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大将军 >

第612部分

少年大将军-第612部分

小说: 少年大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堰府,秀川县。

    秀川县是十堰府东南角落里的一个极小的县城,城不大,在大甘的行军图中也只是写了秀川二字,再无其他标记。

    秀川县山势低缓,易攻不易守,也不曾有什么扬名天下的出产,唯一说得过去的该算是此县自给自足,百姓的日子过得倒还太平,只不过在掖凉州的名气还远远及不上穷苦潦倒的林山县,至少林山县的药材还是享誉整个北府的。

    秀川县自来都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虽然以秀为名,可惜却和秀字相差甚远,极是普通。

    秀川县县城。

    城墙上斜斜歪歪的插着几面旗帜,随风轻摆,倒是破了好大的几个窟窿,残缺不全。城墙上有浓烟飘散,却不见人影。城墙之下乱石巨木杂散不堪,还有几具尸首半掩半埋的压在碎石瓦砾下。

    这是一幅战时的景象,战况颇显惨烈,只是战局小了些,比起涧北城外动辄数以万计的大军冲杀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不过结局却是一般无二。

    城墙上冒起来的烟不小,鸦雀都绝了迹,看似对地上的死尸没什么食欲,早早飞回巢中打盹休息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夫人贼人退了() 
只剩下这一座残城孤零零的耸立在这片土地上,秋日余晖,显得格外的破败冷清。

    一个人影,小心翼翼的从城墙方垛箭孔中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又极快的缩了回去,之后又再慢慢的探出头来张望。如此数次之后,才大起胆子朝城下望了过去,随即雀跃叫道:“贼人撤退啦。”声音清脆,带着些稚嫩,竟然是个半大的小女娃儿。

    随着这一声呼喝,城墙上陆陆续续的站起来了不少人,相互搀扶着趴在城墙上向外张望。一眼望去,俱是老弱妇孺,最小的才不多十来岁上下,年纪大的却已经白了胡须,走一步都要喘上两口气的老者。而且城墙上多半是女子,自然不是呼察冬蝉麾下那些比之猛虎还要凶上几分的女将,都是些平常人家的女子。这些女子年纪有大有小,没有军服,更没有盔甲,便穿着平日在家时的衣裳,有锦衣华服,也有粗布麻衣,形态各异,多不胜数。不过此刻都是一片污黑,便连脸上的模样也被烟火熏的看不真切,着实狼狈不已。

    只是不知道这座城池中的精壮男子去了何处,只剩下这些老弱妇孺还枯守一座孤城。

    “夫人,夫人,你快来看,贼人都跑啦,咱们又赢了。”方才说话的女娃喜不自禁的跑去一边,在一个靠在墙上努力喘息的女子身前高兴的说道。

    这个女子是此刻城墙上屈指可数的穿着盔甲的人,手中倒杵着一根丈二的红缨枪,剑眉杏目,颇显英气,纵然是满身血污也难掩天生丽质,只是脸色惨白了些,很是辛苦,却又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

    女子点了点头,道:“梨儿,去告诉大家抓紧时间休息,这些草海恶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再攻过来,不能掉以轻心。”

    梨儿听话的应了一声,跑去帮衬东倒西歪的乡亲乡民。女子深吸了一口气,脸色骤然失了血色,腹如绞痛,脚下便是一个踉跄,急忙伸手扶住城墙才勉强稳住身子。过了半晌,女子才艰难的迈出了一步。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女子每挪动一步,脚下便愈加坚毅,从远处看,仿佛走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股气,敢于向天问命的意气。

    女子沿途所过,每一个见到这名女子的人,不管是老幼,都会恭敬爱戴的唤上一声夫人。女子颔首轻笑,这一笑给脸上的英气添了一抹柔情,在这浓烟四起的境地之中格外让人觉得珍惜。

    女子温柔的和身旁路过的每一个人都说上一两句话,或是勉慰,或是问候。有泪眼婆娑的老者,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娃,还有一脸崇敬,忘却了痛楚疲倦的乡民,不论身外境况怎样,也不管是不是饥肠辘辘,困顿不堪,总会尊敬的看着女子,应上一两句话。士为知己者死,当是如此。只不过一个人如果能有一个可为自己死的知己,该算不枉此生了,而眼前女子,却似乎有一城不计生死的黎民百姓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城墙下的一块碎石上坐着一个富态妇人,看模样该是养尊处优已久,此刻却只是靠在黑乎乎的墙根上闭目养神。身旁有两个丫鬟模样的婢女,一左一右,早已累得昏睡过去了。

    女子走到此处,温颜一笑,轻轻将妇人滑落了一半的外衣拉了拉,盖好了些。这些日子便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天色渐凉,妇人的身子骨想必是熬不住的。

    妇人呻吟一声,缓缓睁开眼睛,看见身前站着的女子,低呼一声,挣扎着正要坐起身子来,女子连忙按住,轻声说道:“戚夫人,你再歇歇吧。”

    “程夫人,我没事。那些恶贼都走了?”

    “嗯。”

    戚夫人长出了一口气,一脸欣慰的说道:“这些挨千刀的终于走了,程夫人,他们还会回来么?”

    戎装女子微微一笑,道:“戚夫人莫怕,万事有我。”

    戚夫人眼眶一酸,眼泪便如珠儿般落了下来,冲去了脸上的烟泥,露出颇显白净的肤色:“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庆儿有没有受冻挨饿,这些天怎么连个书信也不给咱们送上一封,我,我,我……”说着说着,戚夫人便抽咽起来,惊醒了正在熟睡的两个婢女,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茫然的看着自家夫人。

    戎装女子柔声劝慰道:“戚夫人,如今世道不太平,哪里还有人送信,放心好了,纪诚他们和庆儿在一起,没事的。”

    戚夫人拉着戎装女子的手,一哭起来便没个完了,嘤嘤咽咽,好一个泪眼婆娑。

    戎装女子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的神情,温声劝解,安抚戚夫人六神无主的悲呛。这一耽搁,戎装女子身旁围上来了好些人,有的在劝戚夫人,有的牵肠挂肚,亦有问戎装女子的,是在问戎装女子家里的男丁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戎装女子看了众人一眼,朗声说道:“大家伙都别怕,他们离城之前说了十天后回来,不管谁回来了,还有谁回不来,我们都要等够了这十天,我相信只要有一个人还活着,他们就一定会回来报信的。我们在这里的人都是亲人,现在是,以后也是,咱们相护扶持,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

    众人纷纷点头,这戎装女子已是众人的主心骨,此刻戎装女子说了什么,众人便当是什么。连日鏖战,已让这些百姓疲倦不堪,如果不是因为戎装女子不停的鼓气激励,也许这座城池早就落到了草海游兵散勇的手中。

    “夫人,前些日子城里收留逃难的人,他们说大都城都被别人给占了,整个十堰府除了咱们这里,别的地都让那些坏人给糟蹋了。夫人你说是真的么,要真是这样,那程大人他们是不是很危险啊?”一个妇道人家忧心忡忡的问道。

    “不管是不是真的,咱们都不能慌,我相信纪诚,你们也应该相信自己的夫君。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无知者无畏() 
他们是去帮助朝廷守城,朝廷不会不管咱们的。【。m】”戎装女子心中暗叹一声,强颜回道。

    如今的北府掖凉州自顾不暇,朝廷哪里还会留意到区区十堰府下的一个秀川县。

    只是明知如此,戎装女子却不能说破,无论如何也要给守城的老弱妇孺留下点念想,要不然秀川城不攻自破。

    “咱们守了八天了,还有两天。”一个老者喃喃自语,浑浊的眼睛中透着一丝希冀。

    “是啊,八天了,嘿,也不知道打退了山贼多少次。”身边一人随声附和道。

    “一共十三次。”一个穿着滑稽,但精神头却很好的白发老者大声说道。声音很是洪亮,比起城墙上其他这些精疲力竭的乡民实有天渊之别。

    见老者说话,不少人都笑了出声,便有一个看似泼辣的妇人取笑道:“老秀才,你是不是什么也没干,就趴在城墙根底下数数啦。

    我可告诉你,这可不是张寡妇家的澡盆子,别不小心让山贼射的箭把你的眼珠子给射瞎了,到时候你可就想偷看都看不见咯。”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极尽戏谑之意。老者大怒,气的吹胡子瞪眼,一手指着说话的妇人,连说了几个你字,却是字不成句,徒然涨红了脸。

    戎装女子眉头一皱,无奈的摇了摇头,和声说道:“郑家大娘,你这话说的太不好听了,齐老先生搬石运木,我看的清楚,可也不比我少做了多少,乡里乡亲,还是别拿旁人开玩笑了。”

    泼辣妇人撇了撇嘴,嘟囔了几句,不过终是住了口,没有再嚼舌根。

    老者洋洋得意的瞪了方才取笑自己的乡民一眼,又极是感激的冲戎装女子拱手一礼,以示谢意。

    “嘿嘿,不用说齐老爷子这身手都是当年偷东西时练出来的。”不知道是谁在人群背后嚷嚷了一句,让老者脸上的得色瞬间就垮了下来,宛若霜打的茄子,一下子便垂头丧气起来。

    戎装女子甚是无语,乡民淳朴,只是有些陋习却也难改,有的时候刻薄起来的确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戎装女子轻咳一声,岔开话题道:“这些人可不是山贼,他们是从北边来的异族军队,远比那些山贼还要凶残可恨。”

    “啊,蛮人么?也没有多了不起啊,还不是让咱们打跑了。”众人听是异族兵将,皆是一震。

    想起连日来是和这样的敌人交手,且还占了上风,怎能不让这些有人半生还不曾出过十堰府的乡民觉得飘飘然起来,便都想着日后该怎么给自家儿孙讲讲今日发生的事。

    戎装女子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无知者无畏,本就是乌合之众,如果再没有点勇气,这城十有八九是守不住的。

    八天光景,虽说来的是草海将士,不过绝非营中的精兵强将,一看便知是游兵散勇,人数也不多,约莫只有百十来人,军阵不齐,更不要说铠甲战马了,兴许是跟着草海大军流落过来的落魄儿。

    如若不然,单凭城中仅剩的千余老弱病残,怎能抵抗这些时候。

    戎装女子强提精神,指挥城墙上还能走动的乡民将剩下的石块滚木搬到一起,防备草海流寇下一次攻城。

    看到余下的大石滚木,戎装女子心头一沉,已经没有多少了,如果敌兵攻城,最多坚持半柱香就将告罄。

    滚油早都用完了,还有人从城中自家的屋子里搬来磨刀石、盆锅碗缸之类,差不多看得见的都搬了过来,不过也还是杯水车薪。

    戎装女子隐隐有些脱力的感觉,前几次草海流寇来攻,这些守城的乡民吓坏了胆子,闭着眼睛看也不敢看一下城下,只知道将手边抓得着的东西都丢了下去。

    戎装女子连声喝止,竟被淹没在一阵阵惊声尖叫之中。恐慌之情一旦蔓延,大有燎原之势,一个个你争我抢的从墙头抛扔,戎装女子拦住一个,刚走两步,身后刚才被拦的乡民便又开始偷偷往下丢了起来。

    等到守城的乡民累了停手的时候,搬来的守城用物耗损近半,以至于从那之后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如若不然,坚守十余日倒也还有剩余才是。

    戎装女子皱着眉头,打量着城下散落的石块和滚木,琢磨要不要犯险派人打开城门,去搬些回来。

    三日前戎装女子就曾有过这个念头,命府衙留守下来的几个衙役捕快趁夜打开城门,到城外将这些石块再捡回来。没曾想刚出城门,就被草海流寇伏杀,这几个原本就不多的男丁被草海流寇乱箭射死,如果不是戎装女子拼死杀退流寇,恐怕连城门都要失守。

    就在戎装女子思量该不该冒险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就听到戚夫人喜道:“哎呦,怎么把翎儿抱上来了?”

    戎装女子一惊,急忙回头望去,只见一个相貌慈祥的中年女子怀抱着一个数月大的白嫩婴儿,裹在一个棉被之中,一双乌黑清澈的眼睛滴溜溜乱转,待看见戎装女子便张着双手哭叫起来,惹人垂怜。

    “娘,你怎么把翎儿抱到这里来了,风吹烟熏,你们,哎。”戎装女子刚想说这里危险,只是身旁的这些人莫不都是身处危险之中,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中年女子哄了哄怀中的婴儿,慈声说道:“翎儿一直哭闹个不停,我看他是想自己娘亲了,你领着乡亲守城,为娘也不放心啊,过来瞧瞧。

    快,婉茨,翎儿让你抱呢,抱抱他吧。”说罢就将怀中的婴儿送了过去。

    戎装女子无奈之下只好将手中长枪交给一旁侍女梨儿,小心翼翼的抱过婴童,生怕身上的铠甲磕碰了娃儿幼小的身子,慈母心性显露无疑,与方才传令指点时的模样判若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