗声回道:“既有巡检一司,当行巡检之事,不过小侄身在行伍,若有战事便要领军出战,若是如此,巡检一道时断时续,与国计无益。”

    “原来王爷忧心此事,若需太府司效犬马之劳,还请王爷示下。”章荣政急忙出言接道。

    杨万里颇是凝重的看着李落,默然无语。

    李落缓缓摇了摇头,和声回道:“李落此来非是请两位大人从旁相助,而是请两位大人入巡检司,与小侄一道巡检天下。”

    “啊!?”章荣政和杨万里皆是一震,章荣政虽是解了方才忧心之苦。

    只是如今言下泥沼不比巡检太府司来的容易些,官场洪流,向来不流于表象,内中倾轧最是可怖,万劫不复者如过江之鲫,比比皆是。

    倘若身在巡检司,怕是要得罪大甘官场过半仕宦豪族了,一入其中再难抽身。

    章荣政瞥了杨万里一眼,杨万里正自凝神沉思,面色凝重,不知在想什么。

    章荣政谦恭应道:“下官谢过王爷提携之恩,不过下官只粗通太府司事宜,与这巡检一途并无半分见地,若说是杨大人下官倒不觉意外。

    杨大人执掌枢密院,相助巡检司行事事半功倍,下官么,这个,才疏学浅难当此大用,不过若是需得太府司襄助,王爷尽管开口便是,下官定万死不辞。”

    杨万里皱眉看了章荣政一眼,颇是不喜章荣政这般急于抽身事外,不过心中亦是有些惊讶,原本猜测李落是需借助枢密院,不曾想竟是欲将枢密院纳归巡检司中。

    如此一来,倘若加上太府司,背后有牧天狼大军,再兼之万隆帝恩宠,李落权柄之盛,当是已有监国之意,巡检司必是众目窥视之地,无怪章荣政自保其身。

    李落淡淡一笑,和声应道:“章大人如此想也是情理之中,巡检司衙门确是李落奏请圣上恩准,欲行之事除却监法一司之外,不在朝中九司及中书令责权之内。

    已是有监国之实,朝中重臣、皇亲国戚倘若有违国法,莫不是巡检司职责所在,当可算众目睽睽之下,行以自检已是极难。

    更遑论要与天下诸官为敌,便算所遇州府官吏清廉有为,心中恐也不喜巡检司行事,面上瞧着风光无限,却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章荣政尴尬一笑,唯唯诺诺道:“下官倒不曾想到这些,只是怕误了王爷大事,还望王爷大人有大量,宽责下官无能之罪。”

    李落轻轻一叹,道:“章大人无须请罪,巡检天下于大甘朝廷有百利,只是于巡检司诸僚却无甚益处,强敌环视不说,动辄还会有杀身之祸,只是。”

    李落微微一顿,接道,“倘若我一人可为,李落断然不会予旁人徒添祸端。”

    “下官虽无大志,但若是为大甘天下,下官纵是肝脑涂地亦是在所不惜,只是下官实在无法担起这等重责,还请王爷三思而行。”章荣政诚惶诚恐道。

    杨万里怫然不悦道:“章大人,王爷还不曾说为何是我二人入巡检司,你倒是推个干净,如此独善其身怕是不太妥当吧。”

    章荣政心中暗恨,脸上却无异色,连声称是,已是打定主意莫论李落所论为何,便是要一一推辞的。

    李落轻轻一笑,道:“李落欲求两位大人入巡检司,枢密院自不必说,本就是大甘朝廷的耳目,只是请恕李落无礼,杨大人性情耿直,为官清廉,在大甘朝中实属异数。

    不过正直了些,巡检所遇俱是大甘宦海之中的奸恶之辈,李落实是担忧杨大人一人无法面面俱到。

    但章大人却是不同,太府司掌管天下钱帛粮草,争权夺利之盛历来冠绝诸司,章大人于这官场权术了然在胸,不论是暗度陈仓亦或是虚与委蛇,章大人定能游刃有余。

    倘若巡检司以章大人巡检在明,杨大人巡检在暗,成事之机当会再高上几分,兼之杨大人和章大人亦可互为牵制,省却一人独断、倾轧异己的隐患。”

    杨万里和章荣政微微一愣,齐齐望着李落。

    李落坦荡磊落处却是让章荣政颇为不自在。

    杨万里深思熟虑道:“王爷所虑之事确是如此,并无秕言谬说,倘若有太府司、枢密院和王爷的牧天狼,三者相辅相成,当可便宜行事,确是可成就一番功业。”

    章荣政气的直咬牙根,哪里是成就一番功业,怕是会死无全尸才对。

    章荣政连忙回道:“王爷,杨大人,下官的确不懂巡检之责,若是入巡检司,怕是反而会碍手碍脚,还请王爷收回成命。”

    杨万里正欲斥驳,突然看见章荣政这般模样,心中一动,太府司如何枢密院或多或少亦是有些密报,章荣政此人老谋深算,城府极深。

    虽是不愿入巡检司,但依着李落殿前恩宠,万隆帝降下一旨绝非什么难事,只是倘若这般强逼入司,恐怕章荣政多是会阴奉阳违,依旧设法明哲保身,反是适得其反。

    念及此处,杨万里不再多言,抬头看了李落一眼,眉头轻皱,李落谋算巡检司定非一日之功,但不知为何定要章荣政入巡检司。

    只是除了章荣政之外,杨万里一时倒真想不起来谁人可代此任,倘若不算太府司黑白难辨,章荣政确是极适之选。

    “章大人怎会不知巡检之责?章大人受命太府司卿,执掌一司上下,亦有监查之责,巡检司不过是将各部巡检收于一处罢了。”

    “这个,”章荣政略一沉吟,赧然应道,“下官平日里甚少监查太府司各衙,实属下官失职,王爷若有罪责,下官绝不敢狡辩推诿。”(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六章 杀伐决断() 
章荣政竟是纵领失职之罪,亦不愿卷入巡检之中。

    李落并无恼色,淡然一笑,转向杨万里,和颜问道:“不知杨大人意下如何?”

    “王爷,巡检司会否权柄太大,朝中百官若是人人自危,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四面楚歌了。”章荣政沉声回道。

    “杨大人所言极是,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待国法重振之****便削减巡检司,只余其干,掌卓城一隅足矣。”

    “下官明白了。”杨万里由衷赞道,“王爷所虑远非下官能及,如此行事,不为专权,实乃大甘社稷之福。”

    “杨大人过誉了,李落承受不起,不知杨大人作何定议?”

    “倘若下官入巡检司,司职何处?”

    “恕小侄无礼,杨大人司职巡检司少卿。”

    杨万里叹了一口气道:“王爷先天下之忧而忧,下官何德何能,得王爷如此信任,王爷舍得,下官有何舍不得?杨万里愿为王爷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罢起身重重一礼,李落亦是起身回了一礼,轻声应道:“多谢。”

    杨万里侧目望着章荣政,冷声叱道:“章大人,王爷思虑在前,若是章大人不识王爷一片苦心,杨某委实不信,王爷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身兼巡检司卿,无非是担起朝野内外诟责,章大人还顾虑什么?”

    章荣政苦笑一声道:“杨大人,你我同朝为官,相交已是多年,章某为人杨大人亦是知晓,章某并非贪权夺势之人,这些年勉强栖身太府司,只求行事对得起圣上隆恩,太府司中各方势力错根盘结,章某有心,也是无力啊。

    当年王爷谋略西府之战时,太府司上下莫不鼎力相助,不敢有半分懈怠,章某才能所限,亦只能做成这些事了,实在是难当大任,望王爷和杨大人体谅。”

    “章大人,王爷方才之言杨某听在心中,正是你我相知甚深,章大人官场斡旋之术确是在我之上,朝堂之上,尔虞我诈,章大人执掌太府司这块肥肉,眼红者不知几许。

    这些年过去还从未有人能动分毫,值此一处,章大人,难道便是有心无力么?”

    章荣政颓然应道:“杨大人责备的是,章某向来胆小慎微,难成大器,王爷,下官从未想过有一日竟会有如此大的权柄可巡检天下诸豪,王爷罪责下官,下官甘心领受,只是司职巡检司,还请王爷另寻能者。”

    杨万里气结喝道:“章大人,你我为官,怎能只顾着眼前,纵然没有王爷高瞻远瞩,也该为江山社稷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落见杨万里甚是激奋,扬手止住杨万里斥责之言,缓缓说道:“万隆六年,东炎州暴雨,百万黎民流离失所,朝中拨赈灾粮草十五万担,但至东炎州时所余不过十万担。

    万隆九年,苍洱州贡品八十一颗上等珍珠随税赋钱粮一同归朝,至卓城时,八十一颗贡品珍珠中上品不足七成,为此朝中震怒,竟株连苍洱州无辜百姓五百余众。

    万隆十三年,沿海东郡盐产受阻,致使中府诸州盐价涨了三倍有余,但听闻东郡之中有人将产盐反填入海。

    万隆十四年,长明宫得暗报,奏章所指想必章大人亦有耳闻,章大人可知此事为何不了了之了么?”

    李落缓缓道出朝中秘闻,章荣政听罢,脸色大变,阵青阵白,杨万里知机噤声。

    章荣政额头已见汗意,涩声问道:“下官不知。”

    李落淡淡接道:“只为万隆帝问我,太府司如何,我答曰章大人虽有失职,但却是可用之才,倘若太府司择人而治,恐怕为祸更烈,章大人,你觉得李落当年之言是对是错?”

    章荣政张了张口,怔怔望着李落,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落长身而起,走到阁窗边,背对二人淡漠说道:“其他姑且不论,单是这三件事,若有一件昭告天下,莫不是问斩之罪。

    章大人久居高位,贵为九卿之一,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圣上便是再无心朝中政事,章大人莫以为没有旁人觊觎太府司么。

    章大人你可知这份奏章是何人所书,章大人纵然再是谨小慎微,怕是也难滴水不露吧。”

    章荣政肝胆俱裂,不想这些事原来早已为万隆帝知晓,若不是李落从中求情,便是到死也不知是何人暗中算计。

    “我与泽柳自小私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