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10部分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10部分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顾老五满脸兴奋的说道:“嗯!小人听懂了王爷的意思!小人马上安排人,制作这个轧花机来去籽!”

    他说完之后,就对身旁的那江管事做了安排,那管事领命而去。

    “走,去看看你的纺纱机!”杨恩站起身说道。

    ……

    杨恩等人在顾老五的带领之下,进入到他的纺纱作坊之内。

    这里是一排平房,全部是黄土墙瓦房,比全国大多数百姓住的房子都要好很多。

    屋里面纺纱的全部都是女人,年纪各不相同。

    采用的纺纱机全部都是脚踏式,三个纱锭。

    杨恩经过那顾老五介绍,已经知道,脚踏式三锭纺纱机在此时是最高级的纺纱机。

    此前他没有见过这东西实物,只是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纪录片。

    在华夏某些古老的村落,还保留着这种脚踏式三锭纺纱机的模型,有些老人也还会使用。

    他驻足仔细看了看,心里不由得感叹道:“华夏人民的确聪明无限,不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发展,谁能想出如此精巧、先进的纺纱机来?”

    这个纺纱机,是由双脚踩住一根约三寸直径的圆木,像踩自行车一样不断转动右边的一个大圆辊。

    这是利用了凸轮原理,这点非常关键!

    那大圆辊带动皮带,皮带带动三个纱锭旋转,将丝、麻打成有捻的纱线。

    为什么最多是三个纱锭呢?

    因为,丝、麻等原料,必须要用左手拿着,并用大指母轻轻压住。

    这样,一个人的一只手就剩下三个手指缝,那原料就从这三个手指缝溜出去,被绕成捻,在纱锭卷成纱线!

    而右手还有用途,要隔一会儿用长棍子,把纱线缠绕到到纱锭的最右端,以做到均匀分布!

第18章 你这技术不行() 
燕王府。

    杨倓看着监察御史欧阳雪,微笑着说道:“你表现得很好!这些东西是我赏给你的!记住,今后只要照着我说的办,升官发财都不是问题!”

    欧阳雪拱手回答道:“多谢燕王赏赐,卑职愿为燕王肝脑涂地!”

    “嗯!你继续暗中监视杨恩,我看他越来越张扬,似乎想要取我而代之!哼!这是自不量力!”

    “燕王是嫡长孙,其他人哪里敢比?被立为皇太孙是迟早的事!”

    一听这话,杨倓脸上泛出一丝得意之色,他又对欧阳雪说道:

    “这次,不管杨恩打赌胜负如何,我们依旧要寻找他和二叔的把柄!”

    “遵命!燕王,卑职还有些事情,这就告辞!”欧阳雪起身,行过礼之后,随手提起那个钱袋子走出去。

    他刚走出门,就打开那钱袋子看了看,心中很有些吃惊!

    这燕王也是大方,这口袋当中的金银,有两三百贯价值!

    身后,欧阳雪刚走,王府的大管事刘阳走了出来,轻声对杨倓说道:

    “王爷,这次欧阳御史的弹劾并不是很成功,王爷如何还要给他如此重赏?万一那扶风王赢了该当如何?”

    “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百贯钱吗?再说,今后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我们只要不停找杨恩的毛病,总会找出来的!

    他没那么容易成功!你派人盯紧些,将进展情况及时向我禀报,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极端措施!”

    “遵命!”

    杨倓想,杨恩想出头,其实没那么容易,只有二叔齐王一直被软禁,他就不那么容易出头!

    因为,杨恩如果当了亲王,那他父亲怎么办?

    ……

    顾老五作坊。

    杨恩问道:“按理说,那白叠花也可以用这个脚踏三锭纺纱机的,你为何不用?”

    那顾老五道:“小王爷有所不知,这白叠花跟绒毛相差无几,很短,不容易成捻,和那丝麻相比差很远!”

    杨恩一想,的确如此!那丝、麻的纤维可比在棉花长得多,根本就是天上地下,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不过,也并非纤维短就不能提高效率,毕竟再短纤维的棉花,也是可以机器纺纱的!

    后世那些棉纺厂可都是用几百个纱锭的机器纺纱,虽然棉花品种可能不一样,但应该不是决定性因素!

    你这三个锭都搞不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接着众人来到专门用棉花纺纱的作坊!

    杨恩转了一圈,立刻就发现了关键所在:这棉花松弛度很有限,而且里面杂质很多!

    如今这里所有人都用一个纱锭纺纱,那棉却是先拉成的丝状,抓在手中进料。这很费功夫,当然速度较慢。

    正常情况之下,棉花只要足够松弛之后,将其排列整齐,前方捻出一根棉线之后,后面的棉花会自动跟着被捻进去,一根棉线就出来了。

    杨恩看他们居然如此困难,知道这个棉花原料有问题,没有弹好。

    接着他又到了棉花的原料作坊看了看,问了一下顾老五弹棉花的情况,得知他们是用两尺多的短弹弓简单的弹了一下。

    这哪行啊?

    后世城郊结合部以及农村,还可以经常见到弹花匠,杨恩可是亲自见过弹棉花的。

    那些弹棉花的工匠,这是两米长的大弹弓,效率很高,可以有效清除棉花中的杂质。

    当然,那种大木弹弓效率其实也不高,依照这大隋朝的科技水平,可以制造更先进的弹花机,那样效率还比大弹弓提高十几倍。

    不过时间很紧,只有两个月时间,那个弹花机就找人先研制着。

    目前首要的是要制造出大木弹弓,那玩意儿没什么难度,反正就是用牛皮筋做弦!

    只要棉花弹好了,采用目前已经使用的的脚踏三锭纺纱机,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这还很不够!既然要赢虞世基,还得把多几十锭的纺纱机搞出来。

    脚踏三锭纺纱机小巧灵活,每家每户都可以使用,这是他最大的优点。

    不过他的效率依然很低,只有三个纱锭!

    杨恩要马上进行改进,他要首先制造出三十到四十个纱锭的纺纱机。

    因为他发现这个脚踏三锭纺纱机,其实是皮带带动的三个轴,轴上是三个纱锭,进料全靠人的三个手指缝。

    这效率当然很慢,在他这个见过后世很多机器的人看来,完全可以改得更加先进!

    比如,可以在一根轴上装上若干个纱锭,比如说五个,这样,十根轴就是五十个纱锭。

    这绝对可实现,只是要增加一些齿轮和一些传动机构。

    至于那进料,当然不能靠人的手,而是直接设计进料槽,就那棉花排列整齐之后,就可以自动成捻进料。

    看了这个场面之后,杨恩心中有了底。

    他对身旁的顾老五等人说道:“这里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走,我再给你说一样东西,你造出来之后,争取尽快用三锭纺纱机纺白叠花纱。

    接下来,我再找技艺高超人,研制一种可以几十个纱锭同时纺纱的机器,到时候你就等着挣大钱吧!”

    哦?几十个纱锭同时纺纱?这是什么样的机器?

    顾老五反应挺快!

    因为他知道,扶风王今日前来,主要是要考察白叠花的纺纱和织布。

    如果有几十个纱锭的纺纱机可以纺白叠花纱,那么丝麻就更可以用,这效率一下就提高了几十倍,还减少了不少人力,真的有这样的机器吗?

    要是那样,自己一年怕是就要多挣好万贯!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心花怒放!

    杨恩已经察觉到了他的表情,心里暗笑:听说此人已经是大隋首富,可是一想到这新式的纺纱机,他居然如此兴奋!

    你要挣多少钱才满足?

    当然,也许他根本已经不再满足于挣钱,而是想看看自己口中说的那种机器。

    ……

    回到客堂之后,顾老五命人取来笔墨纸砚,杨恩简单的勾勒了一下大木弹弓的形状,以及如何简单操作。

    那东西这里就无需细述,应该很多人都见过。

    就是弹棉花的人背后绑插一根弯曲的竹竿,将那两米来长的弹花弓拴在竹竿顶端之上。

    然后左手把着弹弓,右手用木槌弹动弓弦,以此来将棉花弹松。

    杨恩看看中午到了,就说道:“这大弹弓,你自己找人做!最好是两三天就做出来。至于那个几十个纱锭的弹花机,由我负责,我等还有事,顾商,告辞!”

    说完杨恩站起身,就要离去。

    那顾老五却说道:“扶风王为何如此之急?午饭已经准备好,何不吃顿便饭再走?”

    他极力挽留!

    要是扶风王能在府中吃饭,这对自己来说是何等的荣耀?

    可杨恩摇摇头没有说话。

    旁边蒋鹏附耳对顾老五说道:“现在朝中有人盯着,这饭就不吃了!也不准送任何东西,你只要把扶风王安排的事情办妥当,王爷也就高兴了!

    今后有事需要王爷帮忙,尽管来找我就是!你应该明白我说话的意思,告辞!”

    顾老五当然是聪明人,他一听就明白了扶风王的苦衷,于是只得恭送杨恩等人离开!

    心想,若真的用上了扶风王的机器,挣了大钱,也还是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感谢王爷!

    至于如何感谢,到时候再想办法!

第19章 竹鸟() 
(今日起,恢复二更)

    燕王府。

    “启禀燕王,今日,扶风王去找顾老五……”刘阳把他派人探听到的情况,向杨倓作了详细汇报。

    “暂时可不管!短时间之内,我看他未必能完成计划。我问你,他是否有收礼?有无与顾老五共进午餐!”

    “一起午餐倒是没有!不过收礼与否,那就不得而知,必须得调查顾老五身边的亲信之人才可得知!”

    “那就速派人去调查!还有,收买陈棱和张镇手下人之事,可已经办妥?”

    他知道,这二人很可能登陆琉求成功。既然此事是杨恩在主管,他就要给杨恩挑毛病。

    他知道领兵之将在外,难免会做出一些违法之事,所以准备收买他二人的手下,以找出证据。

    “请燕王放心,此事老奴已经办妥!他们一定会将陈棱和张镇二人的所作所为详细的向老奴报告……”

    杨倓一听,不觉得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自己想办法把齐王搞倒了后,现在轮到杨恩了!

    ……

    扶风王府。

    记室参军张弘正在向杨恩禀报:“启禀扶风王,那欧阳御史,今日到了燕王府!”

    “哦?他一个监察御史,怎么敢擅自到亲王府中去?”杨恩有些不解。

    张弘解释道:“欧阳雪虽然化了妆,依然被卑职给认了出来。因为卑职根据扶风王的指示,三日来一直派人跟踪他。

    他是在东市外上的轿子,然后又换了两次马车,最后才进的燕王府。”

    杨恩听罢点点头:“很好,他做事如此诡秘,必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把此事记下来,再继续观察,不可轻举妄动!”

    “遵命!”

    一旁的谢俊说道:“大郎,根据卑职从少府监得到的工匠名单,这大兴城之中,手艺最好的,就是邓伦。

    此人曾经当过少府监九品直官,不过他已借故告病在家五年,不愿出来做事!”

    (直官:指技术官,非领导职务。他享受一般官员的待遇,但是没有职田。个别直官的品级很高,三品都有。)

    “这是为何?”杨恩问道。

    有人是根本不愿意做官,愿意一直归隐山林!

    不过像这个邓伦一样,做了官之后,借故告病在家之人,倒是很少见。

    “听说他是无故遭到了某位高官的训斥,一气之下才弃官归隐的!”

    “他有何特别技能不成?”

    “听说此人是墨家后人,很善于制作复杂的机关和器械。在少府监聘请的直官当中,唯有此人是负责机械,可见其技术绝对不一般!”

    哦?杨恩一听,既然这个邓伦是墨家传人,应该是有两下子的!

    “那我等就去拜访一下,你速去准备一份礼品!”杨恩说道。

    谢俊却提醒道:“卑职听说此人如今很有些清高,一般人他不愿意见。”

    他的意思,万一这杨恩去吃了闭门羹就不大好。

    只见杨恩笑了一笑,说道:“无妨,我自有办法让他见我!今日就你与我大舅陪我去,蒋管事还有别的事情。”

    杨恩已经安排他去负责查看那顾老五的进度。

    “遵命!”

    ……

    大业坊。

    杨恩带着谢俊与大舅韦挺,来寻找邓伦。

    韦挺是原户部尚书韦冲的长子,自从他父亲死后,在家守孝三年。

    如今守孝期虽然早已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