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13部分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13部分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那个裴世矩,虽然年过六十,不过仍然像小学生一样,对这些器具极感兴趣,一直不停的询问,比其他人都要细。

    杨恩心里知道,要说真想学画地图,这里面也就是裴世矩,人家心中对地图充满了热爱。

    至于其余的三个人,不过是学着玩罢了。不过来的都是学生,他也会仔细教。

    当然在教学之前,他要对这些教具、画图理论胡乱的编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师傅,然后便开始讲解:

    “我学到的这个地图画法,与诸位见过的略微有些不同!首先,这个地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其次,我这个图是采用三视法,就是从三个角度看一个东西,然后画出三张图来……”

    他开始从最基础的制图法讲起,当然省略了很多,否则他们不但很难听得懂,而且自己讲着也费劲。

    不过古代人的学习态度很好,而且这些人是主动学习,那就更不一样。

    杨恩看他们学得很认真,照这个进度下去,半年下来,应该会略有小成。

    到了下午,又讲了半个时辰之后,杨恩又拿出一个很特别的东西来给众人看。

    “裴相公,你看看这是什么?”杨恩说道。

    裴世矩双手接过去一看,只见此物是圆形的,上面有一根针,其中一端涂上了红色。

    那指针下面有一个圆盘,上面就好像那量脚器一般,有许多刻度,幸好他刚认识了量角器,得知这应该是三百六十度。

    不仅如此,那个圆盘上面,还标明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大郎,此物颇有两分像指南的司南,莫非是用来指示方向的?”裴世矩说道。

    “裴相公说对了!这个是乾坤仪,它不但可以指示方向,还可以用来测量!今后建造房屋,开挖沟渠,建造运河,都可以用它。”杨恩微笑着说道。

    其实这是杨恩加工的一个测量罗盘,用它来进行简易测量,非常方便。

    这东西现在还在很多工程当中经常用,并没有因为高精度测量仪器的使用而失去它的价值。

    裴世矩一脸的惊叹:“哎呀!大郎,此物用处可大了!不知上面这个可以指南北的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现在军队里面用的是指南车,那东西使用太不方便了,和这个相差何止万里!

    裴世矩一眼就被这东西迷住了!

    “裴相公,做这个真的很简单,把这个两头尖的铁针,在那个磁石之上多摩擦几下就可以!”杨恩轻描淡写的说道。

    啊?这么简单?众人很有些吃惊!

    杨恩给他们讲了这个罗盘的使用原理:“诸位请看,要判断某条路的方位,将这乾坤仪的正北方对准这条路,然后再看这个指北针,就可以知道偏差了多少……”

    罗盘的使用并不太难,众人一学就会。

    看看众人都学的差不多了,裴世矩说道:

    “大郎,可别看这小小的乾坤仪,他可是国宝,是国之利器!下官将向圣上禀报,立刻在全国推广!”

    嗯?立即全国推广?

    你这步伐也太快了吧?仅仅把它当作指南针使用,也太浪费了!

    我这可是专业的测量工具!

    “裴相公,急不得!别看这乾坤仪简单,可他的用处极大!刚才我只讲了简单原理,并未讲如何在测量当中使用!这只有等下一次了!”杨恩说道。

    裴世矩却摇摇头:“大郎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说,要让全国派人来学习它,如此才可以更好的推广!”

    “哦,那就好!”杨恩点点头。

    他想,可能越玩越大了!

    ……

    果然,到了第二天,杨恩被杨广从崇文馆紧急召唤到了太极殿偏殿!

    他进来一看,杨广和几位宰相,正在听裴世矩讲解那罗盘的功用。

    裴世矩一看见杨恩进来,赶紧对杨广说道:“陛下,我对这乾坤仪的功效,其实只知百一,远不如扶风王,陛下和诸公可以问他!”

    杨广抬头,微笑着看着杨恩:“杨恩,你快过来,我还有几个小问题要问你……”

    ……

    指南针:其实真正的指南针出现很晚。最早的指南车,的确可以分清南北,不过那不能叫指南针,因为它是一个勺子样的东西,很不精准。

    真正的指南针至少要宋代以后,在航海当中使用。

第24章 朕也要学习画地图() 
杨广对杨恩说道:“我问你,这乾坤仪是谁教你的?”

    “启禀皇祖父,这依然是上次那位道人教的!这乾坤仪的用处可大了:修房、行军、海上航行、开挖地道。

    特别是开挖地道,只有用这个乾坤仪,才能够准确判定方位,避免差池。在攻城时开挖地道,就非常好用。

    不过他最大的作用,可以进行地形测量。经过测量后画出来的地图,会非常精准,绝非从前地图可比!”

    “哦?那可以用这个仪器,多派些人手,将我大隋的地图画出来吗?”杨广问道。

    杨恩一听,那当然可以!不过,这个罗盘的精度不够,远远不能和经纬仪相比,而且也没有水准仪,测量难度很大。

    再者,还要建立测量的基准点。加上国土面积如此之大,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搞不完。

    最为关键的是,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人员,而且培训起来也比较麻烦。

    不过杨广安排的事情,自己不能不办!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的前途。

    再说了,几年之后就会天下大乱,先把这个事情应承下来再说!

    反正这个世界谁见过那些精密仪器?有我这个乾坤仪就不错了,这东西也至少领先了一千年!

    想到这里他说道:“皇祖父,这事不难办!不过,我大隋之国土东西南北几万里,人少了搞不过来。

    根据孙儿的估计,在技术人员充足的情况之下,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不过,孙儿可以组织人手,用七八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先把关中地图画出来,让皇祖父一观!

    至于其他各地,可以在人员培训充足之后,每个郡,或者两个郡派一组测量人员,同时进行测量,并绘制地图。”

    杨广听了非常高兴,道:“好!不过十年时间太长,最好争取五六年能搞出来!人好说,多找些就是。”

    他想,既然你一年可以搞出关中地图搞出来,多派些人出去,五六年也差不多。

    想不到自己这个孙子,居然学到了这些奇计,真是难得!

    杨恩说道:“既然如此,孙儿就提个建议!从现在开始,多招一些算学生,我想大概在二百人到三百人吧!

    还有,必须让太史局的人参与,这些人熟知天文地理,对于测量大隋,可是极有帮助。”

    杨广大笑道:“好!我就下旨,增招三百名算学生!我听说,你还会些什么几何学?可有此事?若果真如此,你就将那几何学编程教案,一并教授那些学生!”

    啊?当老师?

    我现在还是学生呢!

    “启禀皇祖父,编写教材不难!不过,孙儿现在还是崇文馆学生,加之又要测量关中并绘制地图,怕是抽不开身去教学的!”

    “嗯!这好办,那崇文馆你就不要去了!裴世矩也精通四书五经,你教他画地图,他教你读诗书正好,我就任命他兼任你的老师!

    还有,你兼任国子监祭酒(国子监长官),原国子祭酒担任礼部侍郎!这样也方便你教学算学生。”

    杨广安排得非常仔细。

    杨恩一听,让我兼任大学校长和教育部长?

    也好!反正还有一名助手国子司业帮着管理,下面还有官员若干,也比较轻松!

    不过,自己还兼任京兆尹,一天班都没去上过呢,改日再去转一下!

    不过,要进行测量,得找几个帮手才行!

    “皇祖父,唐国公之子李世民、李智云,还有苏相公之孙苏亶,颇为喜好地图之学,孙儿恳请将此三人也调入国子监,跟着学习算学。”

    “准!还有,你居然要先绘制关中地图,我不就从这皇城开始?我也好跟着看看,学习学习着如何绘制地图!”

    “这……这当然没有问题!不过要先确定基准点!这还请皇祖父来亲自确定三个点!”

    杨恩心想,后世有西安坐标系,如今自己要进行大隋地图测量,想不到这基准点依然会设在长安!

    本来定两个点就可以,三个点最好,可以进行校正。

    “基准点?何为基准点?”杨广有些不解。

    “皇祖父,基准点就是起始点,这几个点确定下来之后,任何人都不得妄动!今后全国所有的测量,都必须以此为基准!同时,孙儿恳请皇祖父为这三个基准点赐名!”

    “哦?我明白了!”

    杨广心想,这就好比那秦始皇,他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就是始皇帝!

    干脆把杨恩说的这个基准点,改为大业之基!想到这里他说道:

    “我就将这基准点,命名为大业之基!由太史局负责管理!”

    这时裴世矩说道:“陛下,不知这大业之基选在何处?还有,如此重大之事,必须得举行祭天仪式,告知天地方可!”

    杨广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头说道:“依朕看来,这大业之基,就定在太极殿门前,诸公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

    “陛下圣明!”

    “……”

    几位宰相纷纷称好!

    这时宇文述说道:“陛下,这乾坤仪可比那指南车方便百倍!微臣恳请,先让少府监制造几百只,交由兵部使用!”

    “准!杨恩,你教少府监工匠一下!”

    “遵命!”

    ……

    杨恩令人在太极殿门前布置了三个点,采用的陶铸,每个基准点直径三尺,周围还建有围栏,禁止任何人随意破坏。

    这天选择吉日搞过仪式之后,杨广将无关之人打发走了,除了侍卫之外,只留下了裴世矩和宇文述二位宰相,另外还有将作监、少府监、太史局部分官员以及燕王杨倓。

    今天,杨恩特地将国子监的二十名算学生全部叫了过来,让他们看看如何测量。

    杨恩看看一切准备就绪,就对杨广说道:“皇祖父,可以开始了!”

    “哥奴,今天一切听从你的指挥!我是你的学生!”杨广大声说道。

    “这……那皇祖父跟着看看这方位……”杨恩一看,你愿意就好!他开始安排起杨广跟着自己看罗盘。

    “哥奴,为什么以北方在前呢?”杨广问道。

    “这是以北方为尊!如果南方在前也是可以的,那样就是看南针!”杨恩解释道。

    “嗯!”杨广点点头,他看着远处似乎不太热心地的杨倓喊道:“杨倓,你也过来,学学这乾坤仪!”

    “孙儿遵旨!”

    杨倓虽然心里很不高兴,不过却不敢表现出来,脸上依旧一副十分谦恭的神色:

    “大哥,还请多多指教!”他对杨恩说道。

    “无妨,二弟虽然醉心于诗书,不谙世事,不过这乾坤仪并不难学,只要二弟肯费些功夫,很快就能学会!”杨恩道,他故意要贬低杨倓。

    什么?我不谙世事?简直是胡说八道!杨倓心里有气,只得强颜欢笑:“大哥学得神技,小弟算是领教了!”

    于是在杨广的安排之下,他也跟着打帮手!

    ……

    关于皇子的培养。

    隋代,皇帝对于皇子的培养,还算不错,远远强于唐代。

    在隋文帝时代,他的儿子是要出镇(管理一个大区)。杨广登基后,已经取消了这个制度,怕造反。

    不过,王子依然具有很大的权力,身边也有一帮人。

    年少的王子,很多不仅会兼任要职,还会参与具体的管理。

    唐代就不行了,唐代早期还可以,到了李隆基时代,它害怕儿子们像他一样发动政变,把儿子们都关进了十王宅和百孙院,不准他们外出做官,导致他们没有任何能力。

    而且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有人造反,这些皇室子孙将全部被杀戮,唐朝末年朱温就是这么干的。

第25章 皇后也要存钱() 
第二日,杨恩到京兆府转了一圈,随便签署了一些文件,吃了午饭便回府。

    京兆府的事务由李渊在管着,他也用不着担心。

    他的心思,主要是那个纺纱机,还有组织人测量绘制关中地图。

    李世民等几个人算学知识有限,杨恩干脆从国子监算学生当中,抽调了九个人出来,与李世民等三个人组成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四个人,这也是后世一个测量小组的基本配置。

    由杨恩教他们具体的测量与绘图知识,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