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大将军 >

第581部分

少年大将军-第581部分

小说: 少年大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落恭敬一礼,没有推辞,殿中无人驳斥反对,就这样定了下来。如此情形确让诸位老臣五味杂陈,曾几何时,堂堂大甘除了一个定天王竟然没有别的可用之将,当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少保应冠旗还想举荐帐下骁将,不过想了想还是暗叹一声,没有多话,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李落都是不二之选。

    主帅已定,剩下水师都统和另一支大军的主将。水师领将重臣推举了司马顾怜影。顾怜影虽是文官出身,不过也深悉武功,颇善兵道,素有智计才名,兼又身居掌管军政和军赋的要职,居于后方调度粮草饷银最是恰当,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

    顾怜影出身大甘世家,宗族中与大甘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投敌叛国之类当无须担心。看着顾怜影临危受命,李落心生黯然,倘若此时太叔闲愁还在,自己心里也会多一分安心吧。

    至于率军沿折江北上这一支,李落原本属意牧天狼大将袁骏,袁骏文武双全,可当大用。不过没等李落奏请万隆帝,只见太傅凌疏桐着急举荐了一人,任人不避亲,举荐之人正是太傅义子凌孤眠。

    李落心生愕然,眉头微微一皱,和凌孤眠之间有一个让李落心中有愧的凌依依,凌孤眠品性才学如何李落的确不曾用心留意过,约莫只觉得凌孤眠是个武功不凡颇有城府的富贵公子。

    此刻到了朝堂上李落才发觉自己想错了,平心而论似乎小觑了这位太傅义子。凌疏桐举荐之后,竟然不乏有人当众称赞,就连狄杰也无话可说,万隆帝亦是连连点头,看起来颇是信任这位太傅义子,简言之有些众望所归的意思。

    万隆帝询问李落,事已至此李落也不能再多说什么,倘若用人唯亲,朝堂诸臣自然会心生不满,如果行事推三阻四反而更加得不偿失,且先瞧瞧这位禁军将领是否真有将帅之才。再者雁沉州和幽州还有定北军副帅元稹和他麾下三十余万大军,就算凌孤眠实力不济,元稹当也能与草海铁骑周旋一番。

    李落恭声领命,应允了太傅的提议。不过凌孤眠毕竟还是首次领军出战,李落恐不熟悉军中事务,殆误战机。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乾清殿议事() 
推举了冠军大将军魏子勋为副将,从旁协助。魏子勋曾在狄杰手下任过职,李落多少有些了解,攻杀不足,守成有余,以为将之道而论有些胆量太小,不过和少年得志的凌孤眠倒是相得益彰。

    魏子勋从军狄杰门下,不过并不是狄杰的亲信,而是当年少保应冠旗举荐入征西大军帐下听命,稍显中立,略略会亲近淳亲王一些,不过却也并非是定北军的嫡系大将。

    群臣之中有人对李落推举魏子勋出任凌孤眠副将颇为不解,不过正值当事之人的凌疏桐与应冠旗却暗自咋舌,这位大甘定天王果然深悉权术之道。

    权谋之术有四,谋权、掌权、固权和丧权,如今李落看似无意的一举恰是固权之术中的权衡之道,如果不是淫浸权术一道日久之人多半难知其中三昧。

    应冠旗感触还要胜过凌疏桐一筹,凌疏桐或许不知道这位冠军大将军如何,但应冠旗却是了解的很,可与凌孤眠互补长短。李落能在短短数刻之内就想到该用之人,如此心智怎能不让应冠旗心生忌惮。

    至于李落所率一军该抽调何处兵将,又是什么人出任各营领将,万隆帝并没有要商议的意思,言下之意皆交由李落定夺。殿中诸人也没有异议,李落麾下大军还是少生念头的好。

    李落奏请万隆帝,即刻由枢密院传书雁沉州元稹率部,不可贸然出兵掖凉州,且等李落挥师北上之后再说,如今固守雁沉州和幽州诸地就好。

    商议过罢,万隆帝便急匆匆回宫去了,也不知道是受了惊还是心有所属,丢下群臣在长明宫中面面相觑,就算留个圣旨也好,如今这般名不正言不顺颇让人为难。

    几个朝中大臣齐齐盯着此间殿中权势最重的三人,太师狄杰,太傅凌疏桐,西空寂帅李落,一旁纪王李玄郢眼中有嫉妒之意,不过这种境地下似乎还没有自己插嘴的份。

    狄杰轻咳一声,凝重说道:“诸位大人,那咱们就依令行事吧,事不宜迟,早做准备为上。”

    凌疏桐点了点头,随即谨慎说道:“皇上没有传下圣旨,会不会还有别的意思?”

    李落和声接道:“皇上那里我会和四皇兄入宫面圣,圣旨一事诸位大人不必担心。皇上入宫歇息,那咱们就去中书令吧,还请诸位大人同去,拟定奏章之后再奏请圣上降旨。”

    诸臣纷纷点头,赞同李落之议。万隆帝避而不谈,总归要有人出面才是。

    李落环目一扫,沉声说道:“诸位大人想必不用我在这里多言,北府战局如何莫要声张,这件事瞒不了多久,但最少不该是从今日殿中你我口中泄露出去的。”

    “理该如此,王爷放心。”众人齐齐应声,彼此拱手一礼,向殿外走去。一众大甘举足轻重的朝堂重臣此刻都是一副愁云惨淡的模样,忧心忡忡。

    刚出殿门,忽然常公公快步追了出来,高声叫道:“诸位大人请留步。”

    一行人回头望去,只见常公公气喘吁吁的小跑着上前,躬身一礼道:“诸位大人留步,圣上有口谕。”

    众人一怔,不敢怠慢,恭敬候着常公公宣读圣上口谕。常公公轻咳一声,和气说道:“圣上命九殿下,太傅凌大人,太师狄大人,少保应将军,宗伯杨大人,司马顾大人,司寇杜大人即刻到乾清殿议事。”

    诸臣皆是一愣,万隆帝这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着实叫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去乾清殿议事是好事,免得进出皇宫耗费时日。

    “常公公,父皇没有唤我过去么?”李玄郢脸色有些不甚好看的问了一句。

    常公公一脸为难的说道:“这,皇上的确没有说起四殿下。”

    李玄郢哦了一声,脸色颇有些阴沉。群臣各有心思,万隆帝虽然让纪王入中书令下行走,不过看起来事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上第一个想到的依旧还是李落,并非是纪王这个诸子之长。

    留在宫中的七人不再客套,和常公公一道匆匆向乾清殿走去。朝中诸臣看见李玄郢颇显阴郁的神色,都不敢乱说话,恭敬一礼,各自匆忙离开了皇宫,只剩下纪王一人遥遥望着七位重臣远去的身影。

    到了乾清殿,万隆帝已经在了,虽然有些困倦浑噩,但还是耐着性子与李落诸人商议此番北府诸事,的确算是近年之中少见的身体力行,让除了李落之外的几员大臣心生感慨,这样的万隆帝才是当年初掌天下时意气风发的模样。

    几人竭尽心力,事无巨细,将此次挥师北上会遇到的事都做了安排,或有遗漏,但想必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议到最后,万隆帝已是哈欠连天,萎靡不振,不过也不知怎地万隆帝竟然转了性子,就是再怎么枯燥乏味也没有不耐烦,等着议定诸事拟了圣旨之后,万隆帝已经累的坐立不安,难受的很。

    诸人见状怎还会再留在乾清殿,圣旨入手,恭请圣安后各自离去。李落走的最晚,万隆帝留下来说了几句话,原是李落起意率卓城外三支牧天狼骑兵营将士北上,袁骏、呼察冬蝉和邝立辙归入西空寂帅帐下听命。

    如此一来,万隆帝依仗的镇守城外的精兵强将就没有了,心中难安,竟是问李落可否有一支还留在卓城城外。万隆帝虽是商量的口吻,但帝君的心思李落也不能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只好留下邝立辙率部镇守卓城,袁骏和呼察冬蝉率部随李落北上,不足的兵力从官山大营和中府各州的守军中抽调,凑足七万之数,攻敌胜之或许不易,但牵扯草海南下铁骑该是足够了。

    此战若想胜,要看定北军营中将士能否一用。想起涧北城中的遭遇,李落黯然伤神,如今北上还是早了些,不过又怎能眼睁睁看着淳亲王困死在涧北城。

    离开乾清殿,李落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今天的天色不甚好。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时机有些早() 
不是晴天,而且还起了风,总觉得卓城皇宫里有些惨淡衰败的意味。

    李落正要离宫而去,忽然心中一动,转头向一旁的回廊处望去,就见云妃俏生生的看着李落,几日不见,媚色骤减,换上一副雍容华贵的模样。

    “玄楼参见皇后娘娘。”

    云妃轻轻一笑道:“九殿下免礼,本宫现在还不是皇后,莫要让别人听见了嚼舌头。”

    李落展颜笑道:“圣上金口玉言,莫非云妃娘娘还有顾虑?”

    云妃瞪了李落一眼,抿嘴浅笑道:“北府的事可是都商议好了?”

    李落闭口不言,皱了皱眉,轻轻摇了摇头。

    云妃撇了撇嘴,不满冷哼道:“知道了,后宫不可妄议朝政,天下大事都该你们这些英雄好汉操心的。”

    “娘娘言重了。”

    “本宫言重了么?”云妃很是不忿的娇叱一声,似乎也觉得这样不妥,随即收敛心神,端庄恬静的看着李落。

    李落暗自咋舌,这个大甘云妃好生难伺候,性情多变不说,时不时还让人捉摸不透远近亲疏。李落所遇女子之中,唯有这个素和图云最难招架。

    “北府的事自然该是你们操心,本宫操心宫里的事就好,不会让你左右为难。”云妃淡然说道。

    “宫里的事自然要皇上和娘娘定夺,玄楼不久之后就要离开卓城,娘娘请多珍重。”李落恭敬一礼道。

    “嗯,有些话本宫能说的会说给圣上听,宫里的事九殿下无须挂念,本宫自有分寸。”

    李落微微一怔,明白过来云妃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在乾清殿,为什么万隆帝退朝之后又会留下李落诸人议事,原来万隆帝如此反常的举动是因为云妃力谏使然,难怪万隆帝已经是那样乏味,却依旧还能耐着性子。

    李落恍然,诚颜一礼道:“多谢娘娘。”说罢微微一顿,道,“入秋风寒,娘娘当心些。”

    云妃大有深意的看了李落一眼,应了一声,道:“本宫知道了,九殿下不在卓城的时候本宫也经历了不少秋冬,一样熬过去了。倒是九殿下此去北府秋寒更浓,也要小心呢。”

    李落躬身一礼,辞别云妃而去。云妃目送李落远远隐入红墙绿瓦之后才收回目光,缓步进了乾清殿。

    回到弃名楼,李落先去了别院。

    这一次草海突袭极是隐秘,枢密院和牧天狼暗部都没有得到消息,或许也探到了异常,不过消息传回来的还不如草海联军南下的速度快。

    “现在这个时候时机还是早了些。”殷莫淮听李落说过北府战局之后,拉了拉身上的薄毡淡淡回道。虽说刚刚入秋不久,但殷莫淮的身子已经有些耐不住秋寒,早早添上了厚衣裳。

    “是有些早。”李落沉声应道,既然已下定主意谋权北府诸事,李落便不会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虽然早了些,但也不是不可为,人算不如天算,哪能事事如意。”殷莫淮淡然说道。

    “我怕去的再晚就迟了。”

    “哈哈,也有道理,如果王爷躲去西府,说不定再回来的时候定北军五十万大军就剩不下几个人了。”

    “大甘积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朝中没有可用的帅才,就算有,没有从军历练我也不敢任朝廷封帅领军北上,面对相柳儿这样的对手稍有差池就会万劫不复。”

    “定北军的士卒还是要多留下来些,只有可用之将,没有善战之兵,这一仗也很难,不过……”

    “不过什么?”

    “王爷难道不觉得你口中的这个蒙厥拨汗有些谨慎的过分么,在我看来畏手畏脚,踌躇不前,绝非一个惊才绝艳之辈该有的行事之风。”

    李落一怔,脸色微微一变,沉声说道:“殷兄的意思是草海可能有变?”

    “也许吧,王爷此番北上不妨多留意些,反正也要率军北上,晚去不如早去,王爷早些动身吧。西府诸事王爷不必挂心,区区西域几只跳梁小丑难成气候,有刘将军和周将军足矣,再加上沈先生坐镇贯南大营,想输也不容易。至于云将军和呼察将军,小小一个西府还不足以让他们施展拳脚,王爷且带他们去漠北吧。”

    李落点了点头,笑道:“可惜不能是现在。”

    “那是自然,现在去了,只会让朝中这些人怀疑西府战事的真假,就当成一支奇兵吧。剑走偏锋是王爷的拿手好戏,不用我在这里班门弄斧。不过有一件事,王爷当要随机应变。”

    “殷兄请说。”

    “定北军在掖凉州必有一败,且要让朝廷知道痛楚。”

    李落沉默不语,良久才缓缓说道:“我知道。”

    殷莫淮嘲讽一笑,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