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大将军 >

第750部分

少年大将军-第750部分

小说: 少年大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行事一向自有分寸,何须他人评断对错,王爷蜀州一行看似赌的是成败,实则赌的还是人心,只是人心向来最难捉摸,既有多变,又有不变,不过依我之见,王爷日后还是少赌人心为妙。”中年女子看着李落,和声说道,“此刻王爷见我,当也不例外。”

    李落沉默数息,展颜回道“恕晚辈不能苟同,人生在世,总要有些人值得相信的。”

    中年女子嘴角微扬,含笑回道“哪怕是不该信的人?”

    李落展颜回道“倘若错信,也是识人不明之过,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扪心自问。”

    “不知道王爷有没有想过你忠的是大甘江山社稷,却会害了黎民苍生?”

    李落微微愣神,淡淡应道“我出身大甘李家。”

    “如果王爷不是姓李……”

    “那晚辈此刻大概会是个教书先生吧。”

    中年女子莞尔一笑,点了点头,道“说的是,若王爷不是出身大甘李家,这天下间也不会再有一个定天王了。”

    “前辈过誉了,晚辈有一事请教。”

    “哦?”

    “前辈可知道极北的尽头和天南深处是什么?”

    中年女子神情微动,深深的看了李落一眼,平声说道“倘若有一天王爷的心可囊括天下,自然会知道天火之地和渊雪深处的秘密。”

    李落笑了笑,颔首一礼道“多谢,若无他事,晚辈就告辞了。”

    “王爷请便。”

    李落起身走到院门前,回身望去,笑问道“敢问流姑娘是否也领悟了域?”

    中年女子淡然回道“云栈的悟性还要胜过言心,只是她心中尚有一劫,劫未过,难达通明之境。”

    中年女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李落也猜到流云栈定然已经领悟了这层玄之又玄的境界,欠缺的只是火候而已。至于应劫之说,江湖上的前辈高人自古都喜欢打哑谜,看起来这位大隐于市的掌门亦不例外。

    出了院门,李落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不由自主的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却见流云栈抱臂靠在凤凰木下,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一脸余悸的李落。

    。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流言蜚语() 
“和我师父说完啦?”

    “嗯。”李落点了点头,笑道,“说完了。”

    “怎样?”

    “还好。”

    “还好?”流云栈皱了皱眉头,颇是不满,随即扑哧一笑道,“算了,我还是少问几句的好,免得师父又要说我。”

    李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流云栈略显气恼的看着李落,哼了一声,问道“王爷要回去了?”

    “是,蜀州的事了了,不过还有别的事。”

    “那我就不送王爷了,王爷保重。”

    李落看着流云栈和声说道“我远在朝堂,不知江湖风波恶,流公子也多珍重。”

    流云栈一愣,错愕的看着李落,李落却移开目光,拱手一礼,径自离去。到了翟廖语身边,李落终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凤凰木下已经空无一人,独留萧萧枝叶。

    “王爷。”翟廖语和钱义迎了上来,重泉夜雨也很好奇的凑了过来,听听李落会说什么。大隐于市的掌门可是大甘江湖举足轻重的人物,隐秘非常,常人想见一面难于登天,比入宫面圣还要艰难百倍。

    李落愣愣的看着眼前一脸好奇的众人,猛然一拍膝盖,吓了众人一跳,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急急屏息静气,就听李落汗颜说道“忘了问人家名讳了。”

    不等几人从僵直发呆中回过神来,就见重泉不以为意的皱皱鼻子,脆声说道“素惠清啊,这有什么好吃惊的。”

    李落连同翟廖语几人齐齐转头盯着重泉,重泉小脸一红,忙不倏往后移了移身子,红着脸小声说道“小姐说的时候我听到的。”

    “嘿,看来日后还要多多向谷梁姑娘讨教一番。”

    “那是自然。”重泉骄傲的一挺酥胸说道。

    众人皆都放声大笑,让重泉闹了个大红脸,倒是忘记了追问李落见到素惠清的情形。

    半个时辰后,翟廖语急赶数步,伴在李落身侧,传音问道“王爷,出了什么事?”

    李落望着前方,无言苦笑,压低声音回道“就知道瞒不过翟大哥。”

    翟廖语嘿嘿一笑,道“平白相邀,如果没事那反倒是怪了。”

    “翟大哥,倘若有朝一日大隐于市和我们兵戈相见,你觉得我们可有胜算?”

    翟廖语一怔,良久无语,忽然从怀中掏出一只酒囊,猛猛的灌了一大口,让李落也不禁为之侧目。

    “要是知道了会胜才做一件事那多没意思,把赢不了的事做成才有趣,用王爷的话说,道不同而已,怕个卵蛋。”翟廖语爆了一句粗口喝道。

    李落心中一暖,展颜笑道“说得好,怕个卵蛋,哈哈。”

    几声长笑,在马蹄声中远远传开。

    凤凰木再是绚烂,终只是区区一隅之地。素惠清传道解惑,是答谢李落厚待流云栈之义,寥寥几句话,彼此皆知各自的心意,相比李落,此刻的大隐于市终究不会站在大甘朝廷这一边。

    李落再回卓城的时候,流言蜚语已经笼罩了整个京城。

    燕丹枫受封退兵,解了大甘朝廷的燃眉之急,接下来就是朝野上下一些所谓有识之士的口诛笔伐,一来责斥燕丹枫深受皇恩浩泽,却行不忠不义之事,其心可诛;二来便是暗自诽谤李落软弱无能,大概依着这些人的口舌流言,换作自己手持天子令符,燕丹枫还不得俯首帖耳,乖乖交出兵权,而后再负荆请罪,以求恩圣宽恕,岂能容燕丹枫如此放肆,作乱谋反不说,还成了一方诸侯;再者,纪王李玄郢身处风尖浪口,行事不端为次,有损皇室脸面最是紧要,上书废王的折子这些天里就不曾断过,好在万隆帝沉得住气,或者说万隆帝干脆就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件事上,折子虽多,不过大多都是泥牛入海,音讯全无。

    李落得知消息,自打离开卓城南下蜀州之后,纪王李玄郢就没有离开大甘皇宫半步,天天守在宫里,连纪王府都没有回过一次。

    李落听罢黯然无语,这个时候越是如此,就越是落了旁人口实,这样胆小气弱,又怎能守得住诸子之首的位子,又怎会有朝臣投靠。

    不过最让李落遗憾的是离城之前,李落曾留书一封,奏请万隆帝下令朝堂上下莫谈此事。此番回城,非但是朝堂内外,就连市井之间也传的沸沸扬扬,好似一夜之间这件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般。

    天威受损之巨莫过于此,至于纪王品性不端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李落入宫缴令,这一次倒是没有人再阻拦,不过也是等了足足一个时辰之后,万隆帝才传旨命李落在养心殿前候着。

    养心殿中。

    昔日大甘帝王韬光养晦之所,如今也换了装饰,旖旎不说,处处都充斥着说不出来的温热的味道。

    殿中早已换了布置,龙祚不再,已然被一张富丽堂皇的锦榻所取代,万隆帝慵懒的躺在一名宫女不着寸缕的上,另有一名宫女正小心翼翼的揉捏着万隆帝的身子骨,好一处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帝王人家。

    殿中待客之处,当今的皇后云妃正陪着李落尝着宫里最好的茶。

    李落端起的茶杯许久不曾放回桌上,目光中隐含着一股不为外人所察觉的失落和黯然,兴许还有那么一丝绝望,怔怔的看着这两个相貌如出一辙的宫女。

    双生子,又是一对晴云探月。

    云妃浅浅抿了一口茶,轻轻放下茶杯,朱唇轻启道“王爷这次去蜀州辛苦了。”

    “辛苦?”李落一愣,回望着一如往昔的丽人,茫然道,“辛苦么?”

    “不辛苦么?”云妃诧异问道。

    “那便是辛苦吧。”李落淡淡一笑,终是放下了手中茶杯。

    “王爷有怨气了。”

    “岂敢,我深受皇恩,理该为天子分忧,这点苦算不得什么。”李落淡然应道。

    “是么,可是本宫却听说王爷差点就回不来了。”云妃美目一眨不眨的盯着李落道。

    “回不来岂不是更好。”李落笑了笑,不置可否的回道。

    。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立储() 
“王爷这是在赌气……”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皇后娘娘是想告诉我这句话么?”

    云妃一阵沉默,许久才缓缓接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呵呵,这句话恐怕也是王爷想说给本宫听的吧。”

    “娘娘言重了,玄楼是晚辈,岂会有如此以下犯上之心。”

    “你是没有,只是于事又有何补?说你胆小吧,蔑视皇权的事你从来都没少做过,说你胆子大,好多事却都畏手畏脚,难成气候,笼中虎,困水龙,怕你的人那么多,你却偏偏要给自己带上镣铐,本宫看着也是心疼。”

    李落洒然一笑,道“多谢娘娘。”

    “谢本宫什么?”

    “若不是娘娘,只怕今天我赌得气会更重,哈哈。”

    云妃莞尔一笑,眼神深不见底,透着一缕让李落望之惊心的神采,柔声回道“本宫总不至于把你当成眼中钉,就算当真到了那一天,本宫也不会对不起你。”

    李落脸色微微一变,沉声回道“娘娘言重了,多谢娘娘厚待,玄楼惶恐。”

    “你不用在本宫面前假惺惺的装模作样。”云妃轻哼一声,接道,“我做什么事自然有我的私心打算,我不打算瞒着你,你也看得清清楚楚。宫里的事若是对你不利,我不会置之不理,不过倘若你自寻死路,那便也由得你。”

    李落正要答话,就听锦榻上万隆帝气息绵软的叫道“楼儿,你回来了,和云妃聊什么呢?”

    李落起身一礼,沉声回道“皇上,蜀州一事暂已了结,玄楼入宫特来缴令。”

    “好好好,只要是玄楼办的事,朕一向放心的很,不管什么事你放心做就好,别管旁人说什么,有朕替你撑腰。”

    李落恭声称谢,看样子已经有人在万隆帝耳边说过什么,万隆帝没有明言,不过猜也猜得出来。

    “四皇兄……”

    “这个逆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哼。”万隆帝冷哼一声,在身旁宫女的搀扶下坐直了身子,气咻咻的喝道。

    李落看着锦榻上的万隆帝,没来由的心头一紧,这才数年光景,万隆帝的身子竟然已经被酒色掏空到了这般境地,双颊深深的塌陷了进去,眼眶下暗藏着一抹灰败阴沉的颜色,目色赤红,不见清明,反倒是浑浊不堪,仿佛罩上了一层暮气,宛如晚霞深处的夕阳,不见神采,只剩下摇摇欲坠的迟暮老态。

    “皇上,玄楼有一言请奏。”

    “你说。”

    李落看了一眼锦榻之上的两名宫女,此刻倒是很乖巧的垂首不言不语,偶尔才会好奇的张望一眼堂下的大甘九皇子。李落欲言又止,万隆帝却似并没有察觉,也没有摒退侍女的意思,李落暗叹一声,直言道“四皇兄行事不捡,处事不察,识人不明,其罪当罚,不过还请皇上莫要大惩四皇兄。”

    “咦?”万隆帝惊愕的看着李落,问道,“你要保他?”

    李落沉默片刻,沉声回道“是。”

    “朕能问问为什么么?在朕看来,你似乎和纪王没什么过密的交情吧。”

    “玄楼替四皇兄求情,与私情无关,如今北府战事胶着,蜀州刚定,卓城实不易再生波澜。”

    万隆帝哦了一声,不置可否,既没有答应李落,也没有执意惩处,李落猜测万隆帝多多少少会听进去些,或者说,万隆帝根本就没有在意纪王会如何。

    万隆帝问了几句蜀州之事,就已兴致乏乏,竟然也绝口不提收回天子令符的事,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故意如此。三言两语之后,万隆帝便即开始困倦的打着哈欠,没有让李落请安告退,但不言而喻的情形大约也没什么需得隐藏的了。

    “皇上。”

    “嗯,”万隆帝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睡意惺忪的问道,“还有事?”

    李落斟酌少顷,平静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诸子不可一日无长,可否请皇上择立太子,定下储君之位?”

    养心殿中一片寂静,云妃惊讶的看着李落,朱唇微张,没有料到李落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提出立皇储之议。

    这些年里,奏请万隆帝立太子的折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只是万隆帝从来也没有展露过哪怕一丝一毫想立太子的心思,任凭朝臣议论纷纷,吵来吵去,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意思,而如今,立太子的提议终于从李落口中说了出来。

    云妃惋惜的看了李落一眼,垂下眼帘,闭口不语。

    两名宫女噤若寒蝉,大殿上下只能听到万隆帝越来越粗重的呼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