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12部分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12部分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阳公主听完说道:“哥奴从前胆小怕事,如何家中一遭变故,倒好像变了个人一般,完全不像以前了!”

    一听齐王家中变故一事,乐平公主嘴角泛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道:“其实,要说这事,二郎(齐王)也有些冤枉!”

    她这么一说,萧后很有些不解:“冤枉什么!这个逆子,居然和韦大娘鬼混在一起,完全不顾礼数,真是岂有此理!”

    乐平公主解释道:“殿下,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二郎!当初,本来二郎看上的韦大娘,只是阴差阳错,韦二娘倒是变成了二郎的王妃……”

    萧后听完一愣,说道:“此事我怎么没听说没听他说过?”

    乐平公主说道:“此事是先皇做的主,殿下和陛下同意的,因此二郎不好违命,说来二郎还是孝道!”

    “孝道?”萧后冷笑一声,接着说道:“听说他抢了一个你送给陛下的女子,这又怎能称得上孝道?”

    虽然她也不喜欢杨广胡乱招惹女人,不过,敢抢找父亲女人的儿子,当然是个不孝之子!

    乐平公主赶紧又解释:“其实,这件事真不能怪二郎!当初,妾是说过要把那柳氏女送给陛下。

    不过,陛下并没有答应要,妾当时以为陛下拒绝了,也就再未将此事放在心中。

    那日二郎到妾府中来游玩,无意中看见了柳氏,我见他喜欢,便主动将那柳氏送给了他,谁知此事惹得陛下不高兴……”

    她把前因后果给萧后一一讲来!

    “原来如此!”萧后听完若有所思,然后又随口问道:“他如今在府中都干些什么?”

    “好像闭门思过,每日苦读佛经,忏悔以往的过错,替殿下和陛下祈福!”乐平公主说道。

    旁边南阳公主一听,不由得心里暗笑:你这不是替杨暕说情来了吗?不过当局者迷,母后应该没有看出来!

    其实,齐王杨暕其实是个非常讲义气之人,为人也孝道。只不过他性格鲁莽一些,有几分好色,性格与父皇相冲突,因此父皇才不大喜欢他,一直迟迟未立他当太子!

    萧后听完乐平公主的介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让他在府中好好反省一下也好!你二人抽空去看看他,让他诵读佛经之余,也多读些书,不要光想着练武!”

    “遵命!”乐平公主一看,送了一口气,自己的目的总算达到了。

    这是萧后又说道:“你二人用过那牙刷没有,哥奴发明的,很好用呢!”

    “哦?牙刷?”南阳公主很有些惊奇。

    乐平公主却表现一般,不过也表示没见过!其实,杨恩早就送了她一箱!

    ……

    扶风府。

    杨恩看罢祖姑母乐平公主送来的信之后,点点头,心想:自己这两万贯礼没有白送!

    祖母终于开始改变对父亲的看法了!

    虽然她说了并不算,不过,祖父杨广和祖母感情很好,说不准哪天祖母一句话,就会让杨广回心转意。

    看来自己习惯的送大礼办事的方法还是颇为管用。

    不过,这一送就是两万贯,这府中的十几万贯,也经不起折腾,还是得想个办法挣钱才行!

    挣钱对自己这个有钱有势的穿越者来说,当然易如反掌!

    想到这里,他便将张管事叫了过来,先问哪些造纸作坊的进展,然后说道:“明日到城外看看,我想建造几座碾常╪ian,wei)!”

    “遵命!”

第22章 浐水() 
晚上。

    蒋鹏进来给杨恩报告一件密事:“大郎,原本齐王与韦三娘的关系,外面虽有传闻,但并未公开,陛下起初并不知晓。

    当初韦三娘待产之时,齐王将其安排在一处极其秘密之所,外人不得而知。不料三娘产女后,被人揭发了!

    根据小奴调查,这揭发者是王温,此人是长安县尉,与燕王关系极好!据小奴猜想,此事应该和燕王脱不了干系!”

    杨恩一听,顿时心中腾起一股无名怒火:怪不得呢!如果伯父不是因病提前死亡,将来就会做皇帝,而杨倓就会当上太子。

    如果齐王当了太子,杨倓就永远只是个亲王,今后继承皇位的会是自己!

    杨恩心中暗自心惊:居然真的是杨倓搞掉了我父亲!

    此人只不过十三岁而已,想不到居然心机如此之深!

    自己虽然也只有十三岁,不过是后世穿越者,实际上已经二十八岁,当然与他不同。

    “此事暂且保密,不可对外人讲!”

    杨恩吩咐道,他心想,这政治斗争,都是你死我活,没有谁对谁错!

    我们看鹿死谁手吧!

    “小奴遵命!”

    随后杨恩又交代蒋鹏,要多与唐国公李渊、楚国公杨玄感、虎贲郎将宇文化及的手下和家人搞好关系,不要吝啬钱财,蒋鹏一一照办。

    这三个人都可能是将来的反贼,一定要加强监控。

    “大郎,那散布谣言说白叠花要涨价之人,小奴也已经调查清楚,是燕王府的一位副管事兰熊!”

    “嗯!我已知晓……”杨恩又皱皱眉头。

    ……

    第二日下午,浐水边。

    杨恩带着张彬、谢俊、邓伦、韦挺四人和十名护卫,骑马沿着他五十顷(五千亩)土地转了一圈。

    他发现只有三个地方适合建立大型碾常L〉哪氤},杨恩没有兴趣,因为不但收入没多少,还可能被人别人说破坏河道。

    因为河流的功能主要是灌溉,缺水时,朝廷是要加以管理的。

    杨恩把自己建造两座碾常囊馑即笾赂寺姿盗艘幌拢胨粗鞒稚杓啤

    还给他说了建造碾常脑颍阂皇枪婺R螅喂蹋灰禄ㄇ坏诙欢ú灰苹岛拥溃灰跋旌恿鞴喔龋员苊饧嗖煊泛推渌僭钡馈

    第三,要考虑好安全,避免河流涨水将碾常寤担渲械谌惴浅V匾蛭募緵核蔷U撬摹

    邓伦看了看这环境,说道:“王爷,这前两点好说,但如果要避免浐水涨水冲坏碾常捅匦氲么記核创氤}。

    这引出来的水,还必须要回到浐水当中去,而且还必须有过流保护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冲坏碾常!

    邓伦说的这个道理,杨恩当然明白。这碾常比徊荒芙ㄔ谥骱拥乐希裨虼蠛樗焕矗隙ɑ岜怀寤伲茄偷貌怀ナА

    “邓先生之言极有理,我们就在此处仔细看看,先画个简单的图样!”杨恩说道。

    ……

    看完现场之后,众人在张管事的带领之下,来到一农户家中。

    这家农户男主人姓张,叫张云,六十二岁,是这张管事的族人,在当地算一普通农户。

    他家并未分家,与两个儿子住在一起,其中一个儿子正在服兵役。

    杨恩放眼一望,见他家也是一个四合小院,房屋有十余间,非常典型的关中民居。

    主人热情地把他们请进屋中,端茶倒水殷勤无限。

    杨恩问了那张云白叠花种植情况,又问那些收成情况。

    得知自己的地租在整个关中地区也就是中等水平,不算太高,他比较满意。

    杨恩不准备做一个刻薄的小地主,不愿意随便增加租子,因为他想做天下最大的地主。

    不过,分给自己的这五十顷土地当中,有一部分土地地势较高,被一座小山挡住,差了三丈多高,无法利用河水灌溉,只得种白叠花、桑和麦。

    “如果这些田种上稻子的话,每亩平均增加一石谷应无问题!”张云说道。

    一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杨恩一听,那地方自己刚才去看过,当时并未注意。

    能不能想办法把水打上来呢?杨恩心中想。虽然种桑也无所谓,不过这里毕竟距离浐水很近,能种上稻子是最好的,毕竟水稻的产量更高。

    又聊了几句,杨恩便提出告辞离开,那张云想留杨恩吃了饭再走,杨恩当然不会,他要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回去。

    “既然王爷非得要走,这点小东西请王爷收下!”那张云和他的妻子拎着一大篮子鸡蛋两只大公鸡、两只母鸡。

    “这……我就收下了,多谢老丈!”杨恩说道。

    那张云非常高兴,一个王爷肯定到他家来,对于他来说,那可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何况,杨恩还送了他一套农具!

    当然,这是农具他舍不得用,准备永久保存起来!

    ……

    杨恩带着他们,又到刚才那张云说的地方转了转,仔细看了看地形。

    咦?干脆在此处安装两架筒式大水车,就能把水车上来!

    凭着脑中的记忆,他知道这种大水车大隋还没有,要是在全国铺展开来,效率不同凡响!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给邓伦说了,邓伦一听点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如果做个五丈的大水车,河水就可以提上来!

    不过,这有个缺陷,如果将大水车安在河流当中,发洪水之时容易被冲走!”

    “无妨!就当是我送给他们的。这里的租户有十几户,他们可以在需要取水之时安设,平时将其取掉即可,人多,安设也方便。”杨恩道。

    这东西不用想也知道,他主要是安装在小溪小河之上。如果安在流量较大的河流之上,确实很不保险。

    “王爷,小人从未制造过王爷讲的这个筒式大水车,必须得仔细斟酌斟酌,多修改修改图样!”邓伦说道。

    “不用着急!现在这周边的土地已经全部种上了黍、粟、菽和白叠花,要种水稻只有等来年了。

    即便要提水抗旱,也还有两个月。现在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那多锭纺纱机制造出来!

    纺纱机作完成之后,再加工这碾常U饽氤}加工出来,应该刚好能够赶上夏收和秋收,估计一年赚个三五千贯不成问题,到时候也少不了你等的!”

    “多谢王爷!”众人拱手道谢。

第23章 乾坤仪() 
今日,裴世矩和李世民等人,要来王府向杨恩学画地图。

    虽然教学很简单,但是这画图需要一些特殊的工具,杨恩准备了一个星期才完成。

    制图当然离不开圆规、直尺、三角板、量角器、丁字尺等工具,另外就是铅笔、橡皮擦。

    现在采用电脑绘图,像那丁字尺之类的东西,一般人怕是见不到了。

    圆规和直尺这两样自古就有,听说大禹治水时就用过,当然无从考证。

    杨恩对于圆规作了一些小改进,接近现在的圆规,好用了不少。

    至于三角板和量角器这两个常用工具,制作起来丝毫不费劲,只不过是用木头做的,并非透明塑料。

    铅笔更简单,这实际上并不含铅,而是用石墨加黏土制作,那粘土加的比例越多,铅笔也就越硬。

    那橡皮擦就有些麻烦,不过对于杨恩来说都不是问题,这是用杜仲来熬的胶,里面加了些硫磺,做成了橡皮擦。

    或者说应该叫“杜皮擦”,因为这不是用橡胶做的。

    当然这东西有一股药味,不过不影响使用。

    做完之后,杨恩对眼前这些制图工具都感到很满意,心想:平时多看书多学习就是好!

    要不穿越过来啥也不会,不就完蛋了?会几样发明,即便当不了官,做个富翁或者小地主总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自己现在是小王爷,有更大的追求目标。

    正在此时,下人进来禀报道:“启禀大郎,裴相公和李二公子等人到了!还有许校书郎也来了。”

    “赶快备茶!”杨恩安排道。

    他并未出府迎接,而是安排的李司马、张弘、张彬管事等人迎接他们,这是正常礼节,因为自己的品级比他们高得多。

    不一会儿,李司马就将他们迎接进来!

    众人相互见面行礼完毕,落座上茶。杨恩一看,除了裴世矩之外,还有李世民、李智云、苏亶(dan)三个人,这个苏亶,是纳言苏威的孙子,他父亲苏夔现在是鸿胪卿。

    寒暄几句之后,杨恩不想浪费时间,直接命人把那画图工具拿过来,给他们看。

    “大郎,这个三角形的板子有何用?”

    “大郎,这个半圆形的,上面有很多刻度的东西叫什么?”

    “大郎,为什么三角板有两个呢?”

    “这个笔可真好用啊!这个闻着有药味的东西叫什么?”

    “……”

    众人问来问去,让杨恩很有几分成就感!

    特别是那个裴世矩,虽然年过六十,不过仍然像小学生一样,对这些器具极感兴趣,一直不停的询问,比其他人都要细。

    杨恩心里知道,要说真想学画地图,这里面也就是裴世矩,人家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