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手机王 >

第36部分

大唐手机王-第36部分

小说: 大唐手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刘玉泽在厨官的指引下将她们接入大堂屋里休息。当天晚上举行婚礼,先由厨官唱请新娘、新郎和父母亲戚,厨官每唱一词,乐队便吹打一次。拜堂时,只是刘玉泽一个人拜,一妹只是站立旁边陪伴。刘玉泽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双手捧着瑶寨传统“腰带”,由厨官带着给在场的长辈一个个行跪拜礼。其中拜堂时一妹所戴的头饰、刘玉泽手捧的“腰带”和头巾,拜堂后都要珍藏在最隐蔽的地方,永远不再使用,直到去世时才能拿出来用于作陪葬物。这是瑶寨的婚俗之一一妹、刘玉泽拜过天地和父母,随后洞房。送迎客人则又开始了偏酒的宴席……

    “**一刻值千金啊……”刘玉泽感慨道,当下就要去洞房,却被唐梁二贵给拦住了。

    “不能去!”

    “嗯?”

    “咱们犬神留下来的规矩嘛!结婚当天晚上新郎是不能和新娘一块睡的嘛!阿姐洞房里已经有人了,你也快洗洗睡吧……”

    “什么?那你阿姐陪谁睡啊?”

    “三妹还有婶婶她们啊……总之今晚阿姐床上是不允许有男人的!要不姐夫你晚上和我一起睡吧?我们一起相拥而眠……”

    刘玉泽闭上脑袋想了一下画面,“别!辣眼睛!!我还是自己找地方睡吧!!”

    ————

    终于把这一段写完了,君写好瑶寨的生活状态和习俗,翻阅了好多资料,但是难免还会有所错误,希望真正了解瑶寨文化的人多多担待吧,毕竟君也不是少数民族的人,对他们的生活状态肯定有不了解的地方……另外千家峒这个地方和关于千家峒的传说是确实存在的,以下引内文字出自百度百科,供大家了解一下:“相传古代,平王豢养了一只五色斑纹的龙犬。平王爱犬如宝。一年,高王强兵侵扰平王国土,满朝文武大臣无一取于出征讨伐,平王为此忧心忡忡,于是帖出招贤榜:谁能应征打败高王,就将三公主许配给他,并封他为王。此时龙犬挺身而出,揭了皇榜,愿为平王出战顽敌,保卫国土。随后,龙犬深入敌巢,施计咬死高王,并将其首级衔回向平王报功。平王为酬谢龙犬立下的功劳、兑现诺言,将三公主嫁与龙犬,并封其为盘护王,即是盘王。可龙犬也是犬,即使晚上他是一个漂亮后生。皇室尊严,平王将盘王与三公主送到了与世隔绝的千家峒,盘王与三公主结婚后,生下六男六女,平王各赐一姓即瑶族最早的十二姓。他们在千家峒繁衍生息,把千家峒开发得美丽富饶:那里四周环山,森林茂密,山花四季不败,百鸟争鸣;无数清澈的小溪汇成河流贯于峒中;峒中有四块大田,土质肥沃,一千户人家共耕种,田里长的谷粒有花生米大。大家生活很富足。有一年,粮官来到千家峒,瑶家好客,大家热情款待,轮流宴请粮官。粮官久不回话官府,官府以为粮官被害,便派兵马前来攻打,千家峒一时变成血火之地。侥幸活下来的十二姓瑶人,也被迫逃散。走前他们祭了盘王庙,把牛角锯成十二截,每姓各拿一截,祝愿以后十二截牛角有凑齐的时候,瑶民有重返千家峒的日子。”其实在现代的瑶族,有很多寨子也是供奉龙犬为自己的祖先的……

第八十九章 新会 大章() 
在千家峒温存了数日的刘玉泽又踏上了征程,只是路上多了一个美人陪伴。

    数日后,终于到达了新会。

    新会县的县令热情的迎接了刘玉泽一行人,正值午饭,刘玉泽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也没有给县令客气,直接坐到了县令的餐桌上。

    “哟,杜县令这伙食不错嘛,还有鱼肉吃……”刘玉泽打趣道。

    杜如泽则是苦笑不已:“刘大人,吃一顿你觉得不错,假如让你数年每一顿都吃这个,你还觉得不错吗?”

    刘玉泽奇怪道:“这个是江鱼吧?冬天的时候县尊大人吃什么?”

    “江鱼干……”

    “好吧!”刘玉泽擦擦脑门上的汗,先不管以后了,自己也不会在这个地方待上数年之久,偶尔吃上两顿江鱼感觉还是挺鲜嫩的……

    饭罢,杜如泽陪同刘玉泽一块去视察新会的情况。

    “杜县令,咱们新会也是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了,只是这土地湿气过重,不适宜种植蔬菜啊……”

    听到蔬菜这两个字,杜如泽咽了一口口水,说道:“不瞒刘大人,自从来到这新会上任后,我就再也没见蔬菜的样子了……要不是当年的陈案,我也不会被贬到这么远的地方……刘大人,岭南的官员,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被贬过来的,一开始是贬到冈州、后来是番禺广州,再后来是雷州海南岛,我看,要是再贬就得跳大海了……”

    刘玉泽听到这里心头一动,说道:“杜大人,你们以前都是京官?”

    “京官?”

    “哦,你们以前都是长安的官员?”

    “我们哪一个不是先考取进士,一步一步凭借自己的本事做上官的?那些依附豪门的官员,怎么可能被贬到这么远的地方?这里天高皇帝远的,说句不好听的,那冯盎的一句话比皇帝的命令都好使……不过冯盎这个人还是可以,整天闭门不出,忙着花前月下,我们这些官员倒是不太为难……”

    “冯盎的府邸在什么地方?我这一来还要去拜会一下他的,皇帝也是有话要交待他……”

    “冯盎的府邸多了去了,不过大人这倒是来的正好了,冯盎现在就在新会呢,前几天他刚在这里办了喜宴……”

    “冯盎办什么喜宴?”

    “冯盎没有别的爱好,只是这……呃,总之他又娶了一个小妾,这个小妾是咱们新会人,于是冯盎这几日一直在新会……”

    “冯盎都已经十几个儿子了还不满足?”

    “刘大人听谁说的?冯盎现在有儿子二十二位,哪是十几个……”

    “尼玛……”刘玉泽无语,这个冯盎简直就是播种机啊,真是给他一个女人,估计真能创造出一个民族来……

    “大人你看,咱们新会除了捕鱼之外,就是种米,但是这土地明显不太适合米的生长,每一亩产量都很少,幸亏一年可以种出三四季来,百姓倒是饿不着,总体来说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安逸的……”

    “杜大人,这样吧,你把的县的县令都通知一下,我把想法给你们说一说,改造,不能一个一个的改,这样太慢了……另外杜大人也不要太过担心,要不了多久,咱们的水泥官路就要修到岭南了,到时候,岭南的鱼米可以卖到长安,长安的丝绸蔬菜也可以卖到这里来……”

    “大人,修路?那路怎么通过五岭之地?”

    “挖隧道呗……这个大人就不用管了,我大唐有个军械研究院,最近研究出一样秘密武器来,我觉得正好可以借助这件武器一用……好了杜大人,你先通知各大县令吧,我去拜会一下冯盎,和他取取经,啊不是,和他交待一下皇帝的嘱咐……”

    ————

    “原来是皇帝特派来开发岭南的刘大人,幸会幸会!!”冯盎很是热情。

    “冯大人真是雄威非常啊,七箭败洞僚,我可是佩服万分啊!”

    “灵州一役我也略有耳闻,刘大人看来对军事也是蛮懂的!不知这一次刘大人到我府上有何贵干?”

    “我来是皇帝有事情要我交待你,咱们岭南的地理位置特殊,汉族和其他民族都杂居在一起,而岭南之南还有许多小国,冯盎大人位高权重,在岭南也是分量最重,我来开发岭南,一方面是要征得你的同意,另一方面,皇上也是交待你要注意一下南诏国……”

    “南诏国?他们不是被我大唐招安了吗?难道要造反不成?不用注意了,老子直接出兵把它灭国……”

    “冯大人,这是皇帝的意思,打一个南诏容易,但是它现在并没有对我大唐不敬的样子,咱们仗着武力把它灭国了,其他被招安的国家怎么想?我们边境依附于我们大唐的小国数不胜数,要是一同反抗的话,也是一个焦头烂额的事情啊……”

    “我也只是说说而已,还有大好春光等我消遣呢,我才不会闲得没事主动找事……不就是注意一下吗,这个简单……”

    “对了,由于冯大人派兵打败了洞僚,皇帝想赏赐给大人一些东西,但是想了又想,觉得冯大人实在是不缺什么了,于是便把你儿子给你送了过来……”

    “什么?我儿子回来了?”冯盎一听便激动了,他儿子是当年有人称他谋反,他让皇帝安心才把儿子送去长安做人质的,现在皇帝把儿子又送了回来,表明皇帝对自己还是信任的!!再说这个可是他最得意的儿子,长得温文尔雅,又极其聪明,冯盎有意让他做自己的接班人的……

    “是的。我来的时候就在长安出发了,由于你儿子还带了一些东西,所以应该是在路上走的不快,但是想必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一家团圆了……”

    “哎呀!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对了刘大人,晚上留在这里吃饭!!我这里有很多鲜嫩的海货,刘大人一定要尝尝!虽说这地方吃到蔬菜有点难,但是凭我的本事弄些海货还是比较简单的……”

    “没事没事,海货好,海货好,我就不喜欢吃蔬菜……”刘玉泽两眼放光。

    ————

    数日后,岭南之地的县令已经来了近一半,剩下的由于路途过于遥远,没法赶来,刘玉泽也是大手一挥,决定召开大唐的第一届电话会议……刘玉泽让已经赶来的县令每人给没有赶来的县令打一个电话电话保持在接听状态,这样的县令就都能知道会议的了。

    “咱们岭南之地,向来是鱼米之乡,百姓的生活状态也是比较安逸,但是由于和中原之地隔着五岭,所以咱们这里和中央的联系不够紧密,咱们也逐步的落后于中原的发展……受到皇帝的委托,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咱们一起来商讨一下岭南的开发问题……大家以前都是在中原为官的,对于中原的繁华众位也是经历过的,所以我也就不多描述了,咱们的目标,就是把岭南成比中原还要繁华的地方……”

    刘玉泽此话一出,众位县令大惊失色:“刘大人,你说把这落后的岭南成比长安还要繁华的地方?这……这怎么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长安虽然位于中原,但是气候不如这里好,那里常年干燥,三天两头的闹旱灾,地理位置也不如这里好,这里我看有江有海,这种地理不正是适合发展经济吗?”

    “可是咱们没有钱发展啊……”

    “这个不急,我已经和长安的商会经刘玉泽的提议,长安年前成立了商会组织,由周员外任会长,刘员外任副会长,刘玉泽担任名誉会长,凡是入驻商城的,必须加入商会……商量妥当,我只是先行军,后面商会的人会过来考察投资,钱的方面不用担心,咱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商人的钱留在这个地方……”

    “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民族问题,岭南之地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习俗和信仰,前几****看了一下咱们的县志和法律,发现一个大问题,咱们的官员似乎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很是歧视,我看许多案件的判决明明是人家有理,你们还是判决汉人胜,这样很是不妥……”

    “蛮夷之人思想落后……不拉不拉……咱们都是汉人,难道还要向外不成?”

    “这种想法就是大错特错了,咱们是官,是大唐的官,不是汉人的官,这些少数民族也是大唐子民,你们凭什么不能平等对待?我前几日去看了一下各个部族的生活状态,他们生活的很是贫困,和我们汉人的生活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样不行!现在我说一下第一条命令,就是各个县回去后做好各个少数民族的扶贫工作,这一项工作纳入年底的政绩考核,凡是任上还有贫困的少数民族的,官员政绩一律认定为不合格……”

    “大人,这样不公平~!”有官员抗议道。

    “不公平的事多着呢,你咬我啊?皇帝的话大家还记着吧?岭南关于改革的事情都听我的,你能奈我何?”

    “你!!”这官员面红耳赤,无法反驳。

    “好了,我刚才看了一下咱们当地的法律,发现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第一个,不许汉人和蛮夷之人通婚,这算什么奇葩规定?前几****看到新会的一个案子,有个僚哥和咱们的汉妹相爱,你们却把这个僚哥判了个杖刑,还把他丢到牢里,这不是胡闹吗?”

    “大人,这都是按律行事……”杜如泽赶紧解释道。

    “我也没有怪你的意思,杜县令在新会做的还是不错的,前几****走访了一下百姓家,大家都对你交口称赞,这说明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